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二)

bookmark

“虎帥,王爺召我去夷陵,是不是準備要對漢中動手了?”鄧昂有些興奮的說道。

餘賡剛剛返回寶慶明鑑司帶着王爺的諭令就到了,看着激動的鄧昂,餘賡笑着說道:“你小子用不着這麼激動,你只是暫借過去,打漢中還是要以蒙煥爲主的,王爺讓你去上庸與他會和,看來先鋒的人選也定了下來,周策這小子有福氣!”

“嘿嘿!我管不了這麼多,天天在寶慶無聊死了,您在零陵坐鎮,鄭希在郴縣也忙的熱火朝天。”

“行了,該去就去吧,不過我手裡可沒兵調給你,你最好去個快信給王爺,看看要不要抽調武陵的兵馬過去,老夫估摸着是不需要的,不過總要問問纔好。”

送別了鄧昂,餘賡陷入了沉思,不能耗着了,王妃也快到長沙了,王爺大事將近,星潭的事情必須解決,於是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內。

第二日,猛虎帥府帥令,即日起圍攻衡陽,解決林城事件,徹底解決星潭事宜。

這件事帥府沒有通報大都督府,算起來是自作主張,但是這一次不管是大都督府還是三臺甚或是民情院都沒有責問猛虎帥府,甚至大都督府和西臺都追加了命令,在大家尤其是西府老人的心中,星潭本就是起家的地方,拿回來無可厚非,拿不回來就是餘賡無能,同時民情院的輪值已經開始向西府治下發出督促蒙琰立國登基的事情,而整個事件的推動者看起來是以石英和卓柏青爲首的“火焰”,而實際上幕後推手則是內閣爲首的文官系統,至於大都督府那邊,不是他們不支持,他們更希望加快三面開戰的步伐,爲登基造勢。

“嬸孃,事態發展有點不對啊!”盧婉瑜憂心忡忡的說道。

顧清風此刻也是措手不及,太快了,蒙琰同意立國登基的消息不過透露出去一點點意圖,短短的時間內就波及整個西府,剛到長沙,霍幼疾也是興致頗高,只是稍稍安頓好顧清風,立刻就去了幕阜山加強了防禦。

回來向顧清風做了彙報之後便馬不停蹄的趕往蘄州治下永寧,他猶豫了這麼久,最終決定從永寧開始,順便通報了宣鬆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宣鬆也沒有猶疑,將蘄州兵馬撥付給霍幼疾,甚至親自秘密抵達鄂州爲其後盾。

這讓霍幼疾受寵若驚,王妃並兩大帥府爲後援,這是何等的榮幸,這也讓他膽子大了起來,大搖大擺的陳兵蔡山,直逼柴桑,柴桑是九江的門戶,而九江又是楚朝的南大門和大江中的軍事重鎮。

據守九江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任務,所以仲柔蘭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最信任最放心的仲謙統率,這些年一直沒有差錯,與大寧和西府的摩擦也能順利解決,他從來沒想過會有人大舉進攻,在他的認知裡大寧的目標一直是北邊,而西府的目標則從來都是洛辰。

如今霍幼疾大張旗鼓的準備進攻讓他有些錯不及防,但他也不怕,霍幼疾一個小字輩罷了,西府中名將輩出,若是來了餘賡之類的他確實會緊張一下,他佔據天險柴桑,大不了退守就是了。

“靖安公,敵軍先鋒在南岸洗心橋安營了,咱們是不是把他們打回去?”軍師嚴宇諂媚般的爲仲謙出着主意。

大楚誰都知道皇后娘娘仲氏纔是真正的當家人,已經有傳聞只要南下辰京,皇后娘娘就會效仿昭陽女帝登基爲帝,仲謙是仲氏族人,又是軍中大將,以後必定是權傾一方的藩王,雖然沒有從龍的本領,從虎的覺悟還是有的。

“柴桑守將若是連對付賊子先鋒的辦法都沒有,他也就可以提頭來見了,嚴先生,我們不能輕易出兵,駐守柴桑口才是最重要的。”仲謙看得出來嚴宇的態度,也明白他的意思,主動出擊有立功的可能,但仲謙完全沒有招惹西府的意思,萬一惹惱了他們,調過來一個大將級別的人物豈不是自討沒趣?

