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規模?”
現場的記者頓時一片譁然。
對於外行人來說,聽到這個數字未必會有什麼感覺。
但能夠被自家媒體派來參加這場發佈會的,都是對流行音樂行業非常瞭解的記者,自然不可能不清楚這個數字的意義。
沒等羅傑講完這次巡演的細節,就有許多記者迫不及待地提問。
“安靜!安靜!”
羅傑拍了幾下桌子,才讓亂糟糟的發佈會現場安靜下來,說道:“稍後會有自由提問時間,請先耐心等待,聽我講完。”
“接下來,是這次巡演的行程規劃,我們將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做前期籌備,從明年,也就是2016年的五月份開始。巡演的總場次一共有一百七十三場,歷時三年零六個月……”
這只是一次前期宣傳的發佈會,披露的細節並不算太多。
沒花多少時間,羅傑便是結束了講話,一旁的新聞官很快便宣佈自由提問時間開始。
“你好,我是來自《芝加哥太陽報》的羅賓。”
一名被新聞官點名的記者站起來,自我介紹了一下,然後問道:“我注意到你剛纔說,這次【《搖滾聖經》 Tour】巡演的預期現場觀衆總數將會突破一千萬人次。我想問一下,你們真的瞭解這個數字的意義嗎?”
“當然。”
羅傑點點頭,說道:“根據我們調查的結果顯示,在流行音樂發展至今的幾十年裡,規模最大的巡迴演唱會有兩次,分別是【蟲子】樂隊於七十年代舉辦的【一週八天】世界巡迴演唱會和流星天王休-格蘭特在九十年代舉辦的【拯救世界】慈善巡迴演唱會。我們沒有拿到具體的細節資料,但根據公開的信息來看,這兩場巡演的觀衆總數都是在六百五十萬人次左右,距離一千萬這個數字還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
名叫羅賓的記者正要追問,卻是被羅傑給打斷了。
“我明白你要問的是什麼。”
羅傑擺了擺手,說道:“但是你忽略了一個細節,【蟲子】樂隊的【一週八天】世界巡迴演唱會一共只有一百一十三場,休-格蘭特的【拯救世界】慈善巡演則大多是中等規模場館的演出。兩場巡演的時間都不超過兩年,而我們這一次,將要花費整整三年半的時間,打造一場超大規模的搖滾盛宴,來滿足全世界的歌迷們。”
這個解釋缺乏足夠的說服力,自然難以讓現場的記者們感到滿意。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很快,又有人站起來問道:“請問,你們是否擔心演出的規模太大,超出歌迷消費預期,導致演出現場上座率不足?”
“我不擔心這一點。”
羅傑搖搖頭,說道:“如果歌迷們認爲值得,自然會願意買票前往現場。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力將演出做到最好,讓歌迷們爲這場演出所消費的每一美元都物有所值。”
……
新聞發佈會的現場,總體氣氛還算是和諧。
畢竟,受到邀請的,除了【量子娛樂】自家的媒體之外,剩下的,也都是和【量子娛樂】保持着相對良好關係的媒體。
再加上一筆“友好提問預算”的開支,儘管一些記者對公式化的答覆表現得並不滿意,但卻也沒有出現有人故意搞事,當場問出過於尖銳問題的局面。
不過,在新聞發佈會結束之後,外界卻是吵翻了天。
爭論的焦點在於“現場觀衆總數一千萬人次”,反對者認爲這根本不可能,而樂隊的歌迷們卻是紛紛動員了起來,表示要“盡最大力量去支持自己的偶像”。
負責“粉絲關係”的卡爾-瓦倫丁,幾乎每一天都在和各地的粉絲組織聯絡,爭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所有人都清楚,單憑樂隊自身的名氣和商業號召力,想要破掉【蟲子】樂隊和休-格蘭特的記錄,把握是很大的。
但想要將新的記錄提升到八位數級別,卻是非常的困難。
