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炒花生

秀秀把早飯拿回來,不過三個饅頭一碗小米粥。這幾天都是這樣,徐平也沒在意,拿了饅頭就吃。

咬了一口,才發現秀秀正奇怪地看着自己,不由問她:“你這樣看着我幹什麼?你不吃嗎?今天多了一個。”

秀秀囁嚅道:“我到廚房裡,洪婆婆說隨便給官人端點什麼回來就好,反正官人也不吃的,都是要去鎮上吃酒。”

徐平道:“那老虔婆可惡!不用聽她的,你也吃吧。”

心裡卻有些無耐,自己原來做紈絝的時候,確實不怎麼在家裡吃飯,都是要去酒樓裡擺上一桌,這纔是京城子弟的做派。

秀秀站在一邊,捏了一個饅頭起來,偷偷看了徐平一眼,輕輕咬了一口。

吃罷了早飯,秀秀收拾了,徐平坐在桌邊漱了口,閉目養精神。

這幾天都在適應這個身份,適應這個世界,沒有想太多,既然已經接受這個改變,生活就不能這麼渾渾噩噩,至少說到吃,雖然自己不怎麼講究,但有了條件,誰不想吃得順口一點?

天天早上饅頭稀飯,好壞也是富家子弟不是?還不如自己前世吃得好,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

說到宋朝的吃,如果在前世,肯定是有幾分嚮往的。熱鬧繁華的東京汴梁啊,那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神話。

但這裡不是東京城,這裡是開封府的鄉下,雖然只離東京幾十里路,可完全是兩個世界。

在前世說起中原,必定是沃野千里,人煙稠密,但現在可不是那樣子。此時的中原,黃沙遍地,人煙稀少,很多地方都是半農半牧。一百多年的亂世,一次又一次殺得千里無人煙,中原的元氣早已經被抽光了。

此時的中國,或者說世界上最大的兩座城市都位於中原,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可在這兩京周圍,卻是另一番景象。到處是荒地,無人耕種,只能用來放羊牧馬。就以兩京之間的鄭州爲例,在後世可是人口爆炸的城市,號稱人口密度超過北京的地方,此時的人口卻不過後世的幾百分之一,甚至還達不到盛唐時的十分之一。時人的形容,“南北更無三座寺,東西只有一條街。四時八節無筵席,半夜三更有界牌。”更不要說其他鄉下地方。

如果以後世做比喻,東西兩京周圍就是環兩京貧困帶,而且比前世的環京津貧困帶嚴重得多。這裡的土地由於黃河氾濫,早已不適合耕種,人煙稀少,也沒有足夠的人力治理。由於位於兩京周圍,大量的人口被吸走,數十萬的兵員,東西京城裡各級官府的公吏,皇室、各級官府、皇陵,當然還有黃河汴河的數不清的徭役,人口之少根本不足以發展生產。

常說自唐開始,中國經濟重心移往東南,這話往往都是說江南的發展,卻很少提及中原的凋敝。此時的中國北方,越是中心越是荒涼,反而兩翼要好得多,東邊的京東東路也就是後世山東蘇北,西邊的陝西路,這兩個地方還算得是上繁華。而位於中心的兩京周圍,卻是幾乎看不見希望的地方。

徐平現在位於中牟的田莊裡,說起來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區,實際上條件艱苦得尤如邊荒。要想吃好的,要麼去東京城裡,要麼就自己動手。

秀秀收拾完了,回來站到徐平身旁,也不說話。

徐平睜開眼睛,問她:“你會做飯嗎?”

秀秀答道:“會啊,媽媽要做生活,都是我做飯的。”

“那就好。”

徐平站起身來,見秀秀還緊緊抱着自己的小包袱,對她道:“先給你找地方住。”

徐平這個小院有三間正房,坐東朝西,一間用作客廳,一間是臥室,還有一間是書房。正房的兩邊各接了一間耳房。

徐平把秀秀領到左邊的耳房外面,對她道:“以後你就住在這裡,進去收拾一下,一會我還有事做。”

秀秀把門打開,見裡面牀桌都有,被褥齊全,一下子猶豫了:“我是個下人,怎麼能住這種地方?”

徐平道:“這裡原是客房,我又沒有客人來,作個樣子的。你儘管住就好了,需要什麼跟我說。”

秀秀猶豫着不敢進去。

徐平道:“你怎麼這麼不爽利。”

秀秀這纔拿着小包袱進去,順手把門關了,也不知道在裡面搞什麼。

沒多大一會,秀秀打開房門出來,眉眼間有些笑意,對徐平行禮,低聲道:“謝謝官人了。”

徐平道:“你隨我來,以後我們自己開小竈做飯。”

接着秀秀耳房的是兩間廂房,用來做廚房的。這都是蓋房子時的規劃,其實從來沒有開過火。

秀秀小心地道:“官人,不知我該講不該講,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你不去給林秀才請安嗎?”

