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七、美國

七、美國

“一帶一路”路線圖中雖然不包括美國,但作爲一個全球性大國,美國的利益遍及世界各個地區、各大領域。因此,“一帶一路”建設將不可避免地與美國的戰略利益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繫,而美國對於“一帶一路”建設的態度以及政策選項將直接關係到這一戰略倡議的落實。下面從“一帶一路”的意圖、前景與影響等三個方面分析一下美國的認知與反應。

首先,從意圖上來看,美國認爲,中國提出陸海並進的“一帶一路”倡議,一方面在戰略空間上可以實現向西拓展,以抗衡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另一方面也能滿足中國快速增長的能源資源進口需求及急迫的海上通道安全需求。此外,中國在雙邊關係、地區及全球事務上拉攏俄羅斯,意在振興歐亞地緣板塊,在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打造“去美國化”的地區及全球秩序。

在美國看來,中國既是陸上大國,也是海上大國。從陸上來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爲中國在經濟和外交上拉近與南亞、中亞和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內海灣國家關係提供了機遇,超越長期以來中國對外開放和交往主要面向的東亞及太平洋方向,而向廣闊的西部方向大力拓展。下一階段,中國將在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之際密切與阿的經濟和商業聯繫,進一步拉攏巴基斯坦以打通赴印度洋通道,增強與資源豐富的海灣及非洲國家的互聯互通。另外,歐盟也將成爲中國擴大共同利益的工作重點。從海上來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將使中國的觸角超越西太平洋海域,向南深入南太平洋、向西開闢進入印度洋通道,與美國、印度、日本等國在這些海域的海上力量抗衡。此外,“西進”還與中國國內區域發展戰略相輔相成,將會加快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進程,加強西部邊界和各省的安全。

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也是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所作出的直接反應與應對之策。美方認爲,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以來,安全上推動與地區盟友及夥伴的軍事聯盟,政治上靠近和拉攏中國周邊國家,經濟上打造具有排他性質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被中國視作全方位遏制和打壓中國的戰略手段。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中美關係越來越具有衝突與零和博弈的性質。中國主動出擊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本質上是在美國主導力缺乏、區域合作機制化程度較低的中亞、南亞、中東及其他相關地區推行一體化戰略。中國一方面可以避免在東亞與美國的競爭和對抗進一步激化,另一方面擴大自身影響力,以經濟合作爲先行力,逐步帶動和整合政治和安全領域的協作。美國“印度、中國和美國研究所”國際商務研究部主任施泰因博克認爲,亞太地區將是21世紀經濟活動的中心,美國推動TPP與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利益是對立的,中國正試圖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獲得競爭優勢。美國朝鮮政策研究所政策分析師克里斯蒂娜·安認爲,中美在亞太地區的經濟活動是競爭關係,美國通過拓寬在中國鄰國的市場準入,擴大影響力,深化自身與TPP國家的經濟交往等一系列措施,削弱他們與中國的經濟融合,並通過更廣泛的“太平洋支點”計劃在軍事上遏制中國。美國“耶魯全球化”在線雜誌2014年1月18日刊登文章表示,“一帶一路”構想將抗衡美國的亞洲軸心戰略與TPP。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凱瑟琳·柯林斯認爲,“一帶一路”構想帶動中亞國家與中國建立更爲緊密的經貿關係,從而削弱美國“新絲綢之路”計劃經過阿富汗的貿易和能源通道。

美國對於國際秩序的穩定以及在全球各地區自由行動的能力極爲重視。一些美國學者認爲,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聯合俄羅斯等國,重振歐亞地緣戰略板塊,構建“去美國化”地區秩序。美國認爲,2013年以來,中俄首腦互訪、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

關係顯著加強、中俄天然氣協定簽訂等一系列雙邊重大往來表明,兩國正摒棄分歧,空前加強戰略團結並形成事實上的“準同盟”,打造“新的反美軸心”。中俄明確指向美國,旨在對抗和反擊美國在亞太和歐亞地區的控制力,重新奪回地區主導權。兩國在斯諾登事件、敘利亞危機及烏克蘭危機上的協作,實質是對抗以美歐爲中心的價值觀,重新制定地區和全球秩序,同時對包括日本等國在內的美國地區盟友起到震懾作用。在這一過程中,中俄各取所需、優勢互補,俄羅斯獲得了來自中國的經濟動力,中國則得到了鉅額的能源利益。此外,中國對俄羅斯、印度、蒙古等中國周邊歐亞大國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除俄羅斯以外, 2013年蒙古和印度總理相繼訪華。這說明,中國加速實施外交和周邊戰略,重心向亞洲內陸調整,一方面有利於打造貫穿歐亞大陸的經濟集團,另一方面也降低俄羅斯和印度影響力,獲取這些國家的資源並讓其在外交上向中國靠攏。

