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五)

bookmark

雨水順着油紙傘打在周策的衣甲上,周策沒有躲閃,眼神堅毅,傘下的陳之慶有些不自在,他不習慣屬下爲他撐傘,不過今天的情況特殊,姿態得擺上,這是聖旨,必須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務。

仲柔萱等人正在緩緩入城,陳之慶一直盯着隊伍尾巴上的車駕,而周策的眼睛就沒有從趙和身上離開過,車駕裡是仲柔萱,她明知道陳之慶在等她,但她沒有打算下車,自己從襄陽到洛辰的失敗基本上都是栽在他的手上。

一行人在大雨中徐徐入城,不過大宣沒有任何的優待,任由他們在雨中行走,周遭的宣軍更是鼻孔朝天,一副鄙視的樣子,他們是從心底看不起這幫人,作爲軍人他們更認可在戰場上廝殺,逃兵是宣軍最鄙視的,他們有資格驕傲,自從立國以來沒有投降的宣軍,只是戰死的勇士,在大宣軍中一直有着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匕首最後一次出刀是留給自己的。

進城的隊伍持續了將近兩個時辰才完全進入禹州,當車駕到達陳之慶面前的時候停頓了一下,車簾沒有挑開,車廂中傳來仲柔萱的聲音,聲音中透着冷漠。

“多謝陳將軍,連日奔波身子不爽利,就不下車了。”

陳之慶冷哼一聲,毫不客氣的說道:“塗山夫人客氣了,保重身體,前路漫漫。”

陳之慶這是在故意拱火,這也直接表明了大宣對她的態度是不歡迎的,也代表着大宣塗山氏對她的仇恨。

仲柔萱在車廂內倒是淡定,她知道陳之慶是想激怒自己,同時讓身邊的人對她有想法,不過仲柔萱無所謂,她精心挑選的隨行人員更不會因此對她有什麼看法,這些人誰不知道仲柔萱是如何上位的,他們爲什麼會死心塌地的跟着仲柔萱走,就是因爲他們主動參與了對塗山氏和權氏的屠殺。

“陳將軍多慮了,本宮的前路還要你家主上多操心,我們能有什麼辛苦的。”仲柔萱也不客氣。

“哈哈哈!塗山夫人好底氣,我朝嶽州民政官塗山西元就在洞庭湖等着接夫人南下。”陳之慶就是要讓仲柔萱不舒服,就是讓她一路坎坷。

仲柔萱來火了,這明顯是故意的,仲柔萱與塗山氏的關係天下人盡皆知,如果是塗山胤元倒還好辦,可偏偏讓塗山西元來,這南下之路必然會受盡屈辱。

“蒙琰好手段!本宮領教了!”

仲柔萱憋了一肚子火,但不敢開罵,現在還要依靠宣軍才能活着到南境,不過嘴上卻沒有收着。

“喪家之犬還敢直呼我家陛下名諱,實在該死!”周策冷不丁的冒出來一句話。

“陳將軍,你的部將就是這種素質?還以爲蒙琰有多大肚量。”周策的突然說話讓仲柔萱立即抓住了,可她不知道的是周策的身份。

“哈哈哈!在軍中他是我的部將,在城裡他不是,周將軍是我朝陛下的乘龍快婿,和夫人說句話資格還是有的。”陳之慶大笑着說道。

仲柔萱一腳踢到了鐵板上,不再說話,逞一時口舌之快還被人給下了套,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敲了敲車門,車駕又緩緩的向城內移動。

看着遠去的車駕,陳之慶說道:“別在這挺着了,樣子也裝夠了,快去洗漱一下,小心着涼了。”

“慶帥,我沒事,這仲柔萱好囂張啊!”周策感嘆道,他和洛辰交手多次,但以他的級別還不至於讓仲柔萱對付,今日也是他第一次見到仲氏女子。

“她?有囂張的口氣可沒有囂張的資本,和她的兩個妹妹比起來可差遠了,通知西元,讓他隨意發揮,只要不死人,陛下是不會怪罪的。”

“這樣好嗎?咱們不是承諾過護送他們南下的嗎?”周策不解的問道,同時對陳之慶的行爲也是不解,在他的記憶中陳之慶是整個大宣軍人的表率,怎麼會有這樣的安排。

“你不用這樣看着我,這是民情院的意思,不過即便不是民情院的意思,老夫也會這麼安排,對這個女子不能客氣,不然她會對你捅刀子的,曹隸、塗山錦元和權崢也算是一世人傑,看看他們是什麼結局。”

