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牛刀小試

bookmark

古越晚秋,天氣初肅,禹王陵岣嶁碑兩側松柏森森,會稽、山陰兩縣前來香爐峰登高的民衆陸續而至,見一羣書生不去登山卻立在碑前脣槍舌劍,便都圍攏過來看熱鬧。

楊尚源見張原一時未答話,便以爲是心怯,愈發盛氣道:“張介子,敢與我賭否?”

張萼哪裡看得過楊尚源這副得意洋洋的樣子,叫道:“介子,和他賭,萬一輸了也不用怕,銀子我和大兄代你出。”

張岱一抖馬繮,開口道:“我兄弟三人這兩匹馬一頭騾,抵得一百五十兩,一百兩太少,就賭一百五十兩,就不知道尚源兄拿得出一百五十兩銀子否?”

楊尚源舉手道:“且慢,我有言在先,我是與張介子賭,宗子兄乃本縣神童,可不得暗中相助你這族弟。”

張原問:“是賭一百五十兩嗎?”

楊尚源打量着那二馬一騾,估摸着不止一百五十兩,便道:“好,就賭一百五十兩。”

張原問:“我的賭注在此,楊兄的銀子呢?”

楊尚源冷笑道:“你若贏了我,一百五十兩銀子分毫不少。”

張原朝在場諸生和圍觀民衆拱手道:“這裡尋不着紙筆,無法立契存照,諸位就是見證,莫要讓人耍了賴去。”

圍觀民衆鬨笑道:“誰敢耍賴,今日不讓他出這大禹陵。”

擔任仲裁的就是在場的七位生員,張岱也是其中之一,八股文破題這兩句不難裁定,圍觀者當中也有好幾個士子,張原不懼楊尚源耍賴,他近日從王思任那裡苦學的破題法要牛刀小試了,新出硎的刀那是分外鋒利。

雙方約定,由楊尚源先出題,出的是四書題,張原必須在楊尚源踱出七步之內念出破題二句,待張原出題時亦如是。

楊尚源當然沒有把握在七步之內又快又準地破題,但他認爲自己無論如何都比張原強,四書題八股他作過幾百題,若是運氣好讓他碰上舊題,那豈不是應答如響,就算他不能在七步之內破題,張原同樣也做不到,因爲他出的題極爲生僻,雖在四書中,但科考卻不會出這樣的題,所說這次賭局他的贏面顯然極大,最不濟也是不分勝負——

張岱與那六位士子立在碑亭一邊,楊尚源和張原立在岣嶁碑下,楊尚源好整以暇道:“介子兄準備好了沒有?”

張原道:“希望楊兄莫要跑得太快,記住,是踱步,不是跑步。”

圍觀人羣一陣鬨笑。

楊尚源冷笑一聲:“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聽好了,我出的是四書題便是——‘梁惠王章句上’。”

說完那個“上”字,楊尚源便邁出了第一步,而且這一步邁得還不慢,雖不能說是跑,但顯然不是踱,圍觀人羣便有叫“小人小人”譏諷楊尚源的,楊尚源白着臉絲毫不爲那些嘲笑聲所動,只要快快邁出七步,他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梁惠王章句上”不是《孟子》裡的句子,而是標題,《孟子》第一篇就是這“梁惠王章句上”,共七章,自來科考都是從章句中出題,從沒有拿標題來出題的,但這“梁惠王章句”又的確是四書中的,所以不能說楊尚源出題違規——

張原在緊張地思索,那楊尚源腳步子邁得小而快,二步、三步、四步、五步——

彷彿腦海裡有一具琴,誰又在琴絃上劃了一下,“錚”的一聲,張原靈光乍現,脫口道:“有了——以一國僭竊之主,冠七篇仁義之書。”

楊尚源走得頗快,張原念出破題二句後,他也已走完了七步,但張原開始念時他還剛邁出第六步,衆目睽睽之下再怎麼無恥也不好從這上面耍賴,現在只有看七位生員如何評判張原這破題二句了——

梁惠王本是諸侯卻自稱王,說是“僭竊之主”甚是得當,而“梁惠王章句上”是《孟子》七篇的第一篇,《孟子》開篇便講仁義,故稱仁義之書,張原這兩句切中題旨,將題意破得乾乾淨淨。

圍觀人羣中的士子已有人大聲叫起“妙”來,張岱微笑不言,介子果然敏捷,現在他倒要看跟着楊尚源一起來的那六位生員怎麼評判這一破題,誰要是說張原破得不佳,就必須作出比這兩句更好的破題來。

