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

論領兵作戰,宋九可能還不如大炮崔翰。不過宋九相信,在自己金手指的帶動下,應當宋軍比史上變得更強大。

至於強大多少,這個就不大好說了,但宋九也不會認爲強大到可以改變戰局的地步,實際相比於戰鬥力的提高,宋九更看重的是養兵成本。因此全國上下這種自信心,讓宋九十分擔心。

返回西府。

宋九放下公文,想了半天,最後下了一道命令,讓楊延昭從遼東調回來。

党進、李漢瓊等名將去世了,潘美、崔彥進等名將老了,至於新生代宋九倒是看好了幾個人,王承美與折御卿,可他們都是党項人,而且也不能離開府州與豐州。還有一個,李繼隆,可他是國舅,這身份讓宋九有些忌諱,休要小看了外戚,東漢就是讓這一個個國舅坑了。

因此宋九也打算着手培養下一班新生代大將。

可是思來想去,不知道該用誰,於是還是用楊家將吧……

但就在這時,趙匡義更加年輕化。

原來南唐建州有一個讀書人,叫楊徽之。他做了一件古怪的事,不在南唐科舉,卻跑到了後周來科舉。他中了進士後得到重用,做了一個勇敢的事,奏請柴榮將趙匡胤給殺了。

趙匡胤登基後大怒,準備殺掉楊徽之,趙匡義說道,此人是忠臣,殺不得。趙匡篆未殺,但如宋九所想的那樣,無論趙大還是趙二,皆有小家子氣,缺少了李世民那樣的氣魄與胸襟,也休想他們象李世民對魏徵那樣用楊徽之。因此楊徽之貶成了一個小知縣,一做就是十幾年,直到趙匡義登基,楊徽之才重見天日。

此人也是一個名臣,最少在宋九眼中是宋朝排行到前三十名的文臣。

楊徽之有一個侄孫叫楊億。

據傳這個楊億七歲就能作詩。趙匡義產生興趣,派江南轉運使張去華去試楊億才藝,再送京城複試,一連三天,十一歲的楊億作賦五篇,一氣呵成,文采頗佳。

趙匡義很高興。便讓太監王仁睿將楊億送到中書,聽宰相發落。宋琪等人心領神會,便出了一個《喜朝京闕詩》的詩題,讓楊億作一首詩,

楊億隻想了一盞茶功夫,便寫下一首五言律詩:

七閩波渺邈。雙闕氣岧嶢。

曉登雲外嶺,夜渡月中潮。

願秉清忠節,終身立聖朝。

前四句詩情畫意,特別是三四兩句,五六兩句又大大的拍了君臣一個馬屁。

也許不算太出色,可考慮到他的年齡,以及這種大場合。反正換宋九在十一歲時肯定是做不到的。

宰相們紛紛誇獎。

於是趙匡義錄神童楊億爲進士,然後授爲將士郎守秘書省正字。將士郎乃是階官,守秘書省正字是職官,沒有差官,就是帶着官職繼續讀書吧。

但也是十一歲的官員啊。

消息傳出,不知道讓多少官員心中五味雜陳。

但更奇怪的是楊徽之本人對他這個侄孫不感冒,相反的對趙匡義以文章才氣爲標準錄取官員重用官員一直持批評態度,倒是很贊成宋九的觀點。才氣副之,官員作爲纔是根本所在。

因此對這次十一歲的進士,楊徽之不但不高興,相反地持否定態度。而且他的親戚晚輩中,他不是看好楊億,而是他的外甥宋綬。

實際這兩人皆是宋朝後來的一代名臣,以氣節文學聞名於世。

宋綬與魯宗道、蔡齊等人皆是天聖時代的著名名臣。正是他們輔助,造就了天聖之治。不過楊億同樣不差,乃是宋真宗時的名臣。

相比於楊億,宋朝另一個神童晏殊也許在才情上勝過楊億。但在政治上卻遠不及楊億。

對此,宋九不置與否,楊億這個名字他似乎聽過,但與李繼隆一樣,一點不瞭解,甚至都不分清打虎英雄李繼隆與李處耘之子李繼隆的區別。

於其關注這個神童,不如關心另一個人。

寇準混了數年知縣,終於升遷爲殿中丞通判鄆州。與呂蒙正他們相比,不算太快。但也不算太慢,他僅用了五年時光,便從一個普通的學子脫變成一個大州的通判。

寇準臨行前,宋九將他請到西府。

寇準莫明其妙。

宋九拿出來一疊詩稿,小寇的詩寫得很不錯的,許多歌女傳唱,也讓宋九蒐羅了一些。

寇準還是不解。

宋九說道:“平仲,我也送你一首詩。”

