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

盧多遜眼中洋洋得意。

趙普神情多少有些灰暗,可是宋九又注意到,趙普的眼神多是看着窗外,在窗外不遠處便是朝殿。

宋九忽然明悟。

盧多遜不知天高地厚,認爲趙普完蛋了,第一個趙普是快奔六的人,第二個趙普很瘦,還是一個跛子,仕途的不得意,讓他心情多少灰落,看上去就象一個末落的老人。

實際不是,趙普的對手不是自己,更不是盧多遜,與他跳舞的對手只有一人,趙匡義。

宋九低下頭深思。

自己以前陷入誤區,一直想用一些辦法,一些不能上臺面的辦法,不能上臺面的辦法,就是陰謀。

與趙普玩陰謀詭計,會有什麼好下場,那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並且皇帝是趙匡義,能瞞過趙匡義的法眼?

但陰謀之外呢?

有。

陰謀不行,還有陽謀。

趙普時隔兩年多後,與宋九盧多遜第一次碰面,造成兩種不同的結果,盧多遜越來越傲嬌,宋九卻在向一個真正的明相進軍。

第一變化是宋九批閱政務速度放慢,更加小心。

第二變化是宋九儘量不反對上面與下面的建議,即便是錯誤的,他不會完全推翻,而是小心地修正完善。

第三變化,他從來不搶權,堂帖沒有關係,盧多遜,沈義倫,薛居正,你們德高望重,是老人家。就交給我處理吧。但尤關到重大政務的提議,審批。也就是冊書、制書、誥命、詔書、敕書、敕榜,宋九隻是提議,從不參與決策,提議後交給三個首相去決策。即便交到宮中的畫黃與錄黃,宋九隻交錄黃,畫黃一律交給三個首相,提議後,由三個首相決策批閱再遞到宮中。

第四個變化就是他的堂帖越來越活潑。

甚至利用堂帖討論。不懂的放下身架請教,如果地方官做得好的,一律鼓勵讚揚。

此例他人不可效仿的,無他,宋九才三十二歲,放在人生旅途中才剛剛起步,然而在官場上。他只是一個小孩子,與新科進士相比,他比呂蒙正還小一歲,比張齊賢小三歲。所以他不顧宰相顏面,請教地方官員沒有關係,然而其他人就不行了。

但不能說宋九是攏絡人心。首先他沒野心,這個詞放在宋九身上就不適合。其次他並沒有爲了攏絡人心而不顧對錯,對了就對了,錯了就錯了。即便趙匡義的意旨,錯了。他也提出自己的建議。

可在宋九帶動下,死氣沉沉的官場立即變得活潑起來。

甚至有膽大的地方長史利用堂帖。與宋九開玩笑,強詞奪理去討論政務。

還有的長史想上位,想給宋九留下深刻的印象,於是大事小事,不停地遞奏呈,再與宋九討論爭議。

這也沒有關係,想上位是好事兒,盧多遜對這些官員反感,可宋九卻在邊上勸說,不想上位,就失去了上進心,就不會有多少作爲,還能當好官員嗎?那怕自己,聽到皇上任命自己爲參知政事,心中也同樣歡天喜地。況且他人。

這就是宋九的陽謀。

趙普復歸,讓宋九擔心不已。

得罪了宋九沒關係,多是公事公辦,得罪了盧多遜,頂多仕途受到影響,得罪了趙普,那悲催了。看一看姚恕,未來的候莫陳利用,雷德驤、趙玭如果不是趙匡義插手,最後下場會是如何,未來盧多遜到了嶺南再也沒有回來,史書上還留下萬載臭名,蘇曉雖沒有打壓下去,名聲同樣臭掉,大街小巷說他無子卻是報應。若此,宋仁宗無子,又是因爲什麼結果得到的報應!如果不是馮瓚身體好,能在殺人島(沙門島)上活十年之久?

所以宋九擔心。

他想過很多辦法,或者利用衙內的關係,再來一個河洲類似的經營手段,也被他否決。

有作用,但也要看對付什麼人,若是張霽,衙內一呼百應,紛紛去江州表示支持,但若是趙普,還是沒有用。

或者想辦一個旬報,月報,掌握輿論,可是在趙匡義朝,自己又是宰相了,會不會默視自己那樣做?

