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互相試探

京城,內閣值房。

一名書吏捧着一沓公文輕手輕腳的走進房間,放到內閣首輔夏俊澤的案頭,躬身道:“閣老,這是吏部報上來的赴地方任職的人員名單,請您批示。”

夏俊澤看了看,拿起來走到對面的一間房子,將公文放到內閣次輔劉基的案頭,笑道:“劉閣老,這是吏部送來的選派流官的名單,你給掌掌眼。”

劉基略微驚訝的擡頭看了一眼面前的首輔大人,起身笑道:“閣老有事招呼一聲,我過去就好,豈敢勞煩你親自過來。”

夏俊澤對於劉基的觀感一向很好,這位次輔大人是攝政王的嫡系心腹,真正信任的人,從一介白身不到一年時間就成了內閣次輔,可以說是一步登天。

但是他卻對自己這個首輔一直很尊敬,最少在面子上該給的都會給。

這裡面的原因夏俊澤自然清楚,除了劉基本身的涵養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夏俊澤知道進退,做事情有分寸。

他心中很明白自己這個首輔是攝政王殿下立起來的一塊牌坊,是立給百官和天下百姓看的。

讓大家都知道攝政王是任人唯才,不拘一格的。

但是在官場浸淫幾十年的夏俊澤卻很清楚自己的位置,遇到大事從來不會自專,都會去徵求劉基和蘇秦兩人的意見,從來不會擅作主張。

他很清楚自己這個首輔只是表面上的,這內閣實際上做主的就是劉基。

他有分寸,知進退,劉基自然也投桃報李,對他這個首輔給了足夠的尊重,所以在外人看來整個內閣是一片融洽,首輔大人依然是文臣之中第一人。

“老了,眼睛都花了,承蒙殿下厚愛,還讓老頭子在這內閣之中待着,老頭子心中有愧啊。內閣的事務繁多,很多還得依靠劉閣老操心啊。”

兩人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夏俊澤感嘆道。

劉基知道他是故意做給自己看的,表明自己沒有貪戀權位之心,微微一笑道:“閣老老當益壯,德高望重,依下官看最少還能爲朝廷效力二十年。你就是想走啊,殿下恐怕都不會放人的。”

夏俊澤心中舒服,兩人大笑起來。

手中的公文劉基沒有細看,畢竟吏部是他掌管的,這些流官名單都是他親自確定過後才讓人報到內閣的。

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他拿起名單往後面翻了幾頁停下,看着上面濟寧府下面的幾個人名道:“這次殿下在濟寧掀起了一場大風暴,濟寧官場幾乎全部淪陷。看了青州府送上來的卷宗,真是讓人觸目驚心。如今天下雖然逐漸平定下來,但是這吏治腐敗糜爛的情況卻是不容小覷,真是讓人憂心啊。”

夏俊澤深有同感道:“大明曆經兩百七十多年,別說地方官府了,就連朝廷中樞都是一樣的腐敗糜爛。若非殿下以雷霆手腕將那些毒瘤清除出去,起用劉閣老這等大才,也不會有今天這般局面。這次若非殿下白龍魚服,親身犯險,濟寧城的事情還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被揭開呢。說起來,也是我等做臣子的失職啊。”

劉基道:“閣老過謙了,能有今天的局面,閣老也是功不可沒。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上天降下殿下這般雄主,大明纔不至於被流寇和滿清顛覆,才能力挽狂瀾。如今吏治糜爛,更是我等爲殿下,爲朝廷效忠盡力的時候。閣老可不要再說什麼告老還鄉之類的話了,若是殿下知道了恐怕會怪罪的。”

夏俊澤說這些話其實也有試探的心思在裡面,如今聽到劉基這般說,心中更是舒服,笑道:“劉閣老說的對,那老頭子就拼了這把老骨頭,好好味殿下效力。什麼時候徹底幹不動了,再告老還鄉也不遲。”

兩人互相試探吹捧完了之後,便進入了正題,開始討論這次的流官選派名單。

大明的官員分爲兩種,一種是流官,就是朝廷吏部選派到地方上任職的官員。因爲都有任期限制,經常會調動,所以稱爲流官。

還有一種是土官。土官一般是存在於那些少數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區。

在這種地區,當地的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土司管理的。這些土司世襲罔替,代代傳承。

