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幾代夙願

bookmark

蘇子籍接過細看,房屋內立時沉寂下來,連雨點沙沙聲都聽得見。

原來,在王軒死時,小廝塞在手裡紙條,上面所寫內容,竟用要求挑撥齊王和代王儘快鬥起來。

文尋鵬觀着蘇子籍神色,口中說着:

“齊王本性暴躁,當日我爲謀主時,或還能勸說一二句,現在的我,說着這等機要,只怕說不了兩句,就會被齊王疑心。”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文某並不想死得這樣毫無價值,但想要掙脫組織而不死,就只能是另投明主。而京中諸王,唯大王您有着明主之相,文某思來想去,就只能來投靠您了。”

這話聽着倒合情合理,蘇子籍反覆咀嚼,尋思:“此人來投,無非兩種可能,一是真他所說,爲了活命來投我,乃真心實意。一種可能就是故意說出一部分實情,獲取我的信任,再臥底在我這裡……到底是哪一種?”

“不過,就算第二種,我要得知,也是不難,無非多多請教就是。”

就在這時,聽到遠處有人喊了一聲:“聖旨到了!”

這處院落就挨着正院,有一道小門彼此通着,蘇子籍不急不忙起身,對文尋鵬說:“文先生坦誠,可見誠心,你來投我,我自然是歡迎,這份投名狀,我收下了。”

這是答應了,文尋鵬一直提着的心纔算落了下來。

“那臣就先告退了。”文尋鵬就改了稱呼。

“你且跟着就是,在屏風或窗內就可。”蘇子籍笑了笑,話說,此世尚有古風,家臣也稱臣。

原本世界,春秋戰國也是這樣。

到了漢代尚稱縣君、郡君,而到了隋唐,只有太子尚可稱君臣,到了宋代,百官於皇太子的稱呼上由稱臣逐漸變成自稱名,君臣只有皇帝纔有。

蘇子籍出了門,覺得雨下得小了點,滿院的僕人垂手讓路,也就略點首,讓人捧着冕服,一前一後進了正院,就發現自己幾個家臣,連同葉不悔都在忙碌着。

他走過來時,香案都已擺好,頓了頓,就命:“放炮奏樂!”

頃刻間大炮三聲,鼓樂大作,樂聲中,欽差款步進來,輕輕彈了彈袍角,徑向香案南面而立。

“孫臣恭請萬歲聖安!”蘇子籍與葉不悔,連同家臣野道人、簡渠、岑如柏等人一起跪下接旨,深深叩下頭去,至於僕人,甚至連跪接的資格都沒有,遠遠避開了去。

“聖躬安!”宣旨欽差並不是負傷還沒痊癒的趙公公,而是一個看着面生的大太監,比趙公公年輕,面無表情代天而答,展開聖旨而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古者茅土分賜,封諸子以屏帝室,朕仰膺眷佑,致世治平,汝姬子宗乃朕之皇孫,太子之子,英秀凝正,動皆合禮,已成德器,當建藩室,方徇羣心,今授以冊寶,封爾爲代王,食邑一萬戶,有司擇日備禮冊命,欽此!”

宣紙完,這大太監就已是換了一副笑臉,給蘇子籍請安:“奴婢給代王道賀了,不是奴婢當面奉承,您十八歲封王,可是第一個,恭喜了,您請接旨吧!”

代王!

蘇子籍饒早有心理準備,覺得一陣暈眩,但此刻封王一事塵埃落定,才終於有了一點真實感。

“孫臣姬子宗接旨謝恩,萬歲萬歲萬萬歲!”整了整衣冠,蘇子籍幾步上前,雙手接旨,口呼萬歲。

這個大太監與蘇子籍並不熟,讓人將九旒冕送上來,連同着象徵身份配件,都被幾個小太監用托盤託着,璀璨生光,這些都是皇帝所賜。

冕服提前送,那是因需要量身定製,隨時要修改,但九旒冕玉佩則不用。

蘇子籍雙手捧着聖旨,退到了屋裡,先將聖旨供到正廳正中在擺的桌案上,又退到屋裡換上了冕服。

葉不悔幫着穿戴起來,二人並無交談,但心中都是激動。

這王制冕服,並不是尋常時穿着,而是在朝賀、冊封、納妃時所穿,織九章,龍在肩,山在背,火,滑蟲,宗彝在兩袖,每袖各三。

除此外,依次爲裳、中單、大帶、玉佩、大綬、玉圭等。

作代王,與這配套的是冕,前後九旒,每旒用五彩絲線貫玉珠,按赤白青黃黑的順序排列,每旒共九顆。

這一套行頭,份量不輕,幸並不是時刻都要穿戴,蘇子籍穿戴整齊,再次走出來。

“拜過代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一次,除宣旨的太監欽差,在場所有人,有一個算一個,包括葉不悔,全部跪下行禮。

