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欲玉石俱焚(加更)

PS:感謝書友“王藝”、“智者無爲”、“@刁先生”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可攝政就不一樣了,李沐本身已是親王,如果攝政,那就是名至實歸的攝政王。

無論軍、政,那就是一把抓。

做爲皇帝,等於成了一個傀儡。

皇權旁落,受制於人。

做爲天可汗的李世民如何能忍受這樣的屈辱?

可房玄齡帶來李沐的話,蘇定方八萬大軍已至潼關。

這表示東西兩路,三十萬人形成了對長安的夾擊。

這與胡族南侵不同,李沐身爲皇族,是前太子承嗣。

李世民得位不正,事情雖然過去十六年,可一代人的影響卻沒有消失。

也就是說,李沐就算被李世民定爲叛逆,在民間,甚至在朝堂之上,許多人還是同情或者擁戴他的,因爲李沐有着大義。

而這大義,恰恰是李世民欠缺的——太上皇遺詔。

如果李世民不承認太上皇遺詔,那就是背父逆子。

這個時代以孝行天下,天子一旦背上這惡名,那後果是很嚴重的。

輕則下罪己詔,重則可能帝位換人。

可如果承認太上皇遺詔,那麼等於將帝位拱手讓人。

這更是李世民不能接受的。

當然,李世民可以兩條都不選,走出第三條路——靠手中的實力說話。

“兩位愛卿是希望朕答應李沐的要求嗎?”李世民眼神陰狠地看着面前的房玄齡、李道宗。

房玄齡擡起頭肅容道:“啓奏陛下,若依了李沐的條件,等於助長了李沐的氣焰和勢力,如此一來,君不君,臣不臣,國將不國。故臣懇請陛下,斷然拒絕李沐的要求。只是鑑於現狀,臣以爲真暴發戰爭,確實與我不利,還請陛下三思。”

李世民轉過頭去,看着李道宗道:“江夏郡王又以爲如何?”

李道宗看着李世民猙獰的臉色,心中暗歎,這種情況下,若贊同和談,就等於作死了。

“臣以爲司徒所言有理,臣附議。”

李世民聽了,微微點頭,然後擊案道,“朕決定了,寧爲玉碎不爲瓦全,與城外叛軍誓死一戰。令鄂國公、突國公統領南衙禁軍,佈防東、西城門。再令揚州張士貴、李襲譽、常何三部人馬,立即南攻蘇州,行圍魏救趙之計,迫使蘇定方大軍南返救援蘇州。二位愛卿以爲如何?”

房玄齡、李道宗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一齊拜伏在地,稱頌道,“陛下英明。”

李世民稍作猶豫,繼續道:“如今國事繁重,需要郡策郡力,共克時堅。朕以爲僅靠太尉一人,恐怕難免會顧此失彼。故將兵部諸般事務託於司徒,玄齡可願意於朕分憂?”

房玄齡哽咽道:“臣必不負陛下重託。”

兵部,自唐始,其實已經不是真正謀劃戰事的部門。

它的主要職能,還是對中下級軍官的任免,和對糧草、軍器、兵餉的調度、發放和賞賜。

大致上說,基本就是大唐所有軍隊的行政、後勤總部。

李世民將兵部託付給房玄齡,用意無非有二,一是遏制長孫無忌獨攬大權,二是分擔長孫無忌的工作強度。

畢竟,將所有事都集中到長孫無忌身上,就算是神仙,也沒有那麼多精力。

李世民轉向李道宗,“承範,你我雖是君臣,也是兄弟,朕想由你權知北衙禁軍提督事,暫領衛戍宮禁之職,你可願意?”

內憂外患之際,讓宗室中人領禁苑防務,此乃題中之意。

“臣遵旨。”

做完這些決定,李世民輕籲一口氣。

正如長孫無忌所說,城內可戰之兵高達六十萬,守住長安應該不難。

只要等各州勤王之師到達長安。

李沐就只能退回江南。

到時,朕養精蓄銳,再與你決一生死。

想到這,李世民心中有些廖落,他甚至無法確定,到時自己真有與李沐一搏的實力嗎?

夜已深,房玄齡、李道宗出了承慶殿。

在太監地引領下出宮。

房玄齡低聲對李道宗說,“承範,既然陛下已經有了決定,此戰不可避免。老夫還望你念及社稷、宗廟,恪守本份,維護陛下安危。”

這話聽在李道宗耳朵裡,別有一番滋味。

房玄齡如此鄭重其事地叮囑,莫非他已經瞭然自己心中所思所想?

