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好檔期,必然要選擇週末。
壹加壹的所有人,在這一天都主動給‘加班’,在董鳳雨的帶領下,包了公司附近一家電影院的一個廳,集體觀看,給公司的開山之作吶喊助威。
鼕鼕則跟着周樂,在影城的一家電影院做宣傳,他沒有呼朋喚友,這個時候一般情況下朋友也不會主動前來,第一次自編自導自演,還是迴歸之作,壓力肯定大,沒有主動邀請貿貿然過來了,不僅不會起到助威的作用,反而會給周樂帶來更大的壓力,一旦電影稍稍差強人意,那對於一名新導演而言傷害值絕對是毀滅級別的。
周樂就一句話,透着乾淨利落,也透着一種別人看起來是不自信的緊張、他自己知道是等不及的期待,趕緊上映吧,他想要看看周遭人的反應,他將系統版本里面一些被詬病的點,有了更好的處理,一些情節也以更大咖的配合更爲真實。
原版本的麻花團隊拍攝這部片子,沒有資源,帶有嘗試的意思,除了寥寥幾名演員是花片酬請來的之外,剩下盡是內部消化,像是那姐、周董等人的出場,都是找的類似模仿演員。
在周樂的版本里,這一切都變得更精緻。
作爲導演,成品的作品肯定看過,但他更期待置身在觀衆之中看一場,他想要傾聽來自觀衆們的真實反映,想要聽到他們在放映廳內的笑聲。
電影開始。
笑聲開始出現,當第一聲發自內心的笑聲出現時,周樂坐在第一排看着大屏幕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接下來的時間,他開始享受現場的笑聲,若是十分鐘沒笑聲,他會慌的。
喜劇片,簡單點適合場景適合劇情的笑料,讓觀衆先要代入進去,纔會真正笑出聲,不然世界上哪有那麼多新鮮的搞笑情節,大家都是在老瓶裝新酒,看誰裝得好,還要看你是否有零星開發新笑料的能力,最最重要的,是所有的笑料都要跟劇情契合,不然就成了用段子拼湊一部電影,那不叫喜劇片。
作爲主角的粉絲,他們還有一個期待值,既是自己的偶像會不會有一些顛覆類型的行爲呢?要知道喜劇片裡面,男主人公遭遇一些倒黴的事情是標配,或是一些搞怪的扮相也是標配。
前面跟司儀撞衫的不算是搞怪,在周樂跟那姐一起演唱《相約九八》,他爲了致敬經典,穿上了當初天后一樣的服裝,造型方面模仿王天后,畫面一出現,在現場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如果是粉絲多的放映廳,效果會更好。
沈疼飾演的袁華也算是亮點之一,被周樂強迫的高強度鍛鍊,在拍攝之前瘦了一圈,也讓他曾經青澀年紀時的帥氣重新歸來。
瑪麗的表現則是循序漸進,大家對她這個女主角期待值不高,卻也沒有太大的反感,整體感覺這是一個即便很出彩也不太容易被記住的角色,最經典可能夠就要說:“我爸叫馬東,我出生了,我爸沒了,所以我叫馬冬梅。”
她這個角色笑點也不少,可大家注意力完全被大蜜蜜給吸引走了,氣場太強大了,當夏洛回到過去之後,可以說秋雅更像是女主角,穿着校服的大蜜蜜,多少讓大家找到了當初靈氣十足的郭襄感覺。
而當秋雅成爲了大嫂之後,那真的是氣勢碾壓全場,現場媒體的眼光是最好的,他們很確定——大蜜蜜出水芙蓉的畫面,絕對會成爲這片子的亮點之一。
劉德驊版本的《屯兒》,黑土大叔版本的《屯兒》,周樂版本的《屯兒》,剛開始大家就是單純的笑,可當影片看到後面,雖說只是一場夢這種事顯得很俗,沒辦法,爲了過審必須是這樣的設定過。三首歌曲,大家感受到了夏洛三種人生狀態,無論是唱腔還是風格,都非常貼近他的三種狀態,在遊艇上跟天王對話,意氣風發,這個世界我隨便掌控;在馬冬梅家樓下,那個老人的鄉村版本,映襯着夏洛的心情,原來尋尋覓覓到了最後,平平淡淡纔是真,那些曾經擁有的感情纔是真。
