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

bookmark

最初那具棺材被掀開的時候,王守業就覺得棺材裡的屍首看起來有些眼熟。

後來仔細辨認之後,發現竟然是潛逃多日,還曾試圖借喬氏之手,給自己下毒的葛長風!

葛長風被白蓮教殺人滅口的可能性,王守業其實早就已經考慮到了——但卻萬萬沒想到,他的屍首會出現在養濟院的義莊裡。

而且還頂着個縱火犯的名頭!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白蓮教的人就算再蠢,也不會只顧着殺人,而忘了要毀屍滅跡吧?

這雖說是毀了大半張臉。

可熟人還是能分辨出葛長風的身份。

再說了,哪有毀容一半的?

就在王守業百思不得其解之際,身下的馬車卻突然變得顛簸起來。

因是雪後初晴,這路不好走也在情理之中,故而一開始王守業也並未太過在意。

可誰承想自此之後,馬車就開始行行停停、左彎右繞起來。

“怎麼回事?”

王守業不悅的掙開了眼睛,給乾兒子遞了個眼神。

李如鬆立刻挑簾子,探頭出去詢問究竟,

不多時又放下車簾,頗有些亢奮的道:“義父,宮裡好像着火了,燒的天邊都紅了呢!”

這幸災樂禍的。

得虧沒讓那些吹毛求疵的言官瞧見。

王守業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卻也忍不住撩開窗簾,探頭向外觀瞧。

可隱隱只能瞧見西南方似有火光,再詳細的就只能靠腦補了。

不過即便瞧不出什麼來,街邊還是站了不少指指點點的民衆,一個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

車子行進艱難,也正是爲了避開這些比手劃腳,卻全然忘了要閃避的路人。

這嘉靖皇帝究竟是有多招人恨啊?

家裡着火了,全城老百姓都幸災樂禍的……

等到一行車馬趕到山海監的時候,那火光非但沒有消散,反而愈發的明亮了,顯然這把火燒的不小。

貌似……

電視劇裡也有個宮裡着火的劇情,不過王守業卻記不清楚了。

再說這事兒和他也沒什麼干係。

讓紅玉在門崗上稍候,他先去了東跨院裡,通報了徐懷志落網的消息。

一直等候消息的白常啓,至此纔算是鬆了口氣,隨即又特意點醒王守業,眼下正是關鍵時刻,西跨院那邊兒可千萬不能再出什麼紕漏。

王守業也知道,他眼下心心念唸的,就是能坐上會試的監考官,真要是因爲西跨院出事,攪黃了這美差,估計就此反目成仇都有可能。

故此也再三保證,一定佈置好西跨院的門禁防務。

話說……

跟白常啓翻臉的話,是不是就能順利擺脫嚴黨的身份了?

這個念頭在王守業心底剛轉了半圈,就被他拋諸腦後了。

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

就算再想和嚴黨決裂,也不該從白常啓身上打主意。

出了東跨院堂屋之後,王守業就轉到了西跨院裡。

徐懷志是找回來了,但以後該如何防止他再次脫逃,卻還要好生研究一番。

最後經西跨院領導班子探討決定,將這廝四肢剁掉,然後吊在原本的豬圈附近。

這樣一來,他全天都處在當值內衛的視線內,就算開發出什麼快速再生的技能,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

