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

趙禎也覺得氣氛有些不對,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夜色,緩緩地道:“先帝迎天書,東封西祀,鋪張有些過了。天聖十年,事事都因循前朝先例,積弊已深,現在是不改不行了。如今朝廷年年虧空,上上下下又粉飾太平,這樣下去,如何是個了局?自我親政以來,屢次三番下詔廣開言路,無論士人布衣,只要所言有利於時政者,都不吝惜賞賜。可只有李淑等了了數人,忠心王事,上了改革時政的奏章。唉——”

徐平站在身後,也不知道該怎麼接口。這個年代說改革,實在是要去過刀山火海,徐平還真沒那個決心踏進去,就連能夠全身而退都一點把握都沒有。

其實不管什麼時候,大的政策改動都是驚天動地,要冒無數風險。

因爲這杆旗一旦立起來,就只能進不能退,退了就無葬身之地。改革與反改革的,鬥得你死我活,就是因爲牽扯太多。

趙禎自登基以來,太后垂簾聽政十年,雖然不表露出來,實際上憋了一肚子怨氣。這也是爲什麼一親政就把宰執全部換掉,一定要廢掉皇后,就是要把這股氣發泄出來。

出了氣之後就是朝政,太后的政策要廢掉,立起自己的權威。從去年開始,幾次三番下詔要臣民上治世良方,一次比一次懇切。

可下詔有什麼用?真以爲高人在民間哪!系統性的改革必須君臣一心,有莫大的勇氣才能推行下去。現在他根本就不相信原來的官僚系統,怎麼能夠有實際性的效果呢。

實事求是地講,呂夷簡併不反對改革,他一向並不跟皇上唱反調。可現在朝政局面就是他當政多年出來的結果,他哪裡知道該怎麼改?能改的早就改了。

呂夷簡不在乎政策,他在乎的是實權,只要不動到他的實權,怎麼改都行。

可改革就免不了利益的再分配,怎麼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不動呂夷簡的實權,哪裡去找人幫自己做事。這是個死結,不鬥個你死我活解不開的。

徐平舉目四望,上沒有宰相支持自己,下沒有自己的根基團隊,拿什麼鬥呂夷簡?他還沒天真到以爲有了皇上的支持就可以,皇權沒那麼強大不說,這位皇帝也沒那麼堅強的意志,遇到了困難,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打退堂鼓。

范仲淹敢跟呂夷簡死磕,那是有王曾的支持,有一大幫中下層官員擁戴,不然一道敕命就把他踢到不知道哪個邊遠州軍去了,哪裡還容得他在京城發聲。

徐平相信范仲淹一衆人等不是王曾指使的,但他們的所作所爲是有王曾支持的。王曾不是呂夷簡,他不會私植黨羽,更不會搞小幫派的串連。王曾是真正的政治家,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也會扶持支持自己政治主張的人,雖然私下裡他可能跟這些人話都沒有說過。

王曾之後,范仲淹以下,再也沒有人有如此的能力,如此的胸襟,如此的擔當。徐平的歷史再不好,也知道慶曆新政,知道君子黨與小人黨,知道範仲淹和呂夷簡鬥爭得你死活。更知道此後的王安石變法,新黨和舊黨的鬥爭甚至賭上了天下的命運。

如此風起雲涌的社會變革大潮,一浪一浪洶涌不滅,絕不是因爲一個人的意志,更不是一羣人的異想天開,而是歷史的必然。

往深了說,從太宗時代統一全國,又經歷對契丹和交趾以及後來的對党項的幾次戰敗,整個國家就進了休養生息的狀態。說是儒家獨尊,實際上是用的黃老之術,政策大的方向是清靜無爲,與民休息。

前朝宰相呂端的那句“利不百,不變法”,正是這種情況的寫照。

到了真宗後期,這種政策傾向越來越無法維持,劉太后垂簾聽政的時期,不過是強行給這種政策續命罷了。

到了現在的皇上親政,天下所有的人都明白,不變不行了。就連被認爲變革最大阻力的呂夷簡,實際上也不反對變革。

這是歷史的大勢,沒有人可以阻擋。

現在惟一的問題,是沒有足夠份量的人領導變革,也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變革。

政治思想不是憑空出現的,必然是有學術思想做基礎。這個時候,這個學術思想顯然還沒有出現,無法指導政治實踐,所有的人都處於茫然中。徐平也無法憑空造出來,他前世學到的那些要跟這個時代相結合,還有一段路要走。

世界上沒有古今通用永遠正確的絕對真理,任何理論都必須與實際相結合,這種結合越緊密,就越能指導國家與社會走向正確的方向。反之,脫離了社會實際,一切都將成爲空談,誇誇其談談的理論只會禍國殃民,甚至走向敗亡。

