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寓兵於民

跟其他幾路比起來,秦鳳路的民政算是相當和諧的,哪怕治下蕃落衆多,也沒有因爲強推並帳爲村發生多麼惡劣的事件。這種和諧當然不是沒有代價的,是伴隨着大量錢糧投入,給接受政策的番漢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種投入不是收買,而是實實在在地改變了這一帶的生產、生活環境,是長期地會讓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

但實際上,不管是在軍事還是民政上,秦鳳路跟其他幾種比花的錢並不多。在其他幾路不停地向朝廷要錢要糧的時候,秦鳳路有大量的節餘,倉庫裡堆滿了各種物資。

花多少錢做多少事,不只是看花錢的數量,還要看花錢的效率,這就是各地施政水平的不同了。徐平花一貫錢做到的事情,其他幾路花兩貫甚至更多也做不來。無他,再沒有一個官員願意像徐平這樣,在管理上花這麼大的精力。

秦鳳路每一件政事,都有詳細的計劃和總結,一件事做完必須列出得失。並帳爲村不是呼啦啦地推行下去,而是在事前做了詳細規劃,從哪裡開始,怎麼逐步鋪開,最後在哪裡算是階段性的結束。在這個過程中要花多少錢,用多少物資,投入多少人力,最開始便就計算清楚。做的過程中跟計劃不符的地方,隨時針對實際進行調整,更新計劃。秦鳳路的駐軍,在哪裡駐紮,所用的糧草物資從哪裡來,在哪裡儲存,有哪些行動,一切都清清楚楚。駐軍所需的物資,從來都是按計劃提前準備好的,儘量減少突發性的事件。哪怕是去打卓羅城,也沒有出現手忙腳亂,盡調民夫突擊運糧的事情,這全靠平時規劃得當。

一次性的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會非常巨大,軍隊的突然行動,不到一個月就可以消耗掉全年的積蓄。如鄜延和環慶兩路,因爲範雍要求各軍去解延州之圍,便就把他們的儲蓄消耗得精光。突擊運糧要求徵調民夫,而且待遇特別苛刻,讓百姓怨言四起不說,單單運糧路上死傷的民夫,徹底廢掉的驢、馬和駱駝,都會透支一路的軍事潛力。相反秦鳳路這裡從一開始便就規劃得清楚,駐軍日常所用的物資從哪裡調運,在哪些關鍵節點建立物資儲備,應付突發事件的時候從哪裡來,怎麼運,都有做好的應對措施。

勤能補拙,事情只要認認真真做了,不是在瞎折騰,必然會有好處回報。徐平認真做事的回報就是,他在秦鳳路不管軍事還是民政的動作在幾路中最大最多的,但從來沒有出現物資短缺,從來沒有出現軍民報怨,後面做事的餘地越來越大。徐平現在面臨到的最大問題,是嚴重的人手不足。做事需要人,他這樣做事需要的人力尤其多,可秦州到底還是邊地州軍,內地的官員不願意來,這就有些難了。

討論過了並帳爲村的事情,徐平道:“如今天下並不太平,我們常講,爲了應付外憂內患,減少禁軍所需的錢糧,應當寓軍於民。寓軍於民,不一定非要把百姓劃成鄉兵,讓他們保甲爲伍,四時教閱,而是應該在地方施政的時候時刻不忘這一點。比如,夏季雨水多的時候要來了,秦州百姓多在山谷,必然面對洪災。真地大水來了怎麼辦?你不能夠雨下來了再說,而應該提前做好計劃。如果這計劃是雨水來了,這裡的大戶做什麼,那裡的大戶又該做什麼,這便不叫寓軍於民,哪怕這裡的民戶什伍編甲也不是。應該如何做?要像軍中打仗一樣,雨水一起,派出哪些人巡防堤壩,觀測水情,如軍中斥候。如果他們發現了哪裡不對,要報到哪裡去,什麼級別的險情報到村裡,什麼級別的險情報到寨裡,再到什麼級別要報到縣裡,到什麼樣子要報到州里。做事切忌沒有頭緒,不管大事小事一起報到州里來,那應該管的事就反而做不了了。不管是村、寨、縣、州,確認了險情,是在自己這一級可以處置的,就應該提前定好。哪裡決堤了應該如何填堵,要用到多少人手,怎麼徵調,填堵要用多少土,從哪裡挖。諸如此類事情,一切都要提前規劃好,便如軍中打仗一般,到時按令施行,這叫寓兵於民。其他開渠、修路、架橋,都是一樣,仿軍中打仗行事,做得多了形成習慣,戰時刀槍一發,按照村、寨、縣、州編組起來,一時不知行伍也沒有關係,略一教習,便就是完整的軍隊。秦漢軍制,戰事一起,往往都能夠在短時間徵調大軍,便是因爲如此。戰事一了結,刀槍收上來,仍然各自回去種田,不耽誤農時生產。番胡靠打獵訓練民衆熟悉戰事,我們漢人一樣要利用各種工程、應付各種天災來訓練百姓熟知軍事,都是一個道理。寓兵於民不是發刀槍給百姓,那不一定的,而是在平時施政時就讓他們熟悉作戰的規矩。秦州的並帳爲村,編戶齊民,以至移風易俗,都要跟這一點結合起來。你們編規例、定製度的時候,一定要牢記這一點。”

