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你放心去吧!

bookmark

因爲年代久遠,蕃羌又沒有記史的習慣,西使城作爲唐朝馬監屬下之城蕃人已經沒有多少人知曉,把這裡訛稱作西市城,是蘭、會兩州南部最大的都會。禹藏部是蘭、會兩州最大的蕃部,党項對這兩州的控制實際除了幾個重要據點,都是通過他們來治理的。

此時禹藏部的首領禹藏花麻正是三十出頭的年紀,意氣風發。景祐年間元昊進佔蘭州和會州,按党項慣例委任當地豪酋爲官,又把女兒嫁給了禹藏花麻,讓他和禹藏部成了這一帶的土皇帝。當然,所謂元昊的女兒是真是假,就不必深究了,反正是頂着這一名頭。

這一天禹藏花麻早早就等在了西使城外,伸着脖子望着北方。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終於出現了人喊馬嘶之聲,一匹快馬如一道煙一般飛奔而來。

眨眼之間,那快馬到了面前,上面一個精壯漢子翻身落馬,向禹藏花麻行禮:“報,野利大王已經到了五里之外,屬下前鋒馬上就到!”

“來了,來了!”禹藏花麻興奮地舉起雙手,對身邊的人道:“快,擊鼓,擊鼓!”

話音未落,震天的鼓聲便就響了起來,聲勢極大,只是卻不按節律。唐朝曾經向周邊蕃部送禮樂,蕃羌部族的很多鼓吹就這樣流傳下來。不過除了一些大的部族,他們的鼓吹只剩下了一個形式,曲律之類則早已經散失了。

野利大王儀仗很盛,前隊到了禹藏花麻不遠分立,又等了好一會才見大王到來。

禹藏花麻上前行禮,甚是恭敬,口稱晚輩。

野利遇乞翻身下馬,上前拉住禹藏花麻的手,朗聲笑道:“你是烏珠的女婿,與我一家人,何必多禮?走,我們到城裡去說話!”

禹藏花麻道:“我是晚輩,豈能禮數不全?”

一邊說着,一邊與野利遇乞走向城裡,讓身邊的人招待野利遇乞的隨從。

到了西使城禹藏花麻的帳裡,分賓主落座,說過幾句閒話,野利遇乞道:“我此次特意遠來看你,意思想必你應該明白。近日烏珠點集境內兵馬,我諸事繁忙,不能在你這裡多待。閒話少敘,我們說正事。此次南下秦州,你準備得如何了?”

禹藏花麻道:“我自己族裡自然一切好說,周邊蕃部只是開始立文法,尚未大舉。”

“現在已是秋後,一刻也等不得,你這裡怎麼拖延起來?”

禹藏花麻面露難色:“大王不知道,周邊的小蕃部甚是桀驁難馴,他們相互之間又常年攻殺,累年結下仇怨。招納了這一族,另一族卻不願意,因此難辦。再者我怕秦州那裡得了訊息,預作防備,是以也不敢大舉聲張。”

野利遇乞擺了擺手道:“你若能夠聯絡周邊蕃部,則有數萬人攻秦州,何必在意他們防備不防備!烏珠早就留意宋國的事務,他們那裡的一舉一動我們盡都知悉,萬事皆在掌握之中!我跟你說,秦州原有駐泊禁軍不足萬人,後來又調了京城的禁軍來,軍號我們都知悉,一是宣威軍,約有三千人,再一個是歸明神武軍,也不過兩千人而已!滿打滿算,秦州的禁軍不足兩萬人。他們要分兵駐守那麼大的地方,諸處堡寨,敢離了人?所以能跟你作戰的,不過萬把人,何必在意!”

