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5卷 第二十章 聲名鵲起

益州國將士們被二人的話說得心頭一起一伏的,朱言鼎的話讓人升起希望,方陵的話卻象一盆盆涼水潑過來,讓人從腳指頭涼到頭皮上。

朱言鼎明顯愣了愣,豁然明白過來方陵這計策的施展,怪不得自己沒有識破,原來他竟然調動了遠在石城國的軍隊,青冢城守軍如果增加幾萬,那麼穀子雲必定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內攻破,而方陵此戰後再趕到穀子雲後方,穀子雲大軍必敗!

這話一落下來,將士們紛紛臉色大變,本來期待就算死也能有些價值,但是這樣一來,死了也不能夠對戰事有任何幫助。

方陵掃過衆士兵,嘖嘆道:“人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朱將軍的手下都是些鐵骨錚錚的漢子,若真是戰死沙場能讓穀子雲的大軍攻破青冢城,倒也死得其所。只不過,以現在的情形看,只怕死得不值啊。”

“你……”朱言鼎不由一咬牙關,想要反駁,卻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方陵微微一笑道:“朱將軍仁厚寬德,想來不會讓手下將士就這麼白白犧牲,本王也不是嗜殺之人,不如咱們就做筆交易如何?”

“交易?”朱言鼎皺了皺眉頭。

方陵淡淡說道:“只要朱將軍肯留下來,本王可以放你手下的1萬人馬離開。”

“將軍,你不能答應,我們寧死也不會離開!”一個副將大聲叫道,周圍的士兵也都紛紛叫出聲來。

朱言鼎神色複雜,他倒沒料到方陵居然會開出這個條件,而他確實說中他的心事,人死留名,雁過留聲,若是自己一人,無論榮辱於否都沒有問題,但是手下的士兵若真冤死在這裡那就實在太可惜了。身爲將軍,若能以一個人的代價換取這一萬人馬活着離開,於情於理都是一件好事情。

他大肆的一擺手,朝着手下兒郎們說道:“你們若是還把本將當成將軍,都給我住口!”

一時間鴉雀無聲,朱言鼎沉聲說道:“殿下,你說話可要算數。”

方陵微微一笑,手朝後擺了擺,3萬大軍立刻朝後退去,朱言鼎咬緊着牙關,神情更加複雜,他不是沒想過抓住方陵,但是他更清楚,這樣一個能夠設下圈套讓自己都中招的少年,絕不是那麼容易被抓住的,只怕自己一出口,一萬士兵便沒辦法活着回去了。

權衡利弊,朱言鼎朝着一個副將沉聲道:“李副將,傳本將號令,人馬掉頭,急行軍一百里,立刻執行!”

“將軍!”衆將士眼中含淚,泣不成聲,最終,一萬人馬緩緩朝着後退,離開了戰場。

待到人馬走得已見不着蹤影,朱言鼎才暗暗鬆了口氣,目光重新落到方陵身上,沉聲說道:“殿下言而有信,不過本將是不會歸降的。”

方陵微微一笑,並不多說什麼,轉身朝着3萬大軍走去。

清點戰場,這一場戰役雖然慘烈,大戰後的回山城外屍橫遍野,各種兵器散落一地,巨弩造

成的一條條深坑長達數十丈。

只是沒有人發現,在遠處的一個山頭上俏立着一個絕色女子,正是蕭雪。

蕭雪自大戰開始便一直在此地觀望,目光鎖定着朱言鼎,待到朱言鼎被生擒後,她才神情冷漠的離開。

人數清點完,方陵一方的人馬損失只有三千多人,以如此小的代價擊殺了對方6萬人馬,鄭峻等人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董滄海小聲說道:“殿下,這朱言鼎只怕是個硬骨頭,不會那麼容易屈服的。”

方陵微微一笑道:“越是硬骨頭越有啃的道理,此人若能降服不僅能提升我軍的威望,彰顯仁義,更能夠增加一員虎將。”

董滄海信服道:“莫非殿下已有良策?”

方陵含笑道:“朱言鼎此人爲人正直剛烈,雖然深得益州王器重,但是在同僚中卻得罪了不少人,如今他留在這裡,必定會有人上書益州王,說些風言風語的話,或許會對他家人不利。益州王若是做出錯誤判斷,那恰好將此人朝本王手裡推了。”

董滄海欣喜道:“若真是這樣,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方陵說道:“所以師傅你立刻和孟知遠取得聯繫,讓他聯絡益州城內的人馬,秘密將朱將軍的家人送到這裡來。”

董滄海笑道:“殿下真是高明,這樣一來他就欠了殿下一個莫大的人情,只怕想不歸降也不行了。”

方陵搖搖頭道:“本王要的是他誠心歸降,這人情不人情的倒是其次了,只是咱們總不能看着他的家人無辜被殺吧。”

