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

bookmark

打開帖子,看了一遍上面的名字,徐平無奈地嘆了口氣,對主管道:“再過兩個時辰差不多天近傍晚,鋪子歇業也說得過去。這樣吧,提前半個時辰,你派人守住門不要讓人再進來,鋪子裡的人讓小廝慢慢勸出去。記住要和言細語,不要惹人怨恨。”

主管應諾,又問道:“平常百姓自然可以讓他們出去,那些官人,如果一定不走又該當如何?今天來的,可有翰林學士這等高官。”

“他們亮明身份,一定不走那便由着他們留在這裡,要來的人也不忌諱他們。”

主管答應,轉身要走又被徐平叫住,把帖子遞還給他,口中道:“今天的事,與我父親無關。日後如果他來,不用報我,一切按規矩辦就好。”

主管點頭,這才放心去了。

王素心中好奇,問道:“什麼人要來,如此大的排場?連雲行都要給他們面子!”

徐平無奈地搖了搖頭:“八大王家裡幾人,柴宗慶幾位附馬,致仕使相王曙幾人,勾當皇城司的楊景宗,許國公和趙宗旦等幾位宗室,國丈苗繼宗,還有政事堂和樞密院的所有宰執,以及入內都知閻文應,我能說不行?”

聽了這幾位的名字,王素默然無語。這來的人最差的門第也與他家不相上下,現在結伴而來,徐平還真不能說一個不字。

這些人中,就是最差的苗繼宗,他女兒也是爲當今皇上生了第一個孩子,雖然不幸早夭,那也是皇上的骨血。更不要說他妻子本就是當今皇上的乳母,親上加親的關係。至於其他人,除了宰執之外,也全都是身份顯赫的宗室外戚,搞不好那幾位宰執還是被他們拉來壯聲勢的。宗室外戚雖然沒有實權,地位卻都擺在那裡,誰敢怠慢了?

不過這些人中沒有李用和,就有點惹眼。要講地位,李用和在外戚中可是頂尖的,但他性格謹慎,不事張揚,這種場合一般不湊熱鬧。而且他剛落了遙郡,成了正任刺使,卻還是像以前把公使錢不裝進自己腰包,依然用於公事,也讓其他宗室外戚看着不順眼。

按慣例,武臣到了正任刺使以上,公使錢便完全成爲職務補貼,是自己的收入。如八大王一年公使錢數百萬,便完全自己花掉,一文錢他也不會花在別人身上的。李用和如此不合羣的做法,自然其他宗室外戚就不把他看作自己人。

這些人來搗亂,攪得徐平也沒了心情,懶得再在鋪子裡呆着,與王素走出了門。

找了一家門面不大幹淨整潔的酒店,兩人叫些酒菜,坐了下來。

酒過三巡,王素問道:“雲行,你實對我說,在左近縣裡買處農莊合不合適?”

徐平道:“你既然問起來,我話也不說死。只看我現在中牟莊裡,一年怎麼也有萬貫以上的收成,足夠一家人上下使用。就是京城裡面我沒有半分產業,光從中牟莊裡收到的利錢,也算是上等人家了。你若是買處莊子,自然不會如我在中牟的那麼大,但也不會有那麼多荒地,只要幾十頃,一年也有千把貫了。”

王素點頭:“看你的莊子,倒是個來錢的門路。只要買上百十頃地,一年能收幾千貫錢,手頭便就能寬裕很多。”

千貫以上可不是小錢,京城裡面沒有幾家店可以每年穩賺這麼多,就是那些披紅掛綠的大酒樓,別看場面大,到手的錢還未必有這麼多。京城裡的酒是薄利多銷,全靠着龐大的銷量才撐起場面來。要真是日進斗金,三司又怎麼捨得買撲出去?

王素低頭合計,頗爲心動。

家裡積蓄再多,沒有收入也總會坐吃山空,更不要說王旦本人生前並不怎麼置辦產業。只是仗着自己節儉,俸祿又高,爲相十幾年才積攢下殷實家底。

到了王素這一代,兄弟幾人雖然都爲官,但現在官職並不高。職位最顯要的是老大王雍,現在任京西路轉運使,王素和哥哥王質現在都只是中下層官員。

本來王家在京城裡有一些店面出租,也開了兩家解庫,每年能收入個一兩千貫。再加上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收入,親戚和王旦以前下屬的饋贈,能夠維持奢華的生活。

現在圍繞在范仲淹身邊的一些年輕官員,聲勢浩大,盯上了開解庫的官宦,讓王素有些左右爲難。他自己本身跟范仲淹等人走得比較近,不好對抗,只能另想出路。

想了一會,王素擡頭道:“我仔細想來,買些田地開農莊是條路子。地只有越種越肥沃,而且就在那裡,不會少了,也是爲家裡長遠打算。”

徐平笑笑:“仲儀,你若是真想在這上面動腦筋,有幾句話我說與你知道。”

“我們自己人,有什麼你只管說,也好讓我斟酌。”

“第一個,莫要以爲種地沒有風險,旱澇蝗雹,各種天災,只能聽上天擺佈。若是想降低風險,旱澇保收,那就得花力氣,得花錢整治田地。”

王素點頭:“這個我自然知道。”

“第二個,一樣是種地,有的人家糧食滿倉,有的人家顆粒無非,都屬平常。一樣的土地,會種的是一個樣,不會種的又是一個樣。必須有可靠的人打理,必須有能幹會種地的人上心,地裡才能長出莊稼來。種地跟別的生意一樣,得籠絡人手。”

“我理會。”

“第三個,種地,養牛羊,開池塘養魚蝦,這些合理安排了,纔會有更多的錢。”

“你莊裡我也看過,明白。”

“最後一個,那些新制的農具看起來好用,但大多都是要靠大牲口的,有了牲口,越是大塊的田地,越是有用處。中原的土地平曠,這一點尤爲有利,若是安排得好了,人手充足,甚至像江南一樣收稻麥雙季也能做得到。現在中原的土地,大多都是一年一季,多種一季的,無非是種一季冬麥,再種一些粟豆之類,跟稻穀可是不能比。而南方,兩淮一帶還好一些,兩浙江南水網縱橫,沒有大塊田地,這農具的效果可是不能跟中原比。依我估計,如果開封府種得好了,周圍田地的價錢會飛速地漲上去,仲儀要買,可得選好時機。現在正是三月,各種作物馬上就要下種了,錯過了就得要等來年。”

別說現在這些農機具,就是在徐平前世,江南水鄉農機的推廣也遠不如北方,難度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京城裡豪門富戶衆多,最不缺的就是資金,一旦發現周圍種地能夠賺大錢,只怕會一窩蜂地擁上去,地價飛速上漲。

其實現在屯地就能夠賺錢,徐平是不想把資金壓在這上面罷了,他還有其他生意做。

第50章 防秋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7章 盼盼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64章 善後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80章 小人難纏第15章 軍改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41章 意外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83章 炸城門第167章 獵犬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220章 星空(下)第4章 許願第15章 對抗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111章 封堵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36章 釀酒第14章 故人第19章 匪訊(上)第23章 生意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53章 查稅第134章 亂局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54章 攻城(中)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60章 騷亂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40章 軍令之外第31章 造紙第55章 藥銀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81章 錢明逸第43章 插手忠州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40章 冬雨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134章 亂局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175章 火海第55章 藥銀第60章 騷亂第38章 軍法第114章 心經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26章 慶祝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98章 夜襲第204章 換相(下)第56章 緊急措施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47章 生意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98章 一起發財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208章 使氣第69章 做做樣子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42章 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