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妥協

見殿裡的氣氛有些沉重,趙禎朗聲道:“軍中錢糧如何開銷,自有慣例,非一時半刻能夠講清楚。就是將來要改,也需從長計議,急切間哪裡定得下來?此事容後再議!”

徐平心中嘆氣,不被逼到無路可走,看來軍費是難動了。軍中身居高位的將領,不是太宗真宗時的藩邸舊臣,就是外戚,很多還兩種身份合一。這些人又互相聯姻,關係盤根錯節,除非皇帝痛下決心,不然別人根本就動他們不得。趙禎現在顯然沒有心思改變這種局面,而且不但不改,待遇優厚的管軍職位還被他拿來直接送給親近的人。

見大臣們都不說話,徐平道:“容後再議也未嘗不可,只是養軍之費總得有個數額,不然三司着實難做。怎麼花的可以先不去管,軍費的總數要定下來,這事樞密院總能夠做得了主。今年的軍費總數便由樞密院按去年花費報上來,來年在此基礎上是增是減,增多少減多少,總是能夠定下來的。定下來之後,三司便就按照這數額逐月給付。”

張士遜道:“其實此事也難辦。日常花銷是可以給出數目,但年節賞賜,或者國家有大事賞賜,這數目卻不好定。再者軍隊開拔,也有賞錢,雜七雜八誰能理得清楚?”

“不管是因爲什麼事情花錢出去,樞密院總要理出個軍費數目,不然三司難道就常年備着錢在庫裡,讓你們隨用隨取?天下哪裡有這樣的道理!三司收天下錢糧,用於天下之事,怎麼可以專一用於養軍!不拘是多是少,樞密院必須給出個數目來!”

見徐平的神色有些不好看,張士遜不爲所動,只是搖頭:“難,難,難!”

禁軍除了按着人頭領的錢糧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說不清楚的花銷。平時訓練要給賞錢吧,軍隊移防要給賞錢吧,天陰下雨道路泥濘要給鞋錢吧,天熱了要給買冰的錢吧,天冷了要給買炭的錢吧,更不要說一旦打仗,動刀動槍開弓射箭還得先發辛苦錢再動手,零零碎碎,還超出正常發的錢糧呢。這些花銷不可預計,樞密院定下個數來,多了還好說,到時一旦不夠,張士遜自己掏錢去補窟窿啊。

李迪脾氣火爆,看着張士遜的樣子再也忍不住,厲聲道:“徐平說的有道理,國家出錢養兵是不錯,現在不計較你樞密院花多少,總得有個數額出來!樞密,你這也不行,那也艱難,是個什麼道理?在西府數年,難道一年花多少錢還心中沒數?!”

張士遜低眉斂目,沒聽到一樣,一言不發。

趙禎道:“軍國大事變幻無常,養軍之費確實難有一定之規,樞密院給不出個具體數額也怨不得他們。當然,沒有具體數額三司難做事,此話確實有道理。不如這樣,就按照去年的數額定下來,爲防意外,多加一成,三司來年就按照此數撥付。如果有意料不到的地方用錢,從內藏庫出好了。——當然,如果有戰事,又另當別論。”

張士遜捧笏:“陛下英明,臣謹奉旨。”

徐平也只好與李迪等人一起領旨,準備就這樣定下來。多一成就多一成吧,只要有確切的數字,徐平就好安排。綜合算起來,多給這一成對徐平不是什麼難事。

張士遜卻又道:“去年養軍之費,諸多賞賜,好多是出自內庫,這些錢怎麼算?”

“一起加總報到三司,以後就由左藏庫出錢。養兵本來是國事,左藏庫空虛,不得已才用內藏庫的錢。徐平是理財能臣,想來以後這種事情不會再有了。”

趙禎這話一出口,李迪就有些急,按照這算法,下年的軍費豈不是要漲兩成不止。軍費佔得多了,其他事情就無錢可用,碰到水旱天災,難道到時候再到內藏庫去借貸?剛要反對,見到徐平輕輕搖了搖頭,把到口的話強行嚥了下去。

趙禎這樣做,當然是要保證內藏庫的財力,確保自己的天子私財有足夠的影響國家財政的能力。從太宗時候把內藏庫與國庫徹底割裂開來,由皇帝完全掌握起,這一條就成了祖宗家法,皇帝輕易不肯放棄。用樞密院控制禁軍的財政和人事,再用內藏庫影響國家的財政,關鍵時刻發到禁軍手裡的賞錢是天子私財,從而讓官兵對皇帝感恩。祖宗家法的核心,就是讓政權支柱的禁軍知道他們是誰的人,誰能給他們發錢,應該爲誰效力。

徐平懶得跟趙禎計較這些,他需要的是把現在的財政格局固定下來,不要三司賺出錢來各方看着眼紅,皇帝要往內藏庫裡劃,軍隊要多加賞錢,最後成一筆爛賬。以前再是善於理財的三司使,不談陳恕,就說丁謂,能做到的也無非是用度不缺,支撐真宗皇帝東封西祀之後還是出現巨大虧空。徐平要在自己任上,把三司一直欠錢的這個傳統給改過來。

這個局面未必是趙禎想看到的,但卻是國家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只是縫縫補補,社會經濟如何向前發展?

定下軍費預算的標準,其他就再無大事。天下錢糧本來就掌握在三司手裡,從太祖時候收兵權削藩,核心實際上是把地方的財權收到中央來了。地方州縣基本沒有財權,收到的稅絕大部分是系省財物,所有權在三司,地方要用必須三司同意纔可以。州縣能夠支配的錢糧其實就那幾項,三司撥下去的公使錢,官營酒庫的醋息錢,其他就是各種巧立名目收的苛捐雜稅,徐平要一步一步取消掉的。轉運使可以調配本路的系省錢物,是因爲轉運使司理論上是中央的派出機構,代行三司的職權。

提出預算制度,徐平理想的情況是把軍費一起理清楚,列出人員費用,訓練費用,裝備費用,辦公費用等等,用預算決算制度控制住軍隊的花銷,把錢用到有用的地方。當年在邕州徐平也帶過兵,那時候是做得到的,不然即使有蔗糖務,一州之地怎麼可能打起那種大仗?如果還按歷史的軌跡,軍費年年增加,一有戰事就爆增,然而錢卻不知道花哪裡去了。歷史上的慶曆宋夏戰爭,花費之巨幾乎讓宋朝無法負擔,後期更是直接激起陝西南部的農民起義。最後雙方不明不白地言和,財政困難和陝西民變是重要的原因。

戰爭打的就是錢糧,這道理人人都知道。但花錢沒有效率,用了一千萬貫的錢,只做成了一百萬貫的事,這種仗誰能夠打得起?

達不到理想狀況,也要把軍事的數額固定下來,即使年年增長徐平也認了。但決不能再像從前一樣,沒有計劃,找出個理由就把左藏庫裡的錢發出去了。

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35章 災民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6章 同年知縣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289章 唐龍鎮第2章 準備第52章 童七郎第47章 生意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23章 生意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70章 風波起第62章 政壇動盪第161章 開課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20章 破陣子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6章 活在洛陽第78章 入甕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章 回到從前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27章 衝突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0章 定計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章 夜談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201章 提舉官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54章 官與民第226章 自助餐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14章 故人第177章 決戰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6章 如和縣第230章 約定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1章 潑皮第117章 僵持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93章 新鐵錢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59章 洞若觀火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22章 星第80章 伏羌寨前第45章 孟州李迪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55章 藥銀第22章 清路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119章夜戰第82章 祭奠續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21章 非死即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