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解甲

因爲草場大火,耶律重元退往豐州。宋軍沿路追殺,斬獲甚多,契丹大軍的輜重幾乎全入宋軍之手。野利旺榮和成克賞把耶律仁先追入豐州之後,轉過頭來再戰耶律重元,斃俘近萬人。此一戰契丹總共損失接近三萬人,徹底失敗。

契丹大軍退守豐州,宋軍撤回,依然守雲內州防線,沒有進逼豐州的意思。

打到這裡,再打下去就沒有什麼意思了。耶律重元和耶律仁先調回朝,施以薄懲,代之以蕭貫之和劉六符守豐州。兩人一到豐州,便就派使節到雲內州,要求議和。

和戰大計不是徐平一個沿邊都護能定的,只能上書朝廷,這一帶又恢復了平靜。

雲內州舊城,野利旺榮和成克賞滿面紅光,並騎向都護府行去。與契丹議和,他們的使命便就結束,到了算賬領錢的時候了。野利旺榮帶的兵多,此次斬獲遠超過成克賞,但成克賞財運當頭,此次白撿了一個蕭胡睹,加上先前對蕭普達和張佛奴的戰績,兩人所部該領的賞錢相差不多。領到錢後,足夠他們揮霍一輩子了。

到了都護府,由譚虎帶着進了官廳,行禮如儀。

讓兩人落座,徐平道:“此次大勝,全賴兩位大王用命。朝廷有功必賞,除了賞錢,你們還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可以一併提出來。只要做得到,朝廷不會推託。”

成克賞道:“我已經在靈州選好了一處宅子,單等解甲,便就去那裡做個富家翁。只是我自小在馬背上長大,城裡過活,到時就怕渾身不自在。靈州東邊是山間牧地,我想在那裡買幾百畝田地做牧場,閒時可以到那裡去住些日子。只是興靈路經略司現在不許私自買賣田地,更加不許私佔,是以難辦。若是有閒,都護跟吳經略說一聲,方便則個。”

說完,成克賞命隨從取了從蕭胡睹身上扒下的鐵甲來,呈給徐平:“這身鐵甲,得自契丹駙馬蕭胡睹,甚是精良。都護統軍多年,沒有合適甲冑,便轉送都護。”

徐平命譚虎接了,道:“此次戰後,我統不統軍尚未可知,鐵甲留之無用。難得你一片心意,便接下來,若是繼續統軍我便自用,不統軍了便就交給譚虎將軍。他隨我多年,一直忠心不二,立下無數功勳,送給他也不辱沒了。”

成克賞叉手:“都護如何處置都是好的。譚將軍勇將,當配如此一副好甲!”

徐平點頭,對成克賞道:“經略司現下不許私自買賣田地,不得私自立莊佔田,只是一時之計。等到各地安穩下來,一切都如內地規例。你要處牧場不是什麼大事,我跟吳經略說一聲就好。只是我有言在先,以後興靈路不許遊牧,全爲駐牧,牧場如村莊一般。再一個不許用自己的族人爲傭奴,需要人使用,從當地僱人。切記,不要犯了!”

成克賞叉手應諾,謝過徐平。沒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對成克賞這些降將,朝廷有必要的防範措施,徐平從來都是說在明處。不說出來,各自心裡打小算盤,以後對朝廷對他們都不好。降將被懷疑,結局悽慘的歷史上不乏其人。明言讓成克賞跟族人割裂,雖然有些不近人情,實際上也是爲了他好。這麼多日子,成克賞和野利旺榮已經想明白了。

徐平又問野利旺榮:“野利大王,不知有沒有什麼事情要我幫忙的?”

野利旺榮猶豫了一會,還是道:“不瞞都護,我正當盛年,從此當個富家翁,不問國事心有不甘。望朝廷體諒,謀個差遣在身,不致荒廢了歲月。——我知道朝廷之制,對我等這樣出身的人必然防範,這是人之常情。不過再是防範,總有合適的差遣吧?”

“有,當然有!”徐平不由笑了起來,“野利大王能夠明白,能夠體會,朝廷要防你們執政掌軍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就一切好說。其實不要說你們,朝廷裡的官員,哪個不要避嫌疑?這是朝廷定製,並不是針對你們哪一個人,在朝廷爲官,人人都要避嫌。野利大王願意出來做事,自然是好的,朝廷怎麼會拒絕?只要遵從朝廷規制,按着規矩來,就沒有什麼不可以。具體的職事,要等朝廷詔命,我會上奏章的。”

野利旺榮沒想到徐平會痛快答應,急忙謝過。出來做官,繼續執掌党項的軍政是不可能的,很可能不會再在興靈和銀夏兩路,而是跟其他官員一樣異地爲官。野利旺榮對這一點很清楚,也能夠接受。只要他在本來地盤,帶着舊部,朝廷就不會放心,這就是惹禍的根由。野利旺榮已經想明白了,徐平也從來不用虛假的承諾拉攏他們,早就說過戰後會徹底打散原來党項的一切軍政組織。誰放不下原來的地位和權利,誰就是跟朝廷作對,一定沒有好下場。這是基本原則,誰碰誰死。

說過這些,徐平又道:“契丹已經派人議和,我已上書,朝廷自會派人主持。這不是一時半刻能完的事情,只怕要拖上幾個月。在這些日子裡,兩位大王一起與都護府和朝廷派來的官員,結算你們的賞錢。按照軍功領錢,天經地義,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而且這不只是你們兩人的錢,是你們部下十數萬將士的錢,一定要結算清楚,不要讓將士寒心。”

野利旺榮和成克賞一起道:“多謝都護體諒,我等必會用心!”