董滄海連連點頭,沈桓天在一邊說道:“只可惜那一萬人馬沒有吃掉,只怕他們會把我們的消息傳出去,青冢城的戰事恐怕生變。”

方陵含笑道:“以一萬人換取一個朱言鼎,足夠了。當然這些人離開,咱們的策略就要改變一下了,現在穀子雲應該已經在進攻青冢城了,本王本來是想日夜兼程,突襲金桂三縣,然後和青冢城駐軍來個兩面夾擊,吃掉穀子雲的大軍。不過這一萬人馬把消息一傳出去,只怕穀子雲會立刻回防了。”

沈桓天便說道:“殿下,那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方陵微微一笑道:“現在也算是個大勝利了,便暫時駐守四鎮,我們就先留在回山城休息幾日再說吧,穀子雲的5萬人馬想吃掉,隨時都可以。”

見到方陵如此輕描淡寫,衆人非但沒覺得他口氣大,反而是非常信服,更爲贊他沉着冷靜,畢竟這一場大戰後連日行軍過去,士兵們也會疲憊不堪。

幾天之後,方陵一統五鎮,並且以四鎮兵馬擊潰西方將軍朱言鼎的7萬大軍,更是生擒朱言鼎的消息爆炸性的傳來,整個楚國頓時處在一陣沸騰之中。

如果說之前的荊棘谷伏擊戰還讓人懷疑,不少人還認爲石城王只是膽大加上運氣的取勝,那麼這一次的勝利便足以展現方陵的才幹。

四大望族的二十年爭

鬥世人皆知,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平頭百姓,都認爲石城王是不可能一統五鎮,唯一支持他的也只是青冢城的祝寶林而已。

所以,無論是穀子雲的5萬人馬,還是朱言鼎的大軍,任何一方發動攻勢,五鎮連線必定被破壞,到時候益州國大軍便會多路並進,逐步蠶食掉定州五鎮,然後順勢佔領整個定州。

然而任誰也沒有料到,本來以爲抽調兵力保護青冢城的石城王,居然悄悄調遣了石城國的2萬大軍,神不知鬼不覺的聯合了四鎮力量,在回山城上演了精彩的一戰,先蠶食掉了朱言鼎大軍的兩路兵馬,然後剿滅攻打南門的兵馬,最終生擒了朱言鼎。

而這個時候衆人才知道,之前所謂的調集軍隊完全就是石城王爲了佈下圈套而釋放的煙霧彈,一切都是爲了這一場大戰。

朱言鼎雖然是沙場老將,兵力又在對方之上,然而在方陵精妙的策略之下卻只有捱打的份,7萬大軍潰不成軍。

八王之亂興起之後,方陵斬殺益州國北方將軍谷少峰,可謂是一鳴驚人,然而事情沒隔多久,他居然又生擒西方將軍朱言鼎,擊潰7萬大軍,這個消息簡直比地震還要讓人震撼。

要知道,雖然很多人都有統帥才能,但是指揮幾千人和指揮幾萬人作戰這是一種層次上的區別,所以有的人只能做將才,而有的人卻能成爲帥才。

益州國面對方陵,居然連連損失了兩大將軍級人物,這足以證明方陵有多麼的可怕,此戰之後,再無人敢輕視少年石城王了。

同時,本來攻打青冢城的穀子雲大軍在兩日攻打無果之後,爲了避免被方陵的部隊包抄,最終放棄攻城,退回到了金桂三縣。

由於朱言鼎大軍的失利,益州國的前線陣勢終於露出了一個缺口,這也是八王之亂後首次出現的缺口。

八王之中,益州王的兵力排名前三,擁有三十幾萬的兵力,攻佔徐州資州等地後,加上收編的兵力達到四十萬,然而,面對一個石城王,兩場戰役痛失兩大將軍,兵力更損失了七八萬之多。

而其他各國,雖然戰場上也有一些失利,但是損失人數也不過一兩萬人,不痛不癢。

就在消息傳遍楚國後不久,又一個爆炸性的消息接踵而至,益州國謀臣,輔佐西方將軍朱言鼎的艾明軒已被押解入皇城。

伴隨來的消息更人驚愕不已,原來早在大戰之前,石城王已經得知了艾明軒在定州的消息,定州刺史袁定康幫忙調動八百守軍,設下圈套,不僅成功俘獲了艾明軒,更是斬殺了他請來的邪道大仙,門下弟子九人全部被擒。

這消息一出,再次掀起驚天波瀾,谷少峰、朱言鼎、艾明軒,甚至還有一個邪道大仙,四個重量級的人物在短短時間內一起栽到了石城王的手中。

這其中蘊涵的分量實在是不輕,石城王之名再一次威震天下,其名望一時間甚至比楚國四方將軍還要高出一籌。

(本章完)