連日的大雨沒有阻礙西京兵馬進入洛辰城的步伐,李慶雀和耿超並轡前行在洛辰的大街上。

李慶雀看着繁華如往昔的洛辰城感嘆道:“幼時洛辰城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想着有朝一日能在洛辰尋個安身的地方也不錯,哪裡想到今日卻是以勝利者的姿勢進來。”

耿超是個聰明人,他和龍庭飛有些相似,不願意摻和政治鬥爭,但卻又身不由己,李慶雀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自己不能不表態,好在有龍庭飛的例子在前,無奈的說道:“大將軍,皇家的事情非我所能議論,您今日把話說到這一步了,末將只想在西域地帶將那些侵犯我們的異族驅逐出去,還百姓一片安寧,讓中原與西陸的來往不受欺辱。”

李慶雀點點頭,說道:“殿下說了不要求你做什麼表態,也同意你繼續經營西域,不過你想要回西域還得親自向陛下請旨,不過我有句話,你當真對洛辰城一點也不留戀?”

李慶雀明顯不太信任耿超,三陵只剩一家,雖說現在都城在西京,但未來的洛辰城必定是最爲繁華的城池,洛辰本就是中原近千年來的都城,同時也是戰略軍事以及商業要道,重新變成天下第一城的日子不遠了,耿超卻選擇去了西域,這有點說不通。

“大將軍,龍將軍想要在北境和北慕對峙,難道末將就不能在西域爲我朝盡心盡力嗎?”

耿超不耐煩了,話語中明顯帶着情緒,他厭煩透了政治鬥爭,他最想當一個純粹的軍人,不過有句話李慶雀說的沒錯,三陵只剩一家,而且西京這一家還是最不被看好的,現在已經是中原四大家之一了,大河權氏早就在仲柔萱手中煙消雲散了,而所謂權氏正統現在變成了蕭氏的附庸,從心底來說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也是明智的,但是權氏內部的鬥爭卻不知道自己效力的這一家能走多遠。

“耿將軍勿怒,既然你想效仿龍庭飛那就隨着自己的心走,別回頭!”李慶雀沒有生氣,反倒是內心對耿超很是佩服,自己也曾有過耿超這樣的理想,但是自從李氏交到自己手中後責任也就隨之而來了,俗事的牽絆讓他根本無從選擇。

耿超一愣,衝着李慶雀恭敬的一拱手,說道:“多謝大將軍!耿超明白了!”

李慶雀和耿超沒有就此話題再討論過,因爲權博的鑾駕要到了,一路的顛簸讓權博有些勞累,不過掩飾不住心中的激動,大陵朝終究還是在自己手中延續了下去。

“厲相,你說朕要遷都洛辰朝臣們會同意嗎?”權博懶洋洋的說道。

權博的隨意可讓厲正謙心中一涼,可不能讓他存了這個心思,不然一大堆的人謀劃就要落空了,但是也不能表現太明顯,厲正謙多年的宰相不是白當的,面無表情的說道:“陛下,若是南陽、開封和太原在我們手中,遷都洛辰當然是好的,目前的情況臣以爲不合適遷都。”

權博訕訕一笑說道:“朕也不是想要現在就遷都,厲相說的對,南陽、太原、開封這三個地方是我們新目標,說到這,厲相覺得我們應該先從哪裡下手?”

“陛下,老臣以爲應當先由太原下手!”厲正謙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哦?爲什麼不是南陽或是開封,厲相說說看?離洛辰還有一些時間,我們君臣好好聊聊。”權博很有興趣,也是難得的好態度。

厲正謙虛禮一拱手說道:“陛下,南陽是達奚謙弼經營多年的地方,南陽和平交到大宣手上,一切都如往常一般,我朝軍隊剛剛經歷過廝殺,根本無力南下。”

“說的有道理,達奚謙弼是仲柔萱活活給逼走的,聽琉璃閣的信報說是達奚謙弼已經在成都做了軍方第一人?”

“不錯,但是軍方第一人還輪不到他,只不過是個虛名罷了,宣帝最近巡視各地,留守大臣中可沒有他達奚謙弼的名字。”

“那開封呢?”

