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桑懌南來

十二月中,參與羅白縣密議的各土官及家屬全被解到太平縣,徐平思量再三,舉起來的刀最終沒有砍下去。除首告的黃知縣外,其餘參與者全部發往荊湖兩路的各州牢城,家屬隨從編管。黃知縣發配廣南東路康州牢城,不涉及家人,其妻子自願跟隨,知會康州允許其自由行動。

這種大案不是徐平一個人能定下來的,依然有州里官員覆審,臨州賓州的判官再來審過,纔算定下來。除了徐平判的結果外,又加了一條,除了黃知縣外,其他人及家屬雖遇大赦亦不得返鄉,算是被永遠趕出了邕州地區。

好不容易有理由廢了這些土官,當地便劃入邕州官府直轄。原思明州撤銷,設寧明鎮,取希望明江地區安寧之意,歸太平縣管轄。原上思州撤銷之後設上思鎮,歸附郭宣化縣管轄。羅白設一巡檢寨,江州離太平縣城太近,乾脆劃歸縣裡直管。

這種結果倒不是徐平心軟,一是這些人只是謀劃,並沒有付諸行動,最重要的是地方初定,低調處理這件事情以免再起波瀾。

牢城屬於廂軍,實際也是指揮番號,不過這裡收的是犯人,從事州里的各種雜役,宋朝大多數的州里都有。

編管則是監視居住,定時要到衙門裡報告行蹤,不向官府審請不得出城門。當然隨着犯人的身份不同,編管的措施也不同,官員就寬鬆得多,高級官員則就很自由了,既不需要到衙門裡報到,也可以隨便出城,只是不能隨便搬家罷了。這一批土官如此判決,基本就是要他們老死荊湖路。

左江道平定,徐平的目光放到了明江以外的地區,首當其衝的就是甲峒。

天聖十年大年初三,交趾和廣源州的戰事終於有了結果,交趾戰敗,退出了七源州,廣源州儂家的聲勢一下到了頂峰。

戰報到了徐平手中,看過了之後臉色變得鐵青。

廣源州之所以能勝,完全是抄了徐平當年在忠州的路數,結合那裡的實際略改了一下。先放交趾兵馬自七源州深入廣源州境內,然後築硬寨堅守,再派人用火藥炸了交趾人的退路,斷了他們的糧草補給。那一帶山高谷深,地形更加惡劣,沒了後方補給想就地籌措都找不到人家,交趾人只好退兵,被廣源州沿路追殺,把七源州也重新佔了。

這一招並不新鮮,不過以前那裡只有一條路,想斷後路也繞不過去,現在配合火藥小股人馬就可以,只要找準了地勢,炸上幾次多少兵馬也得餓死。

這一場戰事結束,邕州周圍的局勢又微妙起來。

交趾兵馬一退,徐平立刻令永平寨張知寨帶他所部兵馬和安遠軍進駐淥州,並在那裡儘快紮起硬寨,準備把永平寨從思明州移到那裡。淥州與交趾只有一水之隔,對面就是甲峒,算是明刀明槍地對上了。

同時,又令張榮帶所部鄉兵進駐思明州,也就是改名後的寧明鎮,全力修建到憑祥峒的大道。一旦道路修通,則把新建的淥州永平寨廢棄,所有兵馬進駐憑祥峒,進逼門州。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淥州那裡雖然靠前,但山多溪流也多,大隊人馬行動起來極爲不便,路也難修,只適合小隊馬幫通行。先期在那裡建寨,是引動甲峒的兵馬過去對峙,乘虛進入門州。

宋朝時候對那裡的地形還不是太清楚,加上人口分佈的關係,與交趾的貿易是通過淥州的,走私的馬隊大多都從那裡經過。後來思明州的寨址廢棄,神宗時候重建永平寨,也是建在淥州,兩國博易場也是建在那裡。