因此宋九才如此做。

第一是努力小心地處理政務,政績纔是根本所在。

但有政績還不行,難道馮瓚沒政績嗎?

除了政績,還必須有龐大的人脈關係,因此“格守本份”,不擡高身架。

並且他人不能指責,在他帶動下,不但官場變得活潑,官員也變得更上進,更有進取心。

實際這些官員個個都是人精兒,他們不能對宋九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可能在其他方面報之,那就是河洲書院的學子!

河洲書院也有不少學子進入了官場,多是低層官員,有些人做得不錯,趙匡義沒有額外提撥,宋九能理解,眼下河洲書院依然帶着深深的宋九烙印。

然而宋九漸漸與書院不來往了,時間一長,這個烙印就會淡下去。

趙匡義有顧慮,宋九對這些學子也從嚴要求。但只要下面的各州長史稍稍提撥,這些學子還會有前途的,那麼幾年後,烙印一淡,就會有許多學子漸漸上位。

無論宋九怎麼去做,這些學子依然與宋九有一定的聯繫,大立場上會站在宋九一邊的。

一旦這些學子,以及一些感謝欣賞宋九的官員龐大起來,他就會變得象史上的王安石,司馬光那樣。

到那時,趙普如何敢打壓宋九?

……

天氣漸漸高闊起來。

碼頭上站着許多衙內。

依然是宋九的提議,闍婆、打板、新拖、蘇吉丹、莆加龍與戎牙水。以及麻籬這些國家大半“誠服”宋朝,那麼就可以經營了。

若是按照宋九前世的地圖。實際就是爪哇島到帝汶島這一線。

之所以宋九選擇在這裡,主要是沒有強大的國家,文明落後,盛產香料,許多島嶼上河流密佈。

沒有強大的國家,與周邊又有大海隔絕,就容易佔下來。文明落後,容易塑造中原文明。河流密佈。就能種植,盛產香料,就有利潤。

宋潘符石高五家船隊起初來這裡時,十分困難的。是盛產香料,當地百姓當稻草燒,然而只能交易,自己採要採到什麼時候?況且人家也不會讓你採。一旦產生誤會,便發生衝突。交易也不行,雖文明落後好忽悠,然語言不通,如何交易?

但現在沒有關係,幾年經營後。一些聰明的管事能學會用當地語言與當地百姓溝通,連幾個國王都抓到朝廷溜了一遭送回去。

所以纔有了這次行動。

將它們一起劃到宋朝地圖上,然後調動一些百姓前去種植,或者教導當地百姓種植,派幾十名官兵駐守。還派了數員小吏管理。

糧食不可能往中原調動了,然而這裡除了種植糧食外。還能種植甘蔗香料,同時還會製造蔗糖,蜜餞,開採海珠珊瑚玳瑁,說不定未來還會尋到礦坑。大多數收入將歸衙內所得,不過朝廷也將在這裡徵少量的稅務。當然,朝廷在得到稅務同時,會少量付出,例如提供兵器支持,政策扶持,少量官兵保護。

現在收入不會很高,但它們面積不小,可能相當於宋朝近十分之一的面積。一旦有了規模,會每年爲國家提供數萬數十萬緡的稅務,不是小數字。而且減少了宋朝的金銀外流現象,同時還會有部分關稅所得。

並且還有未來的計劃。

幾家船隊分出幾艘船,將順大洋島繞島環行一圈,南大洋島是溫帶氣候,適宜開拓各個大型牧場,那麼就可以向中原提供大量中原所缺的皮毛。這還早,眼下就是這一系列的中小型島嶼的經營。

