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攻其一端

樑貫成血滿征衣,看着緊追而來的契丹軍,彎弓搭箭,一聲暴喝,把最前面的首領射下馬來。撥轉馬,樑貫成高聲道:“全軍聽令,回城!”

馬蹄響起,一百餘騎兵向着不遠處的城池快速奔去。

羅紀在城頭看見,急忙吩咐打開城門,把樑貫成一行放進城來。

到城門處迎住樑貫成,回到城裡,羅紀焦急地問道:“如何?可曾沖壞契丹軍陣?”

樑貫成摘下兜鍪,沉聲道:“在他們軍營裡放了一把火,那些撮鳥都去救火了,想來今天不能再來攻。熬過了今天,其他城池救援的兵馬就該來了!”

“是啊,該來了!”羅紀向城外看過,此時紅日初升,耀得草原上一片金光。兩三裡外契丹幾座軍營清晰可見,有的營前正在整隊列陣。

兩人是在整訓許懷德所留禁軍的時候,從高大全軍中調到了張亢軍中,羅紀依然是營指揮使,樑貫成爲副。此時隴右幾軍的指揮都已經擴編,由標準編制的步軍五百人、馬軍四百人擴編爲馬步混編的一千餘人。在新編制下,羅紀和樑貫成的軍職雖然沒變,官卻升了上去,與以前的指揮使不可同日而語。營這一層級的僚佐系統相對簡單,除了正副指揮使外,只有三人輔佐他們,隴右軍的基本指揮層級是設在更高一級的將上面。

那一天被徐平用炮嚇了之後,耶律重元便安坐大帳,不再到前線來。耶律仁先後來又被炮打了幾次,有一次還把他的座騎打傷了,不過最終有驚無險。

用了幾天的時間,耶律仁先最終摸清了擋在面前的這道防線的佈置。以雲內州新城和舊城爲中心,向南北各延伸十餘里,城壁相連,是宋軍的中段防線。北部劉兼濟所建的城壁,從陰山下延伸十里左右,南邊曹克明的振武縣同樣如此,也是十里。

宋軍完全堵住了金河,兩邊山地也被堵住,南北各留下了一道二三十里的口子。斷開的口子對契丹人沒有什麼意義,沒有連綿數十里的堅壁他們也不敢繞城而過,還是要來扒這一道長城。對於宋軍來說,這兩段口子的存在,導致三軍不能連在一起。

堅壁最大的作用是運兵運糧,糧道在牆之內,一旦南北聯結起來,則三軍就成爲一個整體,兵力可以在堅壁內快速調動。沒連起來,則還是各軍爲戰,堅壁只起到了阻擋契丹騎兵通過的作用,並且讓他們圍不了城。

摸清了宋軍佈置之後,耶律仁先建議還是先攻中段,這是宋軍主力所在,取得戰果對以後的談判有好處。只能一面攻城是讓人絕望的事,所以從中間城壁選一端開始,一段一段地向中間拆。把雲內州新舊兩城延伸出來的城壁拆掉,留下兩座孤城,哪怕是最後攻不下來,戰後談判也可以給宋軍施加壓力,讓議和條件不致於太過苛刻。

延伸出去的城壁系統,徐平定的是五里一城,中間用壁相連。五里的距離,恰好是兩座城的火炮可以覆蓋住中間連的壁,防止敵人集中兵力攻擊中間的薄弱環節。

包括折繼閔築的雲內州新城在內,向北是三城,加劉兼濟築的三城,共是六城,以地支編號。折繼閔的新城是子城,劉兼濟靠近陰山的一城爲己城,羅紀和樑貫成的是寅城。

徐平所在的雲內州舊城爲甲城,一直到曹克明最南邊的一城爲己城,是南段防線。

耶律仁先選北段北端爲自己的主攻方向,即寅城,恰是羅紀和樑貫成把守。

昨天攻了一天,雖然有兩座城的火炮相助,中間的壁還是被契丹兵攻破。爲了不讓契丹兵四面合圍,樑貫成連夜帶兵出城偷襲契丹的軍營。戰果不大,但是放了一把火,應該能夠拖延他們一天的攻城時間。

回到衙門,去了甲冑,樑貫成收拾罷了,到後衙與羅紀飲酒,權作接風。

飲罷幾杯酒,羅紀道:“折軍馬傳了都護府的軍令來,讓我們堅守城池,這一兩天就會有援兵到來,不必驚慌。現在契丹重兵圍我們這裡,不知道都護會不會派兵去抄他們後路。”

樑貫成搖了搖頭:“如今契丹拿我們的堅城沒有辦法,只盼着會出城與他們廝殺,只怕不會派兵出城與他們交戰。依我看來,還是拒城而守,只要打退他們就好。”

攻破南邊的堅壁之後,契丹正組織士卒拆毀,哪怕兩邊城池不住向那裡打炮,他們都沒有絲毫停歇。看這架勢,要把連接城池的堅壁全部拆掉,契丹人才會罷休。

羅紀飲了一杯酒,不解地道:“拆了堅壁,也只是斷我們運兵運糧的道路,城池他們依然沒那麼容易攻破,於契丹人有多少好處?沒了堅壁,各城之間兵力依然可以支援,難道他們還真能把所有的城池都圍起來?”