同時,也能避免他身上的惡臭在室內積聚。

當然,這也只能算是權宜之計。

眼下是冬天還好,等到了夏天,那蒼蠅蛆蟲的找上門來,可就不好處置了。

嘖~

早知道這麼麻煩,當初真該給這廝照一照佛光舍利,讓他直接灰飛煙滅的。

…………

因及時抓回了徐懷志,這場風波倒沒有擴散開來,最終只有一名御史參劾山海監縱兵擾民。

當然,這主要也是因爲,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吸引了言官御史們的注意力。

嘉靖四十年十一月初三。

因寵妃尚氏在毓德宮內燃放焰火,導致嘉靖皇帝住了十數年的寢宮毀於一旦。

十月初四,嘉靖皇帝移居玉熙殿。

十月初九,嘉靖皇帝因玉熙殿狹小潮溼,十分難捱,故問計於首輔嚴嵩。

按正常來說,嘉靖應該移居回乾清宮纔對,畢竟打從永樂朝以來,歷代大明皇帝都是居住在乾清宮的。

但嚴嵩心知自壬寅宮變之後,嘉靖皇帝對後三宮就深懷戒懼,所以纔會戀棧西苑十數年。

因此他並未提起乾清宮,而是向皇帝推薦了剛剛整修不久的南宮——重華宮。

不想嘉靖卻因此而暴怒,質問嚴嵩是不是有意要圈禁自己。

卻原來嚴嵩只顧着避諱壬寅宮變,卻忘了當初英宗皇帝被瓦刺放回之後,就曾被景泰帝囚禁在南宮之中。

此後嘉靖又問計于徐階。

徐階看穿了皇帝的心思,便提議挪用修築三大殿的工料,爭取在百日之內重建毓德宮。

嘉靖聞言果然龍顏大悅,並順勢將這肥差交給了徐階的兒子。

按說這應該算是徐階的重要勝利,也稱得上是倒嚴大業的重要轉折點。

然而消息傳出之後,徐閣老卻犯了衆怒。

無數的參劾奏章,雪片似的遞到御前,大罵徐階是奸佞小人。

因爲數以千計的中低級官吏們,正爲了領不到餉銀而犯愁,琢磨着要搞個討薪大串聯呢。

徐閣老卻偏在此時提議花費重金,爲皇帝重建宮室,這不是奸佞小人,還能是什麼?!

一時朝堂上罵聲不絕,連民間對徐閣老的看法,也是一落千丈。

呃~

其實也說不上是一落千丈。

畢竟早在他把孫女嫁給嚴鴻亟做妾的時候,名聲就已經大幅度滑坡了。

這回頂多算是從谷底,又跌落到了山澗裡。

就在朝中風雲變幻之際,山海監中也迎來了新一波的改革——打從十一月初九,張四維功成回京之後,之前擱淺的‘攤衛入廟’計劃,也終於開始正式推行了。

而這也意味着山海監的觸角,開始從官方深入到民間。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件事,讓王守業頗有些始料未及。

已經被斷定身亡的墨韻,在時隔半個月之後,竟然又離奇的復活了。

這原本應該算是一樁喜事。

但……

墨韻是在十一月十五的佛音梵唱之後,詭異的出現在了佛光舍利的封印間裡。

當時書匣是敞開的。

所以……

他變成了白癡。

第238章 大廈將傾第68章 萬壽劫【四】第184章 妯娌第61章 道左相逢第108章 滄浪行【七】第190章 蟲【上】第29章 子字顆晨會第135章 陸景承第56章 定妾第35章 斯人猛於虎也第130章 擒賊第117章 滄州行【十六】第68章 萬壽劫【四】第231章 驚變【一】第84章 全城熱潮第68章 萬壽劫【四】第99章 知行合一第111章 滄州行【十】第139章 家長裡短(3/5)第176章 檢屍第198章 蟲五第38章 八月初一【上】第105章 滄州行【四】第129章 邀買人心第50章 風氣開放第193章 立威第153章 聯合收網第181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151章 大傢伙第194章 頭頂的顏色第51章 爭議第233章 驚變【三】第129章 邀買人心第18章 佛光舍利【中】第185章 赴宴【1/4】第229章 人心又散了第130章 擒賊第99章 知行合一第133章 迷人又危險的反派角色第61章 道左相逢第210章 二測第97章 漷縣怪事第196章 蟲【中三】第178章 日·常【2/4】第92章 日常【二】第31章 道錄司見聞【上】第244章 外來的僧道會念經第88章 弊病第253章 感知符力第246章 孽情難斷第243章 反思第67章 萬壽劫【三】第57章 御前奏對【上】第232章 驚變【二】第20章 大明碟中諜第70章 萬壽劫【六】第254章 變故第61章 道左相逢第102章 滄州行【漷縣篇(下)】第173章 停職待劾【2/4】第5章 夜議【下】第219章 舊怨第168章 介入春闈第35章 斯人猛於虎也第78章 葫蘆、倭瓜【盟主‘丶丨姬’加更】第189章 渣常第198章 蟲五第8章 六裡橋【下】第43章 升堂問案【下】第69章 萬壽劫【五】第186章 情非得已【2/4】第220章 孝子賢孫第141章 爲盟主‘風雨→花香’加更(5/5)第122章 烏龍(1/5)第46章 兼得第167章 鋪墊鋪墊第247章 後宮微瀾【初】第154章 喬氏第225章 坑第223章 頌聖第147章 逆襲的喬氏(1/5)第42章 升堂問案【上】第76章 第七件遺蛻第238章 大廈將傾第84章 全城熱潮第203章 連鎖反應第4章 夜議【上】第133章 迷人又危險的反派角色第172章 孕屍【1/4】第229章 人心又散了第233章 驚變【三】第180章 擒第143章 ‘姐夫’與小舅子第51章 爭議第108章 滄浪行【七】第239章 亥字顆第109章 滄州行【八】第104章 滄州行【三】第123章 久違的日常(2/5)第157章 留點念想【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