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是誰在裝逼,好刺眼

但要說起他這一代,荀氏還有一人,其本身能力並不在其下,而因爲一些另外原因並不被歷史所銘記。

荀悅,字仲豫,東漢史學家、政論家,思想家,名士荀淑之孫,司空荀爽之侄,其父荀儉,荀氏八龍之首。

歷史上,漢靈帝時期宦官專權,荀悅隱居不出,獻帝時,應曹操之召,任黃門侍郎,累遷至秘書監、侍中。

《左傳》有三不朽之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而荀悅一聲,著書立說,寫有《漢紀》三十篇,《申鑑》五篇,其外還有《崇德》《正論》《荀侍中集》等幾十篇。

著書立說這一點上,荀諶沒有記載,荀攸僅有一卷《魏官儀》,荀彧更是隻有一些只能稱之爲言論的《迎駕都許議》《散齋得宴樂議》等作品。

當然,也有可能他們事務繁忙,沒時間寫東西。

但,不得不說,荀悅其人之才學,只是,由於其言論和政治主張,並不會當時主流政治環境認可,這纔不得重用,其著的書,也大多被失傳。

最能表明其政治主張的便是《申鑑》5篇,抨擊讖緯、符瑞,反對土地兼併,主張爲政者要興農桑以養其性,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

其中抨擊讖緯符瑞,反對土地兼併,宣文教三種思想簡直就是離經叛道,沒被直接弄死,都是看在他是荀家人的面子上了。

雖出身儒家正統,但荀悅倡導法制,其中‘從道不從君’的思想更是不爲統治者所喜。

因爲其重重思想,即便再荀家之中也不被大家所喜。

“我要去齊郡!”荀悅面色沉靜地看着荀家家主,一字一句地說道。

沉默半響,荀家主擡頭看着荀悅,“你想好了?”

“想好了!”

“那便去吧。”家主明白,由於荀悅的思想問題,是不可能被其他諸侯接納的,現在劉備發出招賢令,算是荀悅的一個機會。

再者,劉備雖然這次鬧出軒然大波,讓各大世家不喜,但不代表他們看低劉備,正因爲這種果決,他們更能想到,劉備會吸引到多少志同道合的人才。

不喜歡,不代表不投資,世家的生存之道從來不看個人感情,整個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荀家全部由族人在其麾下任職,也就是說,無論最後誰得天下,荀家都不會倒下。

無獨有偶,這一幕不單單在荀家上演,河東郡聞喜縣,裴家也有差不多的一幕。

裴氏,是少有的輝煌時間最長的家族,歷史上,裴氏一共出了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

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

裴潛,字文行,裴家在三國時代好像並不出名,嗯……主要是出名的時候在隋唐時期,這時代正在潛心研究不死印法……咳咳,串戲了。

裴家家大業大,內部人員複雜,這認同劉備這個理念的也不是沒有,與其在被內部壓制不得發揮,還不如順水推舟送到劉備這裡,於是乎,裴潛便也收拾行囊踏上了通往青州的路。

在這個天下所有人目光都看向劉備的時候他親筆寫出去並且加蓋了大印的信件,也陸陸續續到達了每一個人手中。

周泰蔣欽兩人看着面前的使者,再低頭看看手裡的信件,一時間有些撓頭。

這年頭會寫信的都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就不認字,也沒能力千里迢迢送信,所以兩人十分好奇,可特麼的問題是,倆人不識字啊!

尷尬地請使者坐下,周泰蔣欽對視一眼,最後蔣欽不好意思地說道:“這位兄臺,我倆人不識字,這信裡寫的什麼?”

這一點,糜竺也有所預料,自然派遣的使者都是識字的。

在取得兩人同意後,使者去掉蠟封,拿出信件給兩人讀了起來,文縐縐是肯定的了,兩人聽的雲裡霧裡,但最後署名哪裡卻聽的明白,最近傳的沸沸揚揚的齊郡太守,劉備劉玄德!

不是劉備要寫的讓人看不懂,而是不如此,不能表示鄭重。

在使者的解讀之下,兩人算是聽明白了,劉備知道兩人大名,欲要招攬兩人,奈何千里迢迢不能親自上門,只能書信一封表達自己的期盼,希望兩人能北上投奔他去,末了,還加蓋了太守大印,以示誠意。

兩人一時間簡直有些不敢置信,他們還算是有自知之明的,說句不好聽的,兩人就是區區長江之上的水賊而已,何德何能能入了堂堂齊郡太守的眼啊!

若不是那明晃晃的大印,兩人非的以爲面前之人是個騙子!

這就是大印的功勞了,這時代,沒人敢拿蘿蔔刻印章忽悠人,那是找死。

所以,排除所有不可能,那麼真想只有一個……串詞了,反正,兩人互相掐了對方一把並且發出一聲飽含三分痛苦,七分舒爽的慘叫之後,確認了這就是事實!

那還有什麼說的,出人頭地的機會擺在面前,走這兒!

