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遊園

三月初一,皇帝帶羣臣駕臨金明池看水軍表演。這一天熱鬧是熱鬧,但由於滿朝權貴都集中在這裡,普通老百姓就不能盡興。到了初二,官僚士大夫們有了空閒,呼朋引伴到處飲筵,看着也是鬧得慌。像徐家這種平頭百姓,更喜歡從初三開始進入金明池,這時官方活動大多結束,是真正百姓的節日。

林文思在京城裡也有一幫屬於士大夫的相知,自二月底就帶了林素娘和蘇兒住到了京城裡。徐平因爲莊裡農事繁忙,直到了三月初二安排了莊裡的農活,才帶着秀秀和一大幫要看熱鬧的莊客來到了開封。

順天門的大路直通新鄭,所以民間多稱爲新鄭門,正是徐平來的方向。他們到的時候已是傍晚,未到城門,已是看見滿天遍野的人羣帶着酒具桌椅之類浩浩蕩蕩的回城。這種壯觀場面,徐平在前世也沒有見過。

此時楊花飛舞,暖風拂面,葉綠花紅,正是一年裡最好的時光。天下承平數十年,奢靡享受之風漸漸開始取代宋初的勤儉節約,整個社會瀰漫着一種浮華風氣,又以首善之地的開封府爲最。

徐平要躲開人流,又要與李用和一家打聲招呼,便繞開回城的人流,渡過汴河上的浮橋,從萬勝門進城。

這兩天李用和公務出奇地繁忙,李璋便憋在家裡與段老院子一起看弟弟,已經快要瘋了。見到徐平如同見了救星,不管不顧,隨着他一起回到了徐家在光化坊的新家。

把帶來游完的莊客找客棧安頓下,徐平回到家裡已是天黑,李璋正與秀秀和豆兒兩個在做遊戲,見到徐平,喊道:“哥哥,明天我們什麼時候一起出城去?先去金明池還是先去瓊林苑?”

徐平忙了一天已經累得不行,隨口答道:“到了明天再說,今天晚上萬事不管,吃飽睡好,養足精神!”

吃過了飯,秀秀去豆兒房裡睡了,李璋擠到徐平牀上。

這兩天滿城都不賞春的人,其他的所有事似乎都停了。李璋家正好在城外汴河邊上,看得心癢癢。明天自己就要出去玩了,晚上怎麼也睡不着,一個勁在徐平耳邊咬鬧。

徐平最近忙得不可開交,又趕了大半天的路,哪有心情跟他鬧?不耐煩地說了他兩句,讓他早點休息。

李璋坐在牀上沉默了一會,突然重重嘆了口氣:“哥哥,自去年你們家出了京城,我覺得你是一下就長大了,再沒心思與我玩鬧!”

徐平沒好氣地道:“人總是會長大,難道能玩輩子?”

李璋再嘆一口氣:“可不是!在去年,我還挺羨慕你大了,什麼事都能自己作主,盼着自己也快長大。誰知轉過年來,我長大一歲,段爺爺和阿爹果然就不怎麼管我了,然而一做事情,自己也沒心思玩了!”

徐平躺在一邊怔了一會,才道:“人到了什麼年紀有什麼活法,你還是趁着這兩年年幼,把自己想玩的都玩了,過兩年就沒機會了。好了,明天還要早起,好好睡覺吧。”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李璋天不亮就醒了,把徐平推起來。

徐平也是無耐,低聲嘀咕:“昨夜我睡了你還沒睡,起來地又這樣早,果然小孩都是不用睡覺的?”

吃罷了早飯,諸人都已收拾妥當。

今天全家出遊,連徐正這個樂趣全在錢上的,也放下了白糖鋪子的生意,穿上新衣新鞋,早早等在廳裡。

豆兒和秀秀早就準備下了酒菜,有的是她們兩個一大早趕出來的,還出去買了幾個菜,一起放在食盒裡,另一個籃子裡放了幾瓶酒,由保福挑着。

出去遊玩,喝白酒可是不合適,徐平本來想只帶兩壇上好的黃酒的,想起今天不定會遇到誰,還是又帶了兩小壇白酒。

等到出門,太陽已在城頭露出半個腦袋,頂着漫天紅霞。

徐正喜道:“好,今天是個豔陽天,可以盡興玩一天。”

過了州橋,全家上了通新鄭門的東西大路。走不多久,路上就已是熙熙攘攘,全都是出城遊玩的。殷實的人家,都是由僕人挑着擔子,裝着酒菜,一般的普通人家,也都挎着籃子,裡面裝着吃的喝的。更有那種富貴的,騎着馬坐着車,更是熱鬧非凡。所有人都是一身新衣,不少人鬢邊還插着時令鮮花。

徐平看得有些目瞪口呆。他的前世可沒有這種全民盛況,就是長假時間也沒到這種程度,而且大男人戴花,也讓他覺得有點錯亂。

出了城門,徐正道:“我們先到瓊林苑去看花,等到了中午,再去金明池邊擺下酒茶,好好享受。”

衆人一起叫好,進了大路南邊的瓊林苑。

此時正是春天最好的時光,百花爭發,萬物復甦。瓊林苑作爲皇家園林裡的佼佼者,更是美不勝收。

可惜徐平不是文藝青年,看這些風景有些牛嚼牡丹,只是紅的綠的看個熱鬧,遠不如其他人驚呼連連那麼爲春色捧場。李璋在他身邊,原還很熱烈地跟他討論哪朵花開得好,哪棵樹長得奇,徐平隨口應付,沒幾次李璋就沒興趣了,與秀秀和豆兒兩個湊到一塊討論去。

轉了一圈,重要回到園子的北門,大家都有些累了。

徐正道:“太陽快到頭頂,再走就覺得熱了。我們到金明池去,找個僻靜的地方飲酒,吃些果子填填肚子。”

張三娘一直與丈夫走在一起,見徐平的興致不高,便問:“大郎,怎麼見你怏怏不樂的,這裡風景不好嗎?”

