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魚水

參觀完了子路祠,君臣幾人在外面院子裡閒坐。

古柏森森,擋住了炙熱的陽光,坐在樹蔭下讓人神清氣爽。

趙禎換了便服,踞住一大石凳,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面乘涼。幾位宰執重臣在四邊或走或坐,享受難得的閒適時光。從太祖時候起形成的傳統,君臣私下相處的時候,大家都比較隨便。沒有御史在一邊看着,就沒有了禮儀的約束,各自隨意。

趙禎是個比較嚴肅的人,特別是穿上朝服,處理公事的時候,處處遵禮。反倒是他的父親真宗皇帝比較隨便,與大臣飲宴,喝多了什麼樣子都有。現在北巡,出了京城,路上折騰了幾天,趙禎也放下了架子。

皇帝不端着皇帝的架子,大臣也就不時時注意言行了,大家變得隨性起來。皇帝面前說錯了一句話,動輒就要殺全家,宋朝沒有這個規矩,之前的朝代大多如此。以言行辨忠奸,隨便就要殺人的,多是明清兩朝形成的習慣。指斥乘輿是十惡大罪,但真正放到檯面上的只有歷史上的岳飛冤案,滿朝文武也不認爲這罪名立得住。

徹底歇過涼,趙禎來了興致,讓徐平坐到身邊,對他道:“此次北巡,契丹如果真地以爲我們要恢復燕雲,欲要先下手爲強,打過來了怎麼辦?”

徐平笑了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那就打唄。真定府、保州、雄州一帶,已經堅壁清野,重兵設防。契丹幾萬兵馬,過不了那幾州。十萬以上兵馬,可擋於葫蘆河經北的趙州、深州一線,聚而殲之。滅了契丹精銳,陛下可以親提大軍,直下幽州,建不世武功。”

趙禎撇嘴搖頭:“仗哪裡是那麼容易打的?這麼容易,本朝爲何數次折戟?”

徐平道:“攻守之勢不同。當年立澶州之盟時,軍心不穩,戰力不濟,纔不得不在佔盡上風的時候與敵苟和。現如今數十萬禁軍,人人求戰,兵精糧足,再能讓契丹大軍頓兵于堅城之下,自可合力圍殲,何用求和?有那機會,正是陛下建功立業的時候。”

趙禎擡頭看着頭頂如綠幕一樣的大樹,想了一會,禁不住有些嚮往。如果耶律宗真一個忍不住,學他的祖宗,派一二十萬騎兵南下,真能夠聚殲於河北路?這樣的戰功聽起來嚇人,讓人不敢去想,但徐平到西北,就是這樣三年來了党項,好似也沒什麼。

徐平只是笑。現在大勢已成,契丹如果敢跟党項那樣硬來,耶律宗真就真可能成爲元昊第二。契丹的兵主要靠的是遊牧部族,燕雲之地的漢人,宋朝還沒有完全放棄,契丹還沒有真當成治下之民,他們不能倚靠的。幾十萬人,對幾個遊牧部族來說,一旦沒了很難補充。能在境內殲滅契丹主力,宋朝大軍就可以向北碾過去了。

瞎想了一會,趙禎搖了搖頭:“有党項的例子在,契丹國主必不肯如此做。”

當然不會這樣做,契丹現在謹慎得很,處處防着宋朝進攻,哪裡敢頭腦一熱南下。

人心看不見摸不着,但卻時時會影響着國政。党項的敗亡,豐州的失敗,正在讓契丹百年來建立的對中原王朝的心理優勢慢慢喪失。現在他們的信心還在,所以對宋朝的舉動應對激烈。等到國力虛耗,心氣沒了,便就會如猛獸失去鬥志,任人宰割。

杜衍走過來,拿着一道奏章道:“京西路上奏,三司與鞏縣的匯通社議定,三年之內匯通社制的大車,每一輛給三司五十貫錢。三年之後,減爲二十貫,十年之後任其自爲。”

徐平點了點頭。三司本來的意思,是不分時限,孫二郎賣一輛車就給他們多少錢,徐平堅持讓他們定一個期限出來,哪怕前幾年收的錢多一點也可以。專利還有時限呢,怎麼可以吃人家一輩子。十年的時間夠長了,那時候交通工具發展到哪一步都不好說。

趙禎看過了奏章,對徐平道:“三司之場務,其利歸朝廷。宰相因何一力命其讓利於細民,使民奪朝廷之利?人言官不當與民爭利,宰相多次辨駁,似不應如此。”

徐平道:“此次不是官讓利於民,區區一個匯通社,何德何能敢代民受利?朝廷向民讓利,減稅可,免役可,讓渡產業卻不可。爲何?產業離於官府,入於細民,只是幾家之民而已,天下百姓何曾得利?民爲天下百姓,非幾家幾姓,官民之利當如此分。是以官府讓利,不一定是百姓得利,處置不好,天下百姓受的盤剝更重也是有的。”

