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祥山鎮

從見湖鎮到祥山鎮,也是幾百裡的路程。大軍行動,以正常的行軍速度看,至少要七八天才會抵達。以蠻族軍的行軍速度,也要兩三天才回到答。

在蘇杭,前往祥山鎮的行軍,基本處在敵人視野之中,蠻族軍自然不會做強行軍這種事情,免得敵人對蠻族軍有更全面瞭解,提升防範。

蠻族軍會離開杭城,對杭城這邊的人而言,也是一種壓力。蠻族軍的離開,極大減弱了對杭城的保護。

劉裕等人得知消息,找楊繼業到山莊喝茶,提到平倭軍行動之後,杭城的安危該何去何從。

“劉翁,只要平倭軍一直保持對倭寇的壓制,倭寇哪還能分出餘力來襲擾杭城?不過,杭城周邊各處,也不能大意。防人之心不可無,倭寇萬一做出決死之志,平倭軍那邊未必能夠提前偵知。”

劉裕點頭,說,“楊詠石,杭城外的粥場還是要運轉吧。你是留在杭城,還是隨軍到寧府?”

“劉老,軍隊作戰,我不會混跡其中。粥場這邊,之前承諾過會開到今年新糧產出爲止,自當踐言如一。”楊繼業微笑地說,“如今,粥場這邊吸納的流民不少,要讓他們有一口吃物,就得點撥他們去自行謀求獲利之道,不然,誰養得起?”

劉裕多少了解楊繼業在粥場吸納了多少人,笑着說,“楊詠石所作,目前苦一些。等蘇杭安穩,這些人也該學會如何謀生了。他們未必就會離開楊詠石而去,到時候……”

шшш¸ Tтká n¸ c o

“劉老,火燒黃鱔,熟一截吃一截,到時候再說吧。”楊繼業笑呵呵地說。

“祥山鎮處在寧府和餘州之間,到紹府幾百裡。老夫覺得蠻族軍這樣突進,過於孤軍深入。楊詠石,你覺得呢。”劉裕說,也是真關心蠻族軍的前途命運。如果蠻族軍在蘇杭被打垮,整個蘇杭還有誰能夠與倭寇對陣戰而勝之。

“是的。劉老,有一句話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楊繼業表明蠻族軍會有考慮,“倭寇勢大,但他們終究分散爲小股爲患。想要聚集起與蠻族軍抗衡並且擊敗蠻族軍的實力,那必須是幾大股倭寇聚集。真到那一步,蠻族軍這邊也是有警惕,收縮回防、據險而守,完全可自保。”

“以目前蠻族軍的戰力論,只要蠻族軍不大意,倭寇確實沒辦法找到蠻族軍的弱點,自然不可能破蠻族軍。”劉裕說。“寧府和餘州,可有不少暗藏的敵人,千萬小心。”

“那個李家、齊家,距離祥山鎮有三四百里吧。”楊繼業笑着說,他沒到過實地,而蠻族軍雖有人前往兩家所在地去探查,一時半會不能返回。

“遠距離偷襲固然是奇計,但存在的危險和不定因素也太多,能不用,最好別用偷襲之策。”劉裕說,“楊詠石,據我所知,那邊每一家中,暗藏的兵力都是以萬計,平時分散藏着,更多的是留在海島。可若是真心人手收回山莊,則必被彼等所乘,不得不防啊。”

楊繼業站起來,對了劉裕行一禮,說,“劉老,我記下了。”

“老夫也知楊詠石處事謹慎,兵之詭計,行險之危險,世人不取。持重而行,謀全策固然不可得,慎之又慎,乃上冊。”劉裕與楊繼業和蠻族軍,已經存在較深的利益關係,絕不想蠻族軍出事。

在餘州不遠的慈西州,據說有大戶李姓一族。最初做海貿往來於倭國。後來發跡,李家一族與倭國之間密切,兩三年前甚至更早,蘇杭這邊就傳出李家一族在海島積蓄人手,但凡往海外而去的客商,沒有李家的掛旗,必然會遭遇海盜攔截,船、貨、人全沒。

蘇杭這邊出海做生意的人多,自然有船出事,有人賺錢。過兩三年,不少人就窺出其中奧妙,可李家的人依舊低調,只有一個小圈子中的人,才明白李家的存在。而李家也從不直接與外人接觸,都是通過中間人來操作。

如此操作,雖說李家的人隱藏在背後,但時間長了,蘇杭這邊的人就起疑心。縱然大家都無從覈查背後的勢力,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也無需說透。

劉裕在杭城外影響力高,自然會聽到一些信息,同樣也是沒有核查準確,但明白這就是真實。如今提醒楊繼業,免得蠻族軍摸到李家那邊,結果被人反咬一口,那損失就大了。

劉裕也是儒家大佬,雖說沒有高到文朝流派代表的程度,但在蘇杭或華南幾省,也是舉足輕重的。

退隱回蘇杭,在這邊經營,生意方面即便不直接處理,身邊也有人做這些俗務。不然,劉家又如何能夠開大粥場,救濟流民。

楊繼業的粥場到如今已經發展到建立幾個山寨的程度,在杭城周邊大量購置農田、山林。上次在見湖鎮全殲倭寇,繳獲的金銀、器物,變現後,蠻族軍這邊掌握了大量的錢財。

這些錢財流向幾個方面,一是以不同的人置辦產業,作爲這個體系的分支點;二是給近萬名遊走貨郎們提供原始資本,要這些人在三個月內逐漸做到自給自足,不需要集團給他們輸血;三是將這些錢用在蠻族軍和輔兵的養兵、訓練、研發武器等方面。

對於火槍的研究和製作,在鷹巢山那裡有一個研發中心,在楊繼業出軍蘇杭之前,就已經拿出第一代火槍。雖說產品的性能、質量,離楊繼業的要求距離還遠,但如果真拿這些槍械上戰場,會給敵人意想不到的暴擊。

對於火槍兵的訓練,蠻族軍中一直在進行,不過,主要是蠻族軍裡的特種部隊。專用於長途奔襲、突破敵人封鎖。目前對火槍運用,連王府軍那邊都不讓知情。

每一次訓練,特別是實彈訓練,都選擇在深山老林,確保周邊沒人的前提下,才進行演練。總體而言,這樣的火槍兵真拉到戰場,估計也難以適應劇烈的衝殺。

在楊繼業的規劃中,至少,目前與倭寇對戰的剿滅倭寇過程,是不會將火槍這東西公諸於世的。

哪怕,文朝其實也有竹筒槍裝配軍伍。

第27章 笨死了第491章 進 城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234章 碎馬腳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269章 欺負人第448章 去皇宮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707章 密 談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70章 攻楊家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516章 找王爺第13章 到 手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456章 追與逃第455章 喜與優第229章 失 寵第355章 殺回去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400章 天不負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182章 第一親第338章 追 擊第655章 勝三傑第214章 娶 你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408章 好東西第708章 有多強第343章 耍蠻氣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25章 你是誰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535章 來戰——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308章 知書堂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92章 族羣分別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498章 議婚事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405章 出兵寧府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231章 上 朝第74章 露臺上第57章 攻 殺第117章 搭搭手第81章 攢 刺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380章 陷 阱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491章 進 城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136章 難取捨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565章 不能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