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

bookmark

陳堯佐大張着嘴巴看着前方,那塊形成小峭崖的巨石已經完全消失,只剩下一堆碎石。

“這是——這是火藥炸的?山都碎沒了?沒了——”

陳堯佐喃喃道,轉身看着徐平。

徐平道:“是啊,火藥能夠開山碎石,炸掉一塊巨石並不算什麼。只要使用得當,採石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難,不難,有了這種神物,把這廣武山平掉,又有何難!”陳堯佐清醒過來,一邊說着,一邊當先跨出去,到前邊亂石堆裡仔細觀看。

徐平急忙帶人跟上,口中道:“相公小心,亂石遍地,千萬看好腳下!”

陳堯佐是個急性子,哪裡顧得上那麼多?在亂石堆裡踉踉蹌蹌,東走西看。一邊的橋道廂軍兵士看見,忙上前護住。

看了一會,陳堯佐對跟上來的徐平道:“這樣一炸,開出來的山石,只怕要一指揮的人忙上一年,還未必有這麼多!”

徐平笑道:“其實沒有那麼神奇,只是碎石都浮在了地面而已!火藥雖然威力巨大,還要有人用得好才行。魯芳他們這些橋道廂軍,常年用火藥開山修路,纔有這個效果,換了人來,說不定只是聽個響而已。真正採石,還是要搞清楚山石走向,配合上火藥,才能夠收到奇效。器物再工,還是靠人來用。”

陳堯佐點頭:“說的不錯,不會用,火藥也只是個煙花爆竹。”

說完,把魯芳叫到身邊,詳細問了他的姓名籍貫年齡以及出身,對徐平道:“徐龍圖你對自己手下的人過於苛責了些,似這等人才,又有戰功,如何還在廂軍裡?等過兩日我上到奏章,把這些橋道廂軍隸進禁軍中去,錢糧衣料一應遵照上軍發放!”

徐平苦笑着搖頭:“相公,他們這些人是能幹,但是要用來修橋鋪路的。多發些錢糧我一直在想辦法,只是隸入禁軍,還是罷了。三衙的管軍大將,朝廷裡有幾個人能夠說得上話?到時候他們舒泰了,修橋鋪路卻沒有人做了。”

“也有道理,此事我們以後再議,總不能苦了這些人。”

別說現在不做宰執了,就是以前在政事堂的時候,陳堯佐也管不了三衙禁軍。作爲廂軍,不管是政事堂還是三司,還是地方官府,都可以調動他們,讓他們做事。一旦作爲禁軍隸到了三衙之下,就再難以調動了。別說他們,就是樞密院也輕易調不動禁軍。

三衙的八位管軍大將,地位類比宰執,俸祿還要高過宰執一截。最頂級的三帥,地位與樞密使等同,就是見了宰相,也不過是橫杖唱諾,不用行禮。這幾個人,除非是有皇帝支持,不然宰相也拿他們沒辦法,他們手下的人哪裡是隨便能用的。

樞密院管的是軍政,並不掌管軍隊。如果以徐平前世來比,樞密院不過是有一部分四總部中的總政、總後、總裝的權限,最核心的總參的權限,是在三衙的。所以樞密院越到後期越是傾向於文職官員,因爲他們做的就是文職的工作。而三衙一直是被武將牢牢把持住的,歷史上直到靖康國難,禁軍完全崩潰,三衙管軍大將的地位才喪失。而到了那個時候,禁軍已經與廂軍一樣,淪爲非正規軍了,三衙被新的管軍體系所代替。

正是因爲如此,徐平也知道禁軍的待遇高,但從來沒有動過把魯芳等人歸入禁軍行列的念頭。那樣一來,這支隊伍就完全脫出了自己的掌控,要做類似的建設工作,就必須重新培養一支隊伍出來。他寧願通過其他途徑,給這些人一些補償。

陳堯佐看過了炸出來的碎石,明顯有些興奮,對徐平道:“龍圖,我們回去商議。”

吩咐人把現場收拾一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徐平一行下了廣武山。

到了三皇廟,在大銀杏樹下坐定,不等茶上來,陳堯佐便興奮地對徐平道:“既然手中有火藥這種神物,在廣武山採石便就易如反掌!——對了,現在這些橋道廂軍手中的火藥多不多,用起來貴不貴?”

“貴——還是有些貴的。相公知道廣備攻城作一直造火藥,現在的火藥與以前的火藥價錢差不多,還要便宜一點。至於數量不用擔心,儘夠使用。”

不把火藥大規模地用於戰爭中,實際消耗不了多少,廣備攻城作產的每年都有很多富餘,徐平還怕受潮將來用不了呢。以前產的火藥都是用來放煙引火,不怎麼怕受潮,現在可是不同了,一旦受潮便就要重新加工。

“好,以前那樣的價錢哪裡算貴?”陳堯佐搓着手道,“既然手裡有足夠的火藥,便就依龍圖先前所說,在廣武山就近採石。至於人手,從賈谷採石務調一些來,再從四州的民夫中調一些來,足夠用了。龍圖,我在想,如今石料充足,築的大堤便就可以用大石護起來,比原來夯土可是結實得多。你覺得如何?”

“如此自然是好,只是用的人力和時間可是要長一些。”

“四州的民夫都調來了,不怕人手不足!”陳堯佐一揚手。“調這麼多人來,如果我不把堤修得好一點,如何向其他人交待?下邊木龍,後邊夯土築堤,上面用大石護住,就是這樣定了!有木龍殺水,堤築得寬一點,結實一點,最少要保幾十年不壞!”

徐平道:“如此自然是好,只是相公要辛苦一點。”

公吏上了茶,陳堯佐喝了一口,朗聲道:“我雖年過七十,便身體強健,這點辛苦又算得了什麼!廉頗八十依然能夠上陣殺敵,我修河只是小事!對了,我聽人說,徐龍圖以前在邕州的時候,曾經廣築道路,當地人深蒙其利。那些路都是下用大石,上面用小碎石子覆蓋,可行大車,不留車轍,多年不壞,人稱‘徐公路’,不知是不是?”

徐平笑道:“我們爲官作吏,只要真能造福方,百姓便就多年不忘,便就如人稱相公當年修的堤爲‘陳公堤’。其實真正說起來,相公修的築保了地方百姓幾十年安寧,我修的不過就是道路而已。那些路確實是可以行大車運重物,不怕碾壓。”

第17章 新的產業第74章 請君入甕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214章 僵局第9章 準備抓人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6章 慶祝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96章 補丁第49章 應有權變第208章 使氣第173章 夜對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60章 陽光明媚第45章 追來了第57章 夜戰(上)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1章 遇仙樓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314章 偷營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152章 橫死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23章 誥命第34章 磨鍊第120章 破陣子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114章 盛宴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8章 農田輯要第9章 白沙鎮第148章 轉折第10章 治術(一)第33章 家信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章 宰相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10章 除害第15章 擺攤第92章 可以招兵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24章 死城第41章 亂局第25章 廷辨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38章 統計學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41章 中間派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229章 講不清楚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29章 端午(上)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9章 出行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59章 民間亂相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54章 官與民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4章 炒花生第188章 開戰第16章 如和縣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11章 酒精燈第21章 同年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