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神宗年間,在上鉤村有一個富戶叫杜員外,因爲時常接濟窮人救助有難的過往商客,對於上門乞討的僧侶也一概給與最好的優待,是方圓百里最有名的善人。但是眼看成家已有三十餘載,妻子王氏卻沒有生下一男半女,納的小妾也是如此,因此格外的苦惱。
爲了能有子嗣延續香火,杜員外可謂是煞費心機,尋遍了各地名醫卻依然無所成就,因此也就灰心了,這件事倒成了他心頭大事。而妻子和小妾也是整天皺眉苦臉不知所措。
又過了三年,正好遇上旱災地裡莊稼顆粒無收,而朝廷賑災的糧食也沒有運到,整個上鉤村全都是災民,而杜員外這一年卻異常的沒有開倉放糧,災民卻圍在杜員外的門口不肯離去,急的管家不得不讓家丁來回守護,真害怕那些失去理智的災民做出出格的事。
這日正好是黃牛山飛鶴寺的禪師渡運下山化緣,他平日裡經常聽下山化緣的弟子回來時說起上鉤村的杜員外是個好人大善人,不僅對平民百姓心存善念,而且對過往的客商也積下了陰德。因爲平日裡杜員外並不怎麼上山進香,渡運禪師也就沒有跟這個大善人見過面。長期以來一直享受着杜員外的厚恩渡運禪師也覺得有些過意不去,因此便攔下了今天下山化緣的弟子,要自己親自去看看這個大善人,是不是像弟子口中說的那樣,如果真是如此,那就還他個善果,做一場法事也是可以的。
收拾停當,渡運便帶着一個沙彌下山了,經過打聽來到了杜員外的家,可還沒到門前就被眼前黑壓壓的一片災民給擋住了。渡運讓小沙彌去看看怎麼回事,小沙彌跑過去問了之後便回來告知道:“今年大旱,地理莊稼顆粒無收,而杜員外竟然不肯做善事,任憑災民餓死”。
聽了這些話,渡運禪師眉頭一皺,難道那些弟子都是欺騙自己的?這個杜員外是個僞善人?爲了能再次確定渡運禪師便拉住一個年長的老災民問起話來:“老人家,你們這是做什麼?”。
“唉,別提了,今年鬧大旱,老龍王不肯降雨,地裡莊稼顆粒無收,縣府大老爺已經開倉放完糧了可不夠啊,朝廷的災糧還沒運來,我們飢餓難忍便來找杜員外請求給口飯,唉,杜員外他···唉”老人家已經是面黃肌瘦了,說到這裡難過的流起了眼淚。
“阿彌陀佛,大善人杜員外爲何不肯放糧救濟你們啊?”渡運禪師不解的問道。
“往年都會放的,今年卻不知爲何··”老農顯然也不知道。
“還不是夫人生不出孩子來,一急就病倒了”另一個老翁抱着一個小孩在旁插嘴道。
“也是,他夫人哪個山頭都拜過了就是不見效果”一個老婦人道。
“原來如此”渡運禪師聞言點了點頭 該站採集不完全,請百度搜索讀!!零!!零!,如您已在讀!!零!!零!,請關閉瀏覽器廣告攔截插件,即可顯示全部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