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揭竿

bookmark

一場天災讓數以萬戶的人家失去了棲身的家園。有些人還在睡夢中還來不及逃脫,不過頃刻間的功夫,身子已經埋在了廢墟下,再也沒爬出來。

死傷無數,幾十萬人流離失所。

災情剛出來的時候官府還要過來組織救援,接濟,朝廷也撥了賑災款,派了賑災的官員。可賑災的款項遲遲沒有到位,只靠地方官府解決,漸漸的就有些露短了。大災過後不久便出現了疫情,又死亡了一批人。

入冬之後又接連下了兩場暴雪,災民們得不到安撫,便屢屢出事。因爲爭搶東西打架鬥毆都是小事,據說還有餓極了殺人吃人的事傳了出來。

一時間人心惶惶。就在民衆們極度不安的情況,有人站出來了。

這個人是長水村一個普通農民,這人生得魁梧高大,很有力氣,平時喜歡舞槍弄棒,有些拳腳功夫,今年三十來歲,一腔熱血,頗有些打抱不平。如今見鄉民間出了亂子,官府又不管,他便看不過去了,要出來主持公道。

“而今正是困難時期,還不等人從外面打起來,我們自己倒先亂了像個什麼話。大夥兒聽我一句,各家各戶的把能吃的東西都集中起來,我指派幾個人幫忙照管,每天按時按人分發口糧。”

陶詠豐素日裡也有些威望,如今出來主持公道,大多還是願意聽他的。就這樣陶詠豐帶着受災的民衆開始自救,又將男女老幼各自分批分派事務,組織重建家園。

不出半個月,自救就已經初現規模了。官府的人見這些人不用衙門施救就能自力更生,來察看過幾次就不再來。

陶詠豐再有本事也無法真正的安撫好這些受災的民衆,見官府不作爲氣得罵娘。

民衆裡有偷雞摸狗的事情一爆出來,陶詠豐眼睛裡又揉不得沙子,便讓人將那些人捉出來,當着大夥的面給殺了,一時倒震懾了大衆,再沒了那些蠅營狗苟之輩。

寒冬臘月,無處避身,又凍死了一批人。

陶詠豐自是熱心腸,見父母百姓倒在他腳下,他卻絲毫沒有辦法,不由得罵娘,又罵官府不作爲。

開春的時候,有消息傳到了他的耳朵,說朝廷派來的賑災官員私吞賑災款,他再也按捺不住,帶着幾個平日交好的兄弟一夥人就殺到了官衙大鬧特鬧了一番。官民相鬥,陶詠豐們到底沒有落到好處,好兄弟還被打斷了胳膊。回到廢墟地,他越想越氣。

有夥伴便趁機和他說:“陶爺,再不想辦法這日子過不下去了!”

“孃的!老子就不信憑着一副好拳腳還活得這般窩囊,孃的!我看乾脆反了算了。”此言一出,下面有好些人對官府徹底死了心,也跟着附和起來:“反了反了。”

幾十個年輕力壯的小夥聚在一處,一呼百應。大家說要跟着陶詠豐幹一番大事要建功立業。

“孃的,赤手空拳的,幹不過那些帶武器的官兵。”有的人從廢墟中翻出了齊眉棍,有的拖出了鐮刀。

陶詠豐見了這些東西雖不成事,但也比什麼都沒有的好。他將這些人組織到了一起,還傳了些拳腳功夫與這些人。

當上面再有官員下來裝腔作勢的來巡視的時候,陶詠豐突然從人羣中衝了出來,一刀殺了那個官員。長水村的這些好漢們便正式和官府結了仇,大家揭竿而起,推舉陶詠豐爲頭領。

陶詠豐安撫了鄉民組織重建,還沒等過年,他就帶着村裡跟着他起事的這些小夥兒們衝了出去。

手下只有幾十號人,沒有馬,連像樣的兵器也沒有。手裡沒有錢,如何起事。陶詠豐能想到的便是劫富濟貧。於是組織手下的兄弟們殺到了鎮上幾戶有錢人家,搶劫了一番,又一路進了縣城,專幹劫富濟貧的事。