當然,除了戰略意圖之外,美國還認爲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具有現實的功能性需求,即確保能源與海上通道安全。受中國“走出去”利益推動,“一路一帶”建設對中國擴大能源資源進口來源地、拓展成本更低的運輸通道、鞏固能源通道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美方認爲:第一,崛起中的中國對海外能源資源的戰略性需求急劇增加,中亞、南亞、中東、非洲都是中國重要的進口來源地;第二,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增強與歐亞大陸上非歐洲文明國家在交通和基礎設施上的互聯互通,將使中國獲得成本更低的陸上能源運輸通道;第三,中國能源進口多元化戰略決定了不能僅僅依靠中東滿足油氣需求,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中亞擺在重要位置,其主要考慮之一在於通過陸路管道運輸來自中亞的油氣比通過海路運輸來自中東的油氣在安全上更有保障。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將幫助中國拓展海上通道、保障海上運輸安全。美方認爲,針對東盟國家的海上絲綢之路將與中國已在斯里蘭卡、巴基斯坦佈局的“珍珠鏈”戰略形成對接,聯通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海域及海上基礎設施,使中國的海上力量進一步西進。印太海域是中國海外能源資源通道運輸的必經之地,中國面臨的海上通道安全威脅主要包括:一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的封鎖和阻攔,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對中國海上運輸通道構成實際威脅;二是印度、日本等地區大國在印太海域日益崛起的海上力量;三是印度洋沿岸及馬六甲海峽周邊的海盜襲擊;四是相關海域及沿岸的伊斯蘭激進勢力。爲應對這些威脅,中國可能將在相關海域及沿岸部署更多的力量存在,逐步向海權大國邁進。此外,美方還強調,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是中國對南海問題及與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海上爭端的迴應,也是應對美國主導下TPP的替代方案。

其次,從“一帶一路”前景上來看,美方認爲,中國實施“一帶一路”不僅面臨諸多機遇,也存在不少挑戰。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上,儘管中國擁有資金優勢,但恐怖主義將構成威脅沿線安全的主要因素,而中國能否處理好與俄羅斯的關係也將影響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前景。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上,一方面中國可以充分利用海外華人的影響力增強與東南亞的友好關係,另一方面中國在南海等問題上日益強勢的立場也會加強東南亞國家的不安。

例如,在美國看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一方面將面臨來自於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的威脅,其中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兩個重要關鍵點。另一方面,中俄合作看似緊密,實則“同牀異夢”。儘管中俄在政治、軍事、經濟、能源等領域的合作越來越呈現制度化趨勢,然而雙方在諸多領域仍存在分歧。一是中對俄貿易順差導致雙邊貿易失衡,中國進口俄能源並向俄出口消費品及其他

高價值產品,引起俄不滿;二是俄致力於打造俄白哈關稅同盟並擴大“歐亞聯盟”,與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在地區主導權上存在矛盾;三是中俄人文交流水平較低,互信的民間基礎薄弱;四是俄在中國敏感的領土爭議問題上抱曖昧態度,與日本、印度、越南及其他亞洲國家積極發展關係,將引起中國不滿;五是中俄歷史上的領土爭議、軍事爭端、意識形態分歧等導致雙方隔閡。美方認爲,“莫斯科吹噓其與北京的夥伴關係,主要是爲了向世界各國證明自己仍然是重要的,而中國則將這一夥伴關係視爲安撫俄羅斯的一條低成本途徑”。還有,美方也認識到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比美國的“新絲綢之路”倡議更有資金優勢。奧巴馬第一任期內美國開始打造連接中亞和南亞的“新絲綢之路”倡議,然而迄今爲止這一倡議在戰略上牽制中俄、在軍事上打擊恐怖主義、在經濟上控制中亞資源等一系列目標均未實現,同時美國還正在部署撤離阿富汗的方案。相比於美國,中國擁有大量的資金優勢以推動絲綢之路建設,“美國人通過追求實施宏大戰略所未能獲得的(對中亞資源)的控制權,中國卻正在通過實行資本市場戰略而實現”。