有些土司家族甚至傳承了上千年的歷史,歷經幾個朝代。

這些土司在當地的實力非常大,朝廷在這裡的影響力則很小。

爲了籠絡這些土司,讓他們不造反,朝廷往往會給這些土司加封官職,讓他們看起來名義上是朝廷的官員。

這些土司下面的官員自然也都是土司自己的人。

這樣的官員就成爲土官,主要是來自於當地土著之意。

千年的土司,百年的王朝,這些土司平日裡都不怎麼重視朝廷的威嚴,沒事的時候還玩個造反什麼的。

歷朝歷代的王朝都爲這些土司頭疼不已。

稍微有點雄心壯志的皇帝都想把這些土司勢力徹底清除,讓這些地方能夠徹底歸順朝廷,而不是名義上的領土。

只是這些土司傳承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底蘊深厚,再加上互相抱團,所在的地區地形又坎坷崎嶇,土司的土兵又在山地之中驍勇善戰,朝廷每次派來的征剿大軍最後都是損失慘重,無功而返,很少有能夠建全功的。

在王朝初期的時候,朝廷勢大,對土司的戰爭尚能有勝算。越到王朝中後期,朝廷的威望就越淡薄。

而且每次出兵征剿,都會耗費錢糧無數,最後往往還是大敗而歸,朝廷無奈之下只能選擇羈縻政策。

久而久之,這些土司就更加肆無忌憚,對朝廷更沒有了敬畏之心。

眼下中州大陸形勢更是如此。

雖然江川滅了滿清,又擊敗李自成,收了鄭芝龍,張獻忠看來也是不在話下。

但實際上,在南詔,黔州,嶺南等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土司的勢力極其雄厚,甚至可以說就是這三個地區的土皇帝,朝廷的命令根本進不了這三個地區。

土司的命令則是猶如聖旨一般,無人敢不遵守。

所以這些選派的流官要任職的地方都是那些傳統上的省份州府,土司掌握的地方目前根本插不進去。

就算派了流官,最好的結果是被架空,最壞的結果是人還沒到任就沒命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第十二章 互相忽悠第九十二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二章 尷尬無比的大明總兵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場海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戰將起第十二章 被打腫臉的江大人第九十六章 選擇大於努力第八十五章 今夜要出大事第一百六十章 荒原會戰(之狄青發威)第八十八章 好戲連臺第八十二章 李永年有約第六十四章 蠢蠢欲動的扶桑第三十二章 短兵相接破陣勢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城隍廟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一軍成立第二百二十四章 復活的書生第九十章 錦衣衛怒懟知府衙門第二百四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二章 勸進表第三十七章 僧兵出現第一百四十六章秦軍的反制之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盛京再聚,不醉不歸第二百七十七章 變天了(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狙擊步槍第二百七十四章 風雨飄搖人心離散第五十二章 俺要當你的兵第二十五章 這妞真狠第三十九章 大魚上鉤了第七十二章 垂死掙扎的魏國公第一百二十章 王直的求生之策第九十五章 兩個倒黴蛋第二百五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四十五章 詭異而蛋疼的戰鬥結果第七十八章 奪門血戰第六十九章 張獻忠的劣勢第一百二十章 韃子受挫第四十九章 明軍的噩夢第一百三十四章 炮灰該有的覺悟第三十一章 銀甲鐵衛血洗錦衣衛(一)第十一章 大順軍老營兵的末日第四十九章 水底石窟第二百五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零一章 嚇壞了的李永年第二百四十一章 英國佬的野心第六十七章 收攏民心的手段第五十七章 主公真是料事如神第五十一章 發現淺層煤礦第五十三章 滑向懸崖的寶座第九十六章 最擔心的問題第四十二章 場面太殘酷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軍會師第十七章 兵力增加第五十四章 震怒的大明皇帝第六十一章 上天的指示嗎?第四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九章 被集體打悶棍的錦衣衛第四十章 攻心之計第八章 差點砍了劉伯溫第一百三十八章 首戰用我 ,用我必勝(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擲彈兵,野戰炮,單筒望遠鏡第五十七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八十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第七十章 定計鋤賊第五章 英國人的自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也得忍着第二十七章 七進七出江子龍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重重第二十七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二更)第四十章 行刑日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一送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一軍的特殊技能第一百八十五章 代善準備跑路了第三十章 真假知府第二十九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零七章 禪讓詔書第四章 大戟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造軍事基地第六十一章 結成同盟第一百九十六章 朕拉着你們一起陪葬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零六章 生死一念之間第二章 你願意嫁嗎?第二十六章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第八十四章 系統雙向兌換通道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向要塞時代進發第一百七十七章 得意的鄭森第九十一章 最可怕的事情第九十四章 斷臂求生第一百四十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百零二章 交鋒(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宋獻策歸降第四十九章 大明第一權臣第一百八十七章 末日帝王第七十二章 暴漲的聲望值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攻自破的流言第六十九章 多爾袞的野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一軍的畢業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