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要生了

籌備新專輯和【誕生】世界巡演的日子沒有太多特殊之處。

在盧西恩-格蘭奇的帶領之下,【量子娛樂】和旗下子公司的發展也算是蒸蒸日上。

唱片業自是不必多提,在【量子音樂】的咄咄逼人之下,無論是華納,還是索尼,都紛紛退避三舍,緊守着自己的一小塊地盤,竭力避免與【量子音樂】爆發正面的衝突。

在好萊塢,【量子音樂】旗下的三家電影公司,也是在穩步地擴張之中。

福克斯探照燈影業依舊延續了過去的策略,極少自己投資製片,而是通過爲其它電影公司,以及獨立電影提供發行渠道,從中賺取利潤。

每年全球無數大大小小的電影節,便是福克斯探照燈影業那些“買片推手”最爲活躍的日子。

低價購買大量的小成本電影版權,或是以分成的方式簽下少量優質的電影,然後根據情況分別推入院線或者線下發行渠道。

每一部影片所賺的利潤不會太高,少則數萬美元,多則數十萬美元,能夠達到大幾百萬美元級別利潤的片子都很少見。

但靠着數量,總的收入卻是非常的不錯。

這種模式雖然賺不了什麼大錢,但背靠着二十世紀福克斯和【量子娛樂】,福克斯探照燈影業的營收能力還是相當有保證的。

其實這種公司在好萊塢有很多。

不同之處在於,依靠着自身的背景,福克斯探照燈影業的發行力量要遠遠強於那些“不知名的小公司”,在每一部電影的“利潤開發”水平上,也要遠遠超出。

在併入了【量子娛樂】旗下後,福克斯探照燈影業並沒有改變原本的經營策略,只是在規模上開始逐漸擴張。

預計在未來的一到兩年內,福克斯探照燈影業每年發行的影片數量將會達到數百部以上。

當然,這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連院線都進不去,直接送進錄像帶租賃市場的所謂“B級片”。

若是全部都是“院線大片”,不說福克斯探照燈影業是否吃得下的問題,整個好萊塢也沒有這麼多片子來給福克斯探照燈影業運作。

畢竟,好萊塢每年製作出來,能夠進入院線播放的電影,總數一般也就兩三百部,多的時候也不超過六百部。

而在最新一期的會議上,福克斯探照燈影業喊出的口號是,要在兩年內,達到“每年發行八百部影片”的業績。

而【量子影業】則是一家純粹的“製片廠”,只負責拍攝、製作,不負責發行。

除了原有的幾個系列之外,在斯特拉-瓦格納上任之後,又開始推行一項新的政策:面向全好萊塢,尤其是獨立電影圈子,接受一切電影、電視劇項目的“投稿”。

無論是導演還是製片人,只要有一個項目的版權和計劃書在手,就可以向【量子影業】聯繫,若是經過了後者立項審覈部門的批准,【量子影業】就會爲該項目投資。

當然,這個口號喊得很大,說是“面向全好萊塢”,但實際上,對於計劃書的審覈是非常嚴格的。

儘管有許多人聽聞了這一計劃之後,前來碰碰運氣,但一直到現在,也僅僅只有兩個獨立電影項目通過了審覈,獲得立項批准。

兩部電影都是小成本的恐怖片,加起來也不過不到兩百萬美元的預算。

若是虧損,也虧不了多少。

而要是一旦成功,卻是會讓【量子影業】賺得盆滿鉢滿。

任何一個對好萊塢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小成本恐怖片,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爛片,但卻經常出現大獲成功的“爆款”。

在斯特拉-瓦格納的規劃當中,【量子影業】未來所要走的,就是這個路子。

除了原有的幾大系列之外,將以各種低成本小製作的電影爲主,以大量的項目來分攤、平衡電影製作當中的風險。

至於那些大項目,自然是由二十世紀福克斯來負責了。

整個好萊塢,一年下來,算得上“大製作”的項目也不多。

但每一個大項目,所耗費的資金、時間,乃至於需要的人手,都要十倍百倍與投資低廉的獨立電影。

比如說二十世紀福克斯最近立項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若是將“臨時工”和臨時參加的羣衆演員也計算在內,整個劇組預計將會有超過三萬人之多。

即使是“常駐”的人員,也有三四千人以上。

如此龐大的劇組,不提開支問題,對於製片人的調度、管理能力,也是有着極大的考驗。

在一番接觸之後,【量子娛樂】請來了《星際迷航》系列的製片人布萊克-伯克,爲這部大製作“保駕護航”。

後者在好萊塢也算是一名金牌製作人,經手過多部投資一億美元以上的大項目,出品的影片在商業上的成功率也有所保證。

不過,整個劇組,唯一確定下來的重要職位,也就只是這位製片人而已。

無論是導演,還是主演陣容,都還沒有確定下來。

後者是一件漫長的工作,在好萊塢成熟的宣傳運作機制之下,複雜而聲勢浩大的“選角活動”,本身也是影片宣傳計劃當中的一部分。

而導演的甄選,進度要快得多。

目前進入到最後一輪甄選的導演一共有三人,其中和【量子影業】有過多次愉快合作的杜克-羅森伯格也在其中。

另外兩人,都是圈內的資深導演,雖然遠遠達不到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樣的程度,但也算得上是大牌。