“卑職不敢。”寇準很緊張地說。

從宋九手中傳出幾首仙,但仙完了,宋九便不再作詩填詞,包括趙匡義讓羣臣寫詩,宋九都不寫。

趙匡義無奈,包括他在內,以爲宋九這樣做是想替物格學正名的。

宋九道:“無妨。”

於是寫了一首詩: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寇準很納悶,地名不衝突,此時粵與越通用,多指南海,富春江叫富春渚,也不難理解。

然而連在一起,寇準表示看不懂了,爲何是三十一年,他仔細想,三十一年前豈不是柴榮做皇帝的那一年?那麼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是什麼意思啊?

包括其他幾句,都讓他看不明白。

宋九又說道:“平仲,本官聽聞有人說我是房杜,這個不敢自誇的,不過也能稱爲勉強合格吧。”

“宋公乃國家棟梁,是謂名想。”

“平仲,我不喜歡人家諂媚,說不定你找出本官一些缺點,本官還喜歡呢。棟樑的名相的,就不要再提啦。不過本官只想說一句,你才思敏捷,爲政也有政績,然而記好本官一句話。心態要好。”

寇準懂了,這是指他詩中有許多牢騷的句子。

“先帝時,本官很長時間僅是閒賦在家,廣南又被罷官,可是本官從沒有怨言。抱怨沒用的,將手頭的本份事務做好了,機會自然會隨時來到。”

“謹遵教誨。”

“祝君一路順風。去吧。”

寇準激動地拿着這首讓他看不懂的七律退出西府。

宋九卻在後面笑了,呂蒙正與張齊賢,還有大胖子呂端,以及這個未來的小寇,自己示好了,那麼未來自己道路也就光明瞭

……

李繼遷在大沙漠裡兜了無數個圈子。終於在黃羊平再次站穩了腳根。

這時他又迎來一個機會。

拓跋遇想率部內遷,宋朝未同意。宋九未參與此事,就是參與了,同樣未必會同意,不管拓跋遇是什麼想法,一旦舉族內遷,會讓定難各部族想入非非。一定會產生不必要的騷亂。

但這讓拓跋遇不滿了,開始在銀州鬧事,結果被樑迥打得四散逃竄,跑到深山裡不敢出來。這時候他聽到李繼遷消息,便派人與李繼遷聯繫,想裡應外合,一舉拿下銀州。

李繼遷有些主意不定,拿下銀州當然想了。可他數戰數敗,心中也害怕了。因此與張浦等人商議,張浦便獻了一個計策。

曹光實此時正在銀州城。

將相和,天下興。

將相不和,國政必亂。

趙匡義也許想的是平衡之術,也許是對趙普的承諾。但實際東西兩府不和,對國家沒什麼好處的。

包括西北軍政事務。

按照宋九的想法。必須對李繼遷斬草除根。

但宋琪雖是主戰派,對李繼遷支卻是嚴格地執行着趙普的政策,以招安爲主。

種種原因,宋九沒有很好的說服力。南河套地形的複雜廣大,還有宋朝民族政策的偏軟,宋琪的想法得到大多數大臣認可。

這影響到前線的決策,不過招安想法在前線也佔據着上風。

就在這時,李繼遷忽然派使者向曹光實請降謝罪。

曹光實一聽大喜,確實他此時是貪了功,若是他搶在尹憲之前受降成功,這個功勞就是他的了。還有他從未想到世上居然有這麼一個“頑強”的勇士。李繼遷打一次敗一次,大約是被官兵打敗了吧。

因此讓他侄子曹克明殿後,他帶着一百多人奔向黃羊平的葭蘆川受降。

到了葭蘆川,平川上有許多軍隊,前面是李繼遷,李繼衝,李大信,破醜重遇貴,張浦等人,正一起等着他呢。曹光實哈哈一笑,正準備拍馬揚鞭,來到軍前,好言安撫李繼遷,忽然兩邊低矮的山丘上萬箭齊發。