樑貫成搖了搖頭,只顧飲酒,他也一樣想不明白。

在南邊的堅壁上打開口子,契丹人便就把大部分兵力放在那裡,只顧拆牆,連這邊的城都不攻了。這才留下空當,讓樑貫成帶人出去偷了一回營。

寅城之外,耶律仁先看了一眼火光漸漸熄滅的軍營,神色不變,督促士卒繼續上前擴大堅壁的缺口。這個季節,在大草原上作戰,軍營中嚴加防火,每個營帳都備有滅火的大水缸,樑貫成放的火併沒有燒太久。

一邊的蕭胡睹看着不時有拆堅壁的士卒被宋軍的火炮砸死,對耶律仁先道:“大王何必要拆毀那斷堅壁?只要破了口子,讓宋軍不能從別的城池運兵過來,便就夠了。士卒們冒着弓矢在那裡拆牆,徒喪性命。後面攻城,也有多大用處。”

耶律仁先道:“不把那處堅壁拆了,便要在那裡駐重兵防禦。不然,宋軍隨時可以從堅壁中運兵過來,拆開個口子當得了什麼事?現在死傷些人手,總好過被宋軍從堅壁中運兵過來掩襲。附馬,你不要小看那處堅壁,候到月黑風高的夜裡,千萬人從那處壁裡到了近處也不能發覺。出來列陣,一起發作,我們要吃大虧!”

蕭胡睹連連點頭,口中稱是,心中卻不以爲然。前面的這座城池在最外面,只要把堅壁打破,便可幾面圍住,那小小一段牆又能礙了什麼事?至於說宋軍從堅壁掩襲,就更加沒有道理,大草原上宋軍哪裡不可以來,爲什麼非要從堅壁裡走。只是他外貌粗豪,實際卻是喜歡逢迎的性子,不說出口來罷了。

耶律仁先這樣做,是打定了主意,能攻下一座城來就攻一座,都是戰績。至於拆掉整個宋軍防線已經不指望了,能夠穩穩地佔住幾座小城,對朝廷就有交待。

把堅壁拆掉,不止是方便攻城,攻下之後對自己守城更加有好處。從這裡開始,再把南邊的另一座小城攻下來,能守得住,與雲內州新城相對,都算是豐州伸出來的。戰後議和的時候,佔住幾座城,就相於把宋軍的整條防線廢掉了。

這種打法,非常忌諱宋軍從其他幾城出兵來攻自己的側翼。不過耶律仁先已經顧不得了,宋軍能出來野戰,哪怕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

蕭胡睹是蕭孝穆的侄子,長得身材魁梧,一頭捲髮,看起來就有些怪異。又有口吃和斜視的毛病,特別喜歡在背後說人的壞話,耶律仁先非常不喜歡他。作爲行宮都部署,任祇侯郎君的蕭胡睹是他的下屬,不過這是太后家族的重要人物,又是附馬,不能過於冷落。

此次來攻這一段城壁,耶律仁先都是自己一人作主,並不與蕭胡睹商議。出兵的時候耶律仁先領的軍令是來攻被宋軍佔住的州軍的,結果現在只想攻下幾座小城,這話不能說出口來。特別是蕭胡睹是不能告訴的,不然以這人的人品,不知道回朝會怎麼編排。

雲內州都護府裡,徐平、張亢、王凱和折繼閔聚在一起,看着掛着的地圖。

有望遠鏡這個利器,宋軍僅用少量偵騎,便把契丹軍的一舉一動摸得一清二楚。王凱把契丹軍分成幾部,在地圖上標示出來,各部駐地都明明白白。

看了一會,徐平道:“契丹人去攻北端,就是攻下來,也只是佔住一座小城而已。他們總不能從北端一點一點向金河兩城這裡靠,那要打到猴年馬月去?我們糧草艱難,契丹人必然比我們更加艱難,這種打法是擺明了不來攻州城了?”

張亢道:“想來就是如此了!他們在外面窺城幾日,只怕是看出攻不下州城,纔去打那幾座小城。依我看來,就是契丹人自知不能取勝,好壞佔兩座小城有交待!”

徐平點了點頭,想了想又搖了搖頭:“只怕未必!如果他們真能佔幾座小城,等到戰事結束之後議和,這幾城想必也不會還給我們。好好一道城壁相連的防線,被契丹人佔住幾城豈不是廢了?我們這兩三個月的功夫,全是白做!”

第8章 交接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253章 收網第75章 僵局第160章 呂公綽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36章 折騰契丹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32章 春暖花開第57章 原則說一下最近情況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188章 開戰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10章 新的生意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9章 出行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44章 打起來了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95章 西瓜種子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37章 閒散日子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02章 換相(上)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09章 補天裂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88章 紙醉金迷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68章 交權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77章 交涉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46章 收割機第174章 砲戰第66章 同年知縣第83章 有放有收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28章 蟾宮折桂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63章 放生池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38章 出仕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59章 夜戰(下)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55章 解套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34章 磨鍊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67章 猜測上架感言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45章 孟州李迪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97章 雪中論兵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35章 申峒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27章 牧草換豆第7章 貴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