從個人感情上來講,羅傑自然是偏向於杜克,而且在三名導演之中,杜克-羅森伯格的個人薪酬無疑是最低的。

甚至於,迫切需要“執導頂級大片”履歷的杜克,在個人待遇方面必然會願意做出極大的讓步。

而另外兩人,無論哪一個,開出的價碼都必然是千萬美元以上的基礎片酬,外加少量票房分成的條款。

僅僅只是在導演薪酬這一塊,若是選擇杜克-羅森伯格,至少也能爲二十世紀福克斯省下數千萬美元的成本。

對於這部製片總預算預計在二點五億美元左右的大製作來說,數千萬美元的成本,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一筆小數目了。

這部電影的投資,二十世紀福克斯也不打算完全由自己來出。

倒不是說控制風險,單單只是憑着《星球大戰》這個名字,五億美元以內的投資,無論如何去折騰,都是絕對虧不了的。

至少在搞出幾部超級爛片,砸掉《星球大戰》這個品牌之前不會。

二十世紀福克斯決定通過“融資”的方式,來解決拍攝資金的問題,主要考慮的還是不能吃獨食,否則難免會遭到其它巨頭的聯手排擠。

其它巨頭手中的大製作,大體上也是如此。

比如說華納兄弟的《哈利波特》系列,就接受過其它五大的投資,雖然投資的比例不高,但也算是釋放某種善意的信號。

當然,作爲《星球大戰》系列版權的實際擁有者,以及電影項目的發起者,二十世紀福克斯在這個項目中必然是要佔據絕對的主導,分出去的份額也不會太多。

另一個大項目《X戰警》也是如此。

兩個項目相加起來,二十世紀福克斯自己會佔據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投資額度,只拿出百分之二十來分出去。

其實,在項目立項的時候,二十世紀福克斯內部有人提議過,按照“好萊塢傳統”的方式募集資金。

說白了,就像是樂隊曾經在《大衛-鮑伊》這張專輯上做的一樣,坑“圈外人”的錢。

通過各種複雜的運作手段,將盈利巨大的項目在賬面上做成虧損,這對於二十世紀福克斯來說沒有任何的難度。

而在如今這個年代,好萊塢的大製作項目,又是許多富人眼中非常理想的投資項目。

——當然,這僅限於那些沒有被“好萊塢式募資”坑過的人。

不過,在一番討論之後,二十世紀福克斯的董事會還是否決了這項提議。

原因倒也簡單,在母公司【量子娛樂】剛剛進行過擴股融資之後,除了部分資金用於償還貸款之外,大部分的資金其實都是注入了各個子公司。

至少對於二十世紀福克斯來說,同時推動兩個大項目,在資金上並沒有太大的壓力。

既然不缺錢,自然也沒必要鬧出什麼麻煩事來,影響自己的名聲。

雖然說好萊塢巨頭從不在乎名聲,但卻也不至於爲了一點蠅頭小利而故意砸自己的招牌。

君不見,當華納兄弟宣佈《哈利波特》系列的結算結果爲虧損一億多美元之後,這家公司的名聲變成了什麼樣。

雖然說名聲壞掉也沒有影響華納兄弟繼續賺錢,但總歸不是什麼好事。

分出去百分之二十的投資份額,並不會對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利潤產生太多的影響。

