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

bookmark

拱橋下的那座小竹亭早已建好,因爲張萼最近蒙目靜坐,一直沒去看那亭子,所幸也沒下過大雨,亭子還沒被河水沖走,送來秋菱的次日午後,張萼讓聲伎王可餐來請張原來拱橋下竹亭對弈。

這日天氣尤爲悶熱,秋老虎啊,遠處天邊有灰色雲層在堆積,都已立秋了,天還這麼熱,實在是反常,估計晚邊會有一場暴雨。

張原來到拱橋下就摘掉了眼罩,眼罩不是墨鏡,老戴着不舒服的,誰願意昏天黑地摸索啊。

“哈哈,介子。”

張萼大笑着迎過來,見張原身邊隨侍的還是小奚奴武陵,便道:“怎麼還是小武跟着,秋菱呢?”

沒等張原回答,又湊近低笑道:“介子,那美婢服侍得可好?”

張原笑道:“什麼美婢,讓你打得全身青一塊紫一塊,我看着就倒胃口,已經轉手送給範珍了。”

張萼一愣:“就送人了!介子你比我還敗家啊,那樣一個妙齡婢女少說也要百把兩銀子,身上有些淤青何妨,養幾天不就白嫩如初了。”

張原道:“不說了,已經送掉了,來,我們下棋。”步入竹亭。

送了就送了,張萼也無所謂,他本就是揮金如土的,花大價錢買來的東西玩厭了隨手丟棄是常有的事,搖着頭道:“秋菱已是你東張的人,你怎麼處置是你的事,就是便宜了老範,秋菱那賤婢牀笫之間還是頗肯湊趣的。”跟着進到亭中。

竹亭雖小但雅緻,是用新斫下來的翠竹搭建的,能嗅到清新的竹香,只是與周遭環境太不搭配,邊上就是河灘碎石,頂上是橋拱,建個竹亭在這裡,實在是不倫不類,但張萼覺得不錯。

一張精緻的黃花梨木棋桌,兩條烏木八足圓凳,棋桌上擺放着千年榧木棋枰和永昌府出產的棋子,對角四個座子已經擺上。

張萼問道:“介子,要不要賭點什麼?”

張原道:“不賭。”

張萼笑笑,也不強求要賭,他現在感興趣的是張原怎麼下盲棋,自堯創圍棋以教其子丹朱以來,就沒有聽說誰能下盲棋的。

猜先,張原執白先行。

張原背過身去,面朝投醪河水,半閉着眼睛,說道:“去位人官。”

這第一手其實就是星位小飛掛,但古棋記譜法就是這麼記的,把圍棋分成四大區域,東北是去位、西北是上位、東南是入位、西南是平位,然後再把十九道用十九個字來標識,這十九個字是“天地人時行官斗方州日冬月閏雉望相生鬆客”,因爲要下盲棋,張原昨晚臨陣磨槍,瞭解並準備了一下。

張萼點頭道:“好,你還真敢下盲棋。”便拈一顆白子落在“去位人官”那個點上,這是代張原落的子,同時口裡念道:“去位人日”,這是黑子三間低夾。

張原起先還有些忐忑,擔心自己記亂了這複雜的圍棋手數,畢竟圍棋下盲棋是極難的事,即便是職業頂級大棋士也下不了盲棋,據他所知,後世只有一個名叫鮑雲的業餘六段能下盲棋——

幾十手棋過後,張原有了自信,他能清楚地記得每一個棋子的位置,圍棋與象棋不同,圍棋除了棋子被吃,落子後是不能移動的,這相對來說會好記一些,難就難在子數繁多,而且要儘量避免打劫,打劫太複雜了,很可能會出現記憶混亂。

執黑的張萼卻是越下越吃驚,和象棋一樣,張原的圍棋也是跟他學的,以前張萼要讓張原兩個子,而現在是平手分先,僅僅五十手棋,張萼的黑棋已經盡落下風。

張萼盯着張原的背影撓頭了,他實在想不明白,張原的圍棋怎麼也能這麼犀利?

