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初會李成樑

bookmark

就在王守業打量李成樑的同時,李成樑其實也在偷眼打量着王守業。

見其最多不過二十出頭的樣子,李成樑只當王守業是某位勳貴家的公子,於是臉上原本就有的熱切,登時又濃烈了幾分。

等到麻貴替兩人雙方介紹的時候,李成樑更是忙不迭搶先拱手見禮:“不知王守備府上……”

“什麼府上不府上的!”

麻貴一聽這話頭,就知道他是誤會了,忙笑着打岔道:“伯成老弟能平布青雲,靠的可全是自己的本事。”

李成樑聽了這話,只當王守義是不願被人當成二世祖——類似的主兒,他在遼東也認識幾個,明明全靠父祖餘蔭,卻總愛吹成是赤手空拳打下的江山。

但王守業偏又笑吟吟的補了句:“小弟家中原是匠戶賤籍,就算想靠祖上餘蔭,也沒處承襲去。”

匠戶賤籍?

這下李成樑可真是有些愣怔了。

山海監守備究竟是做什麼的,李成樑到現在也還沒弄清楚,但麻貴中午時自報家門的得意勁兒,他卻是瞧的真真切切。

似麻貴這樣的將門子弟,都引以爲豪的官職,又怎麼會落在個匠戶賤籍身上?

尤其這王守業還如此年輕!

他心下驚疑不定,好在城府頗深,只是略一愣怔,便又不動聲色的拱手賠笑道:“王守備果然是年輕有爲!李某方纔一時唐突,還望王守備多多包涵。”

說着,側身往裡一讓:“此地不是說話的所在,二位且隨李某登樓一敘。”

麻貴哈哈一笑,邊邁步向那翠雲樓的側門行去,邊向王守業擠眉弄眼道:“我這老哥雖是來襲爵的,身上卻有正經的秀才功名,說起話來也是文縐縐的。”

面對這番打趣,李成樑卻只是搖頭苦笑以對。

他一面引着二人往樓上走,一面心下就生出些忐忑不安來。

據某些史料記載,李成樑因家貧湊不齊路費,一直要等到四十歲——也就是四年後的嘉靖四十四年——得了某位御史的青睞,這才得以進京襲爵。

但這種說法明顯是有問題的。

雖說地方衛所的官兒不太值錢,但指揮同知畢竟也是從三品,不管是留在衛所,還是轉調邊軍營兵,總也不會缺了油水。

如果來到京城,就必定能夠襲爵的話,先找人商借些路費又有什麼難的?

顯然問題並不在路費盤纏上。

他真正缺少的,是用來打典的銀子,是用來疏通的人脈。

而他之所以會比原本歷史上,早來京城四年,其實還是託了天地異變、祥瑞迭出的福。

七月裡,李成樑意外得了件祥瑞,卻沒向別人那樣,將其進獻給當地官府,而是帶着家人悄沒聲摸到了朝鮮。

【李家自唐末就避居朝鮮,直到李成樑的祖父那一代纔回歸中土,所以對朝鮮的風土人情,比旁人要熟悉的多。】

而朝鮮境內顯然不似明國這般,祥瑞大肆氾濫貶值,幾番交涉之後,竟賣到了四百二十兩銀子的高價。

加上歷年來的積蓄,李成樑也攢下了小七百兩的身家。

俗話說錢壯英雄膽,他反覆思索之後,便覺意帶着所有積蓄進京襲爵。

結果到了京城之後,卻是兩眼一抹黑,無頭蒼蠅似的轉了幾日,連連在五軍都督府、兵部、吏部碰壁。

正爲有錢送不出去而苦惱,突然聽說好友麻錦的弟弟麻貴,調任京城爲官,這才找上門來求其牽線搭橋。

麻貴中午倒是答應的還算痛快。

可他領來的這位王守備,也忒年輕了些!

老話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自己這好容易積才攢下的銀子,如何就敢放心的交託給對方?

可若推三阻四的話,卻又怕惱了麻貴,徹底斷了襲爵的門路。

就這般患得患失的,引着二人上了樓,早有那徐娘半老的鴇兒侯在門前,一迭聲的喊着姑娘們出來迎客。

霎時間環肥燕瘦就涌出好些來,其中又有一多半在紗裙正中開了口子,露出白生生的小腹。

那肚臍上還嵌着些金玉飾品,黃的白的甚是扎眼。

這也是鬼指病肆虐帶來的改變——相較於裹纏纖腰的良家婦人,這些風塵玉女子的應對之道,顯然更爲直接了當。

估計要等到下月中旬,天氣逐漸轉冷以後,這股露臍裝的風潮纔會漸漸消散。

由着鴇兒姐兒,將自己等人送進了包廂裡,李成樑這才從袖筒裡摸出塊碎銀子,隨手拋給了那鴇兒,吩咐道:“我們兄弟要先談些正事兒,先把好酒好菜備下,出挑的姑娘也都給爺們留着。”

“好嘞!”

那鴇兒脆聲應了,喜笑顏開的道:“咱這兒的姑娘吹啦彈唱樣樣精通,還有兩個會念佛經的,要不要一併給您留着?”

“佛經?”

李成樑聞言一愣,愕然道:“唸佛經作甚?”

他進京後就一直忙着跑官兒,顯然並沒有留意到,京城百姓們對佛道兩家的熱捧。

“不用了,留幾個好皮相的就成!”

麻貴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又狀似不經意的問道:“對了伯成老弟,官印發下來之後,你那東廠千戶的牌子可還在?”

