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忠武大帝

從徐文瀚、韋志高與金子善的臉色來看,皇帝確已命在旦夕。一行人等匆匆入宮,楊致也不方便多說什麼,只能與徐文瀚以目示意。眼見徐文瀚眼神篤定,只是微微點頭,楊致心下稍安。

皇帝重病不起已逾三月,早已不能臨朝視事,這幾個月來一直在寢殿居住。楊致在皇帝寢宮大門外見到的第一個人,竟然是兒子楊驍。沉下臉來問道:“你怎會在此?好不曉事!這是你該來的地方嗎?”

楊驍滿臉無辜的道:“父親,自從皇上病重,便下旨召我進宮陪伴太后。這不剛剛把我趕出來了不是?”

金子善在入宮途中業已告知,皇帝得知他今日到京,昨日便已詔令諸多文武重臣在寢殿等候。楊致步入寢殿,見到的都是老熟人,郭子光、李子寬等幾位宰輔閣臣,武英殿大學士羅輝祖,現任樞密院太尉曾英明,樞密院千年老二劉秉德,寧王趙當、康王趙敢,由禁軍改組而來的左、中、右驍衛大將軍嚴方、王文廣、張安……。

楊致封王已然明旨昭告天下,除了趙當與趙敢兩位親王,殿內衆臣見到他皆是躬身長揖一禮。楊致一邊緊隨金子善向皇帝臥房走去,一邊無聲的拱手還禮。

剛一進房,陪伴在龍榻旁邊的太后,便顫顫巍巍的起身拉住楊致的雙手,老淚縱橫的道:“致兒,致兒!你可算是來了,你叫哀家怎生是好?”

楊致扶住老人,低聲勸慰道:“母后。您且坐下歇息,讓我先看看皇上。”

靜臥榻上的趙啓虛弱的吩咐道:“來人。伺候太后回宮歇息。留下徐卿、金卿侍駕即可,值守太醫與內侍無須迴避。朕與楊卿有話要說。其餘諸卿,都去偏殿暫歇,隨時待朕傳召。”

楊致依言在龍榻邊坐了,見到趙啓形銷骨立,眼窩深陷,臉上沒有半點血色的慘狀,禁不住落下淚來。這還是那個灑脫不羈的越王麼?還是那個野心勃勃的皇帝麼?

握住皇帝瘦骨嶙峋、徹骨冰涼的手,哽咽道:“皇上,我是楊致。我來看你了。”

趙啓欣慰的道:“姐夫,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的。你若非蓄起了長鬚,身材樣貌看起來與當年並無多少變化,好生令人羨慕啊!嗯?你依然身着便服,還是不肯受我賜封麼?以前我怕你稱王,如今卻怕你不肯受封,想來真是可笑之至!就當是我求你,勿要推辭,好麼?”

楊致騰出手來。取出一疊厚厚的文書道:“皇上,這是夷州及附屬諸島的戶籍圖冊,這次我都帶來了。”

趙啓搖頭道:“這些都已經不重要,我早已看得開了。記得小時候你就與我說過。茫茫海外另有一番天地。夷州政通人和,民富兵強,船堅炮利。楊氏在海外所佔屬地之廣,不遜大夏。其實我都知道。”

“姐夫,我從小到大。直至今時今日,都未曾與坦誠相待,委實十分慚愧。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趁我還有一口氣在,今日我想與你做一番交心之談。”

楊致肅然道:“皇上有何囑託儘可吩咐,我必當竭盡全力達成皇上的心願。”

趙啓笑道:“如此甚好。旁人都是勸慰一些諸如聖天子百靈護佑之類的屁話,我既聽膩了,也煩透了。說實話,我很不想死,也極爲不甘,但生死有命,又能爲之奈何?”