李道宗冷冷地問道:“司徒話中有話,何意?”

房玄齡嘆道,“連長孫無忌都得不到李沐行蹤,江夏郡王卻能找到。老夫若連這點都想不明白,何以自詡善謀?”

李道宗心中一驚,“本王見李沐,乃是陛下旨意。”

房玄齡擺擺手道:“老夫想說得不是這個,雖然老夫也不贊成與李沐決戰,可李沐的要求太出格了,毫無誠意,陛下畢竟是天子,天子有逆鱗,觸碰必死。故老夫想提醒承範的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不可再與李沐有絲毫牽連。否則,誤人誤己啊。”

李道宗有種被剝去衣服的羞辱感,他有些惱怒道:“不勞司徒費心,本王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房玄齡幽幽一嘆,“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二人不再說話,雖然並肩在走,可二人之間就象隔了十萬八千里一般。

都道是咫尺天涯,說得就是這種情形。

來到宮門處,太監向守門將出示了李世民賜示的令牌。

守門將驗證之後,打開了側門,放房玄齡、李道宗出宮。

二人依舊沒有說話,只是向對方拱了拱手,準備分道揚鑣。

此時,卻見一羣人提着燈籠向宮門而來。

這個時候,還有何人要進宮面聖?

房玄齡、李道宗停下腳步,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

此時守門將也看見了,大喝道:“來者何人,爲何犯禁?”

只聽一個聲音傳來,“本太尉陪同太子有急奏,必須面聖。”

守門將帶着幾個人,提着燈籠上迎上去。

用燈籠一照,果然是李治和長孫無忌。

於是,連忙施禮道:“末將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尉。”

長孫無忌長袖一甩,“休要廢話,快快引路。”

房玄齡上前道:“太尉爲何此時入宮?”

長孫無忌聞聽笑道:“原來是司徒啊……喲,江夏王也在?你們這是……?”

第五百五十三章 所圖甚大第五百十章 孫華的敘述(一)第九百十九章 該來的,終究會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三)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二十九章 指鹿爲馬第六百三十一章 欲燒三把火(二)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二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三章 人小鬼大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世民救場第四百五十二章 佔領浮圖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廷辯第五百六十三章 樑仲業日子不好過第八百七十四章 夜色,是離愁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三百零五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二)第九百五十五章 還可以做的更完美一些第四百六十九章 羨慕嫉妒恨第八百二十二章 李慎、李恪的選擇第六十四章 再立新功第五百十四章 李懷道受封鄧王第九百六十三章 老兵李靖第二百七十三章 你想離間君臣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沐的底牌(二)第四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還其身(加更)第五百四十章 暗地北上第八百十六章 子承父職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師成了小舅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慘遭逼婚?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九十六章 愛卿何須體面?第九百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有榮焉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主母?虧你想得出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六十一章 試探軍心(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有隙第二百四十九章 要人(二)第一百零四章 效仿桃園五結義第三百七十六章 李沐心中的背鍋俠第二百七十二章 坑舅的長孫無忌第六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十七章 轉瞬即逝的野望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淳風的預言沒錯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靖送來三將第九百二十三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六百九十二章 京兆韋家第五百四十九章 爭奪軍權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九百四十八章 人命如草芥!第一百四十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四百三十六章 挑撥(一)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虎出籠第八十七章 探監(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驟聞驚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五百九十二章 夜幕下的密會(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長袖善舞第四百五十一章 朱邪克勒第五百四十九章 爭奪軍權第八百二十九章 匹夫之志難奪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時刻(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那麼難嗎?第二章 生財有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秦心的身份第六百三十三章 軍令狀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四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襄縣主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九十七章 貪心者必入套第八百六十三章 朝堂出現另一種聲音第四百六十三章 可怕的吞金獸第四章 別樣的父愛第四百九十八章 長孫明月替父求情第二百三十七章 親衛常寶第八百五十四章 皇帝大婚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四十章 你就是個禍害第四百零八章 鬆鬆筋骨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沐包圍網第三百七十五章 五萬宮女下江南第一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三十一章 嫡女來襲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何牧民?第五百十四章 李懷道受封鄧王第四百八十章 長孫無忌的陰謀第五百五十三章 所圖甚大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無忌發動兵諫第三百二十二章 長孫無垢的懇求(加更)第五百九十九章 李靖也是輔臣之一第一百七十章 神秘之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妙人秦心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