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浞對滿是遺憾顏色的衆人稽首一禮,算是慚愧告罪,然後轉向了黃九公,對這老東翁又一稽首,說道:“韓浞不知尊翁今日嫁女,無甚準備,只有隨身道經一部,還望尊父女笑納!”
說着,韓浞從懷中取出一部經書,不過卻是用一個非金非玉的匣子裝了,看來頗爲精緻雅觀。
匣子是他方纔用赤練丹煞隨手煉了的,裡面裝了一部《火靈真法》,不過這匣子此刻卻打不開,唯有兩個時辰之後,匣內法陣靈氣耗盡了,纔會自行解散而去,露出裡頭的道法正本來。
而《火靈真法》的法門韓浞早已全數記了下來,便索性將這部道法原本饋贈給黃九公一家,用作他稍後不問自取,拿走“七修劍匣”的補償。
韓浞贈送道法乃是事出有因,卻沒想那殷生見此,也過來湊趣,一樣從懷中取出了一卷書冊奉到黃九公面前,說道:“晚生也是不曾備禮,亦只有一卷隨身書冊,權當殷某道賀,還請尊翁莫要嫌棄簡陋!”
黃九公受寵若驚,但卻是婉拒不收,言道:“貴客賁臨寒舍,已是老朽闔家榮幸,怎敢再厚顏,貪圖二位貴客珍愛之物!”
韓浞與殷鑑送出的都是隨身書卷,黃九公說這是他們的心愛珍重之物倒也不算錯,如若不愛,那又怎會隨身攜帶?
不過韓浞送禮本有打算,哪裡會容得他不要?
他也不多言,只把經匣往黃九公懷中一推,便道:“更深夜重,韓某有些不勝酒力了,不知可否借黃公客房稍歇?”
殷生雖未像韓浞一樣推脫酒醉,但也沒有將送出的賀禮拿回的道理,便將一卷《聖人言》往黃九公身前伺候的小廝懷中一放,拱手施禮,就回了坐席,又與身旁的賓客接着對飲起來。
且那黃無定,不知何時也坐到了殷鑑同桌身側。
這黃家三郎雖是異類,但談吐言論卻當真不俗,頗有幾分飽讀學士風範,不片刻,便與那殷生互相引爲了知己,把酒言歡,相聊投機。
至於那邊黃九公聽聞韓浞自言醺醉,也是不敢怠慢,立刻就招呼了僕婢前來,將韓浞引到偏院廂房中休息。
韓浞之前也沒往這黃花觀大殿之後來看過,所以不知這殿後的華庭豪宅到底是怎生變出來的。
此刻正有了機會,他便從袖中扣出一道“洞見符”,真氣一催就用了出來。
這靈符本就有相助煉氣三重以下,未開眼竅,不見真靈之輩,爲彼等破幻見真,驅散掩眼、遮蔽等法門的功用。
如今韓浞用出了一道,眼前景象立刻就是一變。
就見這靈符發用之後,這處苑落裡倒還是依舊燈火通明,只不過那些假山奇石,雕欄畫棟,此刻卻全都消失不見,只剩了尋常的一方破舊庭園。
這庭園雖則因爲掃灑地乾淨,沒有太多破落陳舊之感,但也已然不似先前一般富貴華麗。
且如今在韓浞眼中看來,頭先領路的那個小婢自然也不會是生人了,他只是凝目仔細瞧了瞧,就看出這是一隻後足直立,前爪拿燈的黃皮小狐狸。
小狐狸帶了韓浞七轉八折,從前堂進了後院,韓浞卻還真沒想到,這些房屋建築倒是當真存在,只不過卻不是府苑,而是與別處道觀一樣,建在正殿之後,供道人們居住修行的靜室屋舍。
小狐狸領着韓浞到了一間靜室門前,推門進了房中將桌上油燈點亮,才又將韓浞往裡引道:“貴客就請在此間休憩!”
韓浞跟着進了靜室,見這房舍雖簡陋,但意外卻十分清淨,室內牀上也是被褥齊全,還放了一個繡枕。
見韓浞滿意點了點頭,那小狐狸掩嘴一笑,說道:“婢子不敢攪擾貴人,這便告退!”
說着,就見這小狐狸人模人樣地退出了廂房,將房門一掩,腳步聲“噠噠”地就沿原路往正堂迴轉而去。
見房外燈火遠去,韓浞這才又取出一道“隱身符”與一道“穿牆符”,念訣掐咒使了出來。
轉眼,這房中已經不見了韓浞身影!
……
靠了隱身穿牆之術,韓浞繞過正堂,出了大殿,在偏殿之處找到了自己的青踐,然後又給這白驢使了一道“隱身符”,然後就牽着自家坐騎,出了黃花觀。
出觀之後沒走多遠,韓浞就在道旁停了下來,打坐歇息。
就這麼等了足有一個多時辰,算計着盛裝《火靈真法》的匣子該要靈氣用盡,韓浞這才手捏一道劍訣,鼓動了胸中“五行七修真氣”,然後向着黃花觀方向施法,要將那“七修劍匣”招了過來!
這會兒,在那宴會廳堂之中,衆主賓早已飲食開了,正是賓主盡歡的時候。
那幾件賀禮,包括韓浞與殷鑑送的兩部經書,此刻都放到了廳前一角,合在一處,算是“禮閣”。
而擺在“禮閣”最前,用四張高桌盛放起的,就是殷韓二人送的經書,還有黃三郎的兩件法寶。
這會兒,韓浞在觀外施法,那“七修劍匣”立刻就有了感應。
就見這玉瓶模樣的劍匣左右擺了兩擺,搖搖晃晃地從高桌上升起了尺許之後,瓶口一轉,對正了韓浞所在西南方向,然後“倏”地化作一道五色遁光,朝着觀外飛去,頃刻之間不見了蹤影!
“我的法寶!”
黃無定最先察覺,立刻就架起遁光朝玉瓶飛遁的方向追去。
堂內的賓客們後知後覺,待黃無定都走的沒影兒了,才忽然轟動,吵嚷起來:
“法寶怎地飛走了!”
“難道是有人盜寶……”
“勿急勿慌,三郎已經追去了,想來若是有賊人,那必定是跑不掉的……”
“是極,且看三郎回來是個怎生說法!”
……
開頭慌亂了一陣之後,賓客們才又想到,此乃是黃家嫁女的婚宴,便才都放心了下來。
也難怪這些賓客安心,要知道這黃家一門,在渤嶗地界乃是妖仙中的翹楚!
從其先祖黃呂公因樂善助人,被衆人在此立觀供奉以來,黃家便頗得此地的山神土地看顧。
便是那黃九公的長子,如今還在嶗山正位山神手下謀得了一個書辦差事,一門之中皆是有德有功的妖怪。
所以,要想在這渤嶗之地尋黃家的難處,就是那東海的諸多散修,都得好生掂量掂量!
……
片刻之後,就見黃無定架了遁光迴轉。
進得堂來,就見這黃家三郎朝黃九公搖了搖頭,顯是追丟了。
黃九公雖是痛心失寶,但卻也無可奈何,只能輕嘆一聲道:“唉,這皆是命數,到底是我等無福消受那法寶,與寶無緣……”
話到一半,這老翁卻忽見四張高桌的其中一張,靈光一閃而過,走近一瞧,卻是先前韓浞送的那部道經有變。
此刻那裝着道經的匣子已然消失不見,只留下一本書冊和一封絹書。
就見那絹書上寫道:“不問自取,罪莫大焉;留贈道法,萬望相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