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太后不耐煩了,容德妃趕忙不再兜圈子,直接道:“還是太后慧眼,臣妾確實有事前來。”頓了一頓,微微擡眸看向太后,卻見她眼眸微眯,似要睡着,便趕忙道:“臣妾和孫賢妃想着太后壽宴上要穿的壽服,怕沈淑妃一人勞心勞力,也想替太后盡一份孝心,想去幫忙做些小事,多少也都盡一點綿薄之力,臣妾們的心裡也算過得去。”
太后微微睜開了眼,看見燈光下,容德妃謙恭的站着,滿面誠懇,不由笑了,道:“難得你們有這份心,哀家準了。”
沈淑妃一手的好女紅,在嫁給皇帝之前,是京都裡聞名的女紅刺繡高手,曾在閨閣中出了兩件作品,一件手帕,已經被高價賣出他國,另一件荷包,她送給了前德靈皇后。
後來,嫁入皇室,身份顯赫,便沒有再做過,只做了一對龍鳳軟枕送給了皇上皇后。
太后的壽服,本應宮中的女紅師傅們做,可沈淑妃卻獨自攬了去,說是親手爲太后趕製,以盡一份孝心。
太后是極疼她的,於她,甚至超過了鳳綺雲等一衆孫女。本不讓她做,可她自信滿滿的保證可以做好,想來自己除了女紅刺繡好一些,也沒什麼能爲太后效勞,於是,太后便欣然應允了。
整件壽服,想要單靠一個人,日夜兼程也是趕不出來的,於是太后便派了幾個女紅師傅過去幫助她打打下手。
眼看着壽宴將至,恐她太過勞累,現下容德妃和孫賢妃二人願意參加,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還有事嗎?”太后淡淡的問。
容德妃心中一陣高興,此刻聽太后問話,這纔回過神來,忙道:“無事了。”
太后揮揮手,一臉疲憊。
容德妃二人會意,躬身默默退下。
剛出了太后的寢殿,孫賢妃便忍不住笑了起來,面上略帶興奮之色。
“沒想到太后這麼容易就答應了,還是德妃姐姐有辦法。”
容德妃瞥了一眼她臉上沾沾自喜的神色,不由心中冷笑,面上卻道:“想必淑妃還在趕工呢,咱們快去給她幫忙吧!”
聞言,孫賢妃臉上的笑容越發大了,跟着容德妃,腳步輕鬆的往沈淑妃的凝華殿走去。
三日後,太后壽宴,京都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不論正街側街,都擠滿了人馬,各國使節,各地藩王、臣子,蜂擁而至。
京都一派熱鬧繁華,各大客棧酒樓都是人滿爲患,白天人聲鼎沸,夜間燈火不眠,已然超過了除夕之夜的熱鬧。
這次的壽宴,太后滿七十歲,正是古希之年,皇帝尤爲重視,所以決定大擺三天流水宴,讓整個大曆京都的子民與之同樂。
皇宮中,達官貴人紛至沓來,整個皇宮燈火通明,猶如白晝。
“皇上、皇后駕到。”隨着一聲尖細高亢的吟唱,皇帝走進了殿中,皇后慢他一步,緊隨其後。
殿中衆大臣紛紛俯身行禮,皇帝走上高座,掀袍而坐。
不一會,壽星太后姍姍來遲,穿着華麗的黑色壽服,純黑的綢緞上,用金絲銀線穿梭而成的兩隻鳳凰首尾相連,相互追逐。隨着太后的走動
,栩栩如生,宛若活物。
衆人皆起身,躬身行禮,皇上和皇后也從高座上起身拜見。
壽星已至,壽宴正式開始。
各國使節紛紛出列,獻上自家皇帝的賀禮以及恭賀信箋。各位皇子也紛紛起身向太后獻上祝福之語及禮物,再到各地藩王紛紛起身向太后恭賀,隨後其餘大臣一併起身恭賀。
太后注意到兩張空缺的席位,剛想問,便聽殿外太監尖着嗓子喊道:“安平王爺,攜愛女安若郡主到。”
衆人不由心中一驚,方纔明白原來那空着的座位是安平王爺的。
太后和皇上的眉卻不約而同的皺了起來,而殿門外,兩抹身影已經走了進來,正是安平王爺和他唯一的女兒,大曆天下的第一美人--安若郡主!
安平王爺是個身材健碩的中年男人,和當今的皇帝年紀相仿,一臉的謙恭笑意,卻怎麼也遮不住他那一雙眼睛所折射出來的狡詐精明。
當今藩王中,只有他一個是皇帝的兄弟,其他的藩王,要麼是冊封的,要麼就是太上皇的兄弟的子孫了。所以,除卻他的實力和爲人,他也算是最特別的一個王了!
人未至,聲先到。只聽得他似風塵僕僕的趕來,手裡捧着一個錦盒,俯首躬身,將錦盒高舉過頭頂,似十分恭謹的道:“太后恕罪,兒臣來遲了。”
太后沒說話,倒是皇帝先開了口:“安平王爺昨日便到了京都,何以今日遲來這麼久?”
