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糉子

四月辛未,十四,乾元節。

這是當今皇上的生日,若與徐平的前世比較,這就是此時大宋的國慶節,規模或有差別,但也相差不多。東京城裡的官兒清早給皇上慶過生日,便開始放大假。民間也一樣,諸色人等放大假給皇上過生日。當然如徐平家酒樓這種經紀人家,正是賺錢的時候,不但不放假還要更忙。

吃過早飯,徐平換了一身新衣,優哉遊哉地晃了出來。

一衆莊客見了他紛紛行禮問好,明顯親近了許多。

快到大門口,剛好撞見一個小姑娘從外面進來,穿了一身新衣,麪皮白淨,一雙柳葉彎眉,未開口已見笑意,手中提了一串糉子。

門口的莊客紛紛向她問訊:“蘇兒小娘子起得好早。”

那個小姑娘笑着一一示意,進了門,剛好撞見徐平,看了一會,掩口笑道:“這便是小郎君吧?我家娘子包了些糉子,讓我給你送來。”

徐平目瞪口呆,小姑娘看起來也就是十歲左右年紀,竟然一口吳儂軟語,讓人一見就心生親切。可這人自己從來沒見過,甚至都沒聽過!

見徐昌從自己身旁經過,徐平一把住,來到一邊低聲問道:“這個小女孩是什麼人?我怎麼從來沒見過?”

徐昌看看那個小女孩,低聲對徐平道:“這是林秀才新討的女使,給林家娘子做貼身婢女使喚,昨天秀才帶回來的時候有些晚了,所以大郎不知道。她與秀才一般都是蘇州人氏,流落京城,才賣與林家。因是思念家鄉,秀才給她取名蘇兒。”

徐平點頭恍然。蘇州在吳越時代爲平江軍,歸宋後已改回原名。林文思正是蘇州人,不過他與林素娘都多年生活在汴梁,早已沒有家鄉口音。

徐昌看看徐平臉色,又低聲道:“蘇兒小娘子據說出身於官宦人家,因家道中落才賣身爲奴,是知書識禮的。”

這話說得就有幾分曖昧,徐平卻沒有聽出意思。

上去見了蘇兒,接過她手中的糉子,道過了謝。

蘇兒道:“這是我們蘇州口味的棕子,用的上好糯米,箬葉包成,與開封府的有些不同,官人嚐嚐口味。”

徐平漫聲答道:“林家娘子有心了。”

心中卻大大地不以爲然,這很稀奇嗎?他的前世滿大街賣的都是這種糉子,想換個口味還難呢!只是現在宋朝棕子大多還是用粘小米,外面用的是菰葉,與後世有很大差別。

蘇兒倒也不在乎徐平的表情,又道:“我家娘子還有事要拜託官人,聽說官人正在平整田地,還請有空的時候過來幫一幫,在家周圍栽幾株桑樹,閒來無事養蠶織幾匹綢絹。”

林文思一家住在河邊新起的小院裡,因是讀書人,要的就是清幽。徐平本來就要在莊院周圍種植桑樹,忙一口答應下來。

蘇兒笑着道過了謝,便告辭離去。

一衆莊客又是問好,目送她離去。

徐平看着蘇兒的背影,心中卻有些不舒服。一樣都是婢女,這小姑娘就是一身新衣,走到哪裡都有人奉承,秀秀就沒有這個待遇。這幫莊客都是以衣服看人,什麼時候也給秀秀做身新衣服。

也沒有了出去閒轉的心情,徐平提着棕子回了自己小院。

秀秀還在收拾,見了徐平回來,奇道:“官人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徐平搖了搖手裡的糉子:“林家娘子送了糉子來,是讓她們家新討的一個女使蘇兒送來的。”

秀秀接過糉子,開心地道:“原來是江南的口味,常聽人說東京城裡有賣的,我還沒見過呢!”

徐平可不覺得稀奇,對秀秀道:“這有什麼,一會帶你包種更異樣的,纔是真正沒見過呢!”

秀秀笑着搖頭,不管徐平。

徐平又道:“我見那個蘇兒穿了一身新衣,人人奉承,神氣得不得了。趕明兒我也給你做身新衣,出去招搖去。”

秀秀只是笑着搖頭,也不說話。

徐平還是有些憤憤不平:“一般都是貼身使喚,我是這莊裡的主人,就沒見別人這樣奉承過你!”

秀秀笑道:“原來官人是在生這種氣,這不多餘麼!她是什麼人?現在討來明明是要隨着林娘子嫁過來的,誰能相比?當然都要諸般討好。”

說完,拿着糉子進了廚房。

徐平愣愣的,仰頭望天。

林素娘這麼大威力?一個身邊的小丫頭而已,即使隨着嫁過來,也不過是個陪嫁的丫頭,怎麼能跟自己貼身的秀秀比?