若想經營,不能全部交給當地人,若那樣,遲早會反水的。

因此遷移一部分貧困百姓過去,在宋九計劃裡,打算在未來十年內遷移數千戶百姓。

但未說是遷移,而是暫時以僱傭的身份前去南海的。契期五年,五年後這些百姓就讓他們返回中原了。

否則眼下宋朝同樣缺少百姓,整個宋朝包括江南,才勉強達到三百萬戶,若非宋九湖南廣南一行,南方漸漸開始了大開發,百姓數量會更少。

若說正式遷移過去,大臣們肯定會反對。

可實際這些過去的百姓皆是幾乎是一無所有的赤貧百姓,不然誰願意漂洋過海,往哪裡去?但到了哪裡,有諸多衙內的支持,再加上朝廷的部分支持,一旦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水土,收穫會巨大,要糧有糧,要收入有收入,要地,有的是廣大原始的肥沃土地等着他們開墾,那麼五年後,他們生活安定下來,又有幾人願意再回到中原做無根的浮戶?

二十幾年過後,人口繁衍,這裡將會出現幾萬戶漢戶,當地人再教導他們語言文字禮俗,也會全部漢化,那時這裡將成爲宋朝在遙遠海外的一個分部。

宋九很老實,利用進宮的機會,一五一十將他想法對趙匡義說出來。

記住,除趙普的智商,其他人休想與趙匡義打馬虎眼,老實地交待,趙匡義反而會喜歡。

但眼下趙匡義與趙匡胤想法一樣,有沒有,並不在意,至於宋九所說的未來宋朝可能會達到幾千萬戶,他也不大相信。可是會看中收入,未來這裡漢戶會繁衍多少,宋九未說,只說會遷居幾千戶百姓過去。這個人口減少,還是在趙匡義承受範圍之內,權當讓曹翰來了次屠城之舉。於是同意了宋九的計劃。

朝廷承受了,就可以上臺面開發了,那麼這裡除了檀香木時間長外,許多香料幾年後就能成熟,收入會巨大,爲了不讓人眼紅,又拉了一些衙內過去。

同時過去的,還有幾百戶百姓,幾十艘船隻。

百姓來自各地,但官兵與幾個小吏是來自京城的,京城也有少量百姓,因此宋九帶着衙內來送行。

一輛馬車徐徐到來,從馬車上走下兩個女子,一個是潘憐兒,還有一個俏麗的女子,大家皆很陌生,那就是窅娘。

宋家出現一個美麗的俏婢也很正常,例如隨玉蘋前去契丹的大小蘇,長相美豔至極,並不比窅娘遜色多少。

然而接下來讓大家奇怪了,宋九來到窅娘面前說道:“這幾年吃些辛苦,去了哪裡要小心啊。”

窅娘乖巧地點頭。

潘憐兒也憐惜地摸着她的頭。

然後窅娘上了宋家的船。

潘惟德驚叫起來,道:“妹夫,你讓她去南海?”

第482章 天堂第39章 信(下)第38章 信(上)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147章 迷茫第441章 妖星(中)第442章 妖星(下)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388章 新人第497章 鹹平軍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199章 牛(下)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187章 用(下)第66章 懸賞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283章 春闈(上)第79章 勇退第234章 快樂島第61章 愛因斯坦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108章 最危險的職業(上)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213章 肥羊(上)第229章 石嶺關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41章 挖祖墳(下)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75章 卷(上)第218章 夜宴(三)第455章 熱愛和平第520章 從娃娃抓起第74章 南方(下)第217章 夜宴(二)第243章 插花第90章 又玩大了第227章 雙子星第504章 開始了第430章 四人幫(上)第101章 宇文愷第45章 摺紙第195章 國舅(上)第216章 親征第218章 夜宴(三)第422章 定(上)第183章 求實(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147章 迷茫第211章 思念第520章 從娃娃抓起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223章 皇后(上)第128章 雪話(上)第459章 小妾第380章 交鋒(下)第481章 等的人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第220章 大婚(上)第285章 論語第252章 寶寶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298章 飛虹第54章 獨一無二第463章 前戲(中)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21章 麻煩來了(上)第229章 石嶺關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02章 高下(下)第483章 奇葩(上)第139章 派系第222章 大婚(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182章 功名(下)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198章 插釵第424章 定(下)第67章 高第217章 夜宴(二)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20章 拒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216章 夜宴(一)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27章 廟還小第76章 卷(中)第294章 小魚(下)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