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絕對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雖說得不是很清楚,但只要有一絲,李權都不會放棄。
“必往夷州!”
李權踏上了前往夷州的車架。
夷州,取自蠻夷之地,開化較晚,民風彪悍,位於大慶西南部,與大華沙海郡接壤。多沙石黃土,此入夏季節,正是夷州風沙蠻橫的時候。因地處邊界,故強盜山匪猖獗,且兩國邊防常有摩擦,可謂大慶最不穩定的一個州。
京城距夷州甚遠,此去一要月餘。途經碧州,李權正好看了看美豔的孃親還有多年不見的。
芳素一個人在碧州過得很好,雖說有些想念李權,但不再看着家裡,就不用操心家務事,日過得平淡輕鬆,氣色越發地好,給李權的感覺是越長越年輕。
在碧州家中跟孃親簡單談了談京城發生的事情以及皇上最近的動作。
芳素沒說什麼,只說皇上怎麼安排你就怎麼做,總之皇上是不會害咱們家的。
芳素一如既往地對皇上信任,李權沒有多說。
在碧州耽誤一日,繼續往夷州去。
同李權一來夷州的還有那曾經跟李權追過山匪的幾十個家將,依舊有羽蒙帶隊。
這是安馨荷執意地安排,因爲女兒的事讓她不放心再讓李權一人離去。她說,這幾十個家將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有他們跟着自己才能放心。而且,這些家將曾經經歷過無數爭,所以也最適合在夷州行事。
早在二十年前,慶國建立初期,和大華之間的摩擦一直不斷。期間發生大大小小的戰爭數十起,兩國互有勝負,而羽蒙正是在那一段時間名揚天下。再到後來,兩國都爲連年征戰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國庫空虛,國力耗損,國中姓食不果腹,到處都是農民暴亂。正因爲此,兩國在不約而同地達成了默契,相互休戰,全力安民。從此天下進入了平期,兩國開始大幅削減軍隊,天下姓纔算真正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從碧州到夷州,隨着不斷往西南方向深入,地勢開始有了。
山變矮了,叢生的林木變成了連綿的草垛,黃沙碎石漸漸取代了軟泥青草地,空氣中的水分越來越少。
此行夷州,李權第一個要拜訪的就是夷州知府富明。
夷州地處偏闢,且物產不豐,歷朝歷代對此處都疏於管理,所以知府之位世襲代之,富明祖上代皆爲夷州知府,在當地根深蒂固,廣得民心,稱之爲土皇帝亦不爲過。如此環境下肯定潛藏着許多不爲人知的秘密,朝廷也知道,但念在富明對朝廷恭敬,對皇上的命令又無說不從,故一直沒有深究。再者,夷州邊防駐守的將軍也沒發現此人有什麼不軌之舉,所以,變讓夷州按照原有的傳統繼續下去。
剛好一月過半,李權到達了夷州首府夷州城。
這剛到夷州城的第一天就讓李權領略了一番夷州的風沙,呼嘯的狂風捲得沙石漫天,細小的石頭砸在臉上生疼,街上行人都要用手擋着眼睛,不然很容易變成瞎。黃沙蔽日,天地間一片混沌,視線中像是信號受到干擾的衛星電視,陽毒辣得很,被沙石遮蔽只能看到模糊地光影,像散落的蛋黃。
風沙猛,吹得馬兒都不願再走,好幾次差點兒失去控制。
一磕磕絆絆,終於到了知府衙門。
李權來此,皇命來得突然。至今,夷州知府尚未得到半點兒消息。所以在見到李權的時候還一臉。
有了淮海郡的經歷,這次李權有了經驗。
直接拜訪知府,不再幹什麼體察民情的麻煩事兒。這年代,天下沒有絕對的民主主義,哪裡沒有問題?要去管,無數的問題擺在面前哪是李權一個人管得完的?所以,李權聰明瞭,乖乖地先找到知府,知府大人想讓自己看什麼就看什麼,問題遮掩得住是他的本事,遮掩不住再說也不遲。
富明是個端端正正的中年人,比李權稍長,胡倒跟李權的樣式一模一樣,兩人碰頭忽覺似兩頭老山羊對視,莫名地滑稽。
或許是山羊撞山羊來了默契,兩人都不自覺得捻起胡來。
現在富明有些懷疑,李權拿出了皇上的聖旨,心中疑慮才消了點兒。就在這時,一個衙役來報,東南方向邊防線有一萬守軍奉皇命進駐夷州。
聯想到聖旨中的內容,富明這才徹底相信了。
聖旨上說得清楚,不日會有從各個州郡提調而來的軍隊入駐夷州,用來徹底剿滅白蓮教。
這下,富明總算換了副嘴臉,方纔之所以不信一是因爲沒接到半點兒消息,二是此事關係大,則是這位李大人名頭恐怖。
護國公、殿閣大士、剿滅白蓮教的總督。
乖乖!這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大大人物啊!這些名頭加起來比丞相大將軍等等還要可怕!
這簡直堪比皇上親至了!
“李大人,快隨下官進屋,夷州此時風沙大,髒了大人衣裳如何使得?”
李權先被迎進了衙門,看着外面的風沙,一切活動都不能進行,富明又心急火燎地講城中所有的官吏都聚集到此,一來讓李大人瞭解夷州的政況,二來讓衆位官吏瞻仰瞻仰李大人的榮光。
李權本不讓富明如此麻煩,但架不住人家熱情,硬是把所有在家中躲避風沙地官吏都叫來了,一個個風塵僕僕狼狽不堪地站在李權身下。
官吏雖是狼狽,但聽說李權的來頭之後各個都跟打了雞血似的,興奮地漲紅了臉,想說話卻又不敢說,那表情,怕是李權一聲令下,他們雖是都願意送上菊花。
升官升得快,對這些官吏的表現還不適應,李權感覺甚是尷尬,同時也難免會稍稍自得。
京城的高官在衙門,這些官吏就算用棍打估計也打不走了。
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藉機多親近親近朝中大臣,就算不能送上菊花,一頓飯總也要陪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