“回皇上,臣確實是昨日便到了京都,在舒香樓中住下,今日遲來,是爲了給太后準備一件稱心的禮物,還請皇上恕罪。”
皇帝的目光瞥向了他手中的錦盒,不由奇道:“哦?難道安平王爺給太后的這份禮物,不同尋常?”
安平王躬身垂首,面上的冷笑卻始終未變,口中卻道:“臣常年遠在封地,能爲太后盡一份孝心,是臣的福氣。”
太后也笑,卻是笑的不真心,“你有這份心,便是很好的了。究竟是何禮物,哀家也很好奇。”
“還請太后親自打開。”安平王將手中錦盒往上擡了擡,便有宮女近前,接過了錦盒,恭敬的走到太后面前,單膝跪地,雙手將錦盒捧到她的面前。
服侍了太后多年的嬤嬤上前,爲太后打開錦盒……
衆人皆好奇,就連皇帝皇后,挨着坐的近的妃嬪也都忍不住略略伸頭看去。
掀開錦盒的一剎那,殿中一片寂靜。
太后離的最近,錦盒就放在她的面前,自然她是看得最清楚最仔細的。
錦盒中,安靜的躺着一把烏木梳,深紫色的木頭製成,期間均勻對稱的梳齒,卻赫然從中間斷了兩根。
那是一根已經有些年頭的,而且是一把斷了齒的不能用的普通木梳,可是太后卻看的入了神。
明眼人一看太后的表情,就明白這其中,必定是有着什麼不同尋常的故事。皇帝雖然不知道,卻也不傻,見太后面上一陣哀傷,不由反問:“安平王爺的賀禮,竟然是一把壞掉的木梳?這其中,有何含義?”
未等安平王說話,就聽太后緩緩開口:“這把木梳,
是先皇親手所做,並贈與哀家的,說起來,也有四十年了。”
太后看着木梳,一陣憂傷。
四十年前,她還沒有嫁給先皇,只是一個貧苦縣衙的千金,因爲先皇的一次微服私訪,與她一見鍾情,相知相愛。先皇臨回皇宮前,親手爲她綰髮,並贈與她這把木梳。
攜子之手,與子白首。
這也是年輕的他們曾經有過的美好誓言……
那兩根斷掉的梳齒,是太后在聽說先皇回宮後便娶了一個女子,傷心絕望之時,親手掰斷,然後連同木梳一起,扔在了河裡……
看太后如此憂傷,安平王爺心中冷笑,面上卻擺出了一幅惶恐的樣子:“臣該死,本想尋來此物,博得太后展顏,卻沒想到,讓太后傷心了……臣該死……”
說着,便要跪下去磕頭,卻聽太后說道:“你又何錯之呢?歷經數十載還能重返,哀家甚感欣慰。你的這個賀禮,哀家很喜歡。”
皇帝心中有些不悅,想來自己親生母親的事情他這個做兒子的都不知曉,偏偏讓一個外人鑽了空子,他如何能順暢?尤其看到安平王的那一臉諂媚,若是不知道他的爲人也就罷了,偏偏又十分了解他的脾性處事,這樣看來,確實討厭。
“是啊,安平王用心良苦,爲母后尋來這麼一個賀禮,朕可該好好的賞你纔是,又何來的過錯之說?”
安平王笑了笑,依然恭謹回答:“臣不敢掬功,只要太后喜歡就好。”
皇帝挑眉,瞥了一眼那錦盒中的木梳,奇道:“朕很好奇,丟失了這麼久的木梳,安平王是如何找到的?”
太后也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他,自然她也十分的想知道。
“不瞞皇上太后,臣自從偶然一次聽說了太后與先皇的這段如神話般的愛情傳奇,便一直在找這把木梳,還親自去過太后的故鄉,只可惜那裡變化太大,當年的那一條小河,早已經被夷爲平地。臣失望的放棄了,可沒過一陣,便又打聽到了,一羣工人在抽乾河水,用土掩埋成路之時,曾在污泥中發現了這一把木梳,有一個人很喜歡那上面的花紋,便拿回了家。但又因爲上面斷了兩根梳齒,所以從來沒有用過。臣又幾番打聽,找到了那個人的住址,卻沒想到他家早就搬走了,問了左右鄰居,皆說不知道搬去了哪裡。線索就此斷了,臣原本打算找到了便獻給太后,可是幾經輾轉,還是音訊全無。”
“這次來向太后賀壽,沒想到意外中,竟然又聽說了這把木梳,竟然就在京都。於是臣便和女兒急着趕去找木梳,幸好這次終於被臣找到,沒有讓太后失望。”
安平王一口氣說完這一番話,太后面上一片感動,皇帝的臉色卻是越來越陰沉了。
他如此用心,反倒顯得他這個親生兒子不管不顧了!
太后一面點頭,一面看向一直默默站在他身邊的妙齡少女,一襲鵝黃色的長裙,邊角繡着綿白的花紋,腰間盈盈一束,顯得她很出挑。
站在那裡,背挺的筆直,一直垂首淡笑,眉眼動人,膚如凝脂,長長地頭髮披散在身後,漆黑的發間,只彆着一朵鮮豔的海棠,煞是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