周樂演唱的,有遊艇上跟劉德驊學唱的,聲音透着狂放。
在後面他即將病死的時候,他又唱了一個版本,依舊是非常業餘的水平,可唱歌這種事,天賦和技巧是一回事,情感的表達是另一回事,有時候情感表達是能夠掩蓋天賦嗓音和技巧唱功。
不再是狂放,一首很普通的歌曲,唱出的是後悔,我的老家,其實就在我曾經以爲不夠好的那個環境。
看到夏洛迴歸,很多人覺得遺憾,如果不回來就好了,如果非要細數夏洛是個什麼樣的人,比較符合真實生活裡的男人,卻不會被大多數男人所承認,他們不會願意承認自己骨子裡有點渣的事實,都是吃着碗裡瞧着鍋裡。
媒體和電影人影評人能理解這創意到最後收尾的方式,如果不是一場夢,審覈是過不去的,穿越這樣的題材,不可以。
影片結束,燈光亮起,掌聲起。
喜劇片如今能讓大家一百分鐘左右時間,笑出聲來,那就可以了,越想什麼都得到,越想自己拍攝的作品什麼都有,到最後往往什麼都做不到極致,很有可能本末倒置,連最基礎的訴求——想要讓觀衆們開心的笑一場,這件事都做不到。
笑了,這就可以了,這片子沒有值得深度挖掘的東西,好在還有不錯的立意。尤其是那三首《屯兒》,既有讓觀衆興奮的明星客串,也有對於整部影片好觀感的加成,當黑土大叔去跟周樂一頓對話,什麼,馬什麼,什麼梅,馬東什麼,現場真的是笑成一片。
當觀衆漸漸對這部片子的興趣上來之後,潛意識裡對於裡面的包袱笑料也敞開了心扉,而不是剛坐下來的時候,臉上盡是周樂拍喜劇行嗎的不相信,有些人直接是抱着臂膀,帶着挑毛病的心情來的。
搞笑就是這樣,如今資訊這麼發達,有什麼好的段子或是好的橋段,早早就在網絡上有了,大家都有了免疫力,很難再有真正讓大家完全意外的喜劇橋段。如果你再心存抗拒,那明明可以笑的地方,你都繃着臉,內心也覺得這有什麼可笑的?
當你接受了之後,沉浸在劇情裡,笑聲會隨着劇情、會跟着周遭觀衆的反應而發出,如果有一臺機器分別記錄這樣兩種心態的人,全程記錄,過後會發現,同樣一部電影,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觀影反應。
新年期間沒有好的喜劇片,過了年,新一年的工作學習征程重新開始,一部讓人開懷大笑的喜劇片登上熒幕,影評人對這部片子的評價不高,他們對喜劇片的觀感向來是如此,媒體對周樂這種風格也是抱着收斂的態度,不敢去追捧也不敢去黑,它們需要知道觀衆的反應纔去最終定論。
現場到是給了周樂和所有主創人員熱烈的掌聲,至少大家都笑了,這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很開心,這部片子的宣傳策略沒有騙人,它確實是讓大家笑迎春天的到來。
媒體在現場採訪之後,出來之後開始跟同事溝通,每一家媒體都會安排其他的攝製組,在各個電影院對觀看首映場的觀衆進行採訪,務求從他們身上得到最真實的反饋。
“很好笑啊。”
“沒想到周樂演喜劇也能這麼好。”
“全場都在笑,不枉我們這麼晚來捧場。”
“好笑,一路笑着看完。”
“最後有些笑中帶淚的地方,不過不是故意煽情,這一點給點個贊。”
“天王的《屯兒》肯定是火了。”
“我不喜歡這片子的結尾,但不可否認,它很好笑,笑的肚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