陶詠豐等便成爲了官府裡最爲忌憚的對象,通緝令貼遍了全城。然而陶詠豐的隊伍卻逐漸在擴大,不出一月的功夫,依舊糾集了有上百人了。

他將從大戶人家搶來的那些東西一半分給受苦受窮的民衆,一半拿來武裝自己的隊伍,久久的,他在這些民衆中竟然也有了俠義的名號,民衆們甚至會主動的給他們打掩護。

陶詠豐頭腦聰明,他慣會和官府捉迷藏。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頗讓官府頭疼。

陶詠豐自認闖出了一番名堂,就想佔山爲王。因此找了地盤安營紮寨。慕名前來投靠的流民越來越多,陶詠豐甚是歡喜。陶詠豐買馬、造兵器。又去捉了讀書人來充當他的軍師。讓這些人日夜訓練,一支頗具規模的隊伍則在漸漸壯大。

除了訓練手下,陶詠豐也強買強賣的置了些田產,組織生產作爲糧草。

有了這些之後,陶詠豐卻突然迷茫了,他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便找到軍師商議:“軍師,你說我現在什麼都不缺了,爲什麼還是覺得空虛,總覺得得不到滿足。”

軍師笑道:“大將軍並不安於現狀吧?”

“在這三不管的地方當大將軍似乎也沒多大的意思,我想去外面闖一闖,說不定還能闖出個什麼名堂來。”

去外面就意味着風險加大,但對於陶詠豐們來說做個山大王也確實沒多少的意思。軍師安明德便順着陶詠豐道:“大將軍志在千里,可以好好的謀劃謀劃。如今天下大亂,朝廷又忙着打仗,流民越來越多,倒是一個時機。”

當晚陶詠豐想了大半夜,到了天快亮的時候,終於拿定了主意:“孃的,反都反了,叫官府捉住就是殺頭,就這樣死了也沒意思,還不如轟轟烈烈的幹出一番事業來,也不枉來人間一趟。”

當下就吩咐下去,加強操練,準備下月出去討伐天下。當下一衆聽大將軍說要帶着大夥出去建功立業,也都紛紛響應。

自此陶詠豐帶着他的人馬從東向西一路征戰,人數越來越多。慶曆五年五月,陶詠豐帶着人馬已經過了潼關,劍指長安。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敗第二百六十章 出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老鼠第一百七十二章 外客第二百二十章 認親第二百一十五章 投靠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要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許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主持第一百七十九章 道別第一百七十五章 散心第十四章 哮喘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氣第一百九十六章 赴會第六十九章 會面第二百四十三章 選擇第一百四十七章 探病第一百八十一章 圍堵第一百零八章 窟窿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月色第一百六十四章 霸道第二百六十章 出事第二百零二章 好事近第二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二百四十四章 寒暄第二百章 奇怪第十二章 扭曲第二百四十二章 微詫第二百一十四章 來客第五十六章 揚威第四章 兇險第八十八章 孽緣第二百三十四章 細微第二百六十四章 反叛第二百三十四章 欣慰第四十六章 除夕第二百二十六章 感慨第三十章 邀請第五十一章 父親第一百三十六章 蹊蹺第二百二十七章 討伐第二百八十五章 擔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反叛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眠第四十二章 必應第七十七章 做客第二百一十四章 來客第一百四十二章 聶紹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探訪第八十七章 送藥第一百八十七章 陸夫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微詫第十三章 潼關第一百七十八章 隱瞞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夜第二百九十四章 落空第二百二十八章 打破第一百五十二章 鬱悶第四十四章 得救第二百一十章 募集第六十七章 憋屈第一百三十三章 相認第二百二十章 年酒第二百八十七章 火攻第二百九十五章 失德第四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七十八章 震怒第一百三十六章 怨懟第一百二十四章 中秋第二百零九章 組織第一章 新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尋來第十章 準備第二十八章 求救第一百六十七章 字據第二百零五章 醒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危機第一百五十章 打聽第六十八章 接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圓寂第四十一章 有求第六十四章 舅舅第一百章 投壺第七十九章 冷情 (四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輾轉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訪第七十章 夏家第四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六十九章 沒信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故友第五十章 兄弟第一百五十七章 出門第一百四十章 相聚第一百六十一章 找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勝負第一百四十六章 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