同時,也在長江上混跡的另一波水賊甘寧,也見到了糜家派出來的使者。

只是,甘寧就不需要使者來給他讀信了,而是自己打開信件一字一句地看了起來。

說起來這個甘寧也是真的奇葩,其他人落草爲寇是因爲被貧窮遮蔽了雙眼,而甘寧完全是另一個概念。

他甘家雖然不算什麼天下聞名的大世家,但在蜀地巴郡臨江也是有數的大家族,說起來人家是真正的世家子,之所以會出來做賊,完全是個人愛好……

第四百一十章:目標,灣灣!第六百三十二章:一決勝負第二百三十八章:王·模範警察·軒第六百七十九章:不要去可憐皇帝第四百一十一章:不經意的賣鍾第六百四十一章:你們這些讀書人,真是壞的流膿!第六百七十八章:攻城第一百三十三章:滾!(求訂閱,求打賞)第七百二十六章:貨幣戰爭第六百四十三章:大局爲重!第九百一十二章:王軒?完全沒聽說過這號人物!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賈文和,你變了!第三百四十四章:下三流的王軒(六更求訂閱)第八百七十五章:我就是在羞辱你!第九十章:黃sir,過分了啊!第二十六章:來自警方的報復(求一波推薦)第二百四十九章:副本完結,迴歸第七百一十六章:這細皮嫩肉的,吃起來肯定口滑第六百五十二章:我有文優,大事可期!第一百八十七章:中國人,都是很怕事的第五百零六章:游擊戰,麻雀戰第四百四十一章:後續影響,京城來信第六百五十六章:王軒,你過分了!第一千零五十章:沒兵的打法第五百四十二章:這是個老實人,快欺負她!第四十八章: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第一百三十章:黃志誠,你坑我!(求訂閱,求打賞)第一百九十章第七百五十四章: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第六十一章:彌補短板的希望第五百五十二章:永世不得超生第二百八十一章:傑克,我給你講個故事第六百零七章:新目標第七百五十七章:劉備出手,王軒北上第五百一十七章:收歸國有第八十九章:擺在你們面前的兩條路第六百三十五章:張邈的作用第七百零四章:春天種下一封信,秋天就能……第六百八十章:飛將第九百四十四章:我上我也行!第二百七十五章:王·和諧社會,三觀極正·軒第五百九十二章:路遇賊匪,拔刀相助第八百八十七章:用人之道第九百五十四章:荊州之亂第一百五十七章:我,王軒,三觀奇正第九百七十四章:受挫第六百八十九章:戲志才第四百九十八章:是誰重要嗎?第二百三十九章:‘biu,biu’用手比劃着打第八百三十六章:遇尋兵巧言惑敵軍,諸將士城中吃早餐第三百九十五章:骯髒的大局爲重!第三百三十七章:反掌之間,懾服人心(八更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四章:沒有夢想的海盜與鹹魚有什麼區別第八百零二章:走流程!第二百六十三章:我們的海盜船第六百二十九章:只有死了的張邈第九百五十七章:我,王軒,是那種會認真工作的人麼!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周公瑾之殤第六百四十一章:你們這些讀書人,真是壞的流膿!第七百八十四章:放人第九百六十七章:公平、公正、公開第二百四十八章:教堂,白鴿,槍火第三百九十三章:徒弟,你媽炸了!第三百四十五八章:豺狗上門(六更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收歸國有第一百零三章:我駱駝不要面子的嗎?第三百五十一章:收服福建錦衣衛(五千字)第三百六十章:定逸師太與田伯光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五百一十八章:伏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連吳滅劉第五百六十八章:勢如破竹第七百四十九章:呂布是趙雲同門?第四百三十九章:南少木覆滅第一百八十六章:王軒是一隻小肥羊第四百七十一章:就你還想立威?第八百零九章:該死的有錢人!第九十七章:大東,對不起了第八百一十三章:王軒:關我什麼事!第七百二十章:瞎特麼摻和!第二百九十章:圍點打援第八十一章:九龍城寨委員會(滿萬賞加更。)第一百五十一章:你要造反嗎!第四百九十九章:我這麼牛逼,我咋不知道?第一百九十二章:一個叫‘真香’的魔術!第五百九十六章:這就是強者的世界嗎第三十二章:死斗的大哥與瀟灑的小弟第二百一十五章:關二爺暈不暈船啊?第八百零九章:該死的有錢人!第二百八十四章:大爆炸第九百九十四章:歌聲唱起來,舞姿跳起來!第三百四十二章:水泥墩子,重現江湖!(八更求訂閱!)第五百零二章:天下苦王軒久已!第三百九十三章:徒弟,你媽炸了!第三百五十五章:大賢大德之君子王軒第一百八十四章:我,王軒,不喜歡女人!(求訂閱,求打賞!)第七百四十六章:老子的船!第四百五十八章:王(皇)協軍第六百一十六章:新世界的大門第五百二十三章:動動你的豬腦子第六百九十三章: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