石延年、範祥和趙滋應諾,知道這是徐平給他定下的施政原則。

現在禁軍全靠招募,其實招募也沒有問題,最坑的還是能進不能出。戰事一起,廣招軍隊,人數多了財政不足以支持,趕緊想辦法結束戰事。可戰事結束了,招的兵還是在軍中,花的錢降不下來,還是要把朝廷拖死。軍人從哪裡來,戰事結束了到哪裡去,是一個不能夠迴避的問題,將來終有一天需要徐平去面對。

先在秦州試行出一套制度來,戰時可以快速擴充軍隊,戰事結束可以把人重新散回民間,是徐平接下來要做的事。冷兵器戰爭對兵員的要求沒有那麼邪乎,刀槍劍戟不用熟悉十年八年才上戰場,最關鍵的是組織紀律。合格的兵員是有組織紀律性強的人,而不是天天走馬鬥狗騎馬射獵的人,這是農耕民族的特點,軍事制度要適合這個特點。要擴大軍人的招募範圍,最重要的是把組織性、紀律性貫徹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此一來,不但是在戰時可以廣招人手,戰事結束,軍人也可以快速地適應百姓生活,不致於離開了軍隊的環境處處不適應。秦州原來直轄的漢人地盤不多,大部分地方都是這一年多並帳爲村把直轄範圍擴張出去的。白紙上好做畫,在這些地方試行新的制度更加容易。

國家民族的軍事能力,拋開科技、經濟這些物質基礎不談,軍事制度影響大,軍事文化的影響更大。把合適的軍事文化貫穿到民衆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他們在平時就熟悉軍旅文化,是從根本上提高軍事能力的辦法,也是能夠惠及千年的辦法。

漢人作爲農耕民族,適應自己的軍事制度,就是高組織度嚴明的紀律,儘量把軍事行動分解得精密嚴格,按部就班地去做。軍事行動越複雜,要求的知識水平越高,要求的管理水平越高,漢人越是佔有優勢。把一切都大而化之,把管理和專業技術從軍隊中抽離出去,就把漢人的優勢放棄了。禁軍的沒落,就是在文明在軍中的沒落。

第133章 矛盾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27章 小隱君第203章 換相(中)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42章 酒名第21章 割稻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100章 鑄錢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214章 僵局第12章 空調第89章 搶佔要地第133章 矛盾第13章 折支第48章 私鹽販子第30章 殿試第6章 買書第151章 新市場第5章 報恩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220章 星空(下)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9章 科舉冤家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220章 星空(下)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70章 南下大道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0章 野味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20章 早朝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24章 賭鬥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41章 串香第57章 夜戰(上)第24章 煩心事第221章 細腰城第319章 使節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284章 新軍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6章 召對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97章 布衣上書第310章 死局第67章 找盟友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230章 約定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99章 刻書準備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174章 砲戰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14章 心經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章 再臨鄭州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15章 奇觀第24章 嫉妒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57章 夜戰(上)第186章 有錢人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章 太后崩殂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88章 紙醉金迷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64章 三路出擊第11章 治術(二)第285章 軍制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