不過,口號已經喊了出去,再困難也要想辦法達成。
這種大規模的巡迴演出,單靠當地的粉絲,往往很難實現。
哪怕樂隊是如今商業號召力最強的樂壇明星,也不可能光靠演出每一站當地的粉絲,就填滿一座可以容納六七萬歌迷甚至更大的場館。
其中,至少要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位置,得讓那些所謂的“前線粉絲”來填滿。
也就是會在經濟能力允許的範圍之內,儘可能多地參加每一場演出的粉絲。
最極端的一些前線粉絲,甚至會願意吃上幾個月的麪包,省下每一美分,只爲了購買一張前排的門票。
——當然,對於搖滾樂現場來說,不存在什麼“前排票”的說法,最接近舞臺的區域往往都是站票,先到先得。
爲了能夠有足夠自由的時間去看演出,這些前線粉絲們往往也沒有固定的工作,而是沒錢了就去打零工賺錢,攢夠了錢又立刻離開。
即便是到了現在,羅傑也不太理解這類前線粉絲的想法。
不過,對於任何一位明星來說,這種極端的粉絲,都是最爲寶貴的一筆“財富”。
寶貴之處並不在於他們自身有多少消費能力,畢竟大多數極端前線粉絲的收入都不高,買不起昂貴的限量版唱片,更不可能像那些土豪粉絲一樣,能在新專輯剛剛發行的時候一買就是數百上千套,只爲了幫自己的偶像衝榜。
但這些前線粉絲們,往往在粉絲團體當中的影響力都很大,能夠拉來大量的支持者。
卡爾-瓦倫丁這段時間的工作,就是組織起大量的前線粉絲,通過他們的影響力,影響更多的粉絲選擇重複觀看多場演出。
樂隊的粉絲數量,在全球範圍內肯定是不止一千萬的,多個幾倍甚至十幾倍都有可能。
但是,並不是每一位粉絲,都會選擇買票前往現場觀看演出。
尤其是一些在小城市或者鄉鎮生活的粉絲們,樂隊在策劃巡演行程的時候,肯定不會考慮這些沒多少消費能力的“小地方”。
而這些地方的粉絲,絕大部分人也不願意千里迢迢跑到另一座城市去就爲看一場演唱會。
普遍來說,即便是那些市場號召力比較強的巨星,在全球範圍內,具體到一次巡演上來,願意而且有能力去現場觀看的粉絲,恐怕只有個位數的百分比。
如果沒有一定比例的“重複購票率”,是根本不可能達成總觀衆人數千萬人次的目標的。
卡爾-瓦倫丁的主要任務,便是通過一個個粉絲組織,協調起那些打算重複觀看演出的歌迷,爲他們提供方便。
例如在行程、住宿方面提供攻略,又比如提倡粉絲們互相組隊,以便於互相幫助等等。
樂隊並不會直接爲粉絲們提供資金上的幫助,但僅僅只是這些組織、計劃上的幫助,就能夠起到相當顯著的作用。
這都是一些很常規的操作,但實際執行起來,卻是非常的麻煩。
好在,在跟隨樂隊工作的這十幾年裡,卡爾-瓦倫丁的能力成長非常快,身邊也聚集起了一支相當專業的團隊,雖然有些混亂,但卻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慢慢理清了頭緒,開始有條不紊地忙碌了起來。
另一邊,西奧多卻是在和票務公司進行扯皮。
按照票務公司的提議,他們希望採取一種這幾年剛剛流行起來的動態票價機制,也就是類似於機票銷售的策略。
比如說,最靠近主舞臺的A區門票,若是在“合適的時間”購買,票價會低至一百多美元。
但若是入手晚一些,則可能高達上千美元。
說白了,就是跟黃牛搶生意的同時,讓傾向於買票前往現場的歌迷們花更多的錢。
票務公司認爲,這種銷售模式,能夠在“歌迷能夠接受的範圍內”,將演出的門票賣出最高價。
用票務公司的談判代表的話來說:“若是剛剛放出票不久就賣光,說明你們沒有將門票賣出應有的價值來。”
在簡略地瞭解了這種動態票價機制之後,羅傑不由得一陣無語。
確實,單純從收入的角度來講,動態票價機制確實是能夠保證一場巡演的收入最大化。
比如說,在不久之前阿黛爾的巡演上,就通過這種浮動機制,將預期平均一百一十美元左右的票價,賣到了平均四百三十多美元,幾乎翻了四倍。
