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隆重的鑑寶大會

“喂,爸。”我趕緊把電話打了過去。

“臭小子,幹嘛呢,半天不接電話,我已經到茶樓了,你到哪了?”我爸沒有好氣的說着。

我爸的聲音有點大,我趕緊捂住話筒,往邊上走,“那個爸,我早到了,剛拜了金老和錢老爲師父...”

“哪個金老和錢老啊?金錢,金錢,咱不能什麼事就往錢看。”我爸始終不忘幫我樹立正確三觀。

“什麼呀爸,金老,咱們國家的國學大師,錢老,故宮博物院的...”我話還沒說完,我爸反映了過來,自覺剛纔的話很是無厘頭。

“什麼?是他們..你,你快說說!”我爸有些激動,兒子一下拜了兩個名師,實乃奇遇。

“爸,這事說來話長,回頭再細說吧。現在您在那了?那個鑑寶應該快要開始了。”我問着。

“嘿,我還在茶樓門口等你呢!我看剛纔保安檢查請柬檢查的挺嚴的,怕你進不去,一直在這等你呢,打電話你又不接...”我爸絮叨起來。

我捂住了話筒,對楊大哥說,“楊大哥,我爸到茶樓門口了,我去接一下。”

“唉,不用,王秘書,王秘書。”楊大哥呼喊着。

本來在外面忙碌的王秘書聽見老闆叫他,馬上跑了進來。

“哦,你和老李去門口,把牛先生請進來,直接去會場就好了。”楊大哥吩咐道。

“師父,錢老,咱們也準備準備,一會移步去會議廳吧?”金叔叔也幫忙張羅着,看得出來,這倆師兄弟雖然拌嘴,但是關係卻是極好的,互相之間也很有默契。

約摸過了五六分鐘,在茶室的一行人,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到達了會議廳。

說是會議廳,不如叫做會議宮。整體建築宛如古代的宮殿一般,四周,古樹參天,綠樹成蔭,琉璃瓦的重檐屋頂,朱漆門,同臺基,君王夢不知捆綁住了多少位歷代君王。

走進大門,水晶珠簾逶迤傾瀉,簾後,有人披紗撫琴,指尖起落間琴音流淌,或虛或實,變化無常,似幽澗滴泉清冽空靈、玲瓏剔透,而後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強流,以頑強的生命力穿過層巒疊嶂、暗礁險灘,匯入波濤翻滾的江海,最終趨於平靜,只餘悠悠泛音,似魚躍水面偶然濺起的浪花。

正前方,一個月洞紅漆大門虛掩着,門上黑色匾額上書“鑑寶閣”三個燙金大字。兩個穿着旗袍的女子見我們一行人過來,馬上推開大門。

之見鑒寶閣內雲頂檀木作樑,水晶玉璧爲燈,珍珠爲簾幕,範金爲柱礎。殿中寶頂上懸着一顆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地鋪白玉,內嵌金珠,鑿地爲蓮,朵朵成五莖蓮花的模樣,花瓣鮮活玲瓏,連花蕊也細膩可辨。如此窮工極麗,我還是平生第一次見到。光哥和孫崴自然也是一番瞠目結舌。

“我去,還有記者。”孫崴今天也算見了世面,沒有大聲聒噪,而是小聲嘀咕着、

“楊大哥,今天怎麼這麼大排場啊?”作爲李墨的發現者和主人,我對毫不知情感覺有些不爽。

“小師弟,李墨現世,是收藏圈一件大事啊,況且...”楊大哥沒有繼續往下說,而是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就既來之則安之吧,我保證你終生難忘。

我聽了,心裡發虛,這是要我終生難忘還是終生悔恨啊?

走進會場,衆人起身向二老問好,在工作人員引導下,二位老人被安排在**臺的正中。金叔叔、楊大哥、甄海東、故宮博物院的王主任和江東來的季教授也在**臺就坐。出人意料的,**臺上居然有我的桌籤。我很是惶恐,搜索着我爸的方向。還好,我爸在嘉賓席的第一排,與我對視後,我才踏實的做了下來,可心裡還是覺得像熱鍋上的。

這時,楊大哥拿起了話筒,輕輕拍了兩下,沒有故障,就說道:“諸位,很高興,今天能在此舉辦這個真僞李廷珪墨品鑑大會。首先,我對到來的媒體和咱們收藏圈裡的各位老闆們表示誠摯的歡迎。”

臺下響起如潮版的掌聲。我感覺自己直冒冷汗,腿在桌子下面不停的哆嗦。

楊大哥擺手示意,然後說道:“好,咱們話不多說。下面有請咱們京城臺鑒寶類節目的當家花旦,王佳佳主持下面的鑑寶活動。”

