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宮宴

申正便要入宮。新帝秦劼在麟德殿設宴款待一衆宗室子弟,趁機也想各處敲打一番,讓這些藩王乖乖聽話別給他鬧事。

前來赴宴的宗室拖家帶口的,遠近支系加起來也有五六百人之衆,齊王府算是遠支了,所以席位也安排得偏遠。

大行皇帝新喪,不宜熱鬧,所以葷酒皆免。這個時節也沒什麼新鮮瓜果,盛上來的皆是些果脯、蜜餞,還有一碟碟的素點心,取代酒的便是香茶。

對於這些錦衣玉食的宗室子弟來說這樣的宴請着實的寒酸,所以個個都只乾坐着,願意動手吃的沒幾個。

錦書也不大挑,伸手抓了一把瓜子慢慢的磕着,反正像他們這些旁支是不用到跟前去湊熱鬧的,安安靜靜的呆着就成。

新帝秦劼出來得比較晚,衆人見了新帝紛紛起身稱禮。

秦劼皆免禮,他站於高臺之上,睥睨衆生,一臉的春風得意。

“朕遵皇考遺旨,即位大統,然是新君,多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多多包涵。爲了穩固我大乾江山萬萬年,朕也需要各方的支持。皇考新喪不宜飲酒,朕有粗茶一杯敬各位。”

當下一青衣太監忙捧了個茶盤上前,秦劼舉了茶盞,衆位也都舉了手中的茶盞。

錦書坐在這偏殿裡也瞧不清外面是個什麼樣子,與她坐在一桌的也都是些旁支和遠支。錦書默默的嗑着瓜子,旁邊的一位花信少婦提醒她該舉杯,她才舉了杯子。茶盞裡的茶水已經冷掉,錦書也沒喝上一口。

這時候旁邊那花信少婦開口了:“妹妹是那個王府的?”

錦書答道:“齊王府。”

花信少婦詫異道:“齊王府,是哪一支的?”

這個問題錦書也答不上來,幸好同桌的另一位上了年紀的老王妃插了嘴:“齊王,是不是和孝宗皇帝一支的?”

錦書手心都是汗的點頭,另一個人也插話進來:“說來齊王該是孝宗皇帝的親弟弟對不對?”

孝宗生了英宗,英宗便是當今皇帝的皇祖,算起來確實是旁支了。

錦書沒有向秦勉過問過王府的支系,她也沒向齊王妃討教過,所以突然問她腦袋還有些懵。好再身邊這些女眷也沒大爲難她,讓她難堪。

一時間話匣子被打開了,大家侃侃而談,即便是從未見過面,只聽過名號而已,沒過多久就能閒話家常了,這就是女人自來熟的本事。

這高臺上招風,站不過一會兒便覺得有些冷。他便從上面下來了。

秦劼纔回了寢殿,就有內侍來通稟:“陛下燕王殿下求見。”

秦劼立馬就宣燕王進來。

燕王秦勃乃秦劼一母同胞的兄弟,秦劼剛出生三月就被立爲福王世子,三歲啓蒙,寶興帝登位第四天就冊封爲太子,隨即入弘文館,聘請有名的翰林大儒來教導秦劼。秦勃則是在高太后身邊長大的,很得高太后鍾愛。不僅得母后所喜,就是寶興帝對於這個嫡出的幼子也很看重。秦勃與文弱的秦劼不一樣,他生得高大魁梧,騎射了得。當初跟着先帝出去圍獵可大受先帝的讚許。後來得了御賜的弓箭。

寶興九年,西北叛亂,時年僅十四歲的四皇子跟着鎮北大將軍西征,秦勃憑着自己的英勇曾殺敵上百,立下了不少的戰功。鎮北大將軍班師回朝時,先帝可是親自出城門迎接。

鎮北大將軍對四皇子很是誇讚,寶興帝大喜過望,隨即封爲燕王,封地幽州。雖然封了藩王,但對於還是太子的秦劼卻覺得這個弟弟是個威脅,直到燕王大婚,沒過多久便去了封地。寶興十五年,韃子進犯燕雲之地,燕王請示朝廷。寶興帝擔心兒子便給了兒子虎牌,讓他擁有了可以調集軍隊的權利,藉此來與韃子抗衡,從此手中就握有了兵權。

燕王手中的兵權成爲了秦劼卡在喉中的一根尖刺。

“德清,可定下了什麼時候回幽州?”秦劼上了位,私下還是願意稱呼弟弟的字。

秦勃微笑道:“後日一早就走,怎麼皇兄捨不得臣弟,要多留臣弟幾日?”