禹藏花麻沉吟道:“大王,我這裡得來的消息,最近半年來秦州的禁軍鬧得動靜甚是浩大,可不像只有萬人把人的樣子。再者,我們蕃部器甲不良,萬把禁軍也不好對付。”

野利遇乞拍了拍禹藏花麻的肩膀,笑着道:“宋人孱弱,禁軍說是精銳,實際根本懦弱不堪戰!這幾年我們在延州一帶跟他們多有交戰,底細已經摸透了!你們蕃人跟宋軍交戰吃虧太多,心有疑慮是人之常情,我已經爲你們想到了。此次你南下秦州,我從西壽監軍司那裡借了三千精銳步跋子來,連帶負瞻九千人,都歸你統領,你還怕什麼!”

禹藏花麻沒有接話,低着頭眼珠亂轉。宋軍固然是自己的敵人,党項也未必就能夠信得過,一下子來這麼多人到西使城,別是引狼入室,把自己的老巢給端了。

野利遇乞哪裡不知道禹藏花麻的心思,按着他的肩頭道:“你放心,我借給你的人不需要你們供給軍食。他們從會川城沿祖勵川南下,在者谷以東與你們會齊,而後合兵一處聽你軍令。——到了秦州城裡,你把搶到的財貨人口分他們一份就好,可不要獨吞!”

一聽党項軍不到西使城來,禹藏花放下了心,猛地站起來,激動得臉都紅了,高聲說道:“若是有上國大軍相助,秦州城就在我們的手裡了!大王且安心,稍後我便傳箭周邊各族,候到天氣乾燥之後,點齊兵馬,南下攻佔秦州!”

“好!你能有這份志氣,就算烏珠沒有看錯你!”野利遇乞站起身,扶着禹藏花麻的肩膀,“宋國在附近的重兵是在涇原路,那裡有西壽軍司和靜塞軍司鎮懾,一兵一卒也不敢派來援秦州!你只要能夠聚起周邊各族的兵馬,取秦州便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禹藏花麻興奮得在帳裡轉來轉去,過了一會,突然擡頭道:“就是宋國秦州的大帥是三司老子,聽聞曾經在嶺南什麼地方做官,滅過一國,只怕並不好相與!”

野利遇乞笑着搖頭:“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鳳路的邊帥是徐平,以前做官的地方是嶺南邕州,滅的是交趾國。南蠻人身體羸弱,騎不了馬,披不了甲,開不了弓,拿不動刀槍,豈能跟我們自小在馬背上玩鬧的人相比?宋國沿邊的幾路帥臣,我們都仔細查探過他們的來歷,你不用擔心。這個徐平,原是開封府中牟縣白沙鎮徐家莊人——你看,我連他是在哪個莊子出生的都查到了!他在邕州滅交趾,全靠僥倖,是交趾大將自己送人頭給他,可不是他能征善戰!這次在秦州,我們就讓他知道仗到底是怎麼打的!”

禹藏花麻還是有些將信將疑:“大王,真的如此?”

“當然如此!若不是有十足把握,我怎麼會把西壽軍司的大軍派出來!你放心,此去秦州,那裡宋國的禁軍自有我們的步跋子對付,你只要追住不要讓他們跑了就好!禁軍都是來自中原,平地裡過慣了的人,走不了山路,更加不熟悉地理。我們的步跋子最善山地作戰,山裡谷裡都縱躍如飛,豈是他們能夠比得了的!此次派來助你戰的,是烏珠身邊猛將細賞者埋,勇不可當,一定能夠一戰而下秦州!”

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8章 通判廳第40章 軍令之外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66章 文臣武將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8章 徐昌定親第202章 換相(上)第168章 大新聞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23章 又想錯了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16章 嶺南故人第31章 牛官司第5章 家的味道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231章 購物券第51章 菩薩轉世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76章 增兵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20章 破陣子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11章 人選第14章 茶法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3章 蔡襄之錯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15章 軍改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129章 重貶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69章 做做樣子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7章 第一權臣第37章 中牟主簿第89章 搶佔要地第99章 搞事情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98章 一起發財第74章 相互利用第297章 伎藝人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239章 馬帥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45章 安撫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98章 東南茶法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69章 姚黃魏紫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97章 大政第76章 那些同年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122章 甩鍋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14章 賜名第66章 以民爲師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43章 插手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