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欽差到

天明之後,張新遠也沒有時間審問王紹軍等人,要趕往府城去見欽差大臣。楊繼業自然隨行,在路上,將王家的所有罪行的證據鏈,都交給了張新遠,讓他遞交給欽差大臣楊忠良。

午後,他們趕到府城。三府四州受災區域的官員,都在這裡等候欽差大臣的到來。楊繼業不予張新遠在一處,而是在城外等候二哥。

楊忠良帶着京都過來的人,將近府城時,欽差大臣的架勢就擺出來。前面有人開道,一隊人雖不多,可是權威大。老百姓遠遠避開,看着朝堂派來賑災的欽差大臣,心裡雖然高興,卻又知道朝堂下來的官,是怎麼樣的做法。

楊繼業和楊猛在道旁,等見了太子府的人,招呼一聲。太子府的人知道楊繼業帶着人先往裕口縣辦事去了,這時候見楊繼業,便招呼他也進入隊伍。護送到軍兵自然不會攔阻。

見到二哥,楊繼業將他在裕口縣那邊所見,和擒拿王家的事情,相關證據等都交給楊忠良。

見二哥還有些猶豫,楊繼業說,“二哥,這王家雖說牽涉到京都的三品大員,可你還要在意嗎?證據確鑿,他敢說話,將他一併拿下就是了。你到豫南來,不殺幾個人,又如何立威?

不讓三府四州的人怕,你想按照你思路去賑災,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用王家的人頭,來震懾這些企圖在賑災上貪墨銀子的傢伙,纔可能做好這次賑災工作。何況,王家近幾年欠下的人命案就有五十多起,橫行鄉里,惡霸一方。

這樣的罪惡盈滿的人,正是欽差大臣擒拿斬殺的最好例子。殺雞駭猴,豫南這邊誰還敢貪墨賑災銀子,再殺一兩個,就沒有人敢了。”

楊繼業之前雖說也收到幺弟傳給他的一些消息,這時候,依舊瞠目結舌地看着身邊這個看起來年輕的幺弟。這等決然,是楊忠良所不具備的素質。

聽楊繼業解說,又知道裕口縣令張新遠已經帶着王家所有罪證到了府城,等會會在見面時交呈上來,楊忠良也明白,這個事情必須做,那就需要乾脆利索地做好。

見二哥有這樣的安排,楊繼業自然放心。卻沒有離開欽差大臣隊伍,跟隨二哥一起進府城。

先前與張新遠說得好好的,但張新遠這時候會不會改變主意,楊繼業也不敢確定。對於裕口縣王家的事情,張新遠出面來回報王家惡跡,纔是最好的方式。楊繼業跟在欽差大臣隊伍去府城,讓張新遠見到,那是給他一劑強心針,張新遠就不會再有什麼猶豫了。

三府四州的官員前來迎接欽差大臣,遠一些的官員,只是派來了代表。張新遠在迎候欽差大臣的隊伍中,他確實心裡忐忑,知道王家雖被擒下,供詞和證據都齊備,做成了鐵案。可他也明白,擒下王家,不僅僅是與王家作對,還有豫南這邊所有參與賑災的官員,也會將他視爲敵對者,損壞了絕對多數人的利益。

等張新遠見到楊繼業在欽差大臣身邊時,張新遠多少放心下來,同時也明白,他在王家覆滅的事情上,其實已經沒有其他可以選擇的路。

官員們迎上,主要是針對欽差大臣楊忠良,見禮之後,擁着楊忠良去府衙大堂。

楊忠良作爲欽差大臣,先宣讀聖旨。之後提出了在豫南賑災的要求,隨即將賑災陳條拿出來,分發給每一個官員,要求各地按照賑災陳條進行安撫災民。

然後不等官員對賑災陳條有什麼反應,楊忠良便提出關於賑災過程中,對貪腐問題的要求與嚴懲。

楊忠良提到這個問題,官員們也不在意,因爲文朝的欽差大臣每一次說到這個問題,都是同樣的語氣、姿態,甚至越嚴厲的欽差大臣,在接下來收錢時反而收得更多,胃口更大。

當然,這一次到豫南的欽差大臣是右丞相府的楊忠良,這個人平時如何,大家並不知情。因爲之前楊忠良在京都絲毫沒有名氣,也沒引起關注,哪怕他是楊盛文的次子。

楊忠良來至於右丞相府,當然會讓豫南這邊的官員有所忌諱,也因此,他們沒有在半途就試探欽差大臣到來的態度。

這時候,個人心中在琢磨,要如何是談一番這個楊家二公子。楊家的名聲他們是知道的,但具體到二公子,可並不是楊盛文本人。

不過,沒有他們多想,張新遠已經走出人羣。這羣官員雖不多,張新遠卻是官職最小的一個。大家看着張新遠,不知他在欽差大臣面前會有什麼表現,雖然好奇,卻沒有人阻止張新遠。

“欽差大臣大人,下官張新遠,裕口縣令。”張新遠先自我介紹,然後才說,“楊大人,昨天,裕口縣破獲一起賑災大案,罪民乃裕口縣王家一族……”

張新遠清冷而堅定的語氣,等他說到一定程度,在場的官員們冷汗已出。這種地方惡霸,如今文朝這樣的環境,哪裡沒有?裕口縣的王家,不僅是在裕口縣有惡名,遠近都傳開王家的威勢。

特別是王家與京都三品大員之間關係緊密,其他府州的官員,曾有人委託過王家,居中關聯彼此的關係,鋪路進京都。

這樣的大家族,張新遠一個小小的縣尊,居然想借豫南賑災的機會,來拔掉裕口縣這個毒瘤?可能嗎,裕口縣能夠承受王家的反擊,欽差大臣能夠做出這種事情嗎?

楊忠良接過張新遠遞上的證據,然後,當衆一頁頁讀出來。王家之罪列了十多條,第一條就是操控賑災,剋扣災民米糧。這不僅是貪墨,更是藐視朝堂的律法。

自古以來,對於貪墨賑災物資,都是重罪。殺透是必然的,稍微嚴重,抄家滅族,都是必然的結果。

第二條罪受私調集駐軍,前往裕同城作亂,攻打縣城,形同謀逆。這一條罪行,也是大罪,殺頭抄家。

第三條則是王家在地方上犯下五十餘條人命案,都是王家做惡的結果。

……

第223章 攤子大第655章 勝三傑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99章 研討槍第20章 曲解經典第27章 笨死了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421章 訴衷腸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58章 真面目第485章 勝利了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269章 欺負人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36章 選 兵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69章 精銳齊出第35章 認死理第167章 誰出戰第21章 再抄詩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403章 三件寶第456章 追與逃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377章 潰 逃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29章 伯權大師第387章 強行軍第641章 開早朝第630章 有喜啦第443章 傳假令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262章 難選擇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448章 去皇宮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619章 殺上去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569章 分頭跑第87章 戰後相見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303章 報 官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65章 匪衆逃散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