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截斷後路

崇政殿,趙禎看着急匆匆趕過來的呂夷簡和李迪,問道:“天色已晚,你們有何急事一定要見朕?等上一晚,明日早朝再說不行嗎?”

呂夷簡從袖裡取出一封奏章,交給下來的小黃門,捧笏道:“事關重大。隴右都護府徐平發來奏章,詳細說了最近天都山的戰事。最重要的,他細說了以後方略!”

趙禎一下精神過來,懶洋洋還帶點不滿的神態一掃而光,接過奏章細看。這幾天宰執議事,一直沒有定下來戰事下一步要怎麼辦,大家都拿不出一個主意。這個時候,隴右都護府的意見就非常重要了,而且看呂夷簡的神態就知道奏章裡已經說得很清楚。

看罷奏章,放在面前的案几上,趙禎呼了口氣:“看奏章裡的意思,天都山一戰現在大局已定,隴右諸軍想的是如何收尾了?這委實出人意料!”

前線戰事,不但是隴右都護府,還有參戰的各軍,甚至就連會州知州包拯,都有詳細的戰報送回京城。但是哪怕看過所有戰報,趙禎和朝中大臣也沒有想到發展這麼快,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決出勝負了,而且是必勝無疑。

出現這種局面,最大的變數便是桑懌的宣威軍進攻西壽監軍司,實在太順利了。本來一軍對一個監軍司,只能說是勢均力敵。半年多前徐平五軍齊出偷襲,纔打掉了卓羅和南監軍司和元昊帶的兩萬親兵,還讓親兵大部逃脫。不到一年的時間,宣威軍一軍進攻西壽監軍司便如砍瓜切菜一般,幾乎沒有經過像樣的戰事,就橫掃過了整片山谷,把統領竇維吉和他手下的殘兵堵在了孤城裡。竇維吉已無還手之力,只看徐平決定什麼時候結束戰事。

趙禎百感交集。初登基的時候他只想做個太平天子,不想生事,元昊一叛纔會極爲震怒,而又有些手足無措。三川口一敗,他一兩個月都沒有緩過來,對戰事的未來前景相當悲觀。有時候想,便如太宗皇帝一般,能讓元昊俯首稱臣,大面上說得過去,哪怕付出些錢財出去,自己也能夠接受。卻沒想到不到兩年時間,便就風雲突變,那個曾經讓自己恨得牙癢又無計可施的昊賊小丑,就這麼被壓在天都山裡,只能做困獸之鬥了。

“陛下,看奏章後邊,徐平提了此後的戰事安排。”見趙禎走神,呂夷簡忙出言提醒。

回過神來,趙禎拿起奏章,把後面的內容再細看了一遍,低頭想了想,便吩咐身邊的小黃門:“去召都承旨李璋入宮——對了,他手下管隴右的那個王學齋一起如來!”

小黃門應諾,帶人出了崇政殿,出宮叫人去了。

趙禎這纔想起來給李迪和呂夷簡兩人賜座,又賜了茶湯,讓他們喝了去去寒氣。趙禎見大臣,從來不生炭火,他自己受罪,來宮裡的大臣也跟着吃苦。

吃了茶湯,趙禎才道:“徐平的意思,是把昊賊小丑堵在葫蘆川裡,一戰而滅!如果真地做到了,可謂一戰定乾坤,西北就此平定了!”

李迪道:“不錯。是以呂相公接了這個奏章,連夜便與我到議事廳商量。我們以爲此事至關重大,才連夜進宮恭請聖裁!”

