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前線指揮

趙禎對現在的境況心知肚明,他沒有大刀闊斧改革的魄力,並不表示他不明白。作爲皇帝,他更加不允許軍政、軍令合一再出現強權的軍事衙門,重現五代悍將輒自廢立的事情。邊疆幾路可以這樣做,是爲了應對戰事,中央層面是絕對不允許的。說到底,沿邊數路的都部署是從宋初的行營演變來的,發展到現在的經略司政令合一,不過是因爲戰事長期化不得不如此。本來是臨時任命的出征大帥,因爲戰事連綿幾十年,無法班師,最後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帥營依然設在那裡,只是帥臣不斷更換,這纔是經略司的本質。

打了個哈哈,趙禎說道:“徐平屢次上奏,言今年秋冬的戰事必在秦鳳、涇原、環慶三路,沿着葫蘆川兩岸穀道爭奪。以前朝中還有疑慮,如今看了沙盤,才知道徐平是因何這樣說。若是朝廷沿葫蘆川兩岸,北向奪下天都山,再控左側馬嶺水一路,則興、靈兩州就對本朝門戶洞開,出大軍可直搗其腹心。自環州西北出青崗峽,自古便爲去靈州大路,最爲便捷。然此路須過瀚海,出峽谷後斥鹵遍地,無溪川水源,古時城廓又廢棄,大軍難以通行。惟有葫蘆川一路,地方開闊,水草豐美,糧草便給,最利大軍行進。是以本朝要擋住番賊難下,則必牢牢控扼鎮戎軍,番賊縱間道而來,也不能久留。本朝大軍要北向前出擊賊,也依然要沿此路行進,此是兩漢經略河西、河南之地的根本所在。”

這是李璋從徐平那裡學來之後,回京城之後跟趙禎幾次三番說過的話,趙禎已經牢記在心。現在趙禎的心裡,已經把涇原路看成了跟党項決戰的關鍵,現在看了沙盤,愈發加深了這一印象。自關中去靈州,最近的大道是馬嶺水,環慶路實際上就是馬嶺水流域,這也是自古以來的大道。不過這一路要過幾百里瀚海,古時在瀚海中建的補給城池,此時已經荒廢,這一條路要打通必須要重新找出水源,並在路上的水源地修建城池。而馬嶺水本身就是苦澀難飲,支撐大軍不易,再加上出川穀後的瀚海,這個年代已經無法通行。環慶路北出的大道已廢,僅能夠阻擋党項南侵,要北向只有沿葫蘆川穀道了。

李迪帶着老花眼鏡,彎腰沿着沙盤的四周,仔細看了一遍,摘下眼鏡道:“徐平此話委實不錯,大軍出擊,必然要沿水草豐美的道路前進,不然糧草不濟,沒有飲水,大軍不戰自潰。現在沿馬嶺水北上的道路早已廢棄,僅能作奇兵之用,惟有葫蘆川可用。”

一衆宰執點頭稱是。李迪年輕時即有洞曉兵事、韜略過人之眷,真宗皇帝曾經稱他“真所謂頗、牧在禁中”。他那一榜進士也確實出了不少文武兼通的人物,除了他這個狀元,還有後來轉任武職的劉平,與劉平一樣好談兵法的張存,李迪的布衣之交、通孫、吳兵法的陳貫,陳貫也是文彥博的岳父。至於其他劉隨、將家子李渭等人,更是多經武事。李渭已經因爲與郭勸處理山遇惟亮一事不妥而被貶,而劉平在三川口敗後被黃德和誣告沒有立即下定論,都跟這一幫同年的幫襯有關。

呂夷簡回朝之後無法扳倒李迪重回中書,只能在樞密院待着,便就因爲這一背景。李迪好歹通兵事,在中書能夠主持全局,呂夷簡在這上面就要差一些了。

趙禎連連點頭:“宰相說的不錯,秋冬對番賊方略,實際看了這一沙盤便就明瞭。徐平佔定西城之後不前出佔蘭州,卻在前些日子佔了會州,便就是向着葫蘆川去的。”

