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火銃【1/4】

bookmark

或許是因爲王守業近來名聲大噪的緣故,禮部定下的官袍,還真就參考了他提出的意見——顏色基本都採納了,只是在其它細節上有些出入。

話說……

雖是禮部定下的形制,但登門丈量尺寸的,卻是工部的吏員。

因爲打從嘉靖三十二年起,縫製官服的‘買賣’,就從禮部轉到了工部——據說是嚴世蕃一手促成的,而官服的質量也就此一落千丈。

所以近年來私制官服的生意,倒是越來越紅火了。

當然,這也得看是那家要用。

至少給山海監量身定做的這一批,質量還是有保障的——畢竟山海監現在聖眷正隆,而監正白常啓又是嚴黨的鐵桿中堅。

“伯成。”

王守業正平伸着雙臂,任由工部的匠人丈量腰圍,就聽麻貴在一旁道:“聽說工部這回還帶了一批火器來,等量完了陪哥哥去瞧瞧?”

火器?

從滄州府回京之後,王守業就曾向上面申請,爲外衛更換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的火器,以備日後不時之需。

只是這申請如同石沉大海一般,許久都未見迴應。

王守業還以爲這事兒被否了呢,不成想工部卻來了個突然襲擊。

本就是他主動申請的東西,自然要去驗收一番。

於是在丈量完尺寸之後,王守業就同麻貴一起去了後院的器械庫。

兩人趕到的時候,負責內院防務的李如鬆,總攬外衛的守備的胡獻忠,以及胡獻忠的副手馮佑等人,正圍在在庫門前對六七支火銃品頭論足。

見王守業和麻貴趕來,胡獻忠便笑着招呼道:“王守備、麻守備,這回工部可是下了血本,真要都照着這個形制來,以後就再不用害怕會炸膛了。”

王守業雖然用火銃擊斃過孔楽鵬,但那純屬誤打誤撞。

真要論對時下火器的瞭解,還得說是邊軍出身的麻貴。

就見他上前抄起一杆來,先單手掂了掂,又屈指在槍管上彈了兩下,便點頭道:“不錯,重了能有一斤三四兩,難得的是料都堆到了刀刃上。”

說着,又翻看照門、照星等處。

旁邊馮佑卻是撇嘴道:“就是忒重了些,怕真到用時不好把持。”

不好把持?

王守業掃量了一下他那小雞仔似的身形,登時又放心下來。

山海監外衛個頂個都是百裡挑一的精銳,絕沒有這般身小力弱的廢柴,只是一斤三四兩的增重,應該還不至於把持不住。

王守業順手也拿起一支鳥銃翻看,發現除了分量之外,和之前帶去滄州府的,基本沒什麼區別。

不過這也正常。

區區不足一個月的功夫,想要做出改進談何容易?

無非就是精工堆料罷了。

“大人。”

得知來人就是山海監裡最有名的王守備,同時也是這一批火器的申請人,那負責送火器的吏員忙拱手陪笑道:“這些火銃都是戶部的大匠親自制作的,四錢以下的藥量,保證不會炸膛!”

頓了頓,又補充道:“這一支銃的成本,足比尋常鳥銃貴出兩三倍有餘,這還不算大匠們的工錢——也就是山海監了,旁的衙門想要都沒處尋去。”

正吹噓着,忽聽胡獻忠打岔道:“這、這是三眼銃?”

王守業循聲望去,就見他正吃力的捧着個長柄大喇叭,一臉懷疑人生的模樣。

三眼銃這玩意兒,王守業以前倒也聽說過,不過親眼得見卻還是頭一回。

不過……

這東西與其說是火銃,不如說是火箭炮更合適些。

不!

就算火箭炮也沒有這麼粗大的。

“是三眼銃沒錯,不過是特地增大的。”那工部小吏悄悄打量了王守業一眼,有些無奈的道:“咱們也是遵照貴衙門的意思:分量無所謂,威力一定要大。”

“那也不能這麼重啊!”

馮佑聞言更是忍不住吐槽道:“這特娘得有六七十斤吧?平常拿來練練力氣還成,真要扛到戰場上,誰能用的動?!”