徐平怔在那裡。這個時代講究尊師重道,他的老師來了,按道理他該天天早起去問安纔是。

可想起自己糟糕的古文功底,徐平對秀秀道:“先生旅途勞頓,不去打擾了,明天再去也不遲。”

秀秀不再說什麼,乖乖跟在徐平後邊。

被秀秀一說,徐平也有些不自在,心裡安慰自己:“老師剛剛科舉落第,肯定心裡不舒服,讓他自己平靜一下,也是爲他好。”

此時的科舉制度正在走向規範,與後來的還大有不同。前世學課文范進中舉,如果是在這個時代,肯定疑惑中個舉有什麼高興的。此時很少說舉人,只是說通過了發解試,叫貢生,或鄉貢進士,鄉貢諸科,可以參加省試了。省試通過了還有殿試,只要在最後一關失敗,一切都要從頭再來。發解試是一次性的資格考試,下次還要再來一遍,所以說一旦落第就什麼都不是。

連舉人都不算數,就更加沒有秀才了。此時秀才是對讀書人的尊稱,是學問很好的意思,所以秀秀和張三娘都叫林文思林秀才,雖然徐平覺得怪異。

進了廚房,一眼看見的就是竈臺上的一口大鍋,讓徐平有些親切,與後世農村裡的土竈有些像。不過此時不流行後世那樣炒菜,所謂的炒多是幹炒,而不是加了油的爆炒,這口大鍋是用來蒸和煮東西的。徐平要想吃上合自己口味的飯菜,還有許多事要做。

旁邊還有許多小廚具,都是用來做時下食品的,徐平不感興趣,他的目標就是這口大鍋。

到了鍋邊,徐平看鍋裡還算乾淨,對秀秀道:“你把火生起來。”

秀秀一邊到旁邊拿柴,一邊道:“官人剛纔沒吃飽嗎?”

徐平搖搖頭,也不說話。

這柴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放在這裡的,都已經快漚爛了。秀秀拿了柴,打着了火,就在竈下生起火來。

徐平用手在鍋裡摸了一下,秀秀看見,忙道:“官人可不要動手做這些事,這是我們下人做的。你等一等,我去打些水來把鍋刷一下。”

徐平道:“不用了。”

說完,把握着的手在秀秀面前攤開,裡面是五六顆花生。

看秀秀迷惑不解的表情,徐平笑笑,把手裡的花生像撒骰子一樣撒在了鍋裡,隨手翻了幾下。

秀秀“呀”地叫了一聲,急忙站起身來,對徐平道:“官人離遠一些,還是我來做吧。”

“安心燒火,火候你掌握不來。”

徐平說完,手在鍋裡把花生攪了幾下,滾燙的溫度傳來,溫暖的感覺一直滲到心裡去。

看花生皮變色,徐平讓秀秀把火熄了,隨手就把鍋裡的花生撈了出來,拿了一粒放到秀秀手裡。

秀秀吐了一下舌頭:“好燙!”

徐平教着秀秀把花生剝開,吃了兩粒。

秀秀連贊好香,問徐平:“官人怎麼不把其他的也炒了?”

徐平拍拍她的頭:“你也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不知道寧可餓肚子,不能吃種子嗎?對了,你們家以前沒炒過嗎?”

秀秀躲開,小聲道:“我們的手好髒,官人等等,我去打些水來洗吧。”

雖然嘴上這麼說,腳卻不動。她一個八歲的小女孩,哪裡打得了水?至於說炒花生,又豈是窮人吃的?這樣一口大鐵鍋,要不少錢呢,她們家裡做飯還用瓦罐,反正現在又不流行炒菜,哪有這閒錢補笊籬?

徐平不管,拉着她的手回到自己的住處,端出了一個大瓷碗。裡面是清水,泡了其他的花生仁,對秀秀道:“我們去種地吧。”

秀秀沒什麼主意,只是跟在徐平後面。

出了院門,正碰見徐昌在自己住處前面閒站。他原來住的小院已經讓給了洪婆婆,搬到了門房,還兼着看門的差事。

見到徐平端個碗出來,徐昌道:“大郎,你這是哪裡去?”

徐平道:“我要去把這個種了。對了,你拿把鋤頭跟着我。”

徐昌不知道徐平搞什麼鬼,便去庫裡拿鋤頭。

不一會出來,身後跟了五六個閒漢,都是莊裡的莊客。這處田莊如今有二十多個莊客,由於天旱,沒什麼活幹,都閒養在家裡,不過養豬餵雞而已。這處田莊方圓十幾裡,幾萬畝地,二十幾個人根本種不過來。不過買地時的優惠政策,這幾年都不交稅,徐家也不在乎。

聽說徐平要去種地,這幾人就像看節目一樣,跟着出來一起看熱鬧。

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21章 細腰城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67章 晾到一邊第227章 超市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243章 算賬第128章 換相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84章 南線北線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58章 夜戰(中)第217章 追獵第8章 雪第61章 官吏鬥法第47章 帶毒的餌第98章 三人成虎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68章 大新聞第6章 買書第32章 五等戶制第20章 早朝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8章 交接第24章 煩心事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167章 情報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30章 審計司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03章 事發第84章 三衙改制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92章 收權第177章 決戰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51章 大案第18章 草市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00章 鑄錢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74章 埋伏第82章 別機機杼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9章 理通事順第9章 進殿面對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125章 搜尋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34章 磨鍊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60章 窮人當家第6章 召對第39章 兄弟夜話第44章 增兵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30章 端午(中)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21章 矛盾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3章 糉子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215章 妥協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154章 邕州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