徐平有前世記憶,憑祥和諒山這兩個地名實在是記憶深刻,便捨棄了淥州而把道路改到憑祥峒,佔住憑祥峒再圖謀門州。

與此同時,高大全帶着他那一指揮鄉兵搶修從羅白到遷隆的路,這條大路一旦修通,左江道再無大事,徐平就完全騰出手來了。

廣源州用了火藥,明白宣示了黃瑋和黃師宓兄弟在那裡,甲峒則扣住了阿申,拒不交還。徐平希望自己在剩下的嶺南任期內,能夠平定廣源州,打掉甲峒,不是爲朝廷做什麼,而是對自己身邊的人有個交待。

天聖十年初,邕州與周邊的兩個勢力局勢一下緊張起來。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二月,寒風已經遠去,邕州到了暮春時節。

岑大郎帶着兒子大貴最終在太平縣安下家來,並且憑着手藝應募進了蔗糖務。同提舉韓綜還特意接見了他,告訴他只要幹滿一年,周圍的人滿意,就給他補個伎術官的差事,雖然只是吏人,卻從此吃上皇家飯,一輩子安穩了。

作爲兼職的醫生,岑大郎每月的工錢也比別人高,到了一千六百足文,爺倆吃喝不愁,過上了他在大山裡時連做夢都想不到的日子。

這天一大早,岑大郎給兒子大貴換上了新衣,穿上了新鞋,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岑大郎左手提了一隻雞,右手提了一對魚,帶着兒子出了門。

大貴拉着阿爹的手,蹦蹦跳跳地走着,踢飛了路上一塊小石頭,口中道:“阿爹,穿着鞋走路果然舒服,也不怕石頭硌腳了!”

岑大郎點頭:“是喲,我們這些下等人也能穿鞋了。”

大貴又問:“阿爹,你爲什麼送我去學堂?什麼是學堂?”

“學堂是念書認字的地方,有先生教喲。你書讀得好了,也能跟提舉司裡的官人一樣出去做官,到天下去轉一轉。”

“我們蠻人也能做官?”

“是喲,提舉司的官人說只要你能進京,只要能考中了進士,就能做官了。從此騎馬穿官袍,不跟阿爹一樣了。”

“嘻,那麼阿爹我能不能做到韋知州那麼大的官?以前在他家裡,我只能吃他家小衙內的剩飯,還感激得不得了呢!以後我再也不吃人家的剩飯了。”

“韋知州是個什麼官喲,官人面前連個坐位都沒有。你只要中了進士,就可以做段知縣那樣的官了。”

“好厲害!進士是什麼啊?”

“哪個知道,進了學堂自然會有先生教你。”

父子兩個一路說着,一路走向蔗糖務的學堂。

州有州學,縣有縣學,不過這個年代還不普遍,邕州的州學就是徐平建起來的,太平縣的縣學還在建設當中。蔗糖務管下數萬人,當然也要有自己的學堂,徐平一手建立,一手定的章程。

凡是蔗糖務的子弟,不論漢蠻,都可以入學,每年學費二百文,伙食自理。不免學費,是因爲這個年代免費入學不太現實,也容易讓家長輕視了這個子女受教育的機會。

至於族別身份,哪怕是蠻人,只要真地念過了書,也會自然而然地轉化過來,擁護中央王權。至於歷史上幾年之後發生的區希範事件,那個所謂進士水得沒邊,就像還有人稱儂智高也中過進士一樣,整個廣南西路這幾年才幾個進士?就是過了發解試參加過禮部試的都能回來授官,怎麼可能冷落了他們。

徐平現在都沒聽說過區希範,就是馮伸己也從來沒有提起,想來是沒什麼印象的,大約只是一個當地世傳大族。從真宗朝起,宜州邕州地區的蠻族與外界接觸一下多了起來,朝廷在這裡勢力又薄弱,有心人便看上了嶺南這裡的空虛,區希範如此,儂智高也是如此。歷史上的馮伸己遇上區希範這種狠人,也只是他倒黴罷了,有徐平在,他的命運早已改變。