“好,錢結算清楚,將士們的辛苦就有了個交待。除了結算賞錢,還有一件事要勞煩你們。仗不打了,這十數萬人要向何處去,要給他們一個歸宿。路各人自己選,我不強求他們要做什麼,只要不違朝廷法度,按着各人的心意來。發放賞錢的時候記住一點,要爲將士們的未來考慮,不要只圖一時痛快。是以不會發現錢,而是把賞錢存在銀行裡面,分成五年或者十年領完。有這麼多年時間,都應該有了養家餬口的事情做。”

見兩人不說話,徐平道:“我知道你們番人愛財,所有的錢都握在手裡才安心,不怎麼信得過銀行。這就要靠你們了,去跟他們說清楚,朝廷如此做,不是捨不得給他們錢,而是爲了他們的將來考慮。現錢發到了手上,有幾個人能夠精打細算?忍不住就要去買酒來喝,就要去找小娘子,甚至要賭錢。不知不覺錢花完了,以後怎麼辦?不打仗了,再沒有錢發給他們了,以後的日子要自己賺錢,要養活妻兒老小。把錢存在銀行裡,主要是防止他們亂花,每個月都領錢,不管怎麼樣不會餓了肚子。”

成克賞道:“都護說的道理極是,我們都明白,自會去勸導將士們。只是還有一事心中不明,還請都護賜教。”

“儘管講,有什麼不明白的都問,現在問清楚了,以後纔好做事。”

成克賞道:“我和野利大王屬下十數萬將士,解甲之後,要去做什麼呢?除了打仗,他們只會放牧牛羊。現在幾路都在並帳爲村,不許遊牧,他們一時也學不會種地啊。若是到城裡做工,那就更加不會了,除了一把力氣,他們諸事不會。”

徐平道:“無妨,他們爲朝廷做事,朝廷自然會安排他們的出路。放牧牛羊也是謀生的本領,讓拿慣鋤頭的人做這事,還做不好呢。接下來,朝廷會在隴右幾路分別設置羣牧司和牛羊司,他們願意爲朝廷做事的,可以編到裡面去。不想受管束的,可以編到各個村子裡面,做朝廷之民。以後不許遊牧了,但還可以駐牧啊,並不是不許放牧了。遊牧居無定所,太過辛苦,駐牧以後便如種田一樣,不用遷徒,有了天災朝廷也好賑濟。——如果有人要去種地,也是一樣。願意的編入營田務,不願受管束的編入各村。告訴他們,不管種田還是放牧牛羊,朝廷都會組織幫着他們建房,會發給農具和駐牧的用具,生活無憂。”

野利旺榮問道:“都護適才講要設羣牧司和牛羊司,不知兩司有何區別?”

“羣牧司牧馬和駱駝,爲天下之軍提供軍馬馱畜,挑揀剩下來的才賣給民間。牛羊司牧馬、牛、羊、駱駝,什麼都養,爲朝廷提供役畜和筋肉毛皮。兩司各有地分,互不相擾。”

野利旺榮和成克賞點頭,明白了什麼意思。軍馬是戰略物資,要求較高,不能跟民馬一起養,兩者的要求本就不同。分成兩司是爲了保證戰馬的質量,以免濫竽充數。打下來党項之後,就有了充足的牧馬地,加上人工授精的技術已經成熟了,接下來要大規模地改良馬種,爲軍隊提供優質且數量充足的戰馬。

見兩人再無疑問,徐平道:“還有,你們屬下將士的戰馬、鎧甲和刀槍弓矢,不好帶着到民間。一律從優作價,由朝廷收買,與賞錢一起發給他們。”

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95章 西瓜種子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1章 德政第14章 茶法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59章 合謀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14章 茶法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8章 唐大姐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205章 蛻變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51章 三路佈防第57章 千里西來第63章 工場第13章 糉子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55章 官衙送別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72章 換將第75章 僵局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2章 父老第90章 公人世界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70章 風波起第133章 矛盾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236章 狂徒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8章 讀書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26章 龍門酒家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90章 發酒發肉第85章 閒適日子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179章 意外第72章 最後處置第55章 合作社第51章 大典(下)第18章 春忙第22章 清路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56章 破城第69章 做做樣子第124章 死城第312章 郵寄司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14章 邊亂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219章 星空(上)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88章 紙醉金迷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79章 意外第302章 青冢第67章 猜測第12章 空調第59章 掃雪第175章 火海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50章 修兵書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35章 災民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243章 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