畢竟,除了投資的分成之外,二十世紀福克斯作爲影片的“發行方”,是可以在和其它所有投資者分錢之前,先行扣除一筆“發行抽成”的。

當然,以《星球大戰》和《X戰警》系列的吸金能力,無論如何都不至於讓投資者虧錢就是了。

如果二十世紀福克斯沒有在賬目上做手腳的話。

這也是系列電影的好處。

一個擁有廣泛受衆的系列電影,在口碑徹底爛掉之前,哪怕拍出來的是爛片,也有足夠多的粉絲爲其買賬。

就像是羅傑前世的DC系列,幾乎就全是靠着DC漫畫的死忠粉絲撐下來的。

甚至有粉絲宣稱,就算是蝙蝠俠在大銀幕上拉兩個小時的翔,他們也會包下整個放映廳的電影票。

當然,這種極端死忠的粉絲終究是少數。

也不足以支撐起一部頂級大製作的票房。

儘管說靠着系列的口碑,可以讓大多數影迷爲一部爛片買賬。

但卻會毀了整個系列。

沒有人願意做這種殺雞取卵的買賣。

在《星球大戰》和《X戰警》這兩個項目上,二十世紀福克斯得到了【量子娛樂】大筆的資金注入,號稱“項目預算不設上限”。

但面臨這種局面,二十世紀福克斯反而更加的小心謹慎,生怕在這兩個大項目上栽了跟頭。

對於這些,除了因爲杜克-羅森伯格的緣故,羅傑稍稍關注了一下《星球大戰》導演甄選的情況之外,便是沒有多管了。

甚至於,就連【量子娛樂】內的事情,都沒有過多的關注。

既然將董事長的職位交給了盧西恩-格蘭奇,羅傑便是會對他的能力抱有充分的信任。

至於其它方面的信任,在過去的多年合作當中,盧西恩-格蘭奇已經證明了他的可靠。

雖然說,在商業上,沒有什麼人可以絕對的信任。

但現代商業當中完善的監督機制,卻是足以抵消這種“變數”。

站在羅傑自身的角度而言,將【量子娛樂】交給盧西恩-格蘭奇,確實是再正確不過的一個決定。

從繁雜的商業經營中解脫出來,羅傑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在音樂、樂隊,以及家人身上。

這一次的《寂靜嶺》專輯,樂隊所採用的依然是和《Nevermind》一樣的錄製方式,即錄製一份粗糙的Demo,然後各錄各的。

雖然說在錄製之前進行了合練,但卻只是簡單的過上幾遍,並沒有像其它大部分專輯那樣,要求做到“精益求精”的程度。

《Nevermind》專輯的成功,已經證明了這種製作方式的可行性。

當然,這種模式下,對於後期製作的要求會更高,顯著推高專輯的製作成本。

但如今的樂隊,並不在意這點額外的開支,只要能夠儘可能地節約時間,多花點錢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儘管安妮因爲懷孕的緣故,不能參加到專輯的製作當中來,不過《寂靜嶺》專輯的製作進度,卻是進展得很快。

從專輯開始籌備,三個多月過去,專輯的初期錄製已經是接近了尾聲。

當然,這其中並沒有包括安妮負責的吉他,以及女聲的部分。

七月中旬,儘管還剩下一點收尾的工作沒有完成,但樂隊仍然是暫停了《寂靜嶺》的錄製。

因爲,安妮肚子裡的孩子,已經即將出世。

第292章 空客ACJ第423章 你能做些什麼?第319章 我纔是應該被捐助的窮人第400章 搬家禮物第309章 六度分隔理論第168章 我們來玩個遊戲吧第133章 緊張的女孩第33章 發行第19章 錄歌第786章 底線第601章 阿黛爾-阿德金斯第323章 不知道怎麼起標題系列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483章 更多的可能性第216章 溫切斯特第762章 夜長夢多第649章 默多克家族第587章 “商業天才”安妮第148章 單曲榜第一第783章 曾經的友誼?第193章 第二站:西雅圖(第五更)第325章 先導EP:《深淵》(上)第72章 我們的樂隊第30章 錄音 下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258章 西奧多的試探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325章 先導EP:《深淵》(上)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802章第705章 收購要約第65章 緊張第460章 鑰匙第479章 胖子的懷疑第504章 對老朋友的挖角第41章 與索尼唱片的會面第347章 百分之三十一第158章 永遠的27歲俱樂部第327章 首周46萬和25%負面反饋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388章 吃不下第209章 新的邀請第12章 汽車旅館第145章 十年長約(五更)第855章 不盡人意第485章 狂暴之路 上第233章 犯衆怒的安妮第692章第323章 不知道怎麼起標題系列第606章 繼承人的問題第863章 提上日程第821章 要生了第427章 暫時沒這個打算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179章 千萬美元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472章 胖子,你老了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465章 《三種符號》?第620章 中流砥柱第342章 巡演開始第82章 唱片發行合約第408章 沒那個必要第206章 昆士蘭州的農場第874章 不是沒有機會第284 罪惡之城第703章 想要股份?第58章 一個小條件第508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320章 朋克少女第56章 改裝巨獸第137章 朋克禮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666章 反擊第590章 王牌第870章 摸魚第55章 音樂節前的準備第382章 誰在乎那玩意?第462章 人情和籌碼第67章 主唱的位置第841章 香江第365章 什麼叫騙?第544章 搞大事?第357章 這傢伙是誰找來的?第119章 朋克和金屬核第815章 我可是天才!第438章 交給歌迷們決定第449章 生存問題第460章 鑰匙第281章 花錢如流水第75 搖滾是我的夢想第573章 到底該怎麼抉擇?第807章 時代變了第496章 遭遇挖角第440章 我們得先簽一份保密協議第409章 重要的是氣勢第826章 叫做“玫瑰碗體育場”的火山第118章 搖滾明星不能沒有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