實際上自括丁法真正實行,徐平頭痛的就不是這個問題,而是數量衆多的底層蠻人原來根本沒有姓,現在列入編戶,就要有姓有名。

這些人新取的姓中,徐姓是第一大姓,趙姓第二,劉姓第三,後邊纔是傳統的黃、韋、儂、周等姓。徐姓來自徐平,趙姓來自當今天子,劉姓則來自於劉小妹。把國姓壓一頭,徐平頭都大了,使盡各種手段,讓手下的漢官分散各地教諭勸導,讓姓徐的改隨這些人姓,纔算使徐姓排在了趙姓後面。

岑大郎有姓,還是因爲他祖上是個小頭目,後來被江州吞併,自己成了韋家的奴僕,姓卻繼承了下來。

大貴隨着父親,一路到了學堂所在的小溪邊。

迎面走來了一男一女兩個與大貴差不多年紀的小孩,男孩在前面蹦蹦跳跳,女孩低頭走在後面。男孩又跑又跳,比小女孩的步伐快得多,但他轉來轉去,卻總是在女孩的身邊。

男孩和女孩都揹着土布做的書包,樣式當然來自徐平的創意,在他前世是土得不能再土的翻布口袋,這年代卻一下流行開來,不但上學的孩子背,甚至開始有人趕集市也揹着裝東西,跟褡褳比着顯得新奇。男孩除了揹着的書包,手裡還提了一個小布口袋。

大貴眼饞,一直盯着不停地看。

岑大郎嘆了口氣,家裡沒個女人,做不來這些針線活,倒是委屈了兒子。

對面過來的男孩跑過來,上下打量大貴,看了看岑大郎提着的雞魚,問大貴:“你是新進學堂的嗎?叫什麼名字?”

“我叫大貴,你叫什麼?”

“我叫鐵錘。”鐵錘又指了指跟上來的女孩,“她叫巧娘。”

大貴好奇地問道:“女孩也可以上學嗎?”

“我們提舉司的學堂就可以,可惜只能讀到十歲。”

大貴看看巧娘,見她低着頭不說話,便不好說什麼,依然問鐵錘:“你提着小袋子做什麼?不是書都放書包裡嗎?”

鐵錘笑着把小布袋揚起來:“這裡面是石子啊!原來你不知道嗎,學堂旁邊有提舉司裡的人收小石子,拿去修路用,可以換錢的!”

“原來還有這種事?”

大貴一臉好奇,原來小石頭還可以賣錢,這裡真是個好玩的地方。

大貴和鐵錘一問一答的時候,從遠方傳來馬騎聲,他們一起轉過頭去看。

只見遠處有人騎着馬過來,不急不緩,行過路邊正盛開着的桃花樹下,身上落滿了花瓣。

馬上的人風塵僕僕,滿是滄桑,應該是行了很遠的路。馬鞍的左邊掛了一把長劍,右邊則是一支鐵鐗,原來是個習武的人。

見了站在路口的幾個人,馬上的人叉手行禮:“在下開封府桑懌,敢問提舉司衙門怎麼走?”

(注:區希範歷史上景祐五年起事,距書中時間還有六年,歷史上那個時候馮伸己又從邕州調到了宜州,正好趕上,書中的歷史線已經改變。)

第155章 接風第102章 首告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32章 狼煙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304章 話從前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252章 驚夢第79章 坐觀成敗第71章 戰場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62章 算計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27章 夜宴第11章 回莊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23章 出書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99章 搞事情第172章 農事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76章 那些同年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94章 立場第8章 雪第42章 強買第19章 遊園第77章 賬目第310章 死局第79章 一劍平亂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203章 換相(中)第21章 舊人第229章 圍寨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209章 楊文廣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49章 戰後忠州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160章 呂公綽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89章 搶佔要地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0章 治術(一)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68章 交權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22章 忠州來人第26章 前奏第318章 解甲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53章 秦二第49章 天津曉月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22章 新米第144章 僵局第68章 軍民魚水第33章 迷惑第98章 一起發財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16章 仁義者何?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01章 七源州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18章 種士衡第47章 帶毒的餌第64章 金光頂第71章 少取多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