第33章 專家出錯

中午時分,縣偵緝局偵緝大隊孫隊長帶着的偵緝人員、技術人員趕來,縣文物管理局也來了四個專家。孫隊長指揮大家迅速開展工作。現場勘查由縣局負責,五個技術員帶上頭套、手套、鞋套、口罩,架起強光探照燈,拿出照相機、多波段光源、指紋刷、石膏粉(這是偵緝機關七八十年代提取鞋印的技術,要在泥土上提取鞋印時,將石膏粉用水稀釋,倒在鞋印上,十幾分鍾後,石膏凝固,鞋印就原汁原味地顯現出來)等等器械。按理來說,我是沒有資格參與現場勘查的,但這些技術人員剛一進入盜洞,發現佈置勘察跳板(用專用工具墊起幾塊木板,防止木板直接鋪在地上破壞痕跡物證)需要勞工,我向羅所長毛遂自薦,羅所長和那些技術員欣然應允。

盜洞大約三丈長,除開外圍和墓室內襯牆是大型條石以外,中間全是亂石和泥土夯築而成。盜洞中的泥土比旁邊的夯土稍微新鮮一些,大約出入十年左右。同時,盜洞旁邊的泥土是用黃泥、亂石和石灰、糯米、桐油等夯築,硬如石頭,而盜洞中的泥土稍微鬆軟一些,說明這極有可能是墳墓“封門”。“封門”是武陵山區“活人墓”的一個部位,這裡的土家族、苗族人大多在生前就將墳墓修好,留下一個門,稱之爲“封門”,人死後將棺材從“封門”推入,或者擡着棺材從“封門”進入,人葬好後將“封門”封死。從盜洞的鞋印來看,進入墓室應該有三個人。

我們弓着腰走完盜洞,裡面出現了一個六丈見方的墓室,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客廳,盜洞口從內襯牆邊的石制八仙供桌下穿出,八仙桌兩旁各有一把石制太師椅。墓室地板、四周、頂上全用條石砌成,左右兩邊各有雕刻精美的石梯伸向二級墓臺。墓室中央倒着兩個斷裂的石質兵器架,橫樑上各有九個孔,說明原來至少有十八件兵器,但現在地下只零散地擺放着一把標槍、二十支箭;左側石梯下有一處新鮮的蠟燭燃盡印跡。

沿着石梯上到二級墓臺,其面積比一級墓臺稍小。每邊墓牆上均勻分佈了三道共十二個拱形門,每個門內有一塊雕刻精美的石碑,分別記載了覃家駒出生、帶領族人與田張三大姓氏鬥爭、朝廷分封、奉命征戰、治理荒溪等十二個板塊的生平事蹟。二級墓臺的頂部一直延伸到三級墓臺的穹頂,多塊石頭的雕刻構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猛虎圖。從二級墓臺的痕跡來看,沒有擺放過什麼物品。

勘察結束後,孫隊長組織偵緝、技術、調查訪問人員、文物管理人員、鎮政府工作人員彙總情況,這是偵辦大要案件的必經步驟。

各個小組分別介紹工作情況後,孫隊長說:這是一起典型的盜掘古墓葬案件。現場沒有棺材,說明覃家駒的墳墓是一座假墓。目前的證據只能證明覃家駒墓可能被盜除了一把標槍、二十支利箭以外的明清兵器,這是幸事。文物局應該迅速封閉盜洞,加強保護。偵緝的重點應該圍繞被盜的兵器“以物找人”:一是縣偵緝局負責向偵緝處報告,請偵緝處在友鄰偵緝機關發佈協查通報,在文物市場開展摸排,力爭發現線索;二是縣偵緝局負責請示偵緝處在海關布控,防止被盜兵器流出我國;三是荒溪偵緝所和荒溪鎮政府兵分三路開展摸底排查,力爭發現嫌疑人員。一路在“困龍壩”村民中摸排有無內外勾結人員,近期有無生人、形跡可疑人員往來。一路以“困龍潭”爲重點,逐一調查船工,看有無可疑人員運送兵器外出,看有無通過潛水方式往來“困龍壩“的人員。一路以後山爲重點開展調查訪問,排查往來的嫌疑人員。

孫隊長對追查兵器去向部署得滴水不漏,他對覃家駒墳墓是假墓的判斷我不敢苟同,甚至是錯誤的,我非常想發言闡明我的觀點。但是,我一個才參加工作、還沒有轉正的底層民警在這種場合,特別是這個案子的最高長官作了總結性發言的時候怎麼好發言呢?

我看了看羅所長、張政治員,他們知道我有重要觀點要表達,在孫隊長象徵性徵求基層偵緝所、鎮政府意見時,羅所長趁機說:耕二娃,看你的樣子有什麼意見想發表是不是?你是土生土長的苗族人,對考古比較有研究,有什麼看法就大膽說出來,年輕人要勇於開拓,說錯了孫隊長也不責怪你。

孫隊長是縣偵緝局班子成員,在地區偵緝系統很有權威,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與內部的高官面對面交流,第一次在這麼大場合的案情研究會上發言,不免有點緊張。

孫隊長說:小夥子,偵緝工作的的原則就是依靠羣衆、抓住戰機、積極偵緝、適時破案,我當年才參加工作時,討論案件也不敢發言,此後經常發炎就鍛煉出來了。不要緊,有什麼看法大膽提出來我們探討。

得到最高長官的允許後,我囁囁嚅嚅地發表了我的觀點。

第一,從覃家駒墓室外建的牌坊、墓樓、十二生肖雕像、青石板路、墓樓來看,要花費大量銀子,覃家駒雖然是一方土皇帝,但畢竟管轄地域有限,無非相當於現在幾十幾個鄉鎮或者兩、三個縣,治所財力有限,這不應該是故意佈下的“迷魂陣”,絕對不是假墓。

