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親赴幽州

有些事情明知如此,卻不能說破。

朱子善作爲左丞相府,統管文朝上下,重權在手。如今,朝廷軍兵疲弱,不堪一戰,論責任,朱子善最不可推諉者。

面對太子劉靜的詰問,朱子善當然不能說文朝在幾十年前,你家爺爺手中就已經不堪一用了。這種話,除非在背後自己小圈子中發發牢騷還可以,真說出來,文昭帝絕對放不過他。

文朝軍伍疲弱,那是整個文官體系共同發力,有聯合皇家之意促成這樣的局面。從歷史上看,軍方太強,皇家之權位就難以長期保持,如後漢時期、唐朝後期,都是地方上手掌軍權者,力求擺脫來至皇宮的掌控,自立爲王。

三國諸雄,正是如此。袁紹、袁術、劉表、東吳孫家等等,唐朝後期,安史之亂後,藩鎮林立,不服從中央統屬,使得各地戰亂紛紛,全國紛亂,然後唐朝也就成爲歷史上一浪花。

到宋朝,便吸取這樣的教訓,軍隊弱化,文人掌軍。但這般執政後,又使得邊患不止,甚至連抵擋外來入侵都做不到。前朝檀淵之盟,兩帝被擄,成爲國羞。

文朝立國之初,在選擇如何管理軍伍時,也曾有過大範圍的討論,爭議頗多。後來,還是高宗皇帝做出選擇,認爲泱泱大國,就該興文德,倡仁義,只要文朝做好了,國運自當興盛,鴻運當頭,國難何懼?

以文制武便成爲國策,到文昭帝,在位日久,歷時最長,但文朝所處環境使然,一直沒能真正興起。文官當政,文儒與皇家共治天下的局面,也不完全達到。

總體說來,文朝演化到如今,確實成爲一個難以準確界定的權力體系。

特別是近幾年,文昭帝就比較任性,對於上朝不上朝,完全按照他的意願。有時候天天上朝,有時候十天半個月都不問朝事,將日常運轉丟給朱子善這個左丞相處理。

還有就是對官員的任免,也不走規定程序,不樂意了直接貶斥。最明顯的就是原右丞相楊盛文,這麼高官,本來該與文昭帝一起承擔朝堂大事,卻被文昭帝一句話貶斥到荊蠻楚地還不準回京。

後來類似的貶斥,發生過十來次,使得朝堂的文官們變得小心謹慎,不肯爲自己心中的對錯而站出來爭辯,抗議,大多數人都選擇了沉默。

這樣的局面出現之後,使得整個文朝官員體系的風氣都改變了,皇權逐漸地突顯出任性。實際上,文昭帝這幾年的權柄表面上加大而已,對於往下掉執行和落實力度卻更差,工作效率也變得差。

體系裡的官員,更注重自身的得失,謀求眼前利益成爲他們在職位的首選事務。對於職權、職責、公平、大義、良序等等,好的一面主要掛在口頭,說一套做一套,敷衍職責、貪腐橫行、法紀廢弛、拉幫結派則是這幾年間最明顯的變化。

文昭帝不是不知道,但他卻沒有明確的做出措施,似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不是文昭帝也在鼓勵這些壞的習氣?顯然不是如此,原因何在,很多人都找不到。

朱子善知道,這時候面對太子劉靜的詢問,也不能完全說假話。在場的人,即便不少人沒處理過軍務,但對文朝軍旅的情況還是知道的,甚至太子自己也明白。

“回太子,”朱子善沉着臉,很顯然是不滿,“三十萬軍兵聚齊,最快一個月,正常的時間要差不多兩個月。然後開拔也要時間,王師趕到幽燕,至少要等兩個月以後。

至於韃子入關,會有多久,誰也說不準。我們都期望韃子早一些退出關外。韃子可曾聽我們的意願?各方拼死抵抗,守好城池,靜待王師赴難,才能驅除韃虜,還未清平世界。”

聽朱子善這樣說,劉靜那稍微變形的臉,也顯得陰沉增加兩分。對朱子善點點頭,沉默一會,說,“父皇,兒臣願意親赴幽州,到幽州靜待王師抵達。馳援邊關,早日克復幽燕,驅除韃虜……”

太子劉靜說後,轉身對文昭帝跪着,他那還顯得臃腫的身子,多少有些笨拙。不過,五十三歲的太子劉靜態度是堅決的。

在場的人也明白,太子這樣做也是以死來催促那些軍兵。太子在幽州,誰還敢遲緩不前?到時候,追查起來,抄家滅族。特別是各地的文武官員,都會用心來辦這件事,誰再拖延日期,必受到嚴懲。

只是,太子劉靜目前雖說身體有所好轉,但要遠赴幽州,還是非常危險的。大家都下意識地想要攔阻,讓太子收回說言,或促使文昭帝不準。

不過,好幾個人準備說話,左後都忍住不說,靜等文昭帝回覆。

“靜兒,你也老大不小了。”文昭帝語氣沉悶,有氣無力的樣子,“幽州千里之外,路途遙遠,風餐露宿,你那身體如何經得起這樣的勞累?”

“父皇,兒臣知道此去幽州的艱難,可韃子侵邊,幽燕一地民不聊生。我爲皇室,又如何敢惜身不前?請父皇准許……”太子劉靜一心要去幽州,包括朱子善等人都看得出他的決心。

只是,他們也在琢磨,太子去幽州,真的就是爲後進入邊嗎?或許,更重要的是解決太子府目前的危局吧。

太子府這段時間雖有所好轉,但始終缺少相應的配套成員,與以往太子府差距比較大。按照正常情況,太子府這邊與朝堂官員是對應的一套人馬,這樣運轉,是爲了讓太子對朝堂熟悉運作,以後登上大寶不至於什麼都不知而被權臣玩弄於股掌。

文昭帝渾濁的眼,不由地看了兒子劉靜一眼。太子親赴幽州,自然會使得幽燕一地的局面得到儘快解決。如此一來,太子的聲望會在短時間中提升起來,也會在這次運轉中,使得太子府吸納不少人,讓朝堂這邊的一些官員,看到太子府的未來。

不過,太子劉靜這樣的身體狀況下,去幽州很可能一命嗚呼,有去無回啊。

“靜兒,你可想好了?”文昭帝說。

“兒臣已是三思。”

“準了。”文昭帝慢悠悠地說。

第485章 勝利了第456章 追與逃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63章 一路衝殺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433章 三段式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424章 接戰前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54章 逃得掉嗎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97章 虎口奪食第665章 無戰損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200章 強 攻第198章 降不降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12章 討價還價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524章 同一天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714章 不經打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15章 巫 龍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433章 三段式第524章 同一天第655章 勝三傑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694章 夜 戰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355章 殺回去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95章 二八分賬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619章 殺上去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70章 攻楊家第541章 完 勝第336章 殺 賊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96章 再進王府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274章 身子麻第92章 族羣分別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73章 三尊炮第514章 一起嫁第387章 強行軍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48章 耶律鍾玉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77章 猜對了第480章 死亡線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338章 追 擊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602章 劉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