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應對

bookmark

“當!當!當!……”

急促的鑼聲突然在山巒間響起,清脆的聲音一下就震碎了羣山的寧靜。

林業從甘蔗地裡鑽出來,看着提鑼沿路飛奔的李二郎,高聲喊道:“二哥,又出什麼事了?怎麼突然敲鑼?”

“交趾數萬大軍來襲,所有鄉兵立即集合!”

李二郎一邊跑着,一邊高聲大叫。

林業聽了一怔,不是纔打了勝仗,交趾人又來了?這還沒完沒了了!

牢騷歸牢騷,卻不敢怠慢,林業略微收拾一下,便抓緊時間招呼自己所帶的蔗糖務人員,在役鄉兵離開,活計安排給其他人。

一匹匹快馬從太平縣出發,飛一般地馳向各鄉各鎮,剛剛解散的鄉兵又被集合起來。幾天時間被砍倒的甘蔗在糖場堆得像山一樣,本來沸反盈天的熱鬧場面好像突然間來了一場寒風,突然就冷卻下來。

甘蔗糖的最佳收穫期其實很短,大約是在十月和十一月之間的日子,過了這段時間含糖量就會下降。但只要不進入雨季,含糖量只會降低十之一二,對後世的大工廠來說這個數字不得了,但在這個年代,不是不能接受。所以,蔗糖務一直把榨糖季放得很長,雖然產量少一點,但勞動力的利用率就高很多。

現在的時間已經過了二月中旬,雨季看看就來,甘蔗在地裡卻是再也等不起了。雨季一來,甘蔗就會把養分用來生長,含糖量迅速降低,那時候就沒有榨糖的價值了。

自徐平初建蔗糖務,產量年年猛增,今年與交趾戰事不斷,榨糖的過程一次一次被打斷,白糖產量會如何人人心裡都沒底。

能不能完成三司的任務,關係到每個人的利益,這次鄉兵集合再不像上一次那樣輕鬆歡快,每個人的神情都很沉重。

蔗糖務長官廳裡,徐平看着各種文書,眉頭深鎖。

自上次戰後,徐平爲防意外,在交趾那裡布有眼線,黎奉曉兵馬一動,徐平這裡就得到了消息。

可這次與上次不同,黎奉曉的動作極快,也沒有派什麼先鋒,直接自己帶着富良江邊的兩萬大軍向北急行,預計十天之內就會趕到諒州。除這兩萬人外,還有一兩萬人爲後隊,也在陸續趕來。

如今諒州的鄉兵已撤,只有桑懌帶了五千廂軍在那裡,還有不到一萬的民夫在諒州盆地修整田地。

五千對兩萬,而且面對的是交趾精兵,可不是土兵那種烏合之衆,即使有工事可以利用,形勢也相當危險。

徐平眉頭深鎖,盤算着應對的辦法。

從朝廷那裡得到援助是不用想了,樞密院本來就不同意把勢力伸過山去,哪怕諒州和門州得而復失,他們也無非是息事寧人,恢復原來的狀態而已。

一切都要靠自己,可怎麼靠自己?

蔗糖務的根本還是在太平縣周圍地區,人力也大多集中在這裡,就是動作再快,把人集中起來,進行武裝,再開到諒州,也要落在黎奉曉的後面。

更不要說今年的甘蔗還有四分之一沒有收穫,耽誤了榨糖,再在諒州那裡出點意外,那樣的後果……

徐平靠在椅背上,只有苦笑。辛辛苦苦六年,如果面對最後這一次考驗處理不當,那就真是一切都白乾了。

廳裡的氣氛很凍凝重,分案治事的韓綜與一衆公吏俱都埋首案几,不管是真忙假忙,都連大氣不出。

想了一會,徐平對旁邊案几上的韓綜道:“如果現在把蔗糖務的青壯全部調出來,還差多少人力才能完成榨糖?”

韓綜起身恭聲道:“依屬下估計,怎麼也得有近兩萬人才可以。”

“那就這樣,蔗糖務屬下,凡年齡十八歲以上,五十歲以下,所有青壯全部調去諒州!”徐平覺聲說道,“人力缺口,以招當地土人爲主,如果還是不夠,讓蔗糖務的婦人放棄一切營生,全部去收甘蔗!”

“這——”韓綜面露難色。

進蔗糖務的大多本來就是窮人,女人也是要操持農活的,但乾的大多都是打雜之類,要麼就是織布女紅,真當男人用,這個年代還是很難讓人接受。

徐平沉聲道:“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在這一段時間,凡是入役的鄉兵,給錢比以前多一倍。凡是留在蔗糖務做工的,給錢多加一半,入蔗糖務做工的婦人,給錢與男人一樣。”

韓綜盤算一下道:“拼着多給錢,倒也或許可行。那麼臨時招募的土人又如何說?以前他們可是隻得蔗糖務里人員的半俸。”

“這次給全俸!蔗糖務的人已經加了錢,讓他們得以前的全俸,既可顯出內外有別,又容易招人進來。”

上次打了一場仗,蔗糖務裡的錢流水一樣花出去,好在徐平擔心引起本地的通貨膨脹,賞錢只是發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就當存在蔗糖務裡,答應一年給半分利錢。太平縣這裡資金充裕,高利貸並不普遍,利息也低,蔗糖務的半分利錢已經算是高息了。

用這種方法,可以解決一部分資金短缺的問題。但接下來的這一仗,無論如何也是捉襟見肘,資金相當緊張了。

徐平有蔗糖務來錢,這幾年大手大腳慣了,沒想到最後卻面臨缺錢局面。

安排完畢蔗糖務事務,徐平對韓綜道:“你吩咐下去,這次非比尋常,一切都不需按部就班地做。各鄉兵只要形成指揮,就不需要再到太平縣匯合,我會讓屬下公吏飛馳各地,直接以指揮前去諒州。路上的接應、飲食和住宿,你要安排好,萬不可出意外!”

韓綜應諾。

徐平站起身來,在廳裡來回踱步,考慮着各種雜務。

幾萬人的大動作,千頭萬緒,一個考慮不到就容易出大事。蔗糖務雖然組織有序,也從來沒有面對過這種局面,已經到了總動員的時刻。

從太平縣到諒州,距離與從富良江邊到那裡相差不多,徐平要想趕在交趾軍隊到達那裡之前補充防守力量,需要極其強大的組織能力。

但說到底蔗糖務是民,組織力如何與軍隊相比?這中間的統籌規劃就顯得尤爲重要,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門州和憑祥峒這兩個距諒州近的地方,把那裡修整田地和開路的蔗糖務人員先調過去,才能搶出一點時間。

(晚上還有一章。)

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5章 高大全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75章 世道變了第9章 詠梅第10章 詔旨回京第12章 空調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48章 私鹽販子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121章過門不入第57章 千里西來第156章 破城第92章 收權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236章 狂徒第203章 換相(中)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315章 亂戰第319章 使節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8章 讀書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58章 仙人跳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4章 許願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87章 地方耆老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40章 清香白酒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51章 大案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52章 酒鬼亭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199章 傳承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91章 反擊第215章 妥協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98章 三人成虎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4章 賭鬥第25章 對決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73章 地方反應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46章 外戚第24章 嫉妒第23章 生意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55章 接風第11章 酒精燈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194章 立場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65章 離開河陰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21章 割稻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21章 割稻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65章 離開河陰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6章 嶺南故人第28章 唐大姐第31章 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