趙禎猶有些不真實的感覺,好似在夢裡一樣。今年因爲隴右諸軍整訓完成,戰事提前打響,而且連連捷,讓朝廷裡對前線戰事樂觀起來。但還沒進入冬天,便就有了要一戰定鼎的氣象,讓趙禎怎麼都感覺有些不真實。

等了並沒有多久,李璋和王學齋兩人帶了地圖等相關物品入宮,趙禎讓他們在崇政殿裡掛了起來。而後點起大燭,照得通明,與呂夷簡和李迪一起上前觀看。

呂夷簡帶上老花鏡,用手指着西壽監軍司道:“依隴右都護府方略,桑懌所部佔住這裡之後,要立即東進,沿山間固有道路,出葫蘆川河谷。從此處出山,正是時唐時蕭關縣之地。而後沿河南下,與鎮戎軍所駐禁軍南北對進,徹底封死天都山出來道路。”

李迪道:“只是蕭關故地也有通往韋州道路,只怕番賊垂死一博,從那裡繞擊桑懌之後,反爲不美。此策有些風險,值不值得,我們要仔細考慮。”

看着地圖,趙禎既興奮又有些擔心,道:“此戰若是功成,則大局可定!不過桑懌一軍只有三萬多人,打過了西壽監軍司,又要處理殘局,又要鎮撫山中生羌,再抽兵出去攻蕭關縣,只怕有些力不從心。若是他手上兵力多上一倍,便就一切無憂!”

呂夷簡道:“依隴右都護府的安排,是要集中兵力於此一役。若是我們同意,他們那裡便立即調曹克明所部尾隨桑懌之後,而後榆中的張亢部跟上,以三軍兵力前出。榆中防務交予巡檢使司,趙滋帶手下兵馬駐防榆中,蕃落暫時交予蕃落司管轄。同樣,打下來的西壽監軍司,也交予在三角城的巡檢使馮誥鎮撫,三角城和會州交予地方。”

趙禎心中默算一下,如此下來,用於蕭關方向的兵力就有近六萬之多。依着隴右諸軍先前表現出來的戰力,還真不怕党項的軍隊。

轉過身來,趙禎來回踱了幾步,問一邊站着的王學齋:“你是從秦鳳路來京城,且說一說,依你所見,若是一兵對一兵,隴右諸軍與番賊比着如何?”

王學齋有些爲難,想了一會才道:“稟陛下,隴右諸軍大多都是從川蜀招來,若是一兵對一兵,單論力氣與弓馬,委實是比禁軍差上一些。至於與番兵相比,因爲末將在那裡的時候是一路勝仗,倒沒有留意。不過論單打獨打,番兵比禁軍也要差上一籌,是以論起單兵對戰,想來隴右諸軍與番兵相差不多。”

趙禎嘆了口氣:“這就有些風險了,韋州監軍司加上天都山出來的兵馬,也能湊出五六萬人前後夾擊桑懌一軍。如此算來,這一戰兩軍勝負豈不是五五之數!”

王學齋叉手道:“陛下,依末將在隴右歷次演練,都護曾多次說過,單兵作戰,與大軍對壘是截然不同的。以末將離開那裡時的情形來說,單兵作戰番兵或可與隴右諸軍旗鼓相當,但若是兩軍交鋒,隴右一都必破番兵百人,一營可全滅其一遷溜。數萬大軍作戰,隴右大軍可以一當二,只要沒有奇兵意外,必勝!”

趙禎愣了一下,看看一邊的李迪和呂夷簡,一時沒有明白王學齋的意思。大軍作戰不是混混打架,這個概念朝中的很多人還是反應不過來,包括趙禎自己。

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74章 相互利用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8章 農田輯要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1章 人選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17章 盼盼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29章 邕諒路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206章 望遠鏡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77章 你倒黴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62章 新場務第90章 發酒發肉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6章 難處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96章 補丁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68章 別有出路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206章 望遠鏡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51章 綠影亭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48章 下忠州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56章 錢入戶等第80章 小人難纏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230章 審計司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74章 砲戰第200章 營田務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59章 合謀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332章 建節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19章 審問第57章 千里西來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187章 包拯第7章 貴人相助第183章 擒獲第155章 攻城(下)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65章 因地制宜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97章 雪中論兵第26章 峰迴路轉第310章 死局第40章 炸山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3章 折支第55章 官衙送別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30章 斥責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43章 插手忠州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132章 柳八娘第321章 兩萬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