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重度近視

徐平家裡的各種新奇設施,別人想學都是請孫七郎去做,憑着這個,他認識了不少人,也賺了不少錢財。燕肅自然是認識,不但認識,還找他做過東西呢。

孫七郎上前見了禮,趁着這個機會,在下首凳子上坐了。

今天要見客人,孫七郎特意換上了公服。可不知怎麼回事,這衣服穿在身上,孫七郎就覺得各種不舒服。或許他就是個勞碌命,享受不了這些。

幾個人坐着說閒話,不知不覺太陽高升,楚衍和賈憲兩人終於趕了過來。

兩人帶了一個少年過來,叫衛樸,十八歲的年紀,長得虎頭虎腦的,看起來就是個憨厚少年。不過眼睛看起來有些奇怪,一直眯着,像是睜不開的樣子。

經賈憲介紹,才知這少年竟然是個算學天才,尤其是精於心算。不管多麼複雜的加減乘除,別人一說,頃刻間就在心裡算出答案。

徐平制瞭望遠鏡放在司天監裡,得到了大量以前所不能觀測到的數據,現有的人員無法應付,便向天下廣求賢才,知楚州的屯田員外郎便就薦了這個人來。

衛樸出身貧寒,但於算學極有天分,但凡此類的書,看過一遍便就終生不忘。不過這個年代算學沒有進身之階,衛樸再是天才,也只能困守鄉村。

到了司天監,楚衍一見便就驚爲天人,****帶在身邊,一身所學傾囊相授。徐平要找人才制新的計時器具,如果成了也是件功勞,楚衍便就找賈憲商量,把這個少年一起帶了過來。

制新的鐘表雖然是徐平的個人行爲,一應花銷也是他自己承擔,但這種器具對國家影響重大,真地成了獻給朝廷,自然會有賞賜下來,參與的人也會敘功。

自古以來,中國一向都講究天人合一,得天時,是極爲重要的事情,絕不是後世定個標準時間可比。

徐平看着這虎頭虎腦的少年,眼睛不停地眨啊眨的,着實顯得有些怪異,心中一動,問他:“看你眼睛貌似不便,不知是不是有什麼眼疾?”

衛樸上前行禮:“回稟待制官人,小的自幼好學,但凡得到一書,不一氣看完如論如何無法安歇。省吃儉用,買了油來點燈看書,時間長了,想是被煙燻得厲害,便就落下這麼個眼疾。平日但凡離得遠一些,看什麼都不真切。”

這哪裡是被煙燻的,明明就是經常在昏暗的光線下看書寫字,眼睛近視了。這個年代的書印的字都大,又習慣舉在手裡看,近視的人並不多。據徐平所知,自己認識的這麼多讀書人,也只有歐陽修有輕微的近視,並不影響日常生活。這個衛樸,竟然是自己到這個年代見到的第一個重度近視。

шшш⊕ ttκan⊕ C〇

在徐平的前世,對於很多人來說,近視眼鏡幾乎是必須隨身帶着的,一摘下眼鏡來,日子簡直就沒法過了。這個年代則不然,老花眼鏡比近視眼鏡有用得多了。徐平制了老花眼鏡在三司鋪子裡賣,近視眼鏡卻想都沒想過。

衛樸看着徐平,眼睛眯成了一條線,還不停地一眨一眨的。

這樣子着實有些不莊重,一邊的楚衍怕徐平不快,忙道:“待制,這孩子身體諸般都好,就是眼疾難治。他看人都是這樣,不然難以看清,待制莫怪。”

徐平笑了笑:“無妨,我也是病人,知道有病在身的苦惱。不過這種眼疾,倒也未必是不能醫治,以後多想一想辦法。”

楚衍口裡應着,卻沒往心裡去。衛樸的這眼疾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病症,找過幾個知名的郎中看過,都說不出病在哪裡,怎麼醫治?

徐平也不說破,他現在還不能確定衛樸就是重度近視,且等近視鏡片製出來了之後,讓他試了再說。能磨老花鏡,玻璃務裡的匠人也就能磨近視鏡。不過看這衛樸眼睛近視的程度,用到的近視鏡片不知道要厚成什麼樣了。

因爲還有一個郭諮沒有到,且不忙說正事,徐平便就隨便出了幾道題考衛樸。

本來徐平並不怎麼在意,這個年代說是算學精通,終究由於時代的限制,解決的還是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對於衛樸,徐平也只是認爲他只是算得比別人快而已。

哪裡想到,加減除,徐平出到千位數,衛樸依然低頭一想,便就立即說出答案。

加減倒也罷了,四位數的乘除,這個年代可沒有名目繁多的各種速算技巧,衛樸竟然也能一口喊出正確答案。

徐平越聽越是心驚,難道今天真碰到了一個算學天才?尤不死心,乾脆不考加減乘除,出一些簡單的方程問題問他。傳統的算書,大多都是用實例講解數學問題,就是徐平前世上學的時候的應用題。這種實例裡,經常要用到方程,司空見慣。

一元一次方程的問題,徐平一問,衛樸立刻給出答案。

最後,徐平乾脆出一些一元二次方程的問題。衛樸果然一下子被難住,低頭想了一會,試着報出一個數字。

徐平心算能力只是一般,一次方程他還能在心裡算出答案,二次方程便就無論如何也不能心算了。本來只是難一難衛樸,試一試他的極限,卻不想他還能給出答案來。

見衛樸眨着睜不開的一雙眼睛認真地看着自己,徐平着實有些尷尬,這答案對不對他自己也判斷不了。

擡頭,見燕肅、楚衍和賈憲也都認真地看着自己,徐平不好意思地笑一笑:“我卻不擅心算,對與不對,還是要手算一番。”

燕肅出了口氣,還以爲徐平竟然精進到這種程度了呢。

楚衍隨身帶的有算籌,這是他吃飯的傢伙,須臾不離。把算籌取出,在石桌上擺好,不大一會,便就算出了答案。

徐平雖然對算籌不精通,現在用還是能用的。目光在桌子上隨便一掃,擡起頭看着身前的衛樸,臉色已經變了。

連一元二次方程也能短時間心算出來,這衛樸是個什麼怪物?

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07章 離別第12章 治術(三)第132章 柳八娘第68章 交易第71章 北巡第124章 死城第67章 決心已定第59章 合謀第89章 定論第67章 晾到一邊第55章 合作社第153章 攻城(上)第115章 奇觀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57章 原則第14章 邊亂第13章 治術(四)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155章 攻城(下)第214章 蠟丸第288章 分岐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84章 蓄勢待發第31章 端午(下)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50章 防秋第73章 點將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34章 雜事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41章 亂局第195章 衝突第151章 抓捕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4章 邕州城外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60章 騷亂第188章 百官圖第157章 清場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202章 換相(上)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37章 月夜雜談第37章 夜對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298章 試用期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209章 送禮第58章 夜戰(中)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0章 詔旨回京第155章 接風第284章 新軍第209章 楊文廣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47章 應對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8章 春忙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53章 攻城(上)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34章 鬧事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99章 前奏第9章 白沙鎮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128章 優遷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6章 文臣武將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81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