“靖安公英明,賊人過了大江卻在洗心橋安營紮寨,估摸着也只是騷擾,他的大部人馬還在永寧。”

“嚴先生,柴桑口的守軍要增強,但湖口大營守軍也不能放鬆,傳我的將令讓九江再派五千人加強湖口大營,焉知西府不會和大寧聯手!”

嚴宇一副敬佩萬分的表情退了下去,剛走出來臉色立即變得陰沉下來,身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個僕人模樣的小廝,只聽嚴宇低聲說道:“告訴豫章城裡的人不要對湖口大營報什麼期望了,仲謙不是傻子,小心有命來沒命走!”

那人離開後,嚴宇再次換了一副人畜無害的表情徑直走出營門,向九江方向而去,將令還是要遵守的,九江失守對大家都沒有好處,這時候還是要用心一些的。

而永寧城中的西府軍快要瘋了,原因是他們指揮使大人不見了,霍幼疾一大早還在營中和將士們聊天吹牛,午飯後就不知所蹤,軍中司馬也不敢聲張,只是求助於軍中明鑑司,直到臨近午夜時分明鑑司纔給了答覆,答覆的結果讓軍中司馬恨不得一頭撞死,明鑑司查到的是太陽落山時分霍幼疾等人出現在赤湖附近,之後就再也探查不到了。

眼看着天都要亮了,軍中司馬再也坐不住了打算去求助鄂州的宣鬆,剛出大帳就和滿身露水的霍幼疾碰了滿懷。

“彭司馬這麼着急是準備去吃早飯嗎?”霍幼疾調侃的說道。

“霍指使,您到哪裡去了?!主將擅離中軍,軍規何在?!”彭司馬厲聲問道,他是真的生氣了。

霍幼疾一副無所謂的態度,說道:“彭司馬消消氣,我只不過是去前線看了一下,你看我這不是沒什麼事嘛!”

西府軍中的將領雖然各有特色,脾性也大有不同,但像霍幼疾這樣放肆的還真是頭一份,無賴,狡黠,聰慧這都是形容他一個人的,爲此在內衛府都不知道被安大將軍打了多少軍棍都改不了。

“霍指使,這事兒我會如實上報大都督府的!”彭司馬梗着頭不打算放過他。

霍幼疾聳了聳肩,說道:“彭司馬隨意,要不要我派軍中快馬爲你送彈劾我的文書?”

“你····”無恥至極,還沒等彭司馬找好說辭,霍幼疾突然正色說道:“老彭,你過來。”

霍幼疾徑直走向掛起來的地圖旁指着上面的楓林鎮說道:“我打算移軍楓林鎮,洗心橋的先鋒軍讓他們作爲偏師退到池鎮騷擾柴桑口。”

彭司馬分得清輕重,好好的進行了一番思考,雖然覺得此舉很冒險,但不失爲一招險棋,鄭重的說道:“屬下同意,軍中參贊同意後可以一邊上報一邊移師。”

霍幼疾讚賞的看了司馬一眼說道:“我昨日就是帶着參贊過去的,現在就差你的簽名了。”

彭司馬點點頭,很嚴肅的說道:“讓我簽名也可以,引領偏師的任務就交給我吧,中軍有霍指使和參贊們在問題不大,騷擾柴桑口多少得去個有些分量的人才會讓仲謙相信不是?”

霍幼疾還有些猶豫,彭司馬彭志遠是大都督府舉薦過來的,是兩院雙料優秀學生,獨領偏師的危險係數自然不用說。

看到霍幼疾在猶豫,彭志遠說道:“霍指使,戰機稍縱即逝,不可婦人之仁,當年西府初建,靳帥獨領偏師攪動星潭,九死一生才換的大軍安穩。”

霍幼疾衝着他抱拳鞠躬道:“那就有勞彭司馬了,偏師的任務是騷擾和牽制柴桑口守軍,我會盡快拿下柴桑城,而後東進九江,望你能堅守到大軍援助。”

彭志遠笑道:“指揮使放心,打不贏就躲嘛!西府的老傳統,不會打呆仗的。”

霍幼疾目送彭志遠離開,心中突然沉重下來,那一支偏師不能求援,不能北撤,只能不停與敵軍周旋,六千人,最終能活下來多少,不知道,也不敢猜想。

說做就做,聯名文書直接交給明鑑司,他們是有最快的辦法傳遞,而後大軍開始移師,一切動作都是無聲的,馬無蹄聲,人無鼾聲,晝伏夜行,三個夜間的急行軍終於全員抵達楓林鎮。

