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公事公辦

聽了徐平的話,李參一時沉默,過了好一會才道:“都漕,自你到京西路,一直都看顧我,我心裡感激。我不是進士出身,能夠做通判,已經極不容易,更進一步,實話說,我也不敢去想。州里錢糧考較太差,板子落到我的身上來,我沒有話說。但是,都漕何必要抓住李相公不放?他是元老重臣,你報上去朝廷也不會貶他的官,於他無分毫影響,反而落了面子。如今朝裡呂相公對京西路,特別是對都漕不懷好意,這個時候,有李相公這樣的老臣說兩句好話,對都漕可是大有益處啊!”

徐平看着李參,突然笑了笑:“我主一路漕憲,考較州縣錢糧,是我的本分。各州是如何便就如何,如果我從中上下其手,別人會如何看我?憲職,若想要讓人信服,第一是要廉,這一點上我問心無愧。第二是要公,若處事不公,說出去的話就沒有人信了。我若是對孟州不聞不問,京西路其他各州縣長官如何看我?我的考語還有用嗎?呂相公對京西路心懷不善,我首先需要的就是京西路官員同心協力,與我共渡難關!李相公說話在朝裡是有分量,但這分量,在我看來,還遠遠比不上京西路官員齊心的分量。”

這回答顯然是出乎李參意料之外的,他最怕的是徐平因爲去年李迪的怠慢而含憤,沒想到徐平想的是要爭取京西路官員的支持。可這種支持,有用嗎?

兩人地位不同,想的方向便就有差別。對徐平來說,朝裡有皇帝的支持,李迪這樣一位前宰相的支持就可有可無,並不能給他本人帶來什麼直接的好處。他需要的,是李迪出面支持京西路的新政。但問題是,李迪已經表示過自己反對了,現在正是反對的結果,徐平不從嚴處置,怎麼能夠突顯新政的必要性?

見李參還要再講,徐平舉杯道:“我們且飲一杯,邊喝邊講。”

把酒杯放下,徐平又道:“清臣,其實你想過沒有,李相公或許並不會想讓我輕輕放過?”

李參一愣:“怎麼會?一位前宰相,一位前樞密使,治下在本路考評最差,顏面何存?”

“孟州和襄州,錢糧最差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就連晏學士轉述的呂相公的話,都是京西路各州縣官員普遷一官,不包括孟州和襄州。天下皆知了,掩飾又有什麼意義?襄州張太尉那裡,可能是真想我輕輕放過。他是武人,又一向圓滑讒佞,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而且還真地有可能貶官。可李相公不同啊,狀元出身,曾爲帝師,你說的不錯,即使我的考語上到朝廷,大多也不會貶李相公的官。但李相公自己臉上掛得住嗎?”

李參沉默,久久不語。仔細想一想,讓徐平一個小輩拉一把,李迪還真丟不起這個人。

徐平又道:“而且天下皆知,李相公性直,一是一二是二的性子,若是知道我們兩個私裡在這裡商議這種事情,只怕先容不下我們!”

李迪爲人是粗疏一些,性子直來直去,剛正不阿,李參讓徐平拍這種馬屁,那是擺明了要拍在馬腳上。被呂夷簡排擠出朝堂,最重要的是給趙禎留下了能力不行的印象,最起碼在趙禎看來李迪能力是遠遠不如呂夷簡的。但在趙禎心裡,對李迪的忠心沒有絲毫的懷疑,是他最信得過的那一批人。趙禎初爲太子,李迪爲太子之師,這種關係可不是其他人比得上的。所以徐平和李參都認爲,不管這次考評如何,李迪的官位不會受任何影響。

想了許久,李參最後嘆了口氣:“或許都漕說的對吧,只是我這兩年受李相公大恩,這種結果心裡總不是滋味。”

“人貴相知,清臣能得李相公看重,是難得際遇,這樣想也不奇怪。好了,不說這些了,我們飲酒。等這兩天巡視過孟州,便就與我一起回洛陽城,安心立那萬世法吧。”

轉運使出巡,在一地最多不能超過五天。連來回路上的時間,徐平這次離開洛陽,最多不過十天的時間。這幾天剛好讓其他人員在洛陽先城整理一下思路,等徐平從孟州巡視回去之後,便就要開始全力做事了。

林素娘因爲身孕,到嵩山祈福去了。也不知道她用了什麼說辭,說動了晏殊的長女與她一起同行,無事可做的晏殊,也便跟着一起去了。

同樣有女兒,徐平很理解晏殊。這個年月,女兒一旦出嫁,尤其是嫁與富弼這樣的官員,到處遊宦,父親真是不知何年何月再能與女兒見上一面。這個長女自小就是晏殊最最疼愛的,這次有機會,自然要儘量多相聚。換作徐平,如果有一天盼盼嫁了人,碰到這種時候只怕也是捨不得,別說是去河南府治下的嵩山,要去泰山也跟着去了。

夜漸漸深了,越發的寒冷,旁邊火堆的大木已經燒透,火勢正旺,把周圍烤得暖烘烘的。火上的豬肉滴下油來,滋滋啦啦地響,不時冒起一小股清煙。

把一塊到處流油的肉吃下肚,徐平擦了擦嘴,心滿意足地道:“都說孟州的豬肉天下第一,真不是虛言。我在中牟有處莊子,養羊養馬,也養牛養豬,去年讓莊裡的人特意到孟州來買了些豬崽回去,也不知道養得怎麼樣了。若是養得好,京城的人可有口福了。”

李參道:“都漕的莊子我也聽說過,說起來那處莊子在附近州縣也是遠近聞名了,不知多少人想學着也建一處呢。不過學的人多,可沒聽說有人真能學到精髓。”

徐平笑道:“有什麼精髓可言?我那處莊子,就是自己家裡的一個小小的營田務。將來王君貺回到京城,職事清閒了,建那麼處莊子輕而易舉!”

聽了這話,李參笑道:“若如此說,我倒是有些羨慕王君貺的職事了。”

“不用羨慕,這次只要把京西路的施政理清楚,寫出書來,你就什麼都明白了。世間事只是不去想,不去做,真去想真去做了,便也就沒什麼難的了。”

徐平的莊園其實也沒有什麼秘訣,關鍵還是他那些從前世帶來的小技術小技巧,最重要的當然是理念。他的莊子是按商品經濟的運行規律建的,這個年代的地主有幾個能想通這一點?都恨不得自己莊裡的地什麼都產,什麼都種,賺錢能力自然就不行了。

徐平和李參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一邊的譚虎忽然道:“呀,那莫不是李相公來了?”

徐平聽了一愣,急忙站了起來,轉身看去,只見一頂青羅傘正進了院子。

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59章 合謀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18章 春忙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5章 家的味道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157章 清場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7章 小隱君第49章 戰後忠州第43章 重逢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96章 補丁第15章 閒事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32章 春暖花開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45章 孟州李迪第161章 開課第10章 詔旨回京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31章 牛官司第5章 公路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111章 封堵第206章 望遠鏡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60章 窮人當家第2章 秀秀(上)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137章 何爲神?第213章 預算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62章 新場務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15章 擺攤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59章 分歧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96章 機遇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64章 善後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209章 送禮第19章 宣詔使臣第293章 敕勒川第183章 擒獲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4章 賜名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137章 何爲神?第134章 亂局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50章 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