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

幾天後,右丞相府的人手已經到位,至於運轉,肯定要一段時間來磨合。這對右相楊盛文而言,不算什麼事。

太子監國也在逐漸走向常態,左丞相府和右丞相府會將各自的工作、決策等都報太子,然後再傳達下去,貫徹落實。

對於文朝的整體運轉,目前面臨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秋收即將到來。秋收情況如何,不但牽涉到千千萬萬的子民們生存,也牽涉到文朝的稅收狀況,沒有稅收或稅收拖欠,都會給文朝帶來沉重的壓力。

當然,文朝商業發展發達,除了糧食收益的稅收外,商業這一塊地稅收也佔一部分。只是,文朝對於商業稅收還沒有太明確的概念,漏洞多使得本該有最大收益的一塊,卻受到較少比例的稅收,致使文朝的國庫空空,各項政務推動起來艱難。

商稅難受,其實是一種觀念所致:官不與民爭利。

然後,各大家族所經營的商業所得,基本上沒有什麼繳稅的概念,儘可能地逃避繳稅,而將盈利全部歸到商家。反而是一些小商販,會被逼迫着繳納商稅,自然商稅這一塊的國家收益就很小。

之前,右丞相府楊盛文曾動過這一塊,國庫有所增收,但商稅依舊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農業稅收上,也有衆多漏洞,很多糧田寄存在有功名的士子名下,便成爲免徵的田畝。如此百年來,積累的田畝就是一個巨大的數據,使得徵稅的田土變少,增稅的總量也就大爲縮減。

關於稅收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文朝鬥爭激烈的一塊,牽扯麪太大,而碰觸到太多人的利益,使得一旦有這方面的工作推動,就迎面而來最激烈的鬥爭。就連之前楊盛文都不敢邁開大步子,推進國家稅收的行動。

如今,在左丞相府主導國事的六年中,稅收這一塊就更加萎縮,國家運轉已經出現比較嚴重的赤字。幾乎將今後三五年的稅收都花銷掉了。

國家開支最大的幾塊,一是官員們的工資和獎勵;二是水利維修;三是賑災開支。賑災每年都有,國家層面開銷雖大,但真正落到受災民衆頭上的,到底有多少,確實很難說。

朝廷還有一塊最大的開銷,那就是軍費。在北地,常駐的邊軍,每一年都會投入幾百萬銀兩,多的時候會有千萬兩白銀。但實際上,這些開銷所起到的效用並不明顯。

邊軍多,駐紮防線太長。哪怕有長城這樣的險要關口,有各大關隘,依然難以防備北地遊牧民的突襲、破關,破關後在北地的破壞和燒殺搶掠。

這幾乎就是一個無法解開的結,也將文朝的運轉綁在這上面,讓文朝拖得越來越孱弱。

邊軍雖說是文朝的精銳,但戰力與後金韃子不能野戰,更不能與蒙匈族的軍兵正面對抗。要抗擊北地入侵,唯一依仗的就是長城和關隘。

韃子侵邊,總會選擇一處關隘進行突襲,即使守軍察覺韃子的動向,先有了防備,往往還是被韃子迅猛地突破。之後,只有扼守縣城、村裡圍牆,與韃子做艱苦卓絕地抗擊,損失慘重,也使得文朝的北地越來越荒蕪,人口越來越減少。

對於文朝皇室和朝堂文武官員說來,文朝面臨的這些,他們都知道,但要解決這些問題卻無法做到。

太子監國之後,因爲到過北地督軍,對這個事情比較上心。看到北地大片土地荒蕪,村寨破敗,人們流離失所,自然心疼。

劉靜監國後,便向左丞相府這邊提出這個問題。左丞相府統屬兵部,北地的戰事,也是兵部最重要的一塊工作。

太子提出問題後,朱子善覺得這時候不適合推諉,也不適合拖延。同時,這個問題的討論和決策,也是試探右相楊盛文的最好方式。

太子劉靜提出這樣的問題,會不會是楊盛文在背後,想插手軍務、伸手進軍方的一個信號?對於這一點,朱子善和相關的人,自然會嚴密注意。

如今的左丞相府權力已經縮水一半多,如果兵部再被牽着走,他朱子善在京都還有什麼尊嚴和顏面?自身的利益就會更大縮水,以後,左丞相府就成爲笑話。

當然,目前正是太子監國和右丞相府才重開之際,勢頭才升起來,不適合直接硬拼。如果未指定對太子監國不滿意,對楊盛文的工作不滿意,那右丞相府很可能會再次貶斥。甚至可能在未來不就,大寶上的人到底是誰,都難斷言。朱子善豈能夠輕易出招?

用一兩天的時間準備,朱子善將京都這邊牽涉到北地邊防工作的大佬們,都請進左丞相府。參與討論這個沉重的話題:北地邊防工作如何開展。

兵部是核心,然後牽涉到工部、戶部、吏部,親王等等。朱子善自然是將這些部門的高級成員,都請進左丞相府,共同來討論這個話題。

人數越多,牽涉到的方面也就越大,自然就更難有統一的聲音。朱子善就是想要讓太子劉靜明白一點,北地邊防問題,不是朝廷不努力,更不是他這個左丞相不作爲,而是實際上的困難太大,目前難有解決問題的可能。

至於文朝邊軍爲什麼比韃子軍兵要差,只能打防禦戰,被動挨打還每戰必敗,那都是有着不可克服的客觀原因。目前,能夠將韃子拒之長城之外,已經是非常好的狀態。

吏部這邊,尚書秦鍾彬帶着左右侍郎簡新藍和高詹遠一起到來,工部尚書何駿,也將他的左右手帶過來;兵部尚書鄭粱鈞,左右侍郎同樣跟着到來,另外,五軍都督府也到來了。

親王府、宗人府等皇室的人手也過來,親王府的劉偉,二親王劉佩,五親王劉景等也帶着一兩個軍將一起到來。太子府那邊,張洪庭和韓立仁隨行,另外還有一個新進入太子府體系的,與軍方工作聯絡的人,昭勇將軍田開悟等,算是人數不多的一方。

另外,楊盛文只帶一個隨員出席會議。

第21章 再抄詩第73章 三尊炮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421章 訴衷腸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374章 積怨在心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19章 三個問題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694章 夜 戰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148章 第一戰第455章 喜與優第714章 不經打第421章 訴衷腸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377章 潰 逃第362章 想不透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278章 九個一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362章 想不透第44章 一幅對聯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534章 五義莊第241章 見學政第92章 族羣分別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42章 太子劉靜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32章 蘿蔔乾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218章 教 化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171章 對 衝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696章 破王家第694章 夜 戰第85章 刮骨療法第22章 刺 殺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369章 招人手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377章 潰 逃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225章 看不透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85章 刮骨療法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9章 找王爺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325章 軍心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