對於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美國認爲其發展前景不甚明朗。在他們看來,當前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還處在概念階段,中國並未提出具體的措施。從這一點來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很難替代TPP的吸引力。以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爲例,該基金在很多方面信息不透明。一是中國期待從項目中獲得經濟收益,但安全項目的導入會帶來嚴重問題,即政府主導而不是產業驅動條件下如何量化項目收益。二是該基金由哪個部門主管仍不清楚,中國政府應該儘快向東盟國家公佈該基金細節;三是缺乏信息中心。該基金成立兩年來,中國政府只是在自己的網站上公佈了一些合作領域,東盟國家不知如何申請。此外,中國與南海權益爭端國家的海上共同開發步調也相對緩慢,中國與文萊的油氣合作、與越南在北部灣海域附近的共同開發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另外,中國在東海、南海日益強硬的維權維穩姿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具有負面效應。2013年以來,中國宣佈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加劇與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對抗、與菲律賓在仁愛礁問題上對抗的強硬姿態、在南海加強軍事和經濟存在等一系列舉動均表明,中國正逐步加快海上權益的擴張步伐。中國與爭端相關國家的政策都受到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美國也將進一步加強同越南、菲律賓、日本等國的軍事安全聯繫。南海爭端各方在各自政策上都很難讓步,衝突呈現加劇趨勢,這將對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帶來負面影響。

最後,從影響上來看,美方認爲,“一帶一路”建設將可能削弱美國、俄羅斯及其他地區大國在相應地區的影響力,並可能改變亞太及歐亞地區的大國力量對比和權力架構。從宏觀層面而言,美國和俄羅斯也將對“一帶一路”作出消極反應。中美俄三者在中亞的競爭中,中國明顯日益佔據上風。相對於美國,美國在阿富汗撤軍的步伐日益推進、以阿富汗爲核心的“新絲綢之路”計劃也舉步維艱,而中國優勢則在於擁有大量資金;相對於俄羅斯,儘管俄羅斯在中亞擁有歷史悠久、影響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戰略存在,然而中國在中亞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已經成爲中亞五國中四個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中亞與中國的聯繫將遠遠超過其與阿富汗、南亞、俄羅斯及歐洲的聯繫。據此,美國有必要調整自身中亞政策的目標,加強對中亞及中國在中亞影響力的關注。重視中亞將有助於美國拉近與除中東、東南亞以外地區的穆斯林溫和派的關係。另外,長期以來美國中亞政策的重要目標在於限制中亞五國對俄羅斯的政治經濟依賴,現在看來應該更加擔憂中國與中亞日漸緊密的貿易和投資關係。

(本章完)

|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三、亞投行應成爲人民幣國際化的助推器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透支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四、“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的總體思路|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的總體思路|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二、“一帶一路”的共建原則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地緣政治風險及戰略應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三、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七、美國|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四、俄羅斯|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二、亞投行的功能定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五、“一帶一路”的合作機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二、亞投行的功能定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三、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七、美國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四、“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透支風險與戰略應對|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四、做大做強亞投行,中國需要做什麼|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三、南亞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叢書”編委會|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二、亞投行的功能定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四、“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七、美國|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四、做大做強亞投行,中國需要做什麼|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三、亞投行應成爲人民幣國際化的助推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叢書”編委會|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的總體思路|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二、“一帶一路”的共建原則|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叢書”編委會|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三、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四、做大做強亞投行,中國需要做什麼|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三、亞投行應成爲人民幣國際化的助推器|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地緣政治風險及戰略應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一、中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四、俄羅斯|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三、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二、亞投行的功能定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三、亞投行應成爲人民幣國際化的助推器|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四、做大做強亞投行,中國需要做什麼|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四、俄羅斯|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七、美國|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四、做大做強亞投行,中國需要做什麼|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五、“一帶一路”的合作機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三、亞投行應成爲人民幣國際化的助推器|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三、亞投行應成爲人民幣國際化的助推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叢書”編委會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地緣政治風險及戰略應對|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四、做大做強亞投行,中國需要做什麼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五、“一帶一路”的合作機制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地緣政治風險及戰略應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的總體思路|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四、“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三、亞投行應成爲人民幣國際化的助推器|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四、俄羅斯|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二、“一帶一路”的共建原則|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二、亞投行的功能定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