一代名將,宋朝罕見的文武雙全的大臣曹光實就窩囊地死在了這個山谷裡。還好,他的侄子曹克明來得及時,將他的屍體搶了回去。

曹光實死了,李繼遷剝下宋兵的衣甲,從從容容地進入銀州城。

這對夏銀北部支持李繼遷各部族是一件大振人心的消息,各部紛紛跑來投奔。短短几天內,李繼遷實力就迅速的膨脹起來。

李大信建議李繼遷自封西平王。

張浦說了一句:“自夏州入覲,無復尺疆,今甫得一州,遽爾自尊,恐乖衆志。宜先設官授職,以定尊卑,預署酋豪,各領州郡,使人自爲戰,則中國疲於備禦,我得盡力於西土矣。”

事後宋九聽到這句話大驚失色,因爲他想到了後來九字真經,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是我心也,”李繼遷聽從,仍稱原來官職都知蕃落使,權代定難留後,張浦、劉仁謙分別爲左、右都押牙,李大信、破醜重遇貴爲蕃部指揮使,李光祜、李光允等人爲團練使,弟李延信爲行軍司馬。並分別預先許封了党項豪酋折八軍、折羅遇、嵬悉咩,折御乜等人,分別封幷州,代州、麟州、豐州等州刺史。

這條政策,更使許多部族來歸,以至於尹憲畏其鋒芒,不敢發兵銀州,只好將事情經過上報朝廷。

趙匡義大驚失色。

щщщ ★ttKan ★¢O

與史上相比,如今銀州更爲重要。

首先是阻卜羊毛商路,一部就是自靈州到夏州,再到銀州,從府麟二州進入河東。二是青鹽路,也必須從銀州進入豐州,再到達夾山各部族。

Wшw▲ttκǎ n▲¢O 銀州一失,兩道皆斷。

宋九在朝會上說道:“宋相公,好一個招安之策啊,因爲招安,前線將士不敢全功,於是李繼遷一敗於夏州,數千兵馬迅速擴大爲近萬兵馬,二敗於葭蘆川,近萬兵馬變成一萬多兵馬,三敗於宥州,一萬多兵馬變成兩萬多兵馬,四敗於地斤澤,兩萬多兵馬變成不知兵馬凡幾,還讓李繼遷得銀州。”

不能全怪宋琪。

可這個結果,無疑狠狠打了宋琪的臉。

宋九又喝道:“曹光實乃我朝罕見之文武全才,然因庸臣誤之,命喪於塞外之地。陛下,若用臣來選擇,寧死兩庸相,也不想死一曹光實也!”

第460章 小寇纔是禍第275章 反擊(下)第427章 上位(下)第2章 人心第201章 父親(下)第224章 皇后(下)第88章 神靈第315章 脫變(上)第274章 反擊(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504章 開始了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146章 桃花第169章 寒瓜第102章 好東西第252章 寶寶第288章 春行(下)第252章 寶寶第389章 封禪(上)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93章 兩道詔書第276章 良臣第144章 事了(下)第279章 二敲第450章 良機第374章 交鋒(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382章 中策(上)第272章 伐第393章 持續性的打臉(上)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187章 用(下)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61章 愛因斯坦第157章 勁弩(上)第73章 南方(中)第176章 真是他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361章 黑遼河第16章 約戰(上)第491章 狼來了第133章 荒野(上)第367章 相才第283章 春闈(上)第84章 夜郎(下)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373章 原因第427章 上位(下)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17章 約戰(下)第157章 勁弩(上)第274章 反擊(上)第304章 打獵(下)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51章 負荊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165章 有約第372章 包青天第46章 正八品第131章 詰問(下)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18章 君子第104章 太不現實了第242章 撫桑第134章 荒野(下)第108章 走後門第493章 原因第164章 新知州第107章 最危險的職業(下)第39章 信(下)第500章 破騎軍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168章 鏡子(下)第342章 親事第270章 危機第243章 插花第455章 熱愛和平第485章 南方(上)第83章 夜郎(上)第468章 均貧富(上)第81章 誘、惑(中)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122章 吃肉第83章 夜郎(上)第216章 親征第240章 脫變第53章 比較(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466章 很短的飆風(中)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181章 功名(上)第200章 父親(上)第26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上)第33章 始識第454章 燕南歸第304章 打獵(下)第292章 小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