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戰場

bookmark

徐平站在三都川穀底,看着魯芳帶人測河水。

西北一帶山川破碎,山是土山,溝是深溝。春夏耕種,秋冬作戰,不僅僅是爲了適應農業生產,還有這裡地理限制的原因。這種地形大部隊行軍只能沿着川穀,只有平襄道等少數幾段路段是在山嶺行進。川穀行軍如果河裡水多則難以前進,遇上一場暴雨,山洪爆發,更是毀滅性的災難。秋天雨水減少,依然不是適合作戰的季節,一是河裡的水多,限制行動,再一個經過夏季雨水的浸泡,谷底和兩岸的土壤鬆動。少數人行走沒有什麼,大部隊行軍就會出各種意外。禹藏花麻屬下的部落軍是本地土著,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不到谷裡土地乾燥,他們是不會南下的。

今年的雨水較多,依徐平估計,大戰爆發約是在初冬季節。如果在雨水較少,天氣乾燥的年月,最理想的作戰時間約是九、十月間,冬天可能會有大雪,同樣對行軍有不利影響。遇到今年雨水下得多,戰事就只能推後,適合作戰的時間窗口只有一兩個月的時間。

如果出了大山,到党項境內,不再受川穀的制約,則就幾乎全年都可以作戰了。

天時地理,是無法克服的困難,只能夠適應。

此次到三都川秋獵,一是在伏羌寨檢點附近蕃部,予以震懾,讓他們在戰事起來時不敢作亂。再一個便是到三都川來,親自檢驗王凱帶人制定的作戰計劃。

測過水文,魯芳上前叉手奏報:“節帥,谷中水流已經平緩,且水已不深,預計再有半個月的時間,就可無礙大軍通行。”

徐平點頭,指着兩側道:“你派人到兩岸去,看一看有沒有鬆動。”

魯芳應諾,派人去谷中兩岸看崖壁是否堅實,利不利於攀爬。

王凱拿出一幅地圖,指給徐平看,口中道:“節帥,前方不遠的西岸,有一處崖壁比較平緩,若是士卒身手敏捷一些,可以從那裡下到谷裡。”

徐平看那處緩坡,說是平緩,其實只是堪堪能容人從上面下來而已。這一帶都是黃土高原的土山,溝谷被水流年深日久切得非常深,兩岸陡峭。兩岸伏擊,免不了從山上衝到谷裡切割包圍敵人,能夠上下的緩坡每一處都要標記。

掏出望遠鏡來,徐平對着那處緩坡看了好一會,才道:“那地方有些風險,若不是非不得已,還是不要安排士卒從那裡上下。——這些上下的緩坡,你要訂個甲乙丙丁的次第出來,如甲級的可以通行無礙,次一級就有些風險,最下一級則非萬不得已不要用,讓統兵官有所選擇。到時候按着戰部,再決定利用哪一些。”

王凱應諾,把徐平的話記下來,準備再次詳查。

望遠鏡徐平早就讓人制了一大批放在秦州的甲仗庫裡,不過只有桑懌、高大全等少數高級軍官用過,其他人還不知曉這種東西的存在。要等到戰事開始前的十天半月,再突擊發下去,進行練習。在秦州周圍山地望遠鏡的作用其實不大,等到出了大山,面對党項境內平坦的沙漠草原,望遠鏡才能發揮最大作用,沒必要現在大量使用讓党項有了準備。

一路沿着三都川逆流而上,看着谷裡地形,重新檢視王凱等人做的戰役計劃。包括桑懌、高大全和曹克明等一衆高級將領,對計劃做最後一次的檢查。

兩岸多是樹葉落光的樹木,枝椏橫生,亂糟糟的,比不了附近秦嶺和小隴山多是高大的松柏之類。這種樹林軍隊通過極其困難,也不利於人馬掩藏,要想在兩岸擊,要花些功夫和心力。碧玉關以下,三都川穀道約長一百里,禹藏花麻軍馬前來,在谷中行軍的時間就要有兩三天。利用黑夜的機會,移動佈置伏兵,相對要容易一些。

行到一處支流匯入的地方,地方平曠,王凱說道:“這裡原來有一處小寨,現在已經廢棄了。沿着匯入的小河逆流而上,是隆中族蕃落。高都指提出,若是帥府同意,可以預先佔據隆中族的地方,在那裡埋伏兵馬,到時沿着這條河道殺到三都川來。”

隆中族是個小蕃落,已經納質歸附,昨天徐平在伏羌寨檢視,他的首領也在。不過他們居住的地方相當偏僻,秦州還沒有官員去過。

徐平想了一會道:“既然如此,那就安排讓歸明神武的大隊人馬駐在隆中族,到時戰事起來,我的帥帳也設在那裡。——不過要謹慎行事,不要泄露消息。劉直院,你在帥府多領些錢出來,厚賜他們的首領和族裡的人,千萬不能讓他們心生不滿。一旦跟他們的首領談妥,歸明神武軍即派大軍進駐,他們族裡的人許進不許出,防止走漏消息。”

劉滬和高大全叉手應諾。

徐平看看周圍,又擡頭看看天色不早,對衆人道:“今夜便就歇在這裡吧,明天一早我們再動身,要在天黑前到青雞川左近,返回秦州。規度戰事,不但是要熟悉地理,按照地形把戰事的每一步每一處小戰場都條列出來,更重要的,是要按着地理分清關節。做事情最重關節,把這一場大仗,用關節分成一場一場小仗,條理清楚。每一軍、每一指揮要參與哪些小仗,完成哪些關節,必須預先定好。便如這處小河匯入的地方,我們沿着谷口上溯了數十里路,就數這裡平曠。毫無疑問,戰事起來,這就是一處重要的戰場。歸明神武軍如果插入禹藏花麻帶的人馬裡,佔住了這處地方,緊急紮起營寨來,便是三個關節。收到號令出擊,到達這裡是一個關節。擊潰敵軍佔住這裡又是一個關節,立起營寨又是一個關節。王監軍,你擬定作戰軍令,便就當按着這些關節來,讓統兵官對戰事一目瞭然。”

王凱應諾。

徐平又道:“作戰最怕亂,一方先亂了,那就佔敗了一半。自碧玉關到谷口,綿延一百里,分成的戰場數十個。如何做到井井有條?單靠士卒傳軍令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擬定的軍令條理清楚。每一個小戰場參戰的統兵官都清清楚楚,自己要到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趕到,到了那裡之後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是完成了軍令,條理清清楚楚。只有做到這樣,我們這一百里的穀道,參戰的兩三萬兵馬,才能聯成一個整體。萬萬不能跟以前禁軍作戰一樣,數十營的軍隊出來,呼啦啦向一個地方涌過去,茫然沒有頭緒。”

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102章 首告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64章 歐陽修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57章 暗箭第134章 救星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253章 收網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273章 示威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52章 童七郎第71章 意外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269章 對峙第50章 防秋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57章 千里西來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79章 後苑飲宴第62章 宰相氣度第39章 黃師宓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31章 攻略(三)第89章 搶佔要地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27章 衝突第58章 升任副使第78章 入甕第90章 發酒發肉第146章 印錢吧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214章 僵局第16章 仁義者何?第48章 風波第87章 好事第56章 驚變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51章 大典(下)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62章 宰相氣度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04章 多賣酒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177章 決戰第45章 白砂糖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242章 交涉第120章 破陣子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44章 僵局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40章 從前第52章 虛開中路第61章 官吏鬥法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03章 事發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82章 立足於打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3章 盡頭牙第54章 買馬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214章 僵局第279章 破城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71章 意外第15章 軍改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39章 兄弟夜話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2章 治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