說完,趙禎賜了茶湯,讓諸位宰執在一邊落座,正式討論對党項方略,不再提敏感的秦鳳路軍改問題。那事情還是要緩一緩,先把党項打翻了再說。

喝過了茶,呂夷簡道:“當今最急切的事,便是既然都認爲戰事在葫蘆川,那麼到了秋冬與番賊開戰,前方如何指揮?環慶、涇原和秦鳳三路一字排開,互不統屬,到時番賊來攻,只怕急切間救援不及。而一旦獲勝,不能乘勝追擊,貽誤戰機。”

晏殊道:“前幾個月重定陝西沿邊四路帥司,不是讓徐平兼節制涇原路兵馬?那兩路捱得近,有徐平節制,當不會誤了大事。”

章得象不緊不慢地道:“單單節制,只怕濟不了什麼大事。三川口之敗,一樣有劉平節制三路兵馬,遇到昊賊設伏,還不是有數軍觀望!”

當時劉平的職務,分別節制、管勾鄜延路和涇原路兵馬,他自己又是環慶路兵馬副都部署,是實際上對党項戰事的前線總指揮。但實際上這一系列官職有名無實,除了鄜延路石延孫聽他指揮外,其他各城、寨都監多是獨自行事,三川口附近就有幾軍觀望。

晏殊看看周圍的人,心裡感覺出了苗頭,只怕前邊說什麼徐平軍改只是閒言,今天真正要談的是前線指揮。特別是樞密院諸人只怕已經統一了口徑,心中有計較,要在今天獲得其他人的支持。除了王貽永,現在樞密院全是呂夷簡的人,沒有牽制。晏殊是個謹慎小心的人,看出這個苗頭,立即就閉口不言。

李迪沉聲道:“本朝軍政掌於樞密院,秋冬戰事如何指揮,不知樞相如何看?”

呂夷簡看看旁邊的沙盤,又看看旁邊的大地圖,道:“三路互不相制,遇到戰事緩急間救援不急,委實不利。樞府現在有三個辦法,還請陛下和諸相公參酌。一是把對番賊戰事沿北境分成兩段,東段鄜延路和麟府路,設一帥臣總理。西段則含其餘三路,同樣設一帥臣總理。要麼就在涇原路設一總帥,總領秦鳳、涇原、環慶三路,經略興、靈二州。最不濟也要在涇原、環慶兩路設一帥臣,統領對鎮戎軍方向戰事。秦鳳路由於有番賊所佔的天都山阻隔,與其他兩路不能合爲一體,可單獨作戰。”

秦鳳路就是前朝的隴右地區,地理上跟其他幾路不成一體,中間有隴山、天都山南北阻隔。連接的隘口要麼在南邊的關山,要麼在北邊党項手裡的天都山,跟涇原路離得雖然近,但在地理上不成一個整體。讓徐平節制涇原路兵馬實際並沒有多少用處,從關山隴阪繞一大圈到涇原路傳軍令,路程太遠,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見衆人不說話,呂夷簡道:“若是不在前線設一總帥,而由樞府統一指揮,則路程太過遙遠。軍情十萬火急,諸路間與賊作戰必須相互支援,一切仰賴京師諸多不便。”

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201章 提舉官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1章 酒精燈第201章 陛辭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91章 大勢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31章 探花郎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01章 七源州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9章 理通事順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220章 星空(下)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14章 賜名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20章 匪訊(下)第59章 夜戰(下)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75章 僵局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9章 科舉冤家第146章 分別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26章 餘波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124章飛來橫財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00章 鑄錢第319章 使節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99章 前奏第30章 殿試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112章 黑吃黑第155章 接風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9章 準備抓人第45章 安撫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35章 申峒第25章 官身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3章 盡頭牙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239章 馬帥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72章 夜戰第160章 呂公綽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55章 利用第29章 端午(上)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54章 將要離去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58章 夜戰(中)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11章 潑皮第31章 造紙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34章 移民第176章 錢糧爲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