“諸位,請起。”頂着沉重的九旒冕,蘇子籍微笑說。

這種居高臨下,看着所有人向自己叩拜的感覺,實在是爽到沒有朋友。

難怪就算是做皇帝做到重病不起,老皇帝也死死不肯放權,這種地位上帶來的感覺,的確讓人心曠神怡,累得心甘情願。

此時衆人起身看去,見蘇子籍身穿冕服,帶着九旒冕,只見玉珠顫動,晶瑩生光,映得眼如點漆,奕奕有神,教人心折。

“代王的確有王者之相。”文尋鵬躲在後面,只一看,就覺得心一安:“我所託之人不假。”

“受封代王,青氣越盛。”野道人更是身體微微顫抖,自己傳承,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扶一條真龍,這幾代夙願,本來飄渺,不想今日看見曙光。

他一直勤奮,本不覺得辛苦,現在更覺得一切有了回報。

就連太監欽差一直在注目蘇子籍動作,只覺得無論容姿、氣度、體態,幾個王爺都有所不及,也暗暗心驚,當下行禮:“皇上還在等着奴婢復旨,奴婢就不打攪了。”

“此次多謝公公了,取五十兩黃金,權當喝茶!”蘇子籍微笑送去,再回來時,面對的就是一張張笑臉。

“末將(卑職)給代王賀喜了。”

別管聞訊趕來的賓客是真心還是假意,起碼此刻,都是一副歡喜模樣,不住上前道賀,口中吉祥不斷。

武將們說的可能稍露骨一些,文臣說得則含蓄許多。

徐衛聽得快吐了,可看到這位新出爐的代王走到自己跟前,也不得不打起精神,陪笑:“末將恭喜代王!”

第六百二十二章 梵門的情報第六百十三章 難道不是天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毒計第七百九十三章 實在不值得第四百六十九章 消息第三百四十三章 恨妖有腦第四百八十七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八百二十三章 幼龍要奮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滿腔正氣第四百四十二章 宗人府第一千一百章 死我,何不死大局第一百八十八章 似失所愛第八百五十章 悚然而驚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1281章 齊王可亂乎第五百六十三章 彈劾本王第五百八十一章 身劍合一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兩軍靜觀殉死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靈前既位第八百十八章 震驚莫名第二百四十章 試探第七百零七章 知見障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絲後悔第七百二十三章 至誠之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察覺到了什麼第九百十一章 又逃過一劫第七十章 魏雖舊邦第二百九十三章 肋有龍鱗第七百五十四章 父子裂痕第一千七十二章 決斷第七百六十七章 曇花一現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必追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禮成第一千零八章 大義滅親第九百七十六章 孤大事成矣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死不瞑目第四百三十四章 化龍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條第一千九十九章 氣衝紫薇第五百零三章 代侯復興第1268章 這事我來擔着第九百二十七章 安插第二百五十章 大洞內丹經第七百四十一章 知道沒有壞處第七百八十四章 賜死第八百九十四章 立刻通知首輔第七百九十五章 根本沒有仙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爲大魏奉獻犧牲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緣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月之功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記耳光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只能憑欄嘆息第六百八十四章 激怒大王第九百四十八章 狂介第二百二十章 祭祀第一千七十六章 登徒子看劍第七百十一章 莫非真王第七百十三章 朕應該養龍了第四百三十章 大人氣絕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獄第八百八十四章 我之寇仇第四百七十八章 彙報第十八章 沈師侄第四百四十八章 公侯之相第一百九十二章 抄帳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赴湯蹈火之義第九百十三章 懸賞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世上真有天授乎第一千一十一章 可以行龍了第一千九十二章 一清腥風之良機第八百零二章 殺了孫伯蘭這狗賊第三百七十六章 並不虧第三百九十五章 盤外招第六百四十九章 納首就拜第四百九十三章 靈氣不對第四百五十五章 預言或對第一百十六章 長角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們怎麼這樣壞第八百零八章 太孫府私獄第三百九十九章 主動奉銀第六十章 大人的虛僞第八百九十七章 拿下第四十八章 大火第1271章 巨龍之影第十五章 尾綴之第九百四十四章 神策軍第一千八十一章 操之過苛過急之罪第一百九十九章 階下囚第二百八十八章 遇龍(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要害我第九百二十九章 立刻就有大不忍之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京城三傑第六百八十章 強烈的預感第九百五十二章 三清臨門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零八章 大義滅親第七百五十章 敲鼓鳴冤第七百三十四章 倒也第六百三十六章 方真來探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魔解體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