若說象棋得到一本秘譜揣摩一下、學幾個套路或許能用得上,但圍棋顯然不是靠看看秘譜就能提高棋藝的,看來介子是真的心靜生智、開啓宿慧了,這讓張萼既羨慕又嫉妒,他矇眼靜坐了小半個月,半點智也沒生,心浮氣躁搞得嘴巴起泡。

……

起風了,堆在天邊的灰暗雲層象吹氣一般膨脹起來,雲層的顏色逐漸變濃變黑,閃電噼啪作響,雷聲隆隆,一場暴雨即將滂沱而下。

有兩個人悄然走下橋來,也到了亭子上,張原揹着身子,不知來人是誰,但自從這兩個人的到來,張萼的棋路有了一些變化,下出的棋明顯要比張萼強一些,張萼瞭解以前張原的棋力,張原也清楚張萼的棋力,以後世的衡量法,張萼棋力相當於業餘弱二段,而現在的張原有業餘強四段的實力,可以讓張萼三個子——

“有人來爲張萼支招了,這人棋力大約三段弱。”

張原也不點破,繼續對弈,白棋已呈壓倒性優勢,這時就是聶衛平來了他也不懼。

黑雲籠罩住了整個天空,拱橋下昏暗如暮夜,張萼他們都快看不清棋盤了,腦袋栽在棋盤上盯着看。

張原卻是悠閒,因爲擔心熾亮的閃電晃到眼,乾脆閉上眼睛。

突然,“唰”的一聲,由遠而近,好比沙地上走來鴨羣,大雨下來了,原本死氣沉沉的投醪河頓時活躍起來,好似一條隱在地表的潛龍,搖頭擺尾開始浮現。

武陵輕聲道:“少爺,這裡不能再待了,很快就會漲水的。”

張萼叫道:“不行,挑燈夜戰也要把這局棋下完。”

張原可不願和張萼這個瘋子磨蹭,說道:“三兄,你們是幾個人戰我一人啊。”

張萼沒出聲,聽到另一個人笑了起來,這人說道:“介子,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啊,你何時學得這一手好棋,只怕我也不是你的對手。”

張原轉過身,雨下來之後,天稍微亮了一些,只見張萼身邊站着兩個人,一個是聲伎潘小妃,另一個是眉目清朗的少年,十六、七歲的樣子,身量中等,雙顴微突,下巴稍尖,眼睛極有神。

“啊,是宗子大兄。”

這個宗子大兄不出現,張原就還沒來得及記起,這時現身竹亭,張原的兩世記憶霍然交匯,張岱張宗子,周作人、林語堂、黃裳極推崇的晚明小品文大家,張原讀大學時有個老師就是張岱的崇拜者,說張岱的《湖心亭看雪》是天下第一等的文章,因爲老師極力推薦的緣故,張原也看過不少張岱的小品文,最欣賞的是張岱曠達詼諧的性情,張岱的《自題小像》自嘲道:

“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重,著書二十年耶而僅堪覆甕,之人耶有用沒用?”

這是明亡後張岱貌似曠達其實傷感的感慨,而現在,張岱才十六歲,是紹興張氏子弟,是西張的長房長孫,更是一個有品味的紈絝子弟——

“少爲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這就是此時的張岱,大張原一歲的族兄。

————————————————————

書友中有沒有象小道一樣喜歡張岱的?

第439章 風雪夜歸人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407章 慈母心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204章 紈絝情興書友何剪燭2012評賊道三癡之四善第96章 飽暖思美人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228章 沉舟第447章 除夕煙火第4章 兔亭第144章 欺負痛了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215章 草包第324章 宜冠本房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26章 後生可畏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12章 白頭蹉跎老神童第424章 口福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373章 殿試策題第65章 看騾吃草第273章 女花榮第146章 敢有儒童操選政第215章 草包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144章 欺負痛了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71章 嬰姿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373章 殿試策題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423章 秋思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464章 啞女之秘第310章 砎園夜第102章 將何往?第256章 波心蕩第340章 父與子第490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54章 雪精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25章 煙鎖池塘柳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399章 私慾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137章 襲胸第99章 芳心繚亂第109章 龍山雪月第242章 並蒂蓮第99章 芳心繚亂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381章 空惹一身羶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16章 蝴蝶振翅第299章 通天塔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506章 稍縱即逝第207章 如此殘花敗柳三上架感言第41章 秋葵之美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450章 坦白第57章 及時雨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34章 雙鏡記第291章 東林辯難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303章 有女懷春第308章 女人心第331章 鹿鳴宴第424章 口福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302章 難題第175章 樂不可極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486章 勝負一線第63章 姚記書鋪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