“在呢。”

王守業順手撩起袍子,就見個象牙雕的牌子晃悠悠掛在腰間。

那老鴇臉上的笑容登時一僵,隨即忙奴顏婢膝的,領着姐兒們退了出去,還特地交代不得招呼,千萬不要靠近這裡半步。

“王老弟還是東廠的千戶?”

李成樑對此也是頗爲詫異,所說東廠近些年被壓制的厲害,但廠衛親軍還是並稱爲軍方最清貴所在。

既然在東廠做到了千戶,爲何還調到這名不見經傳的山海監,做個什麼守備?

“山海監本就是廠衛搭的底子。”

麻貴頗有些顯擺的解釋道:“現在衙門裡當值的兵,全都是錦衣衛小校——順天府、五城兵馬司、羽林衛,也都要聽咱們調遣呢。”

這下李成樑更是好奇了,連聲追問山海監究竟司職什麼營生,怎來得如此權柄。

“這個麼……”

麻貴看了看王守業,顯出些猶豫之色來。

“李老哥還是不要多問了。”

王守業笑吟吟的接過了話茬:“山海監新設,咱們這些人都是摸着石頭過河,也不知哪兒犯忌諱、哪兒不犯忌諱——沒得多說幾句,再牽連了老哥你,反而不美。”

頓了頓,他又正色道:“老哥進京襲爵的事兒,我已經聽崇秩兄說過了——不過小弟其實也纔來京城沒多久,在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都沒什麼相熟之人。”

李成樑聽到這裡,心下登時涼了半截。

好在王守業很快又話鋒一轉:“這樣吧,我先託人打聽打聽,能找到門路自然最好,若是不成的話,老哥怕就只能另請高明瞭。”

李成樑心下已是涼了大半,但面上卻絲毫不顯,反而擠出副感激涕零的樣子,拱手道:“有勞王守備了,事成之後李某必有重謝!”

其實他本來已經準備好了一份厚禮,但現在看王守業這口風,卻臨時改成了事成之後纔有重謝。

李成樑心下已然失了指望,所以接下來就再沒提及此事,推杯換盞幾輪下來,氣氛反倒因此愈發融洽了。

互相說了些邊鎮、京城的趣事,也不知怎麼的,就說起了時下的募兵制,也就是邊軍營兵體系。

李成樑和麻貴一致認爲,這自嘉靖朝盛行的募兵制,雖然能緩解時下的困頓局面,但卻並非長久之計。

因爲統兵的將領,一多半還是出身於地方衛所,制度體系雖然變了,但這些世襲軍官的思想觀念,卻幾乎沒有多少變化。

久而久之,衛所制的種種弊端,也必然會在營兵系統裡重演。

王守業畢竟是門外漢,聽兩人發了幾句牢騷,忍不住就追問道:“那有沒有什麼法子,能避免營兵染上衛所的老毛病?”

“難!”

李成樑先道了個‘難’字,沉吟半晌,又搖頭道:“難的很!”

他看上去似有些刻意遮掩,多半是不敢交淺言深的緣故。

“好了、好了。”

麻貴笑着岔開了話題,向門外一指道:“操這份心作甚,及時行樂纔是要緊的!”

李成樑轟然應諾,推開房門一聲吆喝,不多時幾個姐兒便嫋嫋婷婷進了包間,奏響了靡靡之音。

【還有一章。】

第242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254章 變故第29章 子字顆晨會第172章 孕屍【1/4】第26章 ‘故舊’第86章 夜常第88章 弊病第25章 東廠見聞第84章 全城熱潮第30章 作死的嚴家第17章 佛光舍利【上】第51章 爭議第171章 失手第155章 CD?【1/4】第165章 安全培訓第143章 ‘姐夫’與小舅子第112章 滄州行【十一】第37章 大禍臨頭第151章 大傢伙第8章 六裡橋【下】第176章 檢屍第15章 守業自薦第222章 動員第192章 蟲【中】第226章 剿匪第207章 尊卑第121章 百花齊放山海監第227章 許願第101章 滄州行【漷縣篇】第183章 鑑真第180章 擒第94章 排號問診第220章 孝子賢孫第179章 潛逃【……】第206章 此消彼長第198章 蟲五第108章 滄浪行【七】第152章 漆黑怪蟲第15章 守業自薦第11章 名第159章 吉祥如意【二合一】第110章 滄州行【九】第13章 京城來人第171章 失手第211章 莊子第99章 知行合一第187章 狐假虎威【3/4】第95章 馬糧第197章 蟲【四】第204章 學渣告辭第44章 下餌第46章 兼得第10章 順義坊張家第41章 八月初一【續】第120章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第155章 CD?【1/4】第61章 道左相逢第167章 鋪墊鋪墊第52章 除疫【上】第131章 目的何在第168章 介入春闈第55章 施藥第47章 李高第228章 稟第83章 衙中瑣事第121章 百花齊放山海監第56章 定妾第145章 一場只聞其聲的械鬥第62章 宿醉第177章 火銃【1/4】第218章 標配裝備第137章 百思不得其姐夫(1/5)第242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75章 伯成第66章 萬壽劫【中】第222章 動員第50章 風氣開放第15章 守業自薦第156章 修羅場【2/4】第60章 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第110章 滄州行【九】第159章 吉祥如意【二合一】第125章 誤(4/5)第226章 剿匪第23章 朝陽門外【續】第175章 雞肋、金手指【4/4】第210章 二測第177章 火銃【1/4】第133章 迷人又危險的反派角色第45章 立制第216章 雪中送炭第211章 莊子第184章 妯娌第80章 日常的開端第116章 滄州行【十五】第76章 第七件遺蛻第24章 錦衣衛裡的閹黨第45章 立制第70章 萬壽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