徐平搖了搖頭:“風景好是好,不過我最在意的是這園裡種的到處都是椿樹,此時芽正嫩,沒人採了回去吃嗎?”

張三娘罵道:“沒出息的,就知道吃!這是皇家的園子,哪個不長眼的敢亂採!看看也就罷了,不要亂想!”

徐平倒是不以爲意,這園子好確實是好,不過說破天去也只是個公園罷了,正是因爲皇家的才顯得神奇,惹得老百姓年年都要來上這麼一回才心安。

張三娘看着徐平又道:“大郎,每次皇上宴請新科進士也是在這園子裡,等到朝廷開科,你去中個進士,那時進來纔是風光!”

徐平笑道:“託母親吉言,如果今年朝廷開科,我下年就給你掙個進士回來,讓你也風光一次!”

衆人一起大笑,都知道今年是不可能開科的,去年取了那麼多進士,怎麼也得再隔上一年,徐平也就是說着好聽罷了。

穿過新鄭門的大路,便到金明池門前。這裡不比瓊林苑,纔是真正專門爲了百姓遊玩設置的地方。大門結着綵樓,奢華無比。

進了門,遠遠就傳來鑼鼓之聲,那是金明池裡天天都有的水軍表演,還有各種水上班子的水戲,包括各種傀儡表演。仔細聽,還有斷斷續續的管絃之聲,伴着婉轉清麗的女聲歌唱。

此時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士帶着女妓出遊是風氣,沒錢財有文才的文人更是以陪着名妓出遊蹭吃蹭喝爲有面子的事。當然這時的女妓大多指的都是文藝工作者,與徐平前世請女明星小模特陪着玩有異曲同工之妙,真正的名藝與他前世的大明星一般,不是光有錢就能請到的,古今傳承這些事並沒有什麼改變。

除了私人請的女妓,官府還在園子裡搭了不少彩臺,讓官妓在上面獻藝,日日都有,天天不歇,算是這個時代的公益演出了。

自要了錢回來,最近這些日子徐正的心情舒暢,路上走着,看着到處在表演的妙齡女郎不由兩眼放光。張三娘早就防着這一點,只是在徐平和李璋兩個孩子面前不好說什麼,只是拖着徐正離那些綺麗場合遠一點。

金明池周長近十里,地方極大,雖是滿城的人都來這裡,也並不顯得擁擠。進門沒有多遠,還沒見到池水,就先見到了池裡的大龍舟。這艘龍舟是吳越王奉歸宋時所獻,長二十多丈,上面樓臺數層。前世的徐平是長於北方的土包子,沒見過水裡的大場面,這時見了龍舟也驚歎不已。

龍舟是皇上的遊船,普通人只能看,不能靠近。不過在水裡泡裡幾十年沒有修整過,這龍舟現在已經有些敗壞了,皇上也只是在上面擺個場面,並不能再像先帝那樣真正在龍舟上觀看水軍交戰。

靠近大門附近的池邊人最多,還有官府搭的彩臺表演各種節目,到處都擠滿了人,販賣吃食的小販穿棱其中。自太祖朝起便張榜全國,這種提籃挑擔販賣的小民不收稅,所以東京城裡的流動小販螞蟻一般多,這兩天滿城百姓出城遊春,他們便也隨着人流行走其中。

要找個安靜的地方享用酒茶,徐平一家便沿着湖邊的路向西走去。走不多遠,前面一個小沙崗,稀稀落落地栽着幾棵花樹,只有三三兩兩的遊人。

徐正看了喜道:“那裡清靜,我們便去那崗上休息。”

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88章 紙醉金迷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33章 家信第20章 定計第128章 優遷第57章 原則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202章 換相(上)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21章 矛盾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25章 新消息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3章 誥命第75章 世道變了第76章 臨機處置第47章 生意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51章 大典(下)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0章 生財之道第84章 南線北線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87章 地方耆老第51章 各有去處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59章 洞若觀火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110章 小大人第37章 逼迫第71章 北巡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42章 動盪第129章 重貶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13章 治術(四)第38章 出仕第119章 審問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67章 決心已定第57章 夜戰(上)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47章 應對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84章 三衙改制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33章 迷惑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47章 生意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26章 峰迴路轉第38章 再見故人第88章 棄杖不殺第7章 學以致用第35章 災民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160章 呂公綽第186章 應對第48章 風波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12章 黑吃黑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239章 馬帥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118章 突圍第227章 拼桌第66章 文臣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