每當清靜無爲的政策進行不下去的時候,儒家便就成爲備選。西漢的時候如此,這個年代也是如此。范仲淹這些人正是以儒學復興爲號召,從學術上入手,行社會變革之實。

這個時候,正是新復興的儒家向實際執行的黃老思想衝擊的時候。表現出來,便是范仲淹與一羣儒家新興士人跟呂夷簡爲首的舊官僚的鬥爭。

徐平不是儒學大家,但在官場浸淫這麼多年,讀了這麼多書,又有前世記憶,如果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那就得怪自己愚昧了。

但徐平還是不敢冒然加入戰團,因爲新興的儒家的還沒有上位,內鬥已經開始。范仲淹能夠超脫於這內鬥之外,成爲各方共主,徐平可不敢相信自己也能夠如此幸運。

新儒家的內鬥,其實還是沒有超出先秦的格局。主流是韓愈尊孟一派,但尊荀子的士人也不少,悄然興起的還有自成一家的新學派。

孟子講性本善,一切由此而起,落到政治上就是寬政愛民,其他都是補充。

荀子講性本惡,向服務帝王的方向一變就是法家,向講究禮制的儒家方向一變就是三綱五常。因爲人性本惡,必須要有強勢的規條來約束,這是根本。

小衆的是所謂性樸論,即人生來本是無善惡的,一切在於後天教導。這便要求廣興學校,教民向善,刑罰寬嚴適當。

而在這些觀點之外,又因爲孟子講“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提倡“以意逆志”,讓後人可以在經傳上別開生路,甚至“六經注我”,一些本與孟子流派不同的士人也推崇孟子,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孟子升格運動。而根本上,卻是爲了變革做學術理論準備。

徐平最少知道,在他前世的那個時候談起儒家,最後實際上是披了孟子的皮,行了荀子的實。這兩派誰勝誰負?有前世的歷史記憶徐平都不敢貿然下結論。

實際上這個時代最講究三綱五常的司馬光,在思想上是尊荀子的。他視爲死敵的王安石,思想上卻是尊孟子的,孟子也正是在王安石當政的時候地位急速上升。但歷史就是這麼滑稽,到了最後視王安石爲仇寇的文人,卻是尊孟子,又講究三綱五常。

哪怕就是到了後世,初期資本主義的理論基礎也是人生來是自私的,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一切的政治經濟模型都圍繞此展開。選舉政治的本質是統治階級的共和,而不是廣泛的政治權力,搞錯了這一點的都會撞得頭破血流。

而另一面,則是“六億神州盡舜堯”,堅信人民是偉大的無私的。

最終的發展,兩方衝突碰撞,最後發現沒有哪方是對的,甚至把這最基礎的理論根本換一下也心安理得。最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又知道哪個是對哪個是錯?

現在正是爭論那個最基礎問題的時候,一個數千年都沒有解決的根本問題,徐平又怎麼會貿然加入進去?他現在需要的是不下水,就在岸邊靜靜看着。

沒有理論支持的改革,最終會成爲一場鬧劇,徒惹人笑。而要想形成能夠支撐改革的理論,又哪裡是那麼容易的?怎麼可能三言兩語講清楚?

惟有一步一步走下去,在實踐中慢慢摸索,摸索出理論來。但徐平的所謂摸索,偏偏就與呂夷簡的維持現狀走到了一起去,政策方向上無法擺脫開來。

人家都是以爲自己掌握了宇宙至高真理的人,一旦執政,就天下太平,怎麼能夠容下徐平這樣慢慢來?現在火力沒到自己身上,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春天夜裡的風還是有些涼,趙禎站在窗口,迎着吹進來的風,眉頭不展。

過了好久,才沉聲問道:“你從天聖五年出仕,在地方任職六年,政績多有,難道對當前的朝政就沒有看法?沒有覺得有必要改弦更張?”

徐平道:“天下都知道要改,微臣也知道要改,只是不知道如何改。”

趙禎搖頭:“朝政萬千,總有不合時宜的地方,爲何不見你提出要改什麼?”

徐平有些無奈:“自微臣入京城任職,三司施政無一刻不在改。從改革茶法,到改革錢法,到改革吏治,這些都已經與先前不同了。陛下所說的微臣沒提出改什麼,不過是因爲微臣沒有彈劾過大臣,沒有歷數過前任的過失,沒有奪人耳目。但這些有必要嗎?”

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2章 空調第30章 攻略(二)第29章 攻略(一)第18章 徐昌定親第22章 新米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79章 黑吃黑第5章 公路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46章 收割機第15章 閒事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79章 宣傳戰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167章 情報第37章 夜對第253章 收網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209章 階下囚第26章 慶祝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56章 驚變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272章 換將第19章 遊園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49章 串連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315章 亂戰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98章 夜襲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49章 事發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60章 慶功第18章 父母妻小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35章 我有三策第81章 談不攏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11章 根源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12章 私下商量第3章 洞房第219章 星空(上)第19章 宣詔使臣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9章 科舉冤家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章 夜談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164章 口袋陣第294章 養起來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01章 七源州第319章 使節第95章 遷隆峒說一下最近情況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30章 斥責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43章 重逢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37章 閒散日子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102章 首告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