秦劼道:“母后很是想念你,你也不在京中多陪她一些時日,再次來長安又不知是什麼時候了。”

秦勃卻道:“再耽擱下去,天氣怕是越來越冷,要是遇上大雪阻路可就不美妙了,”

“也不急這兩天,母后還說要好好的宴請你們一家子。王妃的身子沒有大礙吧?”

“多謝皇兄關心,她沒什麼大礙。”秦勃不是個蠢貨,他自然知道這個兄長在打什麼主意,所謂的宴請不就是想把母后搬出來充當說客麼。

錦書吃了不少的瓜子,可是這瓜子不能填飽肚子,再說也冷,好再後面上了熱氣騰騰的麪食,雖然都是素齋,不過她也吃得津津有味。

等到填飽了肚子,錦書打算繼續和同桌的閒話家常,這時候走來了一名小宮女,小宮女一進屋就擡頭詢問:“請問齊王府的二娘子是哪位?”

錦書忙起了身,恭敬的問道:“姐姐有什麼事?”

小宮女立馬快步走去,低聲稟於錦書:“二娘子,燕王府的王妃在倚翠軒等您,請您過去。”

錦書心道燕王妃又找她做什麼?她心下疑惑,正猶豫着要不要去,旁邊那花信少婦忙道:“既然是燕王妃相邀,妹妹還不快去。”

錦書只好離了席,又請宮女帶路。

小宮女手裡提着一盞燈籠替錦書照亮,錦書跟隨着那小宮女慢慢的走着,心中卻有些疑惑,這小宮女看着面生,不大像是燕王府裡的人啊。

從麟德殿的側門出去,要走過一條長長的巷道。行走在這空空的巷道里,兩面的風吹得錦書有些發冷,她下意識的拉緊了身上的衣衫。待要走出這巷道時,卻突然見又有一盞燈籠漸漸的近了,正朝她這裡而來。

那是什麼人?隔得有些距離,又因夜色掩蓋她瞧不大清楚。後來那燈籠越來越近了,錦書纔看清,原來是新帝。

她腳下一慌,忙站住了,退到了牆根處垂首侯着,大氣也不敢出。希望這位新君沒有注意到她的存在很自然的就過去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探望第七章 沒底第六十八章 接手第二百八十章 動身第五十四章 問病第八十八章 孽緣第一百一十一章 夢見第九十三章 不願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訊第二百五十三章 還活着第一百八十三章 熱鬧第二百章 收場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聲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來第一百零二章 侍奉第八十六章 離開第二百七十六章 暖香閣第一百九十六章 快跑第一百八十七章 陸夫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隱瞞第一百八十九章 順眼第一百零一章 突病第一百二十章 病了第九十章 啓程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雪第一百九十八章 客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怒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敗第一章 重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聶紹第一百三十五章 困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要強第五十四章 問病第一百一十一章 碎語第二百三十四章 細微第二百二十一章 配合第一百零七章 要債第一百八十八章 發作第一百一十八章 知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尋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熱鬧第一百五十六章 冷清第二百四十七章 雪恨第一百四十五章 疼痛第一百五十七章 出門第二百三十九章 嬤嬤第六十四章 舅舅第一百九十九章 賠罪第十二章 扭曲第三十三章 攻入第一百四十七章 探病第一百八十四章 憤憤然第一百一十五章 融洽第一百七十五章 散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賠罪第二百五十三章 還活着第一百三十六章 怨懟第一百一十章 賀壽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路第一百零四章 牢籠第八十三章 療傷第一百六十三章 氣憤第一百八十九章 子嗣第二百章 收場第三十八章 順便第六十六章 說項第二百九十四章 落空第十四章 哮喘第二百一十九章 花燭第一百七十七章 傷口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眠第四十七章 新年第六章 程府第二十四章 悻悻然第九十六章 解決第四十五章 斥責第五十一章 父親第八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五十四章 客到第一百七十八章 隱瞞第一百三十一章 賠罪第一百五十三章 閒情第四十七章 退還第八十四章 冷暖第四十一章 啞巴第二百七十二章 請安第四十章 鬧騰第一百三十八章 要錢第八十七章 孤燈第一百一十七章 冤家第九十七章 不在第一百五十八章 鬧劇第一章 新始第一百五十八章 鬧劇第五十章 遇上第三十二章 惹惱第九十章 傳話第八十三章 療傷第四十三章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