那六位生員交頭接耳一回,一致表示張原破題無懈可擊,其中一位與楊尚源私交甚篤的生員朝楊尚源做了一個無可奈何的手勢,表示他愛莫能助,這題太難,他無法比張原破得更好。

楊尚源又臘白了臉,嗯,白裡透青了,他強自鎮定道:“張介子,算你有點捷才,你也出題吧,也記住哦,不要跑。”

不待張萼出言譏諷,圍觀人羣早已嘲罵聲一片。

張原朝衆人拱手道:“請安靜,我要出題了,楊兄,我這題只兩個字,你聽好了——‘子曰’”。

“什麼?”楊尚源問。

張原冷冷看着楊尚源,不答,也未邁步。

人羣中已有人叫道:“《論語》第一句就是‘子曰’,楊秀才,別裝聾作啞了,張公子,開步走吧。”

張原問:“楊兄,這下子聽清楚了吧,我可以踱步了吧。”說罷,端起架子,表演踱步,一步是一步,着實標準。

楊尚源背脊浸出冷汗,既然他能以《孟子》標題出題,張原又如何不能以“子曰”二字爲題,可這種兩個字的題讓他無從入手啊,這怎麼破,眼看張原踱步雖慢,可畢竟只有七步,也就片刻工夫,張原七步已踱完,他還是心頭一片茫然——

圍觀人羣中有誇讚張原的、有譏笑楊尚源的,鬧哄哄,嘈雜無比,有人叫着:“給銀子,給銀子,秀才打賭,不許耍賴。”

楊尚源有點懵,他根本沒考慮過自己會輸,他還想着自己騎着白騾、左右各牽着一匹馬神氣活現回山陰呢,怎麼一下子就把一百五十兩銀子輸出去了,他楊尚源雖然頗有田產財貨,可要輸一百五十兩銀子出去,實在肉痛啊,一百五十兩銀子可供五口之家十年的溫飽了——

楊尚源冷笑道:“銀子我自然會給,但誰會帶着這麼多銀子來登高,待回去我就會把銀子送上。”故作輕鬆地朝張原拱拱手,然後對另幾位生員道:“我們這就登香爐峰去吧。”心裡打定的主意是:“時過境遷,空口無憑,要我拿銀子,哼哼,休想!”

張原道:“且慢,先給了銀子再走,沒銀子可讓僕人回家去取——諸位說對不對?”

“對對對,這楊秀才看樣子就是想耍賴了,不許他走。”人羣嚷嚷道。

這時,張氏家僕和可餐班的一夥人都到了,張萼喝道:“能柱、馮虎,看住這個白臉奸生,他要敢走,就給我揍。”

能柱、馮虎兩個健僕響亮地答應一聲,盯着楊尚源,摩拳擦掌。

楊尚源甚懼,雖說他有生員功名,但張家勢大,打了真怕是白打,色厲內荏道:“誰敢動手!我又沒說不給銀子,我楊尚源缺那點銀子嗎。”

人羣中有人叫道:“別說大話,欠債還錢,沒錢回家找娘子牀頭要去。”

鬨笑聲一片。

張萼道:“不能放他回去,此人卑鄙,一放走就肯定躲起來不見人。”對楊尚源道:“你不是帶了僕人嗎,讓你僕人速速回去取銀子來。”

楊尚源面色慘白,估摸這形勢,今日不給銀子是脫不了身了,便把僕人叫到身邊,耳語了幾句,那僕人點頭領命匆匆而去。

——————————————————

書友們來幾票鼓勵一下吧,感謝。

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第450章 坦白第380章 疑雲第42章 華麗的蝨子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345章 是拿來還是排外?第140章 眉月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324章 宜冠本房第245章 子不語第159章 將飲茶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184章 九字訣第353章 鏗鏘三人行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11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54章 雪精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48章 真真認主第20章 安內第303章 有女懷春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180章 及時雨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369章 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章 兔亭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53章 天降小任第270章 梳攏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360章 呂仙乞夢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152章 孺子護母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309章 我見猶憐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343章 將遠行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503章 決戰前夕第305章 王見王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105章 小聘第348章 金山夜戲第13章 蜀道難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160章 衣衫襤褸也動人第345章 是拿來還是排外?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第215章 草包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燈第5章 名門美眷第407章 慈母心第290章 誰是懸崖採蘭人?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71章 劈破玉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457章 詩與血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466章 端陽雨第90章 夫人不如鳥第230章 火燒董宦(上)第489章 景徽的病第491章 險局一雅騷緣起必讀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147章 挾妓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32章 金剛怒目第496章 行路難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155章 百人敵第351章 行路難第228章 沉舟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