想了半天,莫名想起家裡橫着走的洪婆婆,才恍然大悟,蘇兒哪裡是個普通的貼身婢女,這就是未來洪婆婆的地位啊,做下人的當然要討好。

這個時代還沒有陪嫁丫頭的說法,那是她們地位降低之後的事,此時的專用名詞是媵婢,從名字就可看出地位。

媵,送也,始自先秦,最初都是妻子的各種妹妹侄女之類。從身份就可以看出來,地位絕不是奴婢能比的。越到後代,媵的地位越低,到宋之後法律上的媵已經消失。唐朝五品之上皆有媵,有品級的,宋代已是媵妾通稱,但依然在妾前。秦漢之後,多用婢女充當,就成了媵婢,但也不是普通的婢女。她們是妻子勢力在家庭裡的天然延伸,自然就天生附帶了妻子的一部分威嚴。

認真起來,一個家庭裡的婢女,主人是可以隨便睡的,但媵婢必須要有妻子的許可。她的地位還高,除了主人天然地高於其他人,這也是女主內的制度保證。

宋代的婢女大多都是僱傭而來,本是良人,與妾的地位已是極爲模糊。宋律中妾的存在感已經很少,在家中的地位應該連媵婢都不如。

張三娘成親之後很快就把洪婆婆嫁出去,那是因爲她是鐵娘子,根本用不着人幫。這處田莊原來歸徐昌管,因爲那時候是外產,等徐家搬回來,這就成了家的一部分,張三娘立刻就把洪婆婆派過來。哪裡僅僅因爲是洪婆婆與主母的關係好,這本就是她的天然職責。

媵婢是天然的妾,而且比所有妾的地位都高,或者說她們本就是妻子權威的一部分,所以外面的莊客纔會那麼曖昧地看着徐平。當然實際上真正成爲妾的也不多,宋人納妾流行度既不如唐,也不如明清,真正有那方面需要的,多是以婢女侍姬的名義,僱傭制的好處說不清。

想了半天,徐平最後只好長長嘆了一口氣。古代是男女不平等,但男人也沒有那麼自由,最少進了家門,妻子的威嚴是有法律保護的,男人也不能想怎樣就怎樣,越是社會地位高的家庭越是如此。

想明白了這一點,徐平頗有點失落。他沒經歷過愛情,對林素娘雖然瞭解不深,也說不上討厭,並不抗拒與她共渡一生。但當這種關係牽涉的東西太多,便有一種本能的不舒服。

平息了心情,徐平走進廚房。

秀秀正在燒火,看見徐平進來,便道:“官人,常言說君子遠庖廚,你不要沒事就進來這裡好不好?”

徐平勉強笑了笑:“我心裡有想要吃的,偏偏你又燒不出來,不進來還有什麼辦法?再者說了,我們這種經紀人家,什麼時候跟君子有關係了。”

秀秀笑着搖頭,也不說話。

徐平又道:“今天過節,一會我去找洪婆婆,給你做身新衣裳。”

秀秀笑道:“官人省省吧,我可不想穿的光鮮,一看就不是個做活的,走到哪裡都被別人指着說。”

徐平沒來由覺得心裡甚是空虛,在秀秀身邊蹲下,呆呆得看着火。

過了一會,徐平道:“秀秀,我教你包異樣的糉子吧,保證是你沒見過沒吃過的。好不好?”

秀秀道:“官人有時間去讀書寫字多好,做這些幹什麼。”

徐平道:“我不想讀書寫字,我看的書夠多了。”

過了一會,徐平又道:“秀秀,我教你包糉子,裡面又有肉又有魚,你肯定沒吃過。好不好?”

秀秀笑道:“糉子裡包蓮子紅棗我就聽過,沒聽說包肉啊魚什麼的。”

看了一會火,徐平又道:“秀秀,我教你包一種糉子,不用菰葉箬葉,包得有這麼大個,像個枕頭一樣,吃也吃不完。好不好?”

秀秀笑笑:“官人今天怎麼了?越說越不着調了。”

徐平看着秀秀,她的臉型清秀,膚色瑩白,湊得近了,卻看見有一點點粗糙。這是自小隨着爹孃在外面放羊幹活,留下的痕跡。

這是個最普通的農家的孩子,如果不是生在這樣的時代,遇到這樣的遭遇,她該幹什麼呢?她本來想讀書上學的。

秀秀看着火。

徐平又道:“秀秀,我教你包這麼大這麼大的糉子,裡面又有米,又有肉,又有鹽,又有油,一輩子也吃不完。好不好?”

秀秀只是笑着搖了搖頭。

徐平見秀秀專心燒火,也不理自己,蹲了一會,便轉身走了出去。

他總覺得今天自己失去了什麼,要找點特別的事情做。

第53章 炭價風波第34章 雜事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26章 自助餐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115章 奇觀第76章 增兵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96章 補丁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67章 猜測第153章 攻城(上)第319章 使節第13章 糉子第226章 自助餐第80章 按規矩來第304章 話從前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58章 仙人跳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30章 烈士暮年第45章 安撫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4章 邊亂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02章 幫一把第124章 死城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76章 臨機處置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86章 應對第295章 強兵策第67章 找盟友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312章 郵寄司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31章 探花郎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25章 搜尋第272章 換將第187章 包拯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61章 裂痕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61章 開課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7章 新的產業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26章 慶祝第294章 養起來第61章 意外第76章 那些同年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19章夜戰第93章 新鐵錢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220章 星空(下)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81章 臭味相投第76章 稅改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4章 邕州城外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209章 送禮第195章 衝突第53章 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