正文_第二十五卷 第十五章 嚴詞訓導正文_第二卷第一章 覺悟正文_第16卷 第三章 蛟龍傳聞正文_第12卷 第十八章 百邪屍蟲正文_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章 拜見聞總管正文_第二十一卷 第四章 逃跑之策正文_第六十七卷 第六章 谷口獻禮正文_第三十九卷 第一章 四宮神之域屏障正文_第13卷 第五章 羣屍亂舞正文_第七十四卷 第十四章 孤身引敵正文_第十卷 第七章 匣中之謎正文_第六卷第二章 密謀正文_第三十八卷 第十一章 兩靈附體,神威震天正文_第四十四卷 第八章 戰局逆轉正文_第四十二卷 第十章 大義釋仇正文_第六卷第十四章 打算正文_第三十卷 第十七章 鬥神宗的線索正文_第三十四卷 第十四章 定斬不饒正文_第二十九卷 第十八章 大戰公孫嵐正文_第七十八卷 第十五章 重啓三界會談正文_第四卷第六章 鐵礦山正文_第六十五卷 第九章 兩強鬥法正文_第三十五卷 第十六章 強敵降臨正文_第五十四卷 第六章 說服李甲武正文_第三十卷 第四章 解救楚瑤正文_第11卷 第十五章 不堪一擊正文_第四十一卷 第十九章 血仇難忘正文_第五十七卷 第六章 終見九嬰魔樹正文_第五十一卷 第十九章 勝算渺茫正文_第七十三卷 第三章 屍魂空間之戰正文_第六十六卷 第三章 智者的陰謀正文_第六十六卷 第十三章 本能狀態正文_第七十二卷 第二十章 靈脈之下正文_第三十八卷 第十章 破陣之策正文_第三十六卷 第十四章 地獄入口正文_第七十卷 第十章 天仙道入口正文_第七十六卷 第十一章 烈風堂正文_第二十五卷 第十章 黑丘森林正文_第四十九卷 第一章 最後一個難題正文_第19卷 第十一章 人形草正文_第六十九卷 第二十章 異兵突現正文_第16卷 第十二章 八方引雷陣正文_第四十八卷 第十一章 突圍之策正文_第二十九卷 第十三章 從容現身正文_第二十六卷 第十九章 獨闖鎮天塔正文_第六十八卷 第九章 僞裝尋跡正文_第六十七卷 第一章 妖道逞威正文_第七十五卷 第七章 三女合力,捨命一戰正文_第二十卷 第十五章 一了恩仇正文_第五十三卷 第二十章 元嬰作戰正文_第三十三卷 第十九章 套取情報正文_第二十二卷 第五章 選寶正文_第六卷第十一章 發展正文_第七十八卷 第十九章 末章·登仙正文_第十八卷 第十章 初步線索正文_第七十七卷 第十二章 兩帝聞訊正文_第四十卷 第三章 同往千秋洞正文_第七十二卷 第二章 自討苦吃正文_第八卷第十三章 密談正文_第四十八卷 第二十章 一年時光正文_第19卷 第五章 靈魂血籠正文_第五十三卷 第十九章 純陽之土,斬魂之橋正文_第五十五卷 第七章 遺蹟往事正文_第二十七卷 第十二章 第二輪賽正文_第17卷 第十九章 大膽協助正文_第17卷 第十九章 大膽協助正文_第六十八卷 第十九章 僞造聖命正文_第三十二卷 第八章 熊武狼正文_第四十六卷 第十一章 逆魂轉生正文_第六十三卷 第十九章 對戰冰火烏角獸正文_第五十八卷 第十六章 典籍庫之行正文_第七十一卷 第四章 妖皇的窘境正文_第七十七卷 第二十章 講法十日正文_第六十卷 第六章 蒼穹星鑑正文_第五十二卷 第十七章 抵達土熾星正文_第六十四卷 第十四章 星史塔尋蹤正文_第二十七卷 第八章 煉丹大會正文_第四十二卷 第十一章 賽事開場正文_第四十八卷 第十六章 言侮寶鼎正文_第六十一卷 第六章 反被算計正文_第11卷 第二十章 智鬥族長正文_第五卷第二十章 陌水寨正文_第七十三卷 第三章 屍魂空間之戰正文_第三十七卷 第十六章 洪流衝擊正文_第二十八卷 第十章 龍吸術之威正文_第二十三卷 第十章 靈狐歸主正文_第六卷第十七章 一擲千金正文_第三十七卷 第十四章 骨之淬鍊,後天境界正文_第五十九卷 第十九章 策反歐陽益正文_第七十七卷 第十章 方陵之策正文_第四十六卷 第十三章 大亂之局(上)正文_第二十七卷 第八章 煉丹大會正文_第四十二卷 第四章 盛事將起正文_第11卷 第一章 草原五部族正文_第七十八卷 第十七章 千門之島正文_第七十八卷 第八章 大軍來襲正文_第二十一卷 第七章 百般蠱惑正文_第七十五卷 第十一章 最後一劍正文_第二十七卷 第十九章 丹道大境正文_第15卷 第八章 驚現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