隨着楊大哥的介紹,一個婷婷嫋嫋的美女走上臺來,略施粉黛 淡掃蛾眉,很是養眼。

美女,總是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特別是男人的注意力,尤其是這些有些財力的男人們的注意力。

“好,感謝楊總能給我這次寶貴的機會,來主持兩塊李墨的鑑寶活動。這兩塊李墨,倒是是否有真品,或者全是仿品,再或者有真有僞,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鑑賞下吧。”王佳佳開始了她的主持,聲音很是甜美,言語也很有煽動性。

王佳佳停頓一下,控制着節奏,繼續說道:“衆所周知,李廷珪是南唐制墨名家,原名奚廷珪,祖籍易州(今河北易縣)。唐末遷居歙州,制墨絕佳,深得南唐後主李煜賞識,任墨務官,賜國姓,易名李廷珪。宋人稱其所制之墨爲“天下第一品”。北宋慶曆年間曾出現其墨價值一萬錢的現象。”

“美女,這些我們都知道,咱們快點進主題吧~!”臺下有個年輕的男子喊了一句,好像是特意在博眼球,仔細一看,又是那個甄旭偉。楊大哥明顯皺了皺眉,很是不滿。

面對這種突發情況,王佳佳倒是處變不驚。輕輕一笑,說道:“好的,看來今天在座的都是收藏圈的行家,也不需要我在此贅述了。”

“那下面,就有請我們兩件寶物上場。”王佳佳發放號令。

突然,**臺斜側的兩個大屏,都亮了起來,一邊是我發現的那塊熟悉的李墨,另一邊不是一塊整墨,背印有“歙州李廷珪墨”字樣。

看到實物的投影,臺下噓聲一片,馬上引起一波騷動。

第一百一十章 看見聲音第六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零四章 開啓尋寶之旅第九十四章 私人拍賣會第二十八章 精神力修煉第八十八章 定好了去雲南第六十二章 全是熟人啊第九十一章 小賭怡情第七十一章 捐獻青銅簋第八十七章 乾德通寶第一百零五章 討清檄文第五十五章 伏羲八卦第九十七章 就選它了第四十七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四章 實至名歸第十二章 真的戀愛了第一百零二章 竹樓第四十四章 李墨第一百零四章 開啓尋寶之旅第三十一章 明代掐絲琺琅魚藻紋高足碗第八十章 賭約第五十五章 伏羲八卦第四十三章 這塊墨錠有來頭第二十八章 精神力修煉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造道教藝術聖地第五十九章 我不是色狼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曲星系統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造道教藝術聖地第八十章 賭約第八十四章 實至名歸第五十二章 居然是真品第十四章 準備節目第七十五章 雍正繼位之謎第九十四章 私人拍賣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問禮第八十六章 冰釋前嫌第七章 發小王大壯第三十九章 以道鑑寶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乞丐第六十三章 平易近人的金老第八十七章 乾德通寶第三十五章 難道內有乾坤?第四十章 馬道長何許人也第九章 畫虎像貓第五十章 私人鑑定第五十五章 伏羲八卦第二十七章 你和別人不一樣第七十一章 捐獻青銅簋第三十一章 明代掐絲琺琅魚藻紋高足碗第六十二章 全是熟人啊第一百一十章 看見聲音第三十六章 明澄泥風字硯第六十五章 拜師第五十一章 甄氏集團的研究員第一百一十五章 道教石刻第三十三章 宣德齋第十七章 冤家路窄第十九章 潘家園古玩城第六十九章 居然圈內皆知第十六章 兩條不成文的校規第十六章 兩條不成文的校規第一百零一章 起步資金到位了第九十三章 變種墨翠第三十一章 明代掐絲琺琅魚藻紋高足碗第五十章 私人鑑定第七十章 小懵懂第二章 人齊了第八十章 賭約第六十六章 隆重的鑑寶大會第五十二章 居然是真品第七章 發小王大壯第十一章 六十萬!第六十五章 拜師第四十二章 給找塊好墨錠第一百一十二章 利用通寶第三十六章 明澄泥風字硯第三十章 無爲雅軒第二十九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三十一章 明代掐絲琺琅魚藻紋高足碗第五十三章 含銅的碳酸鹽礦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敦煌發展史第一百章 南紅瑪瑙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造道教藝術聖地第六章 第一桶金or不義之財第七章 發小王大壯第七十八章 鑑寶社團第一百一十七章 敦煌發展史第五十三章 含銅的碳酸鹽礦物第三十五章 難道內有乾坤?第一百一十二章 利用通寶第七十二章 齷齪的甄氏集團第八十章 賭約第十八章 萌生復仇的種子第八十一章 開青皮第一百一十三章 太極石第七十章 小懵懂第十一章 六十萬!第三十二章 明仿哥窯青釉菊瓣式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