第二,從武陵山區土家族、苗族“活人墓”習俗來看,我們現場勘查還沒有結束。武陵山區土家族、苗族自古就有人去世前先修墳墓的習慣,這種“活人墓”因主人的地位、經濟實力不同而有不同規格。墳墓小的人死之後將裝有屍體的棺材從“封口”推進去,墳墓大的可以將棺材從“封口”擡進去,將棺材放到預定地點後,再堵死“封門”。特別好的墳墓可以修地宮和墓樓,有墓樓的墳墓一定有地宮,有地宮的墳墓不一定有墓樓。地宮內都有大量陪葬品,甚至還有殉葬的人,沒有陪葬人員的一定有陪葬俑,這樣才陰陽相配,這種風俗現在還在武陵山區流行。我認爲,覃家駒的墳墓一定有地宮。

第三,從縣文物管理所專家給我介紹的情況來看,覃家駒的棺材用金絲楠木製成,高三尺三寸,重一千八百八十八斤,需要三十多個人才搬得動,但棺材明顯大於盜洞,說明棺材沒有被擡出來。

第四,從現場留下燃燒完的蠟燭來看,其放在正西方位置,這是盜墓者盜墓時爲了發現殭屍出現而點的。歷代盜墓者特別是盜竊大型墓葬的人,業界稱之爲摸金校尉或者倒鬥使者,他們進入墓室都要在正西方點燃一支蠟燭,如果蠟燭熄滅,必須停止盜墓,迅速離開墓室,否則墓主人將發起反擊,大多以殭屍形式出現。這一點充分說明盜墓人極有可能是職業性犯罪團伙。

第五,從墓樓的空間結構來看,墓室沒有發現棺材,存放棺材的墓室只能向地下延伸。按照覃家駒的身份,一級墓臺不可能用泥土、條石封死,一定有某種機關打開地板上的條石進入地宮。從現場勘查情況來看,進去的是三個人的腳印,但出來的只有兩個人的腳印。從現場的標槍來看,它比十八般武器中的標槍要短得多,槍頭有新鮮碰撞痕跡,這不是覃家駒生前使用的兵器,也不是墓室兵器架上陳列的兵器,應該是地宮機關發出的暗器,射擊到堅硬的石頭上留下了新鮮碰撞痕跡。從現場遺留的利箭來看,歷經百餘年,箭頭應該鏽蝕,但每個箭頭都有新鮮碰撞痕跡,這利箭也是地宮暗器之一,應該是地板打開之後發射出來射擊到墓壁石頭上留下的痕跡。我認爲,應該還有嫌疑人被鎖閉在地宮裡,這人是我們破案的重要突破口。

綜合以上意見,我建議復勘現場,尋找機關打開地宮,抓獲盜墓者,審訊拓展其他盜墓人員和兵器下落。

第178章 鬼府圓房獲秘法第86章 金蛇郎君第194章 鬼窟突審A第335章 樹心密道第278章 迷茫兩河口第149章 再落鬼手第276章 重返國境線第35章 古墓活人第7章 血案無兇手第225章 人造吸血鬼第276章 重返國境線第247章 南都索命鬼第150 章 夜觀鬼營第216章 鬼跟臘耳山第273章 孽緣跨國債第157章 地心鬼瀑第239章 族長大競選第26章 吐雲洞兇殺案第331章 八卦陰街第179章 冥音攝魂第153章 太平間的浪蕩第94章 獨眼蠱公第83章 蟲醫術第91章 夜探販屍堂第241章 洞口清剿戰第158章 鬼窟鳥王第181章 火線攝魂第309章 臨陣卸咒第304章 試墮男胎第293章 人鬼夜宴第245章 阻擊鏹水河第126章 鬼淵人鬼戰第90章 趕屍混販屍第221章 魅影驚馬槽第122章 鬼府公主第118章 鬼王嫁女第111章 向掌官的鬼套第119章 鬼府妝鬼第108章 九宮連屍局A第316章 真假屍饕第110章 九宮連屍局C第40章 臨陣倒戈第328章 真假饕頭第38章 地脈龍神出山第252章 炸彈大警情第9章 併案查鬼案第309章 臨陣卸咒第168章 漏網向掌官第247章 南都索命鬼第189章 初現元兇第186章 劍指懸棺第147章 卐形鬼嬰陣第189章 初現元兇第91章 夜探販屍堂第210章 接力追殺案第97章 鬼妓豪情第111章 向掌官的鬼套第297章 野洞迷蹤第149章 再落鬼手第321章 棺材宮殿第330章 險破關門第77章 穿胸命案B第148章 慘敗鬼嬰陣第164章 我當鬼秘第176章 掘墳盜魂第277章 情侶偵緝組第253章 鬼魂勒索信第148章 慘敗鬼嬰陣第330章 險破關門第20章 養屍符第61章 鬼線人第73章 破局鬼戰中第256章 飛渡列車間第237章 運籌溫柔窩第323章 饕鞭破門第116章 追鬼符報警第274章 鬼助大挪移第2章 冰困工期第59章 撩鬼獲要情第287章 放火陰司街第19章 上訪專業戶第57章 情迷劉玉嬌第169章 五洲鬼嬰陣第271章 翻車萬仞崖第181章 火線攝魂第46章 摧毀指揮部第240章 誅兇選舉場第326章 雙妻救駕第284章 困鎖陰司洞第21章 有腐屍氣味的浪子第51章 端路首劫第123章 陰界往來術第98章 夜請金蛇郎君第268章 跨國吸血情第44章 攻破龍宮第218章 屠城臘耳寨第102章 混戰販屍堂第315章 童血破鎖第262章 索命凶宅中第246章 命懸天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