“開封雖然剛剛經歷過大戰,但是宣軍的大軍還沒有太大的動作,不說遠的就說南陽的兵力和蔡州的兵力都能隨時支援開封,況且宣鬆不是好惹的人物。”

“宣鬆?這個人有點意思,大宣神鷹帥府應該是整個宣軍最大的勢力了,原先是由蒙琰的親信石英主持,後來石英被於慶武打的夠嗆,蒙琰力排衆議將宣鬆調到江夏,誰曾想於慶武再也沒有討過便宜,是個人物。”

權博說着有點難受,大宣地處中原西南,雖說成都繁華,但是其他地方算是整個中原最爲貧瘠的地方,現在不但軍力強大,商道繁榮,就連夜陵和詔南那樣的地方都能發展成大宣的糧倉,怎能不佩服?

這只是其一,大宣的國策也實施的很得體,人才源源不斷,世家門閥統治朝堂的事情在大宣完全是不成立的,兩院就是大宣的人才庫,只要想用隨時能挑出來幾人可以充實到政務和軍務上。

“所以老臣以爲,如果我朝想要恢復大陵往昔,必須要先一統北方,至少是大河以北,太原當是我朝的第一步,對於太原我們有優勢,當日權熙歸附大寧的時候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願的,而且龍庭飛更是熟悉太原駐軍。”厲正謙分析的頭頭是道,聽起來君臣二人很是交心。

權博沒有急於答覆厲正謙的分析,而是思索了一段時間,說道:“龍庭飛可堪大用,朕本打算讓他去九原對付北慕,這也是我答應他的,看來這一時間還走不了,如果對太原動手,洛辰留守一職就很重要了,朕原打算讓李慶雀留守,現在看起來並不妥當,厲相可有合適的人選?”

厲正謙猶豫了,他早就有人選了,不過太過明顯的表態是不合適的,只能表現的糾結不堪。

第六章 七雄並立·交換條件第八章 新舊·易幟(三)第九章 陰陽·變(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二)第八章 新舊·易幟(四)第三章 亂世風華·顧氏?卓氏?第九章 陰陽·故人第五章 問鼎中原·絕交第七章 南北對峙·截江而擊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九)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一)第三章 亂世風華·夏侯穎的選擇第四章 兄弟鬩牆·辰陽郡主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刺殺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三章 亂世風華·楊伯禽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五)第六章 七雄並立·關隴突變第三章 亂世風華·除夕驚變第九章 陰陽·故人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八)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一)第四章 兄弟鬩牆·雙生子第八章 新舊·黃雀在後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二)第四章 兄弟鬩牆·裂紋第六章 七雄並立·關隴突變第六章 七雄並立·弔唁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軍突起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七)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四)第七章 南北對峙·圍城第七章 南北對峙·白衣祠第九章 陰陽·格局第六章 七雄並立·對決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軍第八章 新舊·軍制改革(二)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二)第九章 陰陽·諸葛之殤(二)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重啓戰火(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親情與時務第四章 兄弟鬩牆·陳之慶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二)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四)第五章 問鼎中原·絕交第一章塵世間·叛逃與追求第八章 新舊·風雲再起(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雪狼旗第五章 問鼎中原·星棋羅布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十)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三章 亂世風華·岳父大人們第三章 亂世風華·卓白陵的心思第九章 陰陽·新詞第三章 亂世風華·顧氏?卓氏?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九)第七章 南北對峙·於慶武第三章 亂世風華·捷報頻傳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三)第二章 舊世界·蕭彧的尷尬第六章 七雄並立·朱沐氏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七)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四章 兄弟鬩牆·雙生子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七)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九章 陰陽·新詞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地雞毛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二)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一)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八)第三章 亂世風華·廬陵保衛戰(三)第九章 陰陽·三陽鎮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四)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蘇青的猶豫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七章 南北對峙·強強對碰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二)第八章 新舊·陰陽(二)第二章 舊世界·夜遊沙頭第一章 塵世間·局面第六章 七雄並立·弔唁第九章 陰陽·變(一)第八章 新舊·軍制改革(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轉機第八章 新舊·軍制改革(一)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二)第二章 舊世界·大婚(三)第二章 舊世界·夜遊沙頭第八章 新舊·達奚謙弼第八章 新舊·川西剿匪記(一)第二章 舊世界·叔父?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