剛一到,霍幼疾就命人將此消息傳給彭志遠約定兩日後開打,霍幼疾有信心在半日內拿下柴桑城,拿下之後一日急行軍趕到九江是沒有問題的,就怕九江有重兵把守,一旦不能快速拿下,整個戰局都快瞬間對自己不利。

趁着送信的時間,霍幼疾再次帶着親衛與參贊直接化妝去了九江打探消息。

“公子,兄弟們都摸清楚了,九江剛調了一批人馬去了湖口大營,九江現在的城防最多不過兩萬人。”

一個靠近九江城門的酒樓上,霍幼疾帶着三個人一副生意人的打扮吃飯飲酒。

“湖口?”霍幼疾嘴角微微上揚,要說着仲謙確實有些本事,他並沒有因爲自己而減輕湖口的防務,是一名不錯的防守型將領,但是仲謙也不會想到自己放棄了直接進攻柴桑口,而是繞到他的身後。

“如果我們進攻九江,柴桑口的兵馬最快回援的時間是多久?”這是霍幼疾最關心的事情。

“他們有兩種回援的辦法,一是陸路,大約需要三個時辰,二是水路,陽湖水師兩個時辰就能抵達。”軍中參贊迅速說道,這是他們的職責,必須詳盡掌握敵軍動態。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在兩個時辰內拿下九江並且還要重新佈防?”霍幼疾有些頭疼了,兩萬守軍雖然不多,就算他們防守再差,兩個時辰想要掌控偌大一個九江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難!太難了!三人一時間都沉默了,盯着城樓的霍幼疾說道:“如果九江防務提前就在我們的掌控中就能解決柴桑口和陽湖水師的回援,對嗎?”

“呃,是,至少明面看是這樣的。”參贊很是吃驚。

而後霍幼疾做出了一個此生最大膽的決定,也是最明智的決定,衝着參贊說道:“你馬上出城趕回楓林鎮!”

第七章 南北對峙·全線潰敗第三章 亂世風華·分歧第三章 亂世風華·論道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二章 舊世界·風雲前夕第九章 陰陽·杜衡(二)第九章 陰陽·摧枯拉朽第六章 七雄並立·窮途末路(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四)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一)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窮途末路(一)第三章 亂世風華·家書抵萬金第二章 舊世界·風雲前夕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四章 兄弟鬩牆·辰陽郡主第三章 亂世風華·蕭彧的第一次危機第三章 亂世風華·仲珏的心機第一章 塵世間·局面第二章 舊世界·洗牌第二章 舊世界·洗牌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白衣祠第六章 七雄並立·危機感第八章 新舊·陰陽(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火燒谷山第四章 兄弟鬩牆·裂紋第八章 新舊·易幟(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八章 新舊·易幟(二)第九章 陰陽·故人第五章 問鼎中原·仲柔萱第二章 舊世界·北邊的人第三章 亂世風華·酥梨糕第二章 舊世界·北邊的人第六章 七雄並立·弔唁第八章 新舊·陰陽(一)第三章 亂世風華·國宴第三章 亂世風華·分歧第六章 七雄並立·北大門第九章 陰陽·新詞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一)第二章 舊世界·暴雨將至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八)第八章 新舊·害怕第四章 兄弟鬩牆·蒼鷹折翼第二章 舊世界·蕭彧的尷尬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三)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三)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大婚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軍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三章 亂世風華·刺殺第四章 兄弟鬩牆·三生萬物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八)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三)第九章 陰陽·變(一)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四)第五章 問鼎中原·親情與時務第八章 新舊·陰陽(一)第九章 陰陽·向塘半日第三章 亂世風華·仲珏的心機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母女情深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交換條件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二)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六)第九章 陰陽·三陽鎮第五章 問鼎中原·仲柔萱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七)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六)第七章 南北對峙·母女情深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十)第一章 塵世間·首輔第四章 兄弟鬩牆·陳之慶第七章 南北對峙·雪狼旗第三章 亂世風華·論道第八章 新舊·打一架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對決第九章 陰陽·故人第三章 亂世風華·楊伯禽第一章塵世間·仲氏姐妹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三)第八章 新舊·易幟(三)第八章 新舊·黃雀在後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三章 亂世風華·夏侯穎的選擇第四章 兄弟鬩牆·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