斂起笑容,悽然說道:“我召你回京,說白了就是託孤。命徐卿與金卿留下侍駕,太醫與內侍無須迴避,衆臣在偏殿隨時等候傳召,就是有意讓他們做個見證。”

“楊氏在海外是何光景暫且不論,你在大夏也早已是無冕之王。直至此時才封你爲王,我知道你並不稀罕,也知道是委屈了你。但我是沒有辦法!大夏看似國勢強盛,實則稍有不慎,便有崩坍之憂!所以我常年累月對於國事不敢抱有一絲懈怠之心,時時刻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太子尚未年滿十六,我本不想說自家兒子的不是,但他們這一輩兄弟幾人,較之我們上一代確實遠有不及。若無強臣良相傾力輔佐扶持,他們很難守住父皇與我留下的這份偌大的家業!”

“我撒手而去之後,在內子幼母壯,兩位皇兄虎視眈眈,在外數十位驕兵悍將統率百餘萬百戰雄師。姐夫,除了你,沒人鎮得住局面!也只有你,纔有不讓大夏分崩離析的那個本事!”

楊致不置可否的問道:“皇上,還記得三國之時白帝城託孤的典故麼?”

趙啓嘆道:“我不是蜀帝劉備,你也不是諸葛亮。但情勢不同而理同,你雖無帝王之名,卻早具帝王之實,至少相比之下,對大夏江山的覬覦之心不像旁人那般迫切。怎麼?話已至此,你還是不肯受封爲王麼?”

楊致鄭重點頭道:“我答應你。”

趙啓陡然問道:“姐夫,你以爲你家幾個兒子才智如何?”

楊致心中一凜:“尚可。”

趙啓追問道:“你兒楊驍呢?比你如何?”

楊致心知若是相信趙啓所謂的“坦誠相待”,絕對是腦子進水了。眼下父子二人皆在深宮,處境實在不容樂觀。毫不遲疑的答道:“驍兒之武技機謀,幾可與我當年比肩。”

趙啓長長吁了一口氣:“那就是了。五年之前,我將驍兒發往軍中擔任校尉,命左驍衛大將軍嚴方對他嚴加看管。那小子既不出色,也不落後,每逢考績,都是勉強過關。無論身處何時何地,與任何人都能相處融洽。三五幾個月還好說,若是常年如此,天下哪兒有那麼多湊巧的事?虎父無犬子啊!足見你方纔沒有騙我。”

楊致泰然自若,一直侍立在側的徐文瀚與金子善卻是聽得脊背之上冷汗涔涔:一個楊致已令大夏武成與隆昌兩代皇帝寢食難安,如今長安城裡有多了一個楊驍,如若父子聯手,誰可當之?敢情皇帝與楊致看似在敘說郎舅之情,實則一刻也沒忘了暗藏機鋒、相互較勁!

皇帝急召楊致回京封王,確實是一個艱難而又無奈的選擇。

趙啓與楊致交談半晌,也出了一頭的虛汗。強自支撐着問道:“姐夫,你才名卓著,我很想知道,你會對我如何評價?若由你來爲我擬定廟號,你會如何擬定?到了這個時候,就不要再講什麼忌諱了。”

正是到了這個時候,楊致腦子裡也有點亂了。一時之間,哪能想得起什麼評價與廟號?爲了讓趙啓去得安心,只好在前世的記憶中拾人牙慧了。

略一沉吟道:“皇上自繼位至今,文治武功,俱皆雄視古今。若由我來評價,不會長篇大論的歌功頌德,唯有寥寥數語: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堪稱千古一帝!”

“至於廟號,神化難名謂之曰聖,闊步開創可稱之爲祖。若由我來擬定,便是聖祖二字。”

話音剛落,連徐文瀚都衷心佩服不已。

趙啓疲倦的合上雙眼,換了口吻道:“朕此生能得楊致如此評價,死亦瞑目了!朕累了。老金,召集太子與衆卿至寢宮大殿侯旨。文瀚,由你去宣詔吧!”