不管是官不與民爭利,還是國退民進,利益進的都是少數人的手裡,其實做不到全民得利。這樣的結果是政權失去了財源,富了一小部分人,大部人未必有好處。私人企業會比官營企業更善待員工?還是會大方地用自己的財富造福社會?顯然不可能。

放出一部分官營產業到民間,目的不在這裡,官方讓利於民,得利的民不是政權含義下的民。一小部分人藉助官方放出的產業發家,並不能真正讓民得利。而且私人不需要跟政權一樣承擔社會義務,沒有強有力的制度約事,剝削更重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杜衍道:“既如此,宰相爲何讓三司讓這一部分產業於匯通社呢?”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爲此言,因當時之國爲一姓之國,天下爲一姓之天下,故有此言。到如今,天下爲天下人之天下,此言已時過境遷。此時君與民何如?民爲水,朝廷爲魚,魚無水則不活。三司放一些產業於民間,是放水也,放水於民,以養朝廷。若三司之產業盡爲官營,則與民隔絕,所謂自絕於民必無活路。此產業三司有,民間亦有,相互學習,相得益彰,纔是長久之道。”

官營企業不一定就效率低,民營企業不一定就效率高,實際上經營得當,民營企業很難與官營企業相比。不過沒有民間產業,官營產業會越來越傾向於關起門來過日子,便如現在的禁軍一樣,慢慢就朽壞了。徐平之所以讓三司向民間讓利,不是因爲體制,也不是因爲效率和管理問題,純粹就是保持經濟上的官與民的交流。當民營佔的比例過大,威脅到產業發展前途的時候,反過來操作,同樣非常正常。

徐平前世,國營企業是非常明顯的例子。與社會隔絕,慢慢發展到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文化,發展到世襲接班,失去了社會的責任感,最後一塌糊塗。至於歸結爲體制問題,或者有些人認爲的國營就是不行,國營就要全部賣掉成爲私營,純粹是有人想吞掉公利爲自己的私利編出來說說而已。很多國營企業,保持了所有權不變更,充分進入市場競爭,反而發展得很好。不管是工人待遇,還是產品質量,國營的都不差。

先是爲了爭取這個小圈子的支持,讓他們關起門來,形成一個特殊的利益團伙,由此失去了圈子之外人民的人心。無法收拾了再一下子全部砸爛,把這些人一腳踢開,又失去了這些人的人心。這樣的權術手段,只能得逞於一時,最終留下全社會在經濟上離心離德的惡果,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努力才能擦乾淨屁股。

一旦失去了人心,制度和經濟上投入再大也難見效果。徐平前世,很多國營廠礦爲主的城市,衰落之後怎麼救都救不過來。不是資源不夠,也不是辦法不對,而是那裡的人已經被騙得慘了,再說什麼也沒有用了。投錢過去,他們不是想辦法去發展,而是怎麼把這錢裝到自己的口袋裡。至於以後,以前的經驗告訴他們,不能想以後。

公天下,政權和人民就是魚和水的關係。水裡沒有魚就是一潭死水,魚離了水就不能存活。所以徐平讓三司讓渡產業,是爲了向民間放水,來養活三司的這些場務。至於經營的好不,場務的效率,甚至產品的質量,孫二郎那些人比三司場務還差得遠。

這纔是發賣官營場務,讓渡三司場務利益的意義,私營比官營有效率,那就是說出來有個說法而已。資本主義的根本,是認爲經濟活動中只存在他們講的理性自然人,即人人自私,一切都爲了自己,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剛好相反,認爲經濟活動中只有社會性的人,所以才以公有制爲基礎。

有前世的經驗,徐平便就知道這兩個極端哪個都靠不住。還是政權與百姓,互爲魚水交融在一起,比較接近實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荀子針對那個年代說的。家天下的時代,有主有客,統治者這樣認識是對的。不是家天下,到了公天下的時代,那樣講就不符合時代現實了。

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91章 災年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39章 兄弟夜話第49章 舊部第23章 蔡襄之錯第37章 三頭目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91章 軒然大波第77章 交涉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93章 新鐵錢第43章 插手忠州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6章 知州第77章 賬目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2章 兩個小孩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02章 幫一把第100章 虎威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47章 生意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87章 攻防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45章 孟州李迪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70章 蜀兵入隴第112章 黑吃黑第209章 階下囚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17章 銀行(上)第31章 牛官司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74章 相互利用第32章 小縣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238章 做事難第254章 出路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5章 你不明白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25章 官場浮沉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87章 包拯第66章 以民爲師第273章 示威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39章 待以客禮第5章 歲除第82章 祭奠續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202章 換相(上)第218章 銀行(下)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6章 書生張載第3章 屬下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27章 西南邊事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17章 僵持第68章 冬日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