雖然因爲高票價的緣故導致出現了一定的空座率,但從盈利的角度來講,阿黛爾和【量子音樂】卻是多賺了不少錢。
當然,站在歌迷的角度來講,這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這意味着,歌迷想要前往現場去看演出,需要花費更多的成本。
關於浮動票價的機制原理,羅傑聽了一大堆也沒有聽明白。
這種涉及經濟學和社會心理學的東西,實在是有點超出了羅傑的知識範圍。
不過在諮詢了會計師團隊和經紀人團隊的意見,又和樂隊的搭檔們討論了一番之後,羅傑讓西奧多拒絕了票務公司的提議,依舊以固定票價的方式來進行銷售。
這場巡演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上座率”。
若是爲了將門票賣貴一點,導致現場出現大面積的空位,無疑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在從漢克那裡得到了巡演成本的總預算數字之後,樂隊參考了會計師的意見之後,直接要求票務公司將巡演平均票價定在八十美元上下。
這個數字,基本上是意味着這場巡演是註定要虧錢的。
總計一百七十三場演出,單單只是“預算”的成本,就超過了五億美元。
——以樂隊一直以來的“尿性”,超預算幾乎可以說是必然的事。
最終的實際成本,按照過去的情況來看,多半要奔着六億甚至七億美元而去。
這還不包括宣傳開支。
而按照平均八十美元的票價,即使是所有的門票全部賣出去,“總票房”收入也就是八億多美元。
在扣除了雜七雜八的分成之後,能夠收回六億美元就不錯了。
如果超支不嚴重,還能勉強依靠票房收回成本,但也沒什麼賺頭。
若是嚴重超支,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當然,通過廣告贊助、轉播權、巡演紀念版專輯、紀錄片版權以及Live專輯等等亂七八糟的收入,盈利還是會有的,但也會被壓低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來。
這頓時引起了票務公司的不滿,畢竟,票務公司的收費是採取的“提成制”,也就是按照門票銷售收入的百分比進行抽成。
門票收入低了,票務公司的收入自然而然地也會減少。
不過不滿歸不滿,在樂隊通過西奧多表現出堅決不改變主意的態度之後,票務公司還是捏着鼻子忍了下來。
好歹也是一筆上億美元的營收,沒必要跟錢過不去。
哪怕少賺點,也總比讓競爭對手搶去了這筆生意要好。
掌握着佔據了唱片業超過一半資源的【量子音樂】,樂隊在議價能力方面的優勢可謂是比天還大。
哪怕是毒奶一句飛龍騎臉,也是不可能輸給票務公司的。
隨着【《搖滾聖經》 Tour】計劃正式展開,海量的資源被調動起來。
樂隊默默“種田”十幾年以來所聚集起的資源,在這一刻,終於爆發了全部的威力。
數以億計的資金流入到臨時成立的工作室的賬戶上,又以驚人的速度花了出去。
粉絲們也準備好了鈔票,等待着正式售票的那一天的來臨。
而樂隊自己,卻是很快又變得低調起來,深居淺出,默默爲巡演的來臨做着最後的準備。
儘管距離巡演正式開始還有將近一整年的時間,但要爲接下來這一場持續整整三年半的巡演做足充分的準備,樂隊的衆人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休息。
除了確定歌單和排練之外,各個方面的瑣事儘管都有人處理,但每隔幾天,樂隊總是必須過問一遍,簽上幾份文件,這也要牽扯掉大量的精力。
在一次討論巡演歌單的例會上,胖子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問道:“我們這次巡演,要不要請一些嘉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