之後皇帝明旨昭告天下,自即日起,大夏舉國兵馬,皆由忠武郡王楊致節制。

夏曆隆昌十九年二月十一日,也就是楊致回京之後的第五日,夏帝趙啓駕崩,享年三十八歲,廟號聖祖。

奉大行皇帝遺詔,太子趙烈繼位稱帝,擬改元乾德。忠武郡王楊致、寧王趙當、康王趙敢、首輔大學士徐文瀚等四位重臣,共同輔佐新君,署理朝政。

同年五月,已然升格爲王妃的沈玉、趙妍、玲瓏、朱靈兒一起到京,再度入住早年的飛虎侯府邸。

夏曆乾德三年,太皇太后梅氏薨。

夏曆乾德九年,忠武郡王楊致立次子楊驍爲世子。楊致詔令文武百官,命世子楊驍全權署理忠武郡王一應職事。之後攜幾位王妃飄然離京,遠逸海外。

夏曆乾德十五年,夏帝趙烈因“暴病”駕崩,廟號仁宗。忠武郡王世子楊驍擁立年方八歲的太子趙文爲帝,改元泰始。

夏曆泰始四年,幼帝趙文“欣然”採納文武百官諫言,在不改國號、保留趙氏宗廟的條件下,禪位於楊驍。楊驍登基稱帝之後,封夏幼帝趙文爲越王。

之後兩年,楊氏長子楊猛於美洲、三子楊瓏於歐洲、四子楊戰於婆羅洲,相繼稱帝。楊氏四子皆尊奉其父楊致爲太祖高皇帝,史稱忠武大帝。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51章 陌生的熟人第272章 圓滿第288章 敢問貴姓第11章 鉅額賠償第267章 涼拌的前因後果第39章 一切爲了大夏第353章 誘餌第244章 又見銀壺第349章 滿載而歸第312章 專業對口的差事第77章 無冕之王第107章 醉第103章 暗黑大亨第339章 安神藥方第34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39章 笑也依然第325章 舉輕若重第6章 醉香坊第404章 誰怕誰第251章 二王第129章 激鬥第220章 強夏名臣第6章 醉香坊第356章 生死難料第195章 爾虞我詐第204章 要價第373章 知音第144章 男人的驕傲第5章 去金陵第120章 貌似簡單第251章 二王第77章 無冕之王第339章 安神藥方第13章 不安分的老丈人第268章 招標與代言的那些事兒第228章 夜有故人來第269章 天價門票第158章 串門第162章 高難度遊說第341章 變天了第84章 庸碌之人第3章 奸商速成培訓班第310章 廚娘第389章 這個胖子不簡單第190章 兵分三路第403章 決意奉陪第204章 要價第381章 第二堂課第276章 過把癮第263章 偶遇第292章 回家看火第190章 兵分三路第224章 新的一頁第190章 兵分三路第3章 奸商速成培訓班第387章 報喜第398章 壓力山大第234章 盡在不言中第215章 重逢議政第389章 這個胖子不簡單第253章 衛飛揚第71章 生猛大菜第259章 高人第20章 黃金搭檔第359章 求救第113章 斬鬼第153章 金利來第151章 借刀殺人第122章 引君入甕第350章 耐人尋味的拜會第106章 重陽第280章 好奇之心第265章 搶劫帶來的商機第254章 請辭第349章 滿載而歸第119章 燕人張博虎第389章 這個胖子不簡單第205章 約定第51章 陌生的熟人第52章 玲瓏第374章 銷魂的朝議第259章 高人第77章 無冕之王第381章 第二堂課第387章 報喜第305章 馬屁之王第333章 新的一年第176章 殺雞給誰看第54章 貴賓的幸福生活第62章 贖命第179章 衝動不是魔鬼第259章 高人第305章 馬屁之王第50章 並非老兄第290章 預訂烏紗帽第309章 示警第395章 戰端再起第334章 備戰不懈第110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242章 送上門來的冤大頭