話音未落,李如鬆就將這加常加粗加厚的三眼統討了過去,單手墊了墊,又舉重若輕的做了個瞄準的姿勢。

這還不算,緊接着他越衆而出,在器械庫門口用這三眼銃耍了一套刀法。

眼見他演練完之後,氣不長出面不更色,胡獻忠等人頓時都啞口無言。

“咳。”

王守業這才清了清嗓子,笑道:“我這義子天生神力,這支三眼銃就是專門給他預備的——你們也知道,咱們山海監要面對的,可不是尋常敵人,總也要準備幾件殺手鐗纔是。”

其實王守業更希望,工部別老在分量上做文章,而是改造一下火槍的整體構造,來提升密閉性、穩定性、射程、威力啥的。

不過這種要求,工部也不是頭一回接到了,估計王守業說的再多,也未必能起什麼效果。

先將就着用吧。

在得到麻貴等人的一致認可之後,王守業又去尋白常啓做主,訂了一百杆精工鳥銃,兩支特大號的三眼銃。

另外,因爲精工鳥銃的後坐力較大,導致精度受到了影響,所以又特地加訂了一百二十柄長短不一的鐵叉,作爲射擊時的輔助工具,同時也可以減輕鳥銃手瞄準狀態的負擔。

送走了工部的人。

王守業又去巡視了育種和異化的進展——主要是和兵部、戶部的人聯絡了一下感情。

之前提出希望戶部能爲育種計劃,提供一部分資金的時候,戶部是斷然拒絕的。

可不知爲什麼,初一那日戶部的主事又主動找到了白常啓,表示可以分攤大部分的費用。

或許……

是那場御前會議導致的改變吧。

說起十月三十那場的御前會議,傳揚最廣的自然是山海監得到了褒揚。

但事後披露最多的,卻是國庫吃緊,以至六部爲了各項撥款而扯皮的消息。

而這也意味着,京官自十一月起停發餉銀,只發祿米的消息,多半不會有假。

據說一些中低層的官員,已經開始串聯,準備在發餉日去戶部抗議了。

話說……

這官員羣體的討薪的劇情,貌似那部《大明王朝1566》裡也有,還由此引發了海瑞上天下第一疏事件。

不過海瑞眼下還在南方做知縣,估計是鞭長莫及了。

第128章 不識貨【真】第239章亥字顆第163章 初會綵鳳【上】【4/4】第225章 坑第40章 八月初一【下】第159章 吉祥如意【二合一】第97章 漷縣怪事第141章 爲盟主‘風雨→花香’加更(5/5)第188章 豐收論第5章 夜議【下】第125章 誤(4/5)第37章 大禍臨頭第217章 天第116章 滄州行【十五】第36章 陰魂不散第194章 頭頂的顏色第27章 重逢第147章 逆襲的喬氏(1/5)第13章 京城來人第70章 萬壽劫【六】第69章 萬壽劫【五】第192章 蟲【中】第203章 連鎖反應第23章 朝陽門外【續】第188章 豐收論第141章 爲盟主‘風雨→花香’加更(5/5)第87章 雞毛鴨血第232章 驚變【二】第39章 八月初一【中】第130章 擒賊第162章 鍋從天上來【3/4】第242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135章 陸景承第24章 錦衣衛裡的閹黨第71章 萬壽劫【七】第204章 學渣告辭第179章 潛逃【……】第13章 京城來人第204章 學渣告辭第74章 山海監晨會第91章 李慕白的消息第236章 奸佞第84章 全城熱潮第56章 定妾第79章 無奈站隊第2章 出師不利第72章 再用萬壽劫,是不是不合適?第115章 滄州行【十四】第96章 大太保【盟主‘北落師門波斯貓’加更】第20章 大明碟中諜第45章 立制第242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93章 不安分的庫管第101章 滄州行【漷縣篇】第150章 賜甲、降魚(4/5)第163章 初會綵鳳【上】【4/4】第7章六裡橋【中】第47章 李高第99章 知行合一第13章 京城來人第255章 撲朔第19章 佛光舍利【下】第72章 再用萬壽劫,是不是不合適?第183章 鑑真第133章 迷人又危險的反派角色第189章 渣常第170章 雪崩?第69章 萬壽劫【五】第232章 驚變【二】第184章 妯娌第208章 雞犬第69章 萬壽劫【五】第134章 趙全第36章 陰魂不散第211章 莊子第99章 知行合一第99章 知行合一第92章 日常【二】第79章 無奈站隊第49章 疫第149章 山海監的日常(3/5)第203章 連鎖反應第96章 大太保【盟主‘北落師門波斯貓’加更】第108章 滄浪行【七】第21章 定計第17章 佛光舍利【上】第232章 驚變【二】第129章 邀買人心第175章 雞肋、金手指【4/4】第32章 道錄司見聞【下】第159章 吉祥如意【二合一】第2章 出師不利第69章 萬壽劫【五】第186章 情非得已【2/4】第49章 疫第232章 驚變【二】第145章 